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霭晓雯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
正文

美国乡村风情,我们的最爱!

(2017-05-25 21:23:36) 下一个

居住美国多年,从东部的华盛顿都会区,到西部的西雅图都会区,从北方的威斯康辛州,到南方的得克萨斯州,我们都安过家。虽不能说是“历经过千山万水、看遍了千姿百态”,但勉强算“行过万里路”。比较起高楼林立、热闹拥挤的城市,我们倒是更钟情于地广人稀、偏僻宁静的美国乡村。

十多年前,由于工作原因,我们把家搬到了威斯康辛中部的N镇。那里,真格儿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in the middle of nowhere。我们每天下班来回这一路,遇到的鹿比遇到的人多。平常买个菜,也需驱车开出个15英里开外

我工作的这家公司是美国上一波科技创业潮的产物,由三个MIT(麻省理工)的毕业生凭他们的几项专利开创。 据说当年他们白天在一间谷仓工作,晚上到附近酒吧驻唱以挣得生活费用。当我进公司的时候,它已跻身行业中的前五名了。

附近其它工作机会很少,确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老公必须开车单程2030英里,方有工作。一次老公笑谈,同事居然问他:  你来这里是因为犯了什么事儿吗?听那意思似乎此地只有犯了事的人才有资格来,或者是流放犯事人的蛮荒之所、苦寒之地?! 呵呵 ... ...

刚搬去时,一个周末的清晨,我们全家“乡间游”,想看看在方圆50英里之内,能否找到一家亚洲食品店。可惜,弯弯转转、寻寻觅觅,直到午餐饭点,仍一无所获。正饥肠辘辘时,发现路旁有家小酒吧,院前招牌上说供应午餐。我们一拉门,正准备进去 … …,但见坐在酒吧高椅上的一排人,齐刷刷回过头来,用稀奇的眼光上下打量我们。如此“关注”,生生把我们镇在了门口。稍稍回过神来,赶紧道了声“Sorry,抽身逃也似地离开。

尽管如此, 我和老公还是喜欢这里的生活和环境,非常享受那大片起伏的原野和参天的松林。春季的路旁,不时会看到火鸡妈妈领着一群小火鸡,趾高气扬地沿路而行。夏日的湖上,垂钓者穿着长筒靴站在水中,潇洒地甩着钓线。秋季的林中,时时传来狩鹿人的猎枪声。这个地区鼓励人们从远近而来猎鹿, 试图控制鹿群繁衍的速度。只是,这里的冬季太长,从头一年的9-10月到下一年的3月间,都能看到路边的皑皑积雪。

我们更为珍爱的是,这里民风淳朴、环境安宁,货真价实的“路不拾遗”。记得我们第一次来这里,下了飞机后到机场大厅办理租车手续,被告知车钥匙就在车里面,找到自己的租车位,便可开走。对于这样小型的飞机场, 其停车场也不大, 旅客车和租用车公用同一停车场。老公试着拉了拉停车场中好几辆车的车门,发现车门都没上锁。

我们住在一个离公司不远的N镇上,全镇及其周边总人口统计为740人。邻居说: “来了你们这一家四口,现在总人口应为744人啦”。所谓“镇”, 也就是一条街。开车从街上路过,走在街边的陌生人会停下来,冲着车微笑招手。初来乍到时不懂,还问老公:“你认识他?”

一天傍晚,我和老公一起去街上的邮政局寄一封信。旁边另一小店吸引我耽误了片刻,老公独自拿着那封信,比我早几分钟走进邮政局。平常邮局就没有多少人,此刻更是清静。当我随后走进去时,只见老公把信推向柜台里,说:Certified”。柜台内那位文静和蔼的女工作人员笑盈盈地把信推出来, 说:“No Nonot thirty-five It’s thirty-four”。如此这般:  一个说“Certified”,另一个讲“Thirty-Four”,双方认认真真地推去推来。

见我进来,她转向我解释:“寄一封信只需贴一张34thirty-four)美分的邮票,不需要、也没有35thirty-five)美分的邮票”。同时转身从柜台下拿出更多的邮票,让我们看各式各样34美分的邮票。当年, 寄一封普通信的邮资是34美分。

我看明白了:  口音问题。我们要寄的是一封认证信 (certified-mail) 而老公说的“认证”(certified 和“35”(thirty-five)的的确确离着不远。我换了种说法:“寄信可以寄普通信、挂号信、或认证信,对吗?” 她眨了眨眼,这才回过味来:“哦,是认证不是35”!她爽朗地大笑起来,补了句: 我还纳闷呐,明明只需34美分,他非要花35美分”。 我们三人都为解开误会而开心的笑了起来,引得另一位运邮件的邮政人员从后面探出头来,奇怪我们为啥这么开心。

多年之后, 有时想起那次由于口音而生的“乌龙”,我还会笑话老公“认证”和“35”傻傻说不清。其实, 老公平时英语发音比我好, 只是当时他们俩都钻进了自己设定的“窄胡同”。

那段乡村生活,深深留印在我们的回忆里。如今想起, 仍是那么轻松、温暖、美好,回味不尽、 …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1)
评论
明霭晓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股聋' 的评论 : 可能双方都认为对方另类或奇葩吧!尴尬且难忘。哈哈!谢谢来访!谢谢分享!
明霭晓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uanZhongHan' 的评论 : 我们早就想办个农场,无奈既不会耕田耙地, 又没有时间和力气,只好作罢! 很高兴遇到所想所见略同的 GuanZhongHan!谢谢您!
明霭晓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匡吉' 的评论 : 没错, 是自找的无奈。 感谢来访并留言!
明霭晓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GuanZhongHan' 的评论 : 哈哈哈!赞贵夫人英明!
明霭晓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红新' 的评论 : 在偏僻小城生活的感觉,因人而异。想买中国食品的确很不方便,权且把它拟定为数周一次的家庭郊游度假,体验会不会好得多? :) 感谢来访!感谢分享!
明霭晓雯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小徐徐' 的评论 : 谢谢来访!愿‘小徐徐’事事如意!每个人眼中的美国肯定会有不同, 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股聋 回复 悄悄话 ”椅上的一排人,齐刷刷回过头来,用稀奇的眼光上下打量我们。“ 。。。

有一年开会去丹佛,五月末70多度,会后穿着短裤自驾去派克峰,山顶有风 微冷 有个“聚义堂”。推门一进,里外全愣住了: 里面上百号人,全穿着冬装 羽绒服。。。只好故作镇静。。。

匡吉 回复 悄悄话 也是无奈吧。
GuanZhongHan 回复 悄悄话 曾经想买个农场,娶个乡下妞,在乡间过一辈子。无奈太太不同意,只好做罢
红新 回复 悄悄话 曾经生活在一个小城,离开中心城市100 英里左右,安全,安静,生活费用便宜,生活节奏慢。。,有时也感觉太孤独, 买些中国食品不方便。
小徐徐 回复 悄悄话 这才是真正的美国!如l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