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角

通过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世界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电影《芳华》所反映出的民族局限性

(2018-01-10 12:09:53) 下一个

电影《芳华》上映后票房和口碑双双飙升,引起极大的关注。这部反映中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的电影在众多观众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不论你当年是否曾在部队文工团工作过,影片中展现出的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都会把很多人带回到他们年轻的时光,让每个人找回在那个年代专属于自己的记忆。因而笔者认为这是一步非常出色的文艺作品。

但是必须要说,影片中所描述的一些生活情景却让人感到一些遗憾和无奈,因为它反映出的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些不是很能令人恭维的特质。影片中的何小萍在整个文工团的生涯中处处受到排挤。导演冯小刚甚至特意嘱咐其他演员在生活中也要排挤饰演何小萍的演员苗苗,就是为了使演员能够在表演中把生活更为真实地展现出来。

必须要承认的是,在国内的学校和工作环境中,人们拉帮结伙,一派打击排挤另一派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芳华》不过是真实地再现了生活中的一幕,不应受到过多地指责。甚至连饰演何小萍的演员苗苗也坦言,她本人在生活中就是一个不合群的人,所以演起来也可谓是得心应手。

但是这种现象也不是百分之百地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影片刚刚反映后,就有具备相似经历的人出来反驳,指出她所在的文工团里大家都是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气氛非常的融洽,和《芳华》所描述的文工团生活完全不一样。

实际上,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生活中常见的互相排挤算计的现象恰恰也是中华民族以及中国文化亟需提升的一部分。在北美生活多年的华人总会对东西方不同的生活体验进行比较。一个常常被提起的不同之处就是国内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很令人心烦。而在北美人们则不需要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的精力,因而得以聚精会神于工作。

但是,渐渐的一些反驳的声音也浮现出来。那就是,华人觉得海外工作环境中勾心斗角的现象不严重是因为你还没有进入到更高的层次,亦即管理层。在管理阶层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也同样是非常严重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politics。但这也恰恰说到点子上了。那就是,在海外的工作环境中,普通工作人员之间甚少有拉帮结派,互相打压的现象。相反,管理层还非常注重工作环境的质量,注重人们在矛盾出现的时候应如何处理,甚至有这方面的培训。这是因为一个良好和令人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至于说你想要在管理层这条道往上爬,那你就一定要有politics的心理准备,因为这就是这一职业的特点。等到了首都华盛顿,这种争斗也就达到了最高峰。

然而平头百姓之间互相勾心斗角对社会的影响则完全是负面的,既增加社会摩擦,又增加社会运行的成本,也不利于为每个人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因而这是中国文化中亟需剔除的部分,也是我们的文化能够得到提升的关键一步。但是这一步实际上很难,主要是因为中国的社会环境在下意识里就极力推崇这种低水平的争斗。不仅仅是《芳华》特意表现出这种在集体中刻意打压某个个人的现象,国内的电视剧也是时时处处把这种平头百姓之间的争斗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从很多古装戏中你很少学到历史知识,反倒净是宫廷内的勾心斗角。好像不演这些就没戏可演了。而广大的观众也都看得津津有味,然后有样学样。

美国热播电视连续剧《实习医生》(Grey's Anatomy)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今年已经是第14个季度了,其间也有很多人和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但你仔细一看,基本上是工作冲突,即互相之间对治疗计划有不同的意见,对医院发展方向有不同意见,甚至对如何培训新来的实习医生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这些矛盾常常很尖锐,很激烈,但没有华人作品中那些为鸡毛蒜皮而争风吃醋的勾心斗角。更没有拉帮结派打压他人的情节。这反映的就是文化上的差异。

有人会说,表现这些勾心斗角是文艺作品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法。其实不然。文艺作品和生活不同就是因为文艺作品就应该有取舍。一些不利于民族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的现象就应该尽量避免。譬如说,国内一些小品在表现家庭生活时常常出现夫妻之间很不文明的称呼,例如“老不死的”,“死老太婆”等等,而且还大呼小叫的。难道老夫老妻之间就不能有文明的表达方式了吗?遗憾的是现场的观众还往往哄堂大笑,感到很幽默。不要小看这些细节。这些细节加到一起就是民族的特质,就是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提升是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需要文艺作品的参与,需要在社会上弘扬文明向上的东西,并有意识地避免表现不文明和落后的东西。有人会说,你这不就是搞宣传吗?难道这种宣传我们还没受够吗?

生活中人们常常称赞某人有绅士风度。但实际上这个表达方式源自对英国人的称赞。在欧洲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很羡慕英国人的绅士风度。那么他们的绅士风度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是宣传的结果。

在十九世纪(18xx年代)大英帝国正处于巅峰时期,整个国民和社会为之振奋。这时,为了延续这种盛世,社会舆论,书刊杂志连篇累牍地发表各类文章和报道,反应前线士兵的英雄事迹,鼓舞人心。各类青少年杂志也开始有意识地发表文章,注重培养英雄气概,教育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如何培养有气质的言谈举止,非常的详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大英帝国的绅士风度渐渐地培养出来了。

从英国的经历来看,文化的提升不是自然而然地就会发生,而是全社会有意识地在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华民族的时刻已经到来,就看我们自己怎么做了。

(读者可至智库网站 http://wenhuashijiao.blogspot.com/ 阅读更多的评论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9)
评论
mpc8240 回复 悄悄话 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老子就不信邪 回复 悄悄话 哗众取宠! 文章有论点,但没有论据。 既然“它反映出的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些不是很能令人恭维的特质”,是否应该考证一下别的民族没有这一特征? 作者是生活在国外吗? 听说过 bullying 吗? 这美国中学里可不少 bullying 啊。 难道不比“芳华”里更严重吗? 前不久常有报道有中学生因此自杀的,难道作者没听说过?
文化视角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海天无色' 的评论 : 对不起,本文中没有说规定,而是作者和舆论界要有大的眼光,要知道怎样做才是对民族和社会有益的。当然,如果你没有这种眼光和境界,你就一定会写出黑花,也就无法让他人称羡我们这个民族。
海天无色 回复 悄悄话 文学作品若规定这个应该这样表达,那个不应表达就不是真正的文学了,就成了八股文。文学的特点就是百花齐放,百花中有时某刻开出一朵黑花不一定难看!
er_ben 回复 悄悄话 从这篇文章,到评论,体现了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还在说中文的人群中。甚幸。
valore 回复 悄悄话 好文。文艺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人文素质,思想,思考如何让社会更公平,而不是无意义的斗争。如果人人的目的就是比拼谁能踩在谁头上,抢占最大的资源,并以此为乐,这个族群千年来的演化没有进步。
南方道主 回复 悄悄话 说得极好,但是估计没有个百把年的功夫,中国人这种风度是培养不出来的。看看文学城就知道,多少人为了个川普就成天歇斯底里,互相撕逼不止,乐在其中。
xfhh 回复 悄悄话 中国老百姓的勾心斗角很大一部分是政府需要,任何一层管理都恨不能100%地控制住人群,所以从小学班级起就要让孩子们互相揭发了……
大号蚂蚁 回复 悄悄话 资源不足,分配不公,自然斗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