天凉好秋

留不住岁月,就记录下岁月里的日子
给自己,也给愿与我分享的人
(欢迎来访,转载请告知)
个人资料
天凉好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有没有用过Walmart的新东东

(2017-11-19 17:21:09) 下一个

昨天去Walmart买菜,一进门就看到两个年轻女孩正在推销一种东西。其实注意到她们已经有两周了。我出于对推销的自然反应,都是避开跟她们目光接触,赶紧推车躲过去。这次由于等LG去取shopping cart,外面比较冷,我就一个人先进到里面,在那徘徊,谁知其中一个女孩立刻就迎了上来,“Would you like to try this?” 她一手拿着一袋薯片,一手向我摇晃着一个小东东。我出于礼貌,停下来,强迫自己耐心听她讲。她看来很了解如我一样的顾客的心理,在几秒钟内就抓住了我的兴趣,原来她不是在卖什么东西,而是在为Walmart宣传普及一种叫Scan and Go的手握扫码器。拿上它,买菜的时候便可以边买边扫码,买完了,不用再排队见cashier,而是直接到无人收款机,scan一下,之前买的菜就会一件件列出来,直接刷卡走人就行。

试了一下,真的很方便。有了它,能很清楚地看到买的每件商品的价格,避免有时候由于看错标签而买了不该买的东西,而且还能随时看到已购商品的总价,和自己的预算作比较,决定不买的货品也能立刻remove掉。中间唯一碰到的一个小问题是买散装蔬菜和腰果,上面没有价签。正在琢磨怎么办,旁边的店员赶快过来解释,把我带到附近一个自动秤,原来每个香蕉,每个苹果上面的小标签上都有一个小代码,平时没有注意过。把货品放在秤上,输一下这个代码,立刻就打印出一个价格标签,这样就和其它商品一样可以用扫码器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在蔬菜水果上找不到产品代码,还可以在自动秤的屏幕上输入产品名,比如“香蕉“进行搜索,代码会立刻跳出来。

交完款,我和LG坐在Walmart的麦当劳喝咖啡。我说今天学到的这个小东西很好,一会儿到门口一定给它们照张相。然后就感慨商场里那么多人,真正愿意使用这种新玩意儿的寥寥无几。LG开玩笑,说象我们这些帮助他们试用推广的pilot customers应该有些奖励,比如5%的折扣等等。我说同意,不过笑的同时我又说,使用这种新产品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效能,而提高效能的结果就是减少人力,那就意味着会有一大批收款员失去工作。LG说那没办法,每种新技术的到来都会带来一些变化,你不去迎接改变,就会最终被改变。

我很同意他这个观点。很多人对一种新的技术总是不愿意接受,其实往往改变给我们带来的是正面的东西。

自己人生最大的一次改变莫过于是从中国移民到了地球这一面的加拿大,而促成这个改变的正是新技术互联网的产生。记得20年前在国内工作的时候家里买了第一部电脑,开通了电话拨号上网功能。我和LG都很兴奋。他曾经一度着迷于在网上跟人下围棋,一个月的电话费竟花去了六百多!当然这都是小插曲。我呢,由于之前在工作中接触过Yahoo, 没事的时候便学着在网上搜索搜索。有一次,感慨自己当时的工作似乎已经干到了顶,想有些变化又看不到什么出路,不知为什么脑子里就突然冒出了“移民“两个字。把它输进搜索,便找到了当时热门的一个移民论坛 – 华枫论坛, 英语叫China Smile。感谢当时坛子里两位热门的作者,“王又辛“和“蒲公英”。王又辛写了一系列“王又辛家书”,通过书信的形式给家人介绍移民加拿大后的经历。蒲公英从女性的角度记录移民后和先生在加拿大每天的新鲜生活,其中夫妻两人骑着两辆捡来的旧自行车,穿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的画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他们的笔下,我感受到了加拿大灿烂的阳光和健全的社会福利制度,因此也产生了试一试的想法。于是就到加拿大大使馆的官方网站,一步一步开始了我们的移民申请过程。谁想到一转眼,我们已经在这个枫叶之国度过了十六个春秋。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两位非常不喜欢change的加拿大同事,Jane和Helen。两个人都是加拿大土生土长,可到现在还从来没有用过Online Banking。走过Jane的办公室,常常会看到她拿着计算器对着她的纸存折在算来算去。她认为网上存钱取钱很不安全,所以一直坚持亲自到银行排队。Helen 倒是没有把存折拿到过办公桌上,但也是总听说她利用午休的时间去银行排队取钱。想想十六年前刚到加拿大的时候,第一次在银行开账户,有了自己的debit card, credit card, online banking account等等,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用过的,以为加拿大的人都是用这个,想也没想就学会了,后来才慢慢了解到原来我们移民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接触到了新的技术,比长期生活在这里的有些人竟然还先行了一步。

Helen一直都没有手机。她快退休的时候,我说我正好想买一个新手机,换一个更好的计划。我以前的手机一直在用一个很便宜的计划,这个计划几年前就已经停止了,只有我这样的loyal customer还允许使用。如果她感兴趣,我可以把这个计划转给她,还免费赠送给她我不用的手机。她非常高兴。第一次拿手机打电话,还学会了怎么给我用手机发信息。我说这个手机有点过时了,你可以到电话公司那里跟他们谈一谈,还保持同一个计划,签上两年合同,最多再掏25块钱的admin费,就可以换一个功能外观都好很多的Smart Phone。跟她建议过几次,她都坚决不换,说这个phone就足够用了。

我对手机其实也是一直坚持够用就好,不爱赶时髦,所以有很长的时间我都是一直在用那种很小的老式的只能打电话的phone。有一段时间我身体出了点问题,焦虑,亚健康一系列症状,搞得我每天坐地铁成了很痛苦的一件事,头晕,坐立不安,不知所措。后来我偶然的机会换了Smart Phone,在地铁里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很多,可以读文章,可以听歌,听有声书,看平时拍的照片,觉得半个小时的时间一晃而过,而且过得很开心,之前那些莫名其妙的“地铁症”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真的要感谢smart phone。

之后有了微信,有了平板电脑,又知道了文学城,我的生活又充实了很多。

母亲是文科出身,对电子产品也是一直很抵触。几次说给她买手机,这样她就能上微信,我们联系起来就会方便很多,可她总是不同意,有时说多了她便会象孩子似的没好气地大声喊,“我就是讨厌手机!永远都不想用!”我没办法十几年来都只好每星期给她打越洋电话。去年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寄钱回去委托弟弟给母亲买一个平板电脑,并装上微信。这一次母亲竟然没有拒绝,可能是平板电脑比手机大,读起来眼睛不那么累。很快母亲就熟悉了用微信跟我视频通话,告诉我这是她这些年来收到的最好的生日礼物!后来又听她兴高采烈地跟我讲,她加入了老同学群,大家发笑话,分享听到看到的新闻,很热闹,许多年没有联系过的老同学都联系上了。还发过来同学聚会的照片给我看。我非常替她高兴。

给母亲买平板电脑的同时,我们又给国内的公公也买了一个。公公八十多岁了,自从婆婆离世后坚持一个人生活,每天仍旧早起,自己打扫卫生,做饭。平板电脑很快成了他规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早晨固定的时间,我们都会收到他发过来的从网上,朋友圈看到的新闻。他还专门给平板电脑买了一个背包,出门的时候挎在身上,哪个地方又建新公园了,新的超市又开张了,市里举行国际自行车赛了等等,都会随手拍几张照片给我们发过来,让我们了解家乡的可喜变化。

看着老人家们开心,我们也开心。

电子时代,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地球的哪一个角落,似乎每个人都在低头看着手机。大家一方面不停地抱怨它的诸多危害,一方面又乐此不疲地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畅游,不断地发掘着电子产品的应用潜力。

写这篇文章,我也在第一次试用一种刚刚学会的新功能-语音输入法。前两天偶然在文学城里看到丁庄秀园写的一片博文里提到这个功能,我就到Google上查了一下,发现原来Android和Apple早就有这个功能。只要打开任何一个文字软件,比如Word, 键盘的左下角有一个小麦克风图标,点击一下,开始说话,你的声音就被记录成文字,英语,汉语都有。估计用得越多,它对你声音的辨识度也会越来越好。缺憾是标点符号不会自动加,需要一一说出来,这我是没有耐心的。这个功能对上班族写博的人应该有用处,因为我常常发现自己有时有个idea冒出来,可往往由于当时或忙,或累,或懒,不能及时坐在电脑前敲字,灵感一过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有了录音功能就可以把这些乱七八糟的ideas先录下来,不要管什么标点符号,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坐下来慢慢整理,至少当时的思路不会丢失。

昨天从Walmart回家的路上,看到两个建筑工人坐在一座正在建的房子前休息,年龄大的应该有五十五岁左右,抬头看着天空;年轻的象是三十不到的样子,低头专注地盯着手机,旁边的世界在那个时刻好象完全与他无关。LG也注意到了,说你不要以为他在看一个小小的手机,想一想,那个小东东连接的是多么大的一个世界。

是啊,这些年来,我们发明了一件件的小东东,而这些小东东又反过来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