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二十:文宗治世之三:前宰相崔植病故与朝廷平定沧州李同捷

(2018-08-22 19:05:20) 下一个


大和二年即公元828十二月十四(乙丑),魏博大将亓志绍在成德的王庭凑挑拨下,率领所部兵马二万人回逼魏州。十二月二十一(壬申),宰相韦处厚突然暴病去世。


十二月二十六(丁丑),唐文宗李昂派谏议大夫柏耆到魏博去宣旨慰问,同时征发义成和河阳的兵马去讨伐亓志绍。次日,他下诏任命兵部侍郎兼知制诰翰林学士路随为中书侍郎和同平章事。


十二月三十(辛巳,《旧唐书》作翌年正月初五丙戌),魏博节度使史宪诚上奏,说亓志绍带兵进驻永济,他的部众分散进入各个县邑。史宪诚为此向朝廷告急,唐文宗下诏,派义成节度使李听率领沧州行营诸军出讨亓志绍。


太和三年即公元829年春正月初,亓志绍和成德合兵侵掠贝州。


正月初六(丁亥),京兆尹孔戢去世。孔戡是被叛将李怀光杀害的孔巢父兄长孔岑父的儿子。他为人正派严肃,颇有家法,重视承诺,崇尚忠义。卢从史镇守泽潞时,聘他为书记。卢从史逐渐变得骄横,与藩臣王承宗和田绪案中勾结,想效法河朔的先例巩固自己的位置。孔戡总是执笔直言,极力谏止他图谋不轨。卢从史因此很气孔戡。一年多后,孔戡称病回归洛阳。李吉甫镇守扬州时,召他为宾佐。卢从史知道后,上疏论奏,请求朝廷将他贬逐。唐宪宗不得已,只好改授他为卫尉丞,分司洛阳。当初,贞元中年时,藩帅诬奏幕僚从事的,朝廷都不加证实就予以降黜。当贬斥孔戡的诏书下达时,给事中吕元膺表示反对。唐宪宗让中使去慰抚劝喻吕元膺后,制书才得以下达。孔戡这时死于饮食不调,唐文宗追赠他为驾部员外郎。


同时,宣武和河阳的官军出讨丌志沼。


正月初九(庚寅),退休致仕的吏部尚书钱徽去世。钱徽字蔚章,是吴郡人。他父亲钱起在天宝十年(751)进士及第。钱起能作五言诗,最初经过乡荐。他在江湖行走时,曾在客舍里月夜独吟,忽然听到有人在庭院吟诗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愕然惊起,摄着脚跟提着衣摆去寻看,结果什么都没见到,便以为是鬼怪,但却牢牢记住了这十字。钱起就试那年,李暐所试的《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钱起当即用他听到的鬼谣十字作为落句。李暐深为嘉许,称作绝唱。这年他进士登第,首次出仕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大历中年,他与韩翃和李端等十人都因为能作诗而出入于贵宦之门,时人号称“十才子”,还将他们的图像画在墙上。他位终在尚书郎。


钱徽则在贞元初年(785左右)进士及第,在藩镇当幕僚。元和初年(806左右)他入朝,经三迁成为祠部员外郎,后应召成为翰林学士。元和六年,他转任祠部郎中兼知制诰。元和八年,他改任司封郎中、赐给绯鱼袋,职位如故。元和九年,他官拜中书舍人。元和十一年,朝廷讨伐淮西,唐宪宗下诏让朝臣议论军事。钱徽上疏极言,说朝廷已经用兵多年,财力衰竭,应当取消淮西的征战。唐宪宗很不高兴,罢免了钱徽翰林学士的职位,只守本官。


长庆元年(821),他成为礼部侍郎。当时宰相段文昌出镇蜀川。段文昌好学,尤其喜爱图书古画。已故刑部侍郎杨凭兄弟以文学知名,家里有很多书画,在《书断》和《画吕》的钟、王、张、郑笔迹,他们都兼而有之。杨凭儿子杨浑之为了求得进身,将家藏书画都献给段文昌,想求得进士及第。段文昌离开长安赴任前,当面托付钱徽,接着又写信保荐杨浑之。翰林学士李绅也将举人周汉宾托付给钱徽。当进士的金榜出来时,杨浑之和周汉宾全都名落孙山。李宗闵与元稹平时关系密切。起初元稹因为正直而被贬斥了很长时间,当他回朝后,完全变了个人,一心靠侥幸以求进达,而李宗闵也急于进取,两人因此有了嫌隙。杨汝士和钱徽有过交情。那年,李宗闵的女婿苏巢和杨汝士的小弟杨殷士全都进士及第。所以段文昌和李绅都非常生气。段文昌赴任前入宫谢恩辞行,在内殿面奏时,指责钱徽所选的进士郑朗等十四人,全都是官宦子弟,才疏艺薄,不应当中选。唐穆宗为此事征求翰林学士元稹和李绅的意见,而他二人赞同段文昌的意见。唐穆宗于是命令中书舍人王起与主客郎中兼知制诰白居易和于子亭重新策试,内出题目为《孤竹管赋》和《鸟散余花落》诗,结果十四人里只有孔温业、赵存约、窦洵直粗略通过及第,裴撰则特赐及第;郑朗等十人全都不及第。唐穆宗还下诏,要求自今以后礼部举人,必须根据开元二十五年敕令,进士及第后,所试的杂文和策论,得送交中书门下详细覆审。钱徽也为此很快就被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李宗闵贬为剑州刺史,右补阙杨汝士贬为开江令。最初讨论如何贬斥钱徽时,李宗闵和杨汝士都想让钱徽将段文昌和李绅写给他的私函进呈,觉得这样唐穆宗就必然醒悟,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钱徽说:“我不这么做。只要问心无愧,得失有什么两样?我修身慎行,怎能用私函证明自己的清白?”还让子弟将他俩的信函烧了。士人因此都称赞钱徽是位长者。后来唐穆宗知道了这事的本末,便下诏说:


“从前,公卿和大夫在朝堂互相谦让,士族和庶人在班列也相互礼敬。周成王不用刑措,汉文帝耻言人过,真是做到了古时的大治,朕非常羡慕。中代以来,朝臣的争端兴起。压抑他们的言语则说是专权蔽塞,引导他们的论调则说是侵犯诬陷。自然不能实事求是,更不能彰善抑恶。所以汉孝宣帝见到有人告发攻讦定要到下头了解是非,汉光武帝不因单面之词就采取行动。《论语》称诽谤君上是不对的行为,法律也禁止匿名的告发。这都是为了预防三至(曾参杀人的谣言来了三次)的诋毁,重视两造(重复审理)的英明。所以在朝廷封爵功臣,能鼓励人们为善;在市场处斩罪犯,能警戒人们为恶。罪有所归而赏必当事。近代以来,朝廷投机取巧,内荏外刚。公卿和大夫缺乏进思尽忠的真诚,大多都在退朝后才议论诽谤。士族和庶人没有切磋琢磨的习惯,大多练就进献谗言的本事。进则谀言谄笑,互相有所要求,退则群居周处,互相议论是非。留中不出的请求,都是出自阴暗的私心;公论不容的诛讨,无非因为朋党的需要。朝廷提擢一名官员,则说恩典都是因为我的缘故;朝廷贬黜一个官职,则说事情都是他人引起。朋党的行迹已经昭彰,还装作孤芳自赏的样子;请托的脚踪已经尽露,还自以为坚贞方正。身居重要部门的,不以勤奋恪守职责,反而吹嘘自己的务从简易。掌握朝廷纪纲的,不以准绳检约属下,反而密奏自己的道听途说。献呈章疏的是非不分,备受顾问的互有爱憎。如果没有秦镜照胆(秦宫的一面镜子能够照到人的肝胆)和尧羊触邪(帝尧时能一触就知道该人是否犯罪的羊)那样的英明,当时的君主听了他们的言论,怎能不被迷惑?决断一旦出现谬误,事情就更加恶化。大祸往往从口而出,言语经常节外生枝,都是这样造成的,朕感到非常怜悯。


“我朝的贞观和开元年间,如同夏商周三代,风俗归于淳厚,礼让全都实行。但自从安史之乱以来,人心失散已经太久了。现在开始想要用仁德引导,而不想靠威刑驱使。然而信用也有行不通的时候,道理也有讲不通的场合。就有那么一些无耻之徒,只会更加刁顽。小的像综合考核这样的微小权力,被低下之辈侵夺;大的则像掌管枢机这样的大权,旁落轻薄之徒手里。朕还希望能感化他们,也盼望革去尤其恶劣的。而宰臣害怕被他们逐渐浸染,最终将无法澄清本源。现具体引用祖宗之书,愿意垂下劝诫之诏,伸展告谕,颇用殷勤。群臣各当自我反省,与朕一同实践王道。”


这道诏书出自元稹的手笔。制令一出,朝廷结党营私的人,如同在东市被公开鞭笞,无不对李绅和元稹怀恨在心。翌年钱徽升迁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唐文宗即位后,内征他拜任尚书左丞。大和元年(827)十二月,他再次出任华州刺史,并于翌年因病辞职,改任吏部尚书,在这位置退休致仕。这时他病故(《旧唐书传记》说是三月),终年七十五岁。他儿子钱可复和钱可及也都是进士及第。


再说,义成行营兵马三千人早先进驻齐州,后来让他们前往禹城,但士兵在中途溃散反叛。新任横海节度使李听派兵镇压了散兵。李听和史宪诚的儿子史唐接着合兵出击亓志绍。正月十九(庚子),李听打败亓志绍的兵马,亓志绍往北逃到镇州投靠王庭凑。


同时,卢龙(幽州)节度使李载义上奏,说他攻打并占领了沧州的长芦。


正月二十三(甲辰),昭义(泽潞)节度使刘从谏上奏,说亓志绍带着剩余部众一万五千人到潞州向他投降,他把他们安置在洛州。同一天,唐文宗任命太常卿李绛为检校司空,兼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华州刺史兼镇国军潼关防御使崔植也在这天去世。崔植字公修,是已故宰相崔祐甫弟弟庐江令崔婴甫的儿子。崔植拜相后,上言说自己继承伯父,所以恩典没有及于父亲。结果朝廷下诏反而追赠崔婴甫为吏部侍郎。崔植潜心经史,尤其精通《易象》。他累任朝廷清要,成为给事中,当时人们都认为他很称职。那时皇甫镈作为宰相兼判度支,请求裁减朝廷内外官员的俸禄。崔植封还敕书,极力谏止,唐宪宗也就算了。皇甫镈再次上奏,要求诸州府盐院的两税、榷酒、盐利、匹段等,都得增加定额,以及近年全国交纳的盐酒利润都必须抬高价格征收。唐宪宗也下诏准奏。崔植上疏论奏,唐宪宗让宰臣召崔植前去,宣旨好好劝谕他。结果舆论都指责皇甫镈而赞美崔植。很快他就升任御史中丞。他进入内阁弹劾官员,颇能复振朝廷纲纪。


长庆初年(821),他官拜中书侍郎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穆宗曾跟侍臣说:“国家在贞观年间,文皇帝(太宗)亲自履行帝道,导致天下昇平。当神龙和景龙(中宗和睿宗)年间,相继发生内难,但被玄宗平定。开元的兴复很不容易,然而名声最盛,历时也很长久,这是什么原因?”崔植答道:“前代创业的君主,大多起自民间,因此了解百姓的疾苦。他们初承大业,都能砺精求治。太宗文皇帝又特别禀承上圣的天资,符合尧、舜的正道,所以贞观一朝,四海安宁。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珪他们作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政事无不得到治理。圣贤相遇,自然会达到如此境界。玄宗继承周文王的法度,并曾经历武天后朝代的艰难危困。开元初年得到姚崇和宋璟,他又能将朝政委托他们。这二人是天生俊杰,任何事情都推以公心,昼夜孜孜不倦,致力于君主的王道。宋璟曾手写《尚书·无逸》一篇,还作图献上。玄宗将它放在内殿,出入时都得观省,全都牢记在心;还总是感叹古人的至理名言,后代无人能及。所以任用贤能,戒除欲望,他能做到心归淡泊恬静。开元末年,因为《无逸图》开始朽坏,玄宗开始用山水图代替。此后既没有座右铭的箴规,又信任奸臣专权用事。天宝年间,他开始厌倦政事,王道从此欠缺。建中初年,德宗皇帝曾问先伯父祐甫,开元的大治和天宝的大乱为何如此悬殊,先伯父具体陈述了事情的本末。臣那时还是幼童,就听到了他的解说,所以知道古人用韦、弦(韦即兽皮,弦紧皮软。古人佩韦以警戒自己的性急,佩弦以警戒自己的性缓)作为警戒,好处实在很多。陛下既然虚心寻求治理之道,也希望将《无逸》作为准则,那么天下人就很幸运了。”唐穆宗很赞赏他的回答。


另一天,唐穆宗又跟宰臣说:“先前的史书称:汉文帝舍不得十家人的财产而取消了露台的修建。又说他身穿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脚履革靴,收集群臣上书的袋子当作宫殿的帷幕。这未免也太节俭了!你们相信有这样的事吗?”崔植答道:“良史记载的一定不是妄言。西汉紧接着亡秦的残酷之后,以及与项羽的战争之余。那时海内凋弊,民众力竭。汉文帝是仁慈英明的君主,起自代郡的藩王。他深知农耕的艰难,所以即位之后,亲自履行俭朴节约。汉景帝继他之后,还遵照他遗留的良好风气。因此海内百姓莫不安居乐业,家家自给,户户富足。直到汉武帝,官府和民间都十分殷富;所以汉武帝能出师征伐,威行四方,钱币都生锈,稻谷也腐烂了。汉武帝一味奢侈靡烂,结果国用因此枯竭,到了末年他居然向车船和六畜征税,搞得民不聊生,户口减半。他这才下达哀痛的诏书,封丞相为富人侯。这都明确地记载在汉史里面,是无法争辩的事实。况且对农耕和养蚕的鼓励,出自人力。一旦花费无度,如何能够导致国家富强!据说汉武帝刚即位时,物产的丰富,前代无法相比。这自然是因为汉文帝的俭朴节约带来的。”唐穆宗说:“爱卿说的很好。只是担心实行起来很难罢了。”


唐宪宗皇帝削平群盗后,河朔三镇重新成为朝廷的封疆。长庆初年(821),幽州节度使刘总上表将幽、蓟等七州献给朝廷,请求朝廷任命新的主帅。刘总仍然害怕部将作乱,便将部下的豪帅都先行送到京师。当时朱克融也在其中。崔植与同列宰相杜元颍平时对军事不很了解,而且也缺乏远虑卓识。朱克融等人在京师羁留了很长时间,处境十分穷窘,每天都到中书省乞求官职,但崔植他们却毫不在乎。当张弘靖到幽州上任时,让朱克融等人回去。没几个月,朱克融就囚禁张弘靖,杀害了他的宾佐,还勾结王庭凑,国家再次失去河朔一带。这都是因为崔植兄弟的失误,他也因此被罢免参知政事,改任守刑部尚书,出任华州刺史。这时他去世,终年五十八岁。崔植虽然颇有器量,为人也谨慎忠厚,然而没有通晓万物的大才。因此当朝廷再次失去河朔时,天下人才开始为他的失策感到忧虑。


崔植去世五天后即正月二十八(己酉),唐文宗任命前山南西道节度使王涯为太常卿。


二月初一(辛亥),唐文宗任命兵部尚书崔群为荆南节度使。正月初四(甲寅),荆南节度使王潜去世。


也在二月初,横海节度使李听率领诸道行营兵马出击沧州叛将李同捷,打败了他,接着率军进攻德州。


武宁捉生兵马使石雄,为人勇敢,爱护士卒;而节度使王智兴残酷暴虐。军中将士想驱逐王智兴而拥立石雄。王智兴知道后,趁着石雄立功,便奏请他出任刺史。二月初六(丙辰),唐文宗任命石雄为壁州刺史。


史宪诚得知沧、景(即横海)将要被平定而感到害怕。他儿子史唐劝他到长安入朝。二月十六(丙寅),史宪诚派史唐奉表到长安请求入朝,并且请求带着自己管辖的魏博听从朝命。


三月初一(辛巳),唐文宗任命户部尚书令狐楚为东都留守。三月初五(乙酉),他下敕,说兵戈尚未停息,教坊每天恭候的乐人必须暂时取消。三月十二(壬辰),易定(即义武)节度使柳公济去世。同时,唐文宗任命前东都留守崔从为户部尚书,并于三月二十五(乙巳)任命太原兵马使傅毅为义武军节度使,取代去世的柳公济。然而义武军不受命,都知兵马使张璠自称节度使。三月二十八(戊申),唐文宗只好任命张璠为义武军节度使。


再说,石雄离开武宁后,王智兴将武宁军中与石雄关系密切的一百多将校都杀了。夏四月初九(戊午,《旧唐书》作十二天后即庚午。估计那是石雄被长流白州的日子),王智兴上奏指责石雄动摇军心,请求朝廷诛杀他。唐文宗知道石雄无罪,便赦免他的死罪,将他长久流放白州。


四月十九(戊辰),李载义上奏,说他们进攻沧州,攻破了外城。


同一天,新任沧景节度使李祐攻克德州,城中叛军将士三千多人逃奔镇州。李同捷写信给李祐请降,李祐上奏时附带上李同捷的请降书信。谏议大夫柏耆早先奉诏作为沧德宣慰使前往行营宣旨慰劳;他好大喜功,虚张声势,想以此威制诸将,因此将领们无不对他十分厌恶。当李同捷向李祐请降时,李祐派大将万洪代守沧州。柏耆怀疑李同捷诈降,便亲自带领数百骑兵驰入沧州,找个借口杀了万洪,然后带上李同捷及其家属前往京师。四月二十六(乙亥,《旧唐书》作五月初六甲申,这里以通鉴和《新唐书》为准),他们抵达将陵时,有人说王庭凑想派奇兵来夺走李同捷。柏耆于是杀了李同捷,将他的首级送往京师。五月初六(甲申),李祐进入沧州。至此,沧、景之乱全被平定。


五月初九(丁亥),唐文宗登御兴安楼,接受沧州所献的俘虏。李祐将李同捷的母亲和妻子以及儿子李元达等人送到宫阙,唐文宗下诏原宥了他们,并将他们送到湖南安置。


五月十二(庚寅),唐文宗加李载义为同平章事。各道兵马攻打李同捷,花了三年才仅仅攻下。而柏耆径直进入沧州城,就把一切当作自己的功劳。诸将对他嫉恶如仇,争着上表指责他。次日,唐文宗不得不将柏耆贬为循州司户,将宣慰判官殿中侍御史沈亚之贬为虔州南康尉。


五月十八(丙申),横海军节度使李祐去世。李祐本是蔡州牙将,事奉吴元济时以骁勇善战知名。自从王师讨伐淮西后,李祐作为淮西行营大将,总是对抗官军,官军士兵都很怕他。元和十二年(817),他被李愬生擒。李愬知道李祐很有胆略,被赦免他的死罪,待他非常优厚,推诚置信,甚至和他同寝共食,经常在帐中密语,通宵不寐。有人在帐外偷听,但总是只听到李祐感动的哭泣声。而军中因为以前很多将士被李祐杀死杀伤,所以营垒的士卒经常私下聚会,都恨不得杀了李祐。李愬因为军心抱怨,担心无法保存李祐,便将他押送到京师,同时上表救他。唐宪宗根据李愬的意思特赦了他,然后将李祐送回到李愬那里。李愬非常高兴,当即将三千精兵交付给他。李祐因此不再受到怀疑,李愬最终也靠李祐攻破蔡州,生擒了吴元济。李祐因功被授任神武将军,升迁金吾将军、检校左散骑常侍、夏州刺史、御史大夫、夏绥银宥节度使。宝历初年(825),他入朝成为右金吾大将军。不久因为吐蕃入寇,他又出任泾州刺史兼泾原节度使。太和初年(827),他带兵出讨李同捷,为此升迁检校户部尚书、沧州刺史、沧德景节度使。他的事前面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


李祐死后,唐文宗任命泾原节度使李岵为齐、德等州节度使,将他改名为李有裕。五月十九(丁酉),他任命前义武军节度使傅毅为沧州刺史兼横海军节度使,取代李祐。五月二十三(辛丑),他任命右金吾卫大将军张惟清为检校司空,出任泾原节度使;任命左金吾卫大将军刘遵古为邠宁节度使。也在这天,朝廷因为横海的动乱,给沧、景、德、隶四州免税一年。


要想知道唐文宗后来的事,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