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常恺:维也纳风云纪事

(2022-07-10 15:41:44) 下一个

*美国南方出版社让中文出版走向世界舞台*      

 

 

促进中奥文化交流的功勋人物常恺

 

 

         凌鼎年

 

认识常恺20095一晃也12年了。记得那次是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开第8届年会当时的会长俞力工教授发来了邀请我们中国微型小说学会组织了一个四人代表团前往奥地利维也纳参加活动。

 

俞力工教授让维也纳的常恺与我联系说常恺是欧洲华人学会的副理事长、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多瑙文化传媒董事长。看来此人在奥地利很有人望应该是维也纳的老土地这次我们的行程由他操办、安排能不放心吗。

 

欧洲华文作家协会的秘书长朱文辉与我较熟发来了常恺的邮箱方便我与他联系。有意思的是常恺对我说:与我是同乡。我以为他开玩笑。因为我供职于太仓市侨办太仓在海外有哪些华侨华人我是知道的特别是在欧洲数量比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少我应该记得住怎么没有听说过。通过邮件一来一往的联系我才大致弄清了:常恺是上海人但他外公外婆是太仓人故而他在学生时代逢到暑假寒假就常到太仓来玩太仓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有很深的印象留下诸多美好的回忆。他外公外婆家在太仓南园村原明朝万历年间宰相王锡爵的庄园现辟为南园。与我家的小区相距几百米。他是半个太仓人我是半个上海人因为我母亲我太太都是上海人我儿子、孙子都是上海户口。因了这层关系我俩也就越谈越投机。

 

在维也纳期间常恺请我与《人民文学》的赵智、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谢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陈菊去多瑙河畔吃烤牛排去金色大厅参观留下难忘印象。

 

金色大厅是中国人熟悉的茜茜公主的丈夫、奥地利皇帝约瑟夫·弗兰茨一世于1863年特意划地所建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十二年前金色大厅与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很神圣的到了维也纳谁不想去金色大厅看看但金色大厅平时对游客不开放的只能在剧院大门外看看建筑外观拍张照片留念算是到此一游了。但我们在常恺的带领、陪同下去了金色大厅里面还拍到了照片。不是常恺有特权而是常恺与金色大厅有特殊的关系。原来他是中国艺术家到金色大厅演出的幕后推手宋祖英、廖昌永、梅葆玖、黄英、谭晶、谭维维等名家到金色大厅演出都是常恺参与策划、具体操办的。至今他已连续组织2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组织奥地利与欧洲艺术家到中国举办音乐会或演出。当然作为奥中文化交流协会的会长常恺为推进中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做的远不止这些。难怪2000年时常恺维也纳市政府颁发的“优秀大型活动组织者”大奖;2014又荣获维也纳政府与市长颁发的“维也纳金质勋章”真是名至实归。

 

常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奥的文化交流上放在了传播、弘扬中国文化上多年来策划、操办了一系列的大型活动如“维也纳2000年世纪之交中国与欧盟国际研讨会”“欧洲华人学会维也纳年会”“维也纳霍夫堡皇宫中国民歌音乐会”“2004希腊为北京奥运鼓与呼大型音乐会”“向伦敦奥运会致敬:伦敦艾尔伯特皇家音乐厅波切利、郎朗、宋祖英巨星巅峰音乐会”“伦敦舞剧院中国书法现代乐会”“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敦煌壁画大展”“维也纳联合国李可染国画大师画展”“国家民委少数民族联合国国扶贫大展及舞蹈音乐会“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德国卡斯鲁厄、基尔大剧院巡演上海艺术团日内瓦联合国大厦音乐会等。还有他带领的奥地利团队参加2017中央电视台国家汉办主办汉语桥全球大赛”他获了“优秀组织者大奖”、奥中文化交流协会队获得团体第二名选手获个人第一名摘金夺银成绩斐然。常恺功不可没。

 

他实在太忙了穿梭于奥地利、中国与欧洲各国脚不点地没日没夜或多或少影响了自己的创作。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世界的秩序很多交流活动慢了下来停了下来宅在家的常恺终于有时间写点东西整理、结集自己的散文集于是有了这本《维也纳风云纪事》。

 

《维也纳风云纪事》分“人物篇”“事件篇”“风情篇”三个部分收录21篇作品。最有价值的是“人物篇”其中写到的韩素英女士是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名人她与中国老一代国家领导人都有交往都有友谊中国的主流媒体经常报道她中国政府也给了她很高的礼遇她被媒体认为是有中国情结的外国人。

 

关愚谦教授则是中国官媒不太报道的人物但他惊心动魄的出逃故事却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有各种版本。在常恺的笔下虽然没有涉及关愚谦教授最值得八卦的那一段经历但至少透露了关愚谦教授出逃故事的写作、出台与常恺不无关系。在常恺的笔下关愚谦教授是一位长者一位谦谦君子一位身居异国他乡却对神州故土中华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眷恋的老人他为弘扬中国文化付出颇多。感谢常恺让我们知道了关愚谦教授在海外生活的种种。

 

施华滋教授对中国的读者来说就相对陌生了但通读《谍影重重的奥地利汉学家——我所认识的施华滋教授》全文一个传奇人物跃然纸上。施华滋教授的一生跌宕起伏几经磨难人生经历之丰富运之多是拍摄电影、电视剧的极好素材。作为一个犹太人的后裔在逃避纳粹迫害九死一生的流离颠沛中竟然与那么多的各国历史人物、著名人物有所接触得到帮助也算难得。施华滋教授与中国有缘避难到中国上海竟然成了一个卓有成就的汉学家为欧洲读者翻译、出版了四十多本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甚至佛学著作值得敬佩。也许他的经历实在太变化多端、大起大落了也就几次蒙上间谍嫌疑其实他是不是间谍已不那么重要他最后的归宿能安葬在山清水秀的慕尼黑莱特小山村能留下那么多传世著作也可含笑九泉了。

 

在常恺发来的作品目录中有《“恶之花”盛开在田野——探访奥地利罂粟村》我当时只瞥了一眼题目就吃惊不小在我印象中全世界的罂粟种植似乎主要集中在“金三角奥地利是一个富庶的中欧国家OECD的创始国之一世界排名一直在前20位的这个国家怎么会与罂粟种植扯上关系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原来我误解了奥地利种植罂粟与毒品无关属文旅创意。因为罂粟花极其艳丽成片种植更可与荷兰的郁金香、新西兰的格桑花相媲美夺人眼目抢人眼球让人陶醉让人流连这样的文章真的让人耳目一新。

 

种植罂粟花仅仅局限于观光旅游绝无提炼毒品的邪念这需要管理更需要村民的自制力他们似乎做到了。看来美丽与邪恶有时一念之差一步之遥。从常恺的文章里我知道了罂粟村的村民们利用罂粟制作出了食品和礼品罂粟馅饼、罂粟巧克力、罂粟饮料、罂粟冰淇淋、罂粟沙拉油、罂粟护肤油、罂粟化妆品还衔生出罂粟花案的服装、围兜、茶杯、玩具、画册、明信片等真是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在常恺的这本集子里奥地利封城纪事》也值得一读有史料价值。在中国因了方方在武汉疫情期间写的日记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两派意见撕裂。其实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间写疫情日记的又何止方方一人其他国家也有不少作家、普通百姓在写在记录只是没有方方出名影响大而已。常恺的封城纪事不是逐日而写最短的两天一记最长的九天一写跨度一个多月严格地说不能称日记但说是周记、旬记也不确切聪明的他冠以《奥地利封城纪事》。不管题目是什么这篇属日记性质的文章确乎记录了许多原始的时间与人物以及在封城期间人们的所思所想真实、客观若干年后或者三十年五十年后其文献价值就大不一样了好文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酵越发醇香。

 

常恺不愧是记者出身采访内行记录快捷记忆超群笔力过硬人名、时间、地点、细节、对话一清二楚整篇整篇落笔流畅脉络清晰情景对应环环紧扣起承转合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引人入胜。这本集子“人物篇”各有春秋各有传奇;“事件篇”记录现实观照历史;“风情篇”文笔隽永情感真挚。有可读性有文献性。我相信这些作品也会像佳酿一样越陈越香。

 

是为序。

 

     2020923日于江苏太仓先飞斋

 

 

凌鼎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会长、作家网副总编、亚洲微电影学院客座教授美国纽约商务出版社特聘副总编、香港《华人月刊》特聘副总编。

 

 

 

 

 

书作者常恺简介:华人原上海法制报记者。1988年游学日本1989年旅居奥地利维也纳至今。曾任《奥华》杂志、《欧华》杂志主编、《多瑙时报》社长、欧洲华人学会副理事长。现为欧洲大型音乐文化活动策划人和组织者连续二十年组织举办维也纳中国新年音乐会以及举办联合国中文日等各项大型文化活动。维也纳市政府“金质勋章”获得者。现为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多瑙文化传媒董事长。在日本出版过日文版人物传记著作。

 

美国南方出版社简介

 

“圆作者一个梦想,助作者美国出书”是美国南方出版社(Dixie W Publishing Corporation,网站http://www.dwpcbooks.com)的出版宗旨。美国南方出版社2006年在美国Alabama州注册成立,多年来为诸多作者出版图书,销售不断攀升,是美国出版界的后起之秀,现正逐渐为各界熟悉。

 

美国南方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通过自己的网站,美国最大连锁书店巴諾書店(Barnes& Noble),以及亚马逊(Amazon)等网上和实体书店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会及各大地方图书馆均有收藏,美国南方出版社成功地把很多作者推向了更大更纷繁的世界舞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