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隋唐系列十三:德宗求治之二:唐德宗重用杨炎与西川节度使崔宁入朝

(2018-02-15 16:23:50) 下一个


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五月二十三(癸亥),皇太子李适在唐代宗病逝后即位成为唐德宗,马上大刀阔斧地改革弊政。


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害怕唐德宗的威名,上表献钱三十万缗。唐德宗想要接受,又怕被他欺骗;想要谢辞,又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崔祐甫请他派使者去慰劳淄青将士,趁机用李正己献上的钱赐给他们,使将士们人人感戴皇上的恩泽;同时又可以让其他各道知道朝廷不看重金钱财物。唐德宗很高兴,听从了他的建议。李正己大为惭愧,也服了唐德宗。天下人都觉得太平盛世,也许很有希望了,结果刚好相反。


秋七月初一(戊辰),日食。同时,礼仪使兼吏部尚书颜真卿上言说:“高宗上元中年(675),政权掌握在帝王后宫,才开始增加祖宗的谥号。玄宗末年,奸臣窃取诏命,累代圣上的谥号,有的甚至加到十一个字。周朝的文武王,称文就不称武,称武就不称文,岂是因为他们的盛德不够?其实是因为群臣觉得称谓已经至高无上。所以谥号很长并不为褒,很短也并不为贬。如今累代圣上的谥号太长,有违古制。臣请自中宗以上都遵从最初的谥号,睿宗为圣真皇帝,玄宗为孝明皇帝,肃宗为宣皇帝。这样既节省文字,又崇尚质朴;做到端正名分,注重根本。”唐德宗命令百官集中讨论,结果儒学人士都赞同颜真卿的建议;只有领兵出身的兵部侍郎袁傪表示异议,上奏说:“山陵和宗庙的玉册和牌位都已经刊刻,不能轻易更改,”这事便不了了之。其实袁傪纯属妄奏,并不知道山陵里的玉册刻的都是最初的谥号。


七月初三(庚午),唐德宗下诏说:“邕州所奏的金矿,的确对国家有好处。但是和人谈利,并非朕平素的心怀。金矿可以让百姓自由开采,官府不许禁止。”


唐代宗朝代时,很多事情都拖延迟滞,四夷的使者以及各地前来奏事的官员,有时几年都没有遣返,朝廷因此在右银台门设置客省安排他们。后来那些上书言事却不着边际的人,或失去职务尚未重新叙用的,也都安排在那里,一眨眼十年过去了。呆在客省的常有数百人,连同他们的部曲动不动就有上千,有些人还带有牲畜。度支部门为他们提供粮食,费用巨大。七月初四(辛未),唐德宗下令对右银台门客省进行清理,释放那些被拘禁的,遣返那些事情办完的,任用那些本该叙用的人们;然后撤销了客省。这样一来,每年节省了府库的谷粟一万九千二百斛(《旧唐书》作一万二千斛)。


同一天,唐德宗任命吏部侍郎房宗偃为御史中丞兼东都畿观察使。


七月初五(壬申),由于豪华奢侈远远超出规定范围,唐德宗下令拆毁元载、马璘、刘忠翼的府第。当初天宝中年,皇亲贵戚的府第楼舍虽然都建得极为奢侈华丽,但房屋的高低还是有所规定。但即使这样,当年李靖家庙只能成为天宝年间杨氏的马厩了。安史之乱后,制度更加松弛,大臣、将帅、宦官竞相修建府第楼舍,不耗竭财力不肯罢休,所以当时人们将这现象称作木妖。唐德宗平时就痛恨这一风气,所以下令拆毁其中特别豪华的。他还命令马氏献出他们的花园,归属宫司管辖,称作奉成园。


七月初六(癸酉,通鉴作癸丑为误),唐德宗削减通常进贡给宫中服用的锦缎一千匹,还削减了服饰器玩数千件。


七月初十(丁丑),朝廷重新在月华门外设置厩马和随仗(御驾随行仪仗)。


七月十二(己卯),唐德宗下诏,禁止公卿士人和百姓争利。先前,各道节度观察使都在扬州设置回易邸,唐德宗也下令予以撤销。


次日,他又下诏给鸿胪寺,要求在京的回纥人以及其他胡人,穿戴各自的胡服,不许仿效华人。先前,羁留在京师的回纥人常有上千,穿戴汉人服饰又和汉人杂居的胡商也有两千左右。县官每天都得盛情接待他们,给他们资产,为他们提供住宿,市场的得利也都归于他们。他们日益放纵骄横,官吏也不敢过问。他们其中不少人穿着汉人服装,去诱骗汉人妇女,娶为妻妾,唐德宗因此下达了这一禁令。同时,唐德宗也取消了商州每年橡胶的进贡。


七月二十四(辛卯),唐德宗取消官府酒水专卖收取暴利的做法。


唐德宗还在东宫当太子时,国子博士河中人张涉任他的侍读。即位前夕,唐德宗将张涉召入禁中,事无大小全都向他咨询,并在第二天就把他安排在翰林当学士,对他无比亲信器重。七月二十八(乙未),他任命张涉为右散骑常侍,仍然兼任学士。


七月三十(丁酉),唐德宗下诏,因为国用不足,所以取消了宣王以下开府官员部属的俸禄。


八月初七(甲辰),唐德宗任命门下侍郎兼平章事崔祐甫为中书侍郎,照样平章事。他还任命道州司马杨炎为门下侍郎,怀州刺史乔琳为御史大夫兼京畿观察使,同时升任同平章事。唐德宗正在励精求治,用人不按资历。他征求崔祐甫的意见,看谁能入相。崔祐甫推荐说杨炎是个大器,唐德宗平时也听过他的声名,所以将他从贬谪的地方召回重用。乔琳是太原人,性格粗疏草率,喜欢诙谐,但没有其他长处;只是因为和张涉关系密切,张涉称赞他才可大用。唐德宗相信了张涉的话而重用他。听到乔琳入相这事的人无不感到惊愕。


唐代宗时,吐蕃多次派使者前来求和,同时又不断入寇为盗。唐代宗将他们的使者都留下,前后八批,甚至有些老死都无法回归的。对俘获的吐蕃人,朝廷也都将他们发配到长江和五岭南部地区。唐德宗希望用仁德感怀吐蕃,便于八月初八(乙巳)任命随州司马韦伦为太常少卿,出使吐蕃,并集中了五百吐蕃俘虏,各赐给一套衣服,将他们遣返回去。


协律郎沈既济呈上有关官员选拔的建议,说:“选用官员的原则,不过三科而已:即德、才、劳。如今选官部门都没做到这点。考核的标准,都只在书判、簿历、言词、俯仰方面而已。行动安详和说话斯文,并非就是有德。词藻华丽和文翰芳菲,并非就是才干。资历很深和多次参考,并非就是勤劳。用这样的标准去寻求天下人士,当然无法做到详尽。如今不是当地的人,就不能使用乡闾户籍。同样,缺乏明鉴的人,也不能在吏部当权。臣认真研究斟酌了古今选官的办法,觉得五品以上以及各司长官,应当由宰相提拔叙用,吏部和兵部参加评议。六品以下或部门僚佐,则允许州和府直接聘用。州牧郡守和军队将帅,如果选用不公,吏部和兵部必须核查检举,对那些徇私冒进的人治罪。对于不认真谨慎选拔官员的大臣,轻的加以罢黜,重的则应明正刑典。责成他们严格履行选举职责,那样谁敢不勉力而行!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贤能的人将不用鼓励就能自进,而不肖的人则不用压抑就能自退,众多有才能的人就能出任要职,天下便可以得到大治。如今选拔官员的方式都是由吏部选择人才,然后送到州郡去试职。如果他们不能称职,办事紊乱,朝廷责备刺史时,他们都说:官员是吏部任命的,所以不敢罢免。朝廷责备吏部侍郎时,他们都说:官员是通过书判和资考后授任的,无法担保他们以后的事。朝廷责备令史时,他们则说:官员是根据资历和升贬出入派去的,其他就不知道了。黎民百姓为此徒然遭罪,都是谁的责任?如果州牧郡守自行聘用部属,那么他们能往何处推卸责任!如果州郡滥用僚佐,那么只要更换一名刺史就行了。但如果吏部滥用职权,那么即使更换侍郎也无济于事。因为候选官员浩浩荡荡,叫他们如何都了解得过来?这是制度的原因,而不是主管部门的过错。如今各道节度、都团练、观察、租庸等使,自判官和副将以下的僚佐,都是由他们自己选择。即使其间或许有些情面故友等徇私的事,但总体来说,十分之七还都是行得通的。所以自行聘用属吏的办法,已经在今天试行了,只是还没有到达州县的级别而已。这么做是利是弊,一比较就看得出来。如果真让各道诸使的僚佐都由吏部任命,那么他们怎能承担藩镇的重任,处理如此繁忙的财赋事务!”沈既济是吴县人。


当初,衡州刺史曹王李皋治理衡州很有政绩,湖南观察使辛京杲因嫉妒而诬陷他犯法,结果朝廷将他贬为潮州刺史。当时杨炎在道州,知道他的正直。杨炎入相后,重新提擢他为衡州刺史。李皋在任上被诬陷时,考虑到他母亲太妃年老,怕她担惊受怕,出门时则穿上囚服到有关部门申辨,回家时则拿着牙笏挂着鱼符,没事一般。当他被贬到潮州时,还向太妃庆贺,说自己升官了。到这时,他才向母亲下跪谢罪,把实情告诉了她。李皋是曹王李明的玄孙。李明是唐太宗第十四子,于贞观二十一年受封曹王,两年后赐实封八百户,不久加满千户。显庆中年(568左右),他授任梁州都督,后历任虢、蔡、苏三州刺史。唐高宗下诏让他继承巢剌王李元吉(即玄武门事变中被杀的唐太宗弟弟)的香火。调露二年(680,《旧唐书》作永崇中),他被太子李贤案件株连,降封为零陵王,并被流放到黔州。黔州都督谢祐为了迎合武则天的意旨,逼迫他自杀。唐高宗深为哀悼,黔州府的官僚因此全被免职。


朔方和邠宁节度使李怀光取代了郭子仪之后,邠宁府的宿将史抗、温儒雅、庞仙鹤、张献明、李光逸等人因为功名平时都在李怀光之上,所以怏怏不乐,心里不服。李怀光派兵去防秋(主要防备吐蕃入侵),驻扎在长武城。这些将领们没有及时按照军期进退。监军翟文秀劝李怀光上奏朝廷,让他们都入宫宿卫。李怀光听从了。当这些将领离开军营时,李怀光派人追捕,用其他罪名诬陷他们,还说:“黄萯(大历八年即公元773年十月和吐蕃的战役,详见那年的故事)的败仗,都是你们造成的!”居然把他们全都杀了。


八月二十六(癸亥),唐德宗下诏,允许死亡在外地的人的亲人用棺柩将他们的尸体运回京城。


九月初七(甲戌),朝廷将淮西节度改为淮宁军。


西川节度使兼同平章事崔宁在蜀地长达十余年。他仗恃地险兵强,恣意淫逸奢侈。朝廷对他十分头疼却无法改任。这时,他从成都入朝,唐德宗加授他为司空兼山陵使。


九月十四(辛巳),唐德宗任命检校刑部尚书白孝德为太子少傅。九月十九(丙戌),他又任命秘书少监邵说为吏部侍郎,给事中刘乃为兵部侍郎,中书舍人令狐峘为礼部侍郎。


这期间,南诏王阁罗凤去世,他儿子凤迦异之前已经死了,因此他孙子异牟很快就继立。冬十月初一(丁酉),吐蕃与南诏合兵十万,三道入侵中原:一道入侵茂州,一道入侵扶、文二州,一道入侵黎、雅二州,还说:“我们打算夺取蜀地作为东府。”崔宁人在京师,留在成都的部将们无法抵御入侵。胡虏接连攻陷州县,刺史纷纷弃城逃走,士人和平民也都逃窜,藏匿在山谷。唐德宗非常担忧,催促崔宁回归藩镇。崔宁都已经告辞了,杨炎跟唐德宗说:“蜀地非常富饶。崔宁占据那里,朝廷失去这一外府已有十四年了。崔宁虽然入朝,他的全部军队还守在那里,从来不向朝廷进贡赋税,国家有蜀却等于无蜀。况且崔宁和他的部将本来都是夷人,因为作乱才得到这官位,朝廷对他的威令从来行不通。今天即使派他回去,恐怕也没用处。如果他真的有功,那么更不能罢免他。这等于是蜀地如果战败,朝廷自然失去了它;但即使胜利,朝廷也得不到它。还希望陛下深思熟虑。”唐德宗问道:“那该怎么办?”杨炎说:“请陛下将他留下,然后派朱泚所领的数千范阳卫戍士兵,以及一些禁兵前往出击,还怕不能打败吐蕃人!那时朝廷就能趁机安置亲兵在他们的身边当心腹,蜀将必定不敢乱动。陛下然后再改派将帅前往接任,使得巴蜀的千里沃壤重新为国家所有。这正是利用小害而收取大利。”唐德宗说:“真是好主意!”于是将崔宁留下。


当初,马璘忌妒泾原都知兵马使李晟的功名,因此派他入宫宿卫,作为右神策都将。唐德宗于是征发禁兵四千人,让李晟率领;接着征发邠、陇、范阳的五千将士,派金吾大将军安邑人曲环率领,去救援蜀地。同时剑南东川也出兵,从江油直趋白坝,与山南道的士兵合击吐蕃和南诏联军,打败了他们。范阳的兵马又追杀到七盘山,再次打败他们,于是收复了维、茂二州。李晟追击到大渡河外,又打败了他们。吐蕃和南诏的士兵因为饥寒或跌下谷崖而死的多达八九万人。吐蕃因此既后悔又恼怒,杀了诱导他们出兵的南诏使者。南诏王异牟非常害怕,急忙修筑了苴咩城,延绵十五里,搬到那里居住。吐蕃人接着封他为日东王。


唐德宗执法严厉,百官为此震骇惊悚。因为唐代宗下葬山陵的日期临近,他禁止百姓屠宰牲口。郭子仪的奴仆暗中杀了只羊,载着羊肉入城,结果被右金吾将军裴谞上奏告发。有人跟他说:“郭公有保护社稷的大功,使君为何不能给他留点余地?”裴谞答道:“这正是我之所以为他留点余地的做法。郭公勋高望重。主上刚刚即位,以为依附他的大臣很多。我故意揭发他的微小过失,以表明主上连郭公的威权都不惧怕。如此一来,上尊天子,下安大臣,有什么不好!”


十月十三(己酉),朝廷将睿文孝武皇帝李豫安葬在元陵;庙号代宗。灵柩即将上路时,前往相送的唐德宗见到灵车不在驰道的正中,稍指丁未之间(稍微偏西南),便问是何原因,有司部门答复说:“陛下本命在午(即正中),所以不敢冲犯。”唐德宗哭着说:“哪有为了自身利益而枉屈灵驾的道理!”当即命令灵车改辕依照直午线行进。唐肃宗和唐代宗都相信阴阳鬼神,事无大小,都要占卜祝祷后才进行,所以王屿和黎干都靠歪门左道得以进位。唐德宗偏不信邪,唐代宗下葬山陵照样选择七月的日期,事情准备停当了就办,不再选择吉日。


按惯例九成宫进贡立兽炭炉,襄州进贡种植甘蔗蒲草的熟练农工。十月二十二(戊午),唐德宗把它们都取消了。十月二十五(辛酉),他还将闲散官员在沙苑豢养的三千头猪送给穷人。


十一月初五(辛未),唐德宗任命鸿胪卿贾耽为梁州刺史兼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


十一月十一(丁丑),唐德宗任命晋州刺史韩滉为苏州刺史,兼浙江东西观察使;任命陕州长史杜亚为河中尹,兼河中、晋、绛、慈、隰都防御观察使。


乔琳体衰年老,耳朵不好。唐德宗有时去访问他,他经常答非所问,所建议的事情也大多粗疏违理。十一月十六(壬午),唐德宗改任乔琳为工部尚书,罢免他参知政事。唐德宗因此也开始疏远推荐乔琳的张涉。同时,唐德宗加授原剑南西川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检校司空、平章事、成都尹崔宁兼御史大夫和京畿观察使。


杨炎因为劝唐德宗将崔宁留下,所以他俩的关系开始恶化。杨炎借口北边须用大臣镇抚,唐德宗于是在十一月二十七(癸巳)任命京畿观察使崔宁为单于镇北大都护,兼任朔方节度使和灵州大都督,出镇坊州。他又任命荆南节度使、检校礼部尚书、兼江陵尹、御史大夫张延赏为检校兵部尚书兼成都尹、御史大夫、剑南西川节度度支营田观察等使。唐德宗还任命灵盐节度(《旧唐书》作朔方节度)都虞侯醴泉人杜希全负责灵、盐二州留后;任命代州刺史(《旧唐书》作鄜州刺史)张光晟负责单于振武军使、东中二受降城和绥、银、麟、胜等州留后;任命延州刺史李建徽负责鄜、坊、丹三州留后。当时崔宁已经亲自出外镇守,本不应再设置留后。杨炎想夺了崔宁的实权,并想窥探他在藩镇的作为,所以允许杜希全他们三人直接向朝廷奏事,并示意他们寻找崔宁的过失。人们因此纷纷为崔宁抱不平。


十二月初三(己亥),唐德宗允许南选使可以直接向朝廷汇报,不必再通过御史转达。十二月十九(乙卯),唐德宗立长子宣王李诵为皇太子。


按照旧制,全国的金银布帛都储藏在左藏,太府四季向朝廷汇报总数,比部则复查太府的收支出入。当第五琦出任度支和盐铁使后,因为当时京师很多霸道的将帅,对朝廷的索取毫无节制,第五琦也管不了;所以他上奏,请求将金银布帛都贮藏在大盈内库,让宦官掌管,这样皇帝取用也更方便些。从那以后,金银布帛就一直存放在内库。因此全国的公共租赋收入成为人君的私藏,有司部门也无法知道库存的多少,无法校核财富的赢余或亏损。这样的情景持续了近二十年。负责财政的宦官先后三百多人,无不蚕食钱财,并相互勾结,牢不可破。杨炎在唐德宗面前磕头请求说:“财赋是国家的巨大根本,黎民百姓的生命,朝廷的轻重安危,都系在财赋之上。所以前代的君主无不让重臣掌管这事,有时还管不过来,造成混乱。如今却让宦官独自管理收支出入,负责盈余亏空,大臣都无法知晓。理政的弊病,莫甚于此。臣请求将财政大权回归有司部门。然后估计宫廷每年的费用多少,按量奉送入宫,不敢有缺。如此一来,宰臣才能适当为政。”唐德宗当天就下诏说:“今后所有有关财赋的收入全部回归左藏,一律采用原先的制式。然后选择其中精良的三、五千匹布帛,放进大盈内库。”杨炎靠只语片言就能改变人主的主意,舆论对他非常赞许。


十二月三十(丙寅),日食。同时,唐德宗下诏,要求元日朝会上百官不许上奏祥瑞的事情。


这年,湖南贼帅王国良依山为盗,唐德宗派都官员外郎关播前往招抚。关播入宫辞行时,唐德宗问他为政的关键,他答道:“为政的根本是一定要寻求有道的贤人帮助理政。”唐德宗说:“朕近来下诏求贤,又派使臣到各地广为搜访。也许可以理政了!”关播说:“下诏所求以及使者所荐的,只能得到靠文词求进的士人而已,有道的贤人怎肯投送名片参加选官!”唐德宗很满意他的答复。


崔祐甫有病,唐德宗让人用肩舆将他抬到中书省办事,或者让他休假在家,凡有大事总让宦官到他的府第咨询裁决。


要想知道唐德宗的改革进行得如何,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