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即公元630年二月初九(甲辰),李靖在阴山打败突厥的颉利可汗。三月十五(庚辰),行军副总管张宝相俘虏了颉利。三月十九(甲申),唐初名臣杜如晦病故。
同时,林邑(象林之邑,在今越南中部)派使者入朝贡献火珠,有司部门认为林邑王的表章言辞不够恭顺,便请求出兵讨伐。唐太宗李世民说:“好战者亡。隋炀帝和颉利可汗,都是朕亲自耳闻目睹的。攻打小国,胜之不武,更何况也未必包赢!语言之间不够恭顺,何足介意!”
六月初四(丁酉),唐太宗任命阿史那苏尼失为北宁州都督,任命中郎将史善应为北抚州都督。六月初九(壬寅),他又任命右骁卫将军康苏密为北安州都督。
六月二十二(乙卯),朝廷征发士卒去修复洛阳的宫殿,为唐太宗东巡作准备。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劝谏,认为:“陛下尚未定下巡幸洛阳的日期,就大肆预修宫室。这并非今日的当务之急。当年汉高祖采纳娄敬的劝谏,从洛阳迁都到长安,难道是因为洛阳的地理位置不如关中优胜吗!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建言,导致了七国之乱的灾祸。陛下今天将突厥人安置在中原。突厥和朝廷的亲缘,能比得上七国诸王吗?岂能不首先考虑到他们,而却忙着去大兴宫室。陛下的乘舆岂可轻易出动!臣见到隋朝当初因为大规模营建宫室,附近山上的大木材全没了,不得不到远方去砍伐。经常用二千人去拉一根大圆柱。他们用木头作轮子,地上都磨擦出火花;用铸铁当车毂,走了不到一二里,铁毂就破损了。他们又派了好几百人带着备用的铁毂,随时更换,一整天都走不到二三十里。光一根圆柱的费用,就耗去了几十万的人力,其余的就可想而知了。陛下最初平定洛阳时,下令将隋朝宫室中特别宏伟和奢侈的建筑都拆毁了。如今离那时还不到十年,陛下又重新开始营缮。为何以前厌恶而今天却去效法!况且今日国家的财力,跟隋朝当时的盛世能比吗?陛下劳役满身疮痍的民众,袭取亡隋的弊病,臣担心陛下超过了隋炀帝!”唐太宗跟张玄素说:“你说我不如隋炀帝,但跟桀、纣比呢?”张玄素说:“如果不停止这一工程,只怕也会陷入一样的祸乱罢了!”唐太宗叹道:“朕的确没有考虑成熟,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然后看着房玄龄说:“朕觉得洛阳地处中心,各地上朝和入贡的路途都比较合理,本意是要为百姓提供便利,所以才要营缮洛阳宫室。今天张玄素说的的确有理,应该为此废除这劳役。今后如果有事要去洛阳,即使露天居住也无关紧要。”于是赐给张玄两百匹素彩。
秋七月初一(甲子),日食。
七月初二(乙丑),唐太宗问房玄龄和萧瑀道:“隋文帝算是什么样的君主?”他们回答道:“隋文帝勤于为治,每次临朝,有时会一直忙到天黑。五品以上的官员,他经常请他们坐下论事,不过让禁卫送上餐食罢了。他虽然谈不上性情仁厚,但也算是位励精图治的君主。”唐太宗说:“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隋文帝不够英明,但却过分苛察;不够英明则无法通达,过分苛察则经常猜疑。因为他自己就是靠欺负孤儿寡母得到天下的,就觉得群臣不能信任,所以很多事情都亲自决定。天下如此广袤,岂能自己一人独断?每天的事都千条万绪,即使你伤身劳神,又岂能每件事都办得合情合理!群臣既然知道他心里想的什么,只好顺从照办;即使发现有什么不对,也不敢谏争。这就是他为何只经历了两世就败亡的原因。朕则不一样。朕精心选择天下的贤才,让他们担任朝廷百官,叫他们思考天下大事,汇总到宰相那里,经过他们的深思熟虑和审核决定后,再奏闻于朕。有功则赏,有罪则罚,谁敢不竭心尽力,搞好他们的本职。如此一来,朕还用担心天下无法治理吗!”于是他下敕令给朝廷各个部门说:“自今以后,朝廷下达的诏敕有不对的地方,都应该坚持复奏,千万不能阿意顺从,而不畅所欲言。”
七月初十(癸酉),唐太宗任命前太子少保李纲为太子少师,兼御史大夫萧瑀为太子少傅。
李纲有足疾,唐太宗赐给他一辆步舆(人抬的),让他乘坐着前往东宫。他还多次请李纲进入禁中,征求他对政事的意见。李纲每次到东宫,太子都亲自下拜。太子每次处理政事时,唐太宗总是让李纲以及左仆射房玄龄和侍中王珪侍坐在边上。李纲经常跟太子讲述君臣父子的道理,和问候皇上寝睡状况以及探视御膳的方法。他说得有条有理,言辞顺畅,听的人都忘了疲倦。太子曾评论古往今来,君臣名教竭忠尽节的事情,李纲令人敬畏地说:“托孤和顾命,古人以为很难,但我却觉得容易。”李纲每次谈论发言时,总是辞色慷慨,有匹夫不可夺志的气概。
先前,萧瑀和宰相一道参议朝政。他意气刚直而能言善辩,房玄龄等人都说不过他。然而唐太宗大多都不采用他的建言。房玄龄、魏徵、温彦博都曾经有些小过失,萧瑀弹劾他们,唐太宗竟然不予过问。萧瑀因此怏不乐,若有所失。唐太宗接着罢免了他御史大夫的职位,让他担任太子少傅,不再参预朝政。
西突厥的部落散居在伊吾一带。唐太宗下诏,任命凉州都督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在碛口贮藏储粮,赈济前来归附的西突厥人。派去招慰他们的使者络绎不绝。李大亮上言说:“想要招怀远方的君主,就必须首先安抚近方。中原犹如树根,四夷好似枝叶,损耗中原而去救济四夷,犹如损害树根去增益枝叶。想以此求得久安,从未有过。自古以来英明的帝王,都是用信义教化中国,用权威驾驭夷狄。所以《春秋》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自从陛下君临海内以来,重视巩固根本,百姓安逸,兵马强盛。九州一旦殷富,四夷自然臣服。如今招抚迎纳突厥,虽然他们也入朝受封,臣的愚见却觉得,光见到劳民伤财,却没见到有什么好处。河西的百姓,因为积年为了防御蕃夷,导致州县萧条,人口稀少,加上隋末的大乱,损耗尤其严重。突厥未平之前,尚不能安心从业。自从突厥衰弱以来,才开始得到耕耘收获的机会。如今又为此投入巨大劳役,叫百姓无法承担这一重负。臣觉得不如暂且取消招抚他们的政策。而且称作荒服的人们,通常只让他们臣服而不用他们内附。所以周室喜欢外攘狄戎,最终延续了七百年的国运。秦王轻易发动内战和绥靖胡人,结果四十载就败亡绝灭。汉文帝养兵静守,天下安宁丰盛。汉武帝扬威远夷,雄才大略,最终导致国力虚耗。虽然晚年开始后悔,却已追悔不及。至于隋室,早年得到伊吾,接着兼并了鄯善,然而得到之后,付出的劳役和费用日甚一日,以致国库空虚,最终只有害处,没有利益。臣考查了古代的秦汉和近代的隋朝,都是因为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戎狄上头,最终导致国家的疲弊。伊吾虽已臣服内附,但远在蕃碛,百姓既不是华人,地方也都是沙漠。那里的人们或许自立君长。如果他们愿意称臣内附,朝廷可以怀柔接纳,让他们居住在塞外,作为中国的藩臣和屏障。这样做等于是施舍空虚的恩惠,而收取实际的利益。近来突厥人倾国入朝,朝廷既然不能都把他们送到江淮一带,改变他们的习俗,那么就不得不将他们安置在离京师不远的内地。这虽然是宽大仁慈的大义,却不是久安之计。每次见到一人归降,就赐给五匹布帛和一领衣袍,酋帅也都授以大官,俸禄优厚,地位尊贵,按理要花费巨大钱财。用中国的货币和布帛,去供给那些积恶的凶虏,而且他们人数众多,的确对中国没有任何好处。”
唐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八月十四(丙午),唐太宗下诏说:“朝臣平常的官服没有等级差别。自今以后,三品以上的官服为紫色;四品和五品为绯色;六品和七品为绿色;八品为青色。妇人则跟从丈夫的服色。”
八月二十二(甲寅),唐太宗下诏,任命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右仆射(《旧唐书》作左仆射)。李靖生性深沉厚道,每次和宰相们参议政事时,总是小心谨慎得好像不会说话一般。
突厥灭亡后,营州都督薛万淑派契丹酋长贪没折去劝说东北的各个夷,奚、霫、室韦等十来个部落。他们都前来归附朝廷。薛万淑是薛万均的兄长。
八月二十六(戊午),突厥的欲谷设前来归降。欲谷设是突利的弟弟。颉利败时,欲谷设逃奔高昌。他听说突利得到唐朝的礼遇,便来归降。
九月初六(戊辰),伊吾城主到长安入朝。隋末时,伊吾内附,隋朝在那里设置伊吾郡。隋朝大乱时,伊吾称臣于突厥。颉利灭亡后,伊吾城主带领下属七城前来归降,朝廷便在那里设置西伊州。
思结部落饥馑贫寒,朔州刺史新丰人张俭招抚他们。对那些不肯前来的民众,他也允许他们继续居住在漠北,亲属间的往来,张俭也不禁止。当张俭改任胜州都督后,朔州州府上奏说思结人将会反叛。唐太宗下诏派张俭前往调查。张俭独自骑马深入他们的部落去晓谕解释,将他们迁徙到代州。唐太宗当即任命张俭代理代州都督。思结最终并没人反叛。张俭因此鼓励思结人种田,结果当年丰产。张俭担心胡虏的储粮太多,会有二心,便上奏请求朝廷购买他们的粮食,加强边境的储备。思结部落人都很高兴,因此更加卖力耕作,于是边境的储备非常充实。
九月初八(庚午),朝廷下令地方政府负责掩埋长城以南死人的骸骨,并让人致祭。
九月十四(丙子),朝廷开辟南蛮地区,在那里设置费州和夷州。
九月二十一(壬午),朝廷下令,禁止在自古以来的英明帝王和贤能大臣以及英烈的坟墓周围放牧,并让地方官员负责在春秋两季对他们的祭祀。
冬十月初一(壬辰,通鉴作九月十七己卯,疑有误),唐太宗临幸陇州,并特赦陇、岐二州,免除当地居民租税一年。十月初十(辛丑),唐太宗到贵泉谷围猎,并在三天后到鱼龙川围猎,还亲自射中一只鹿,献到大安宫。
十一月初三(甲子),唐太宗从陇州回到京师。
唐太宗读了《明堂针灸书》。书里写道:“人五藏之系,咸附于背。”意思是人体的五脏经络都在背上。十一月十七(戊寅),他因此下诏,自今以后不许笞打囚犯的背部。同时(通鉴作壬辰,疑有误),唐太宗任命右卫大将军侯君集为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十二月十四(甲辰),唐太宗到鹿苑狩猎,并于次日回宫。
十二月二十一(辛亥),开府仪同三司淮安王李神通去世。李神通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他父亲李亮曾任隋海州刺史,武德初年追封郑王。李神通隋末时住在京师。李渊起兵时,隋人捕捉他,李神通潜入鄠县山南,与京师大侠史万宝以及河东人裴勣和柳崇礼等人举兵响应义师。他还派使者和司竹贼帅何潘仁连结。何潘仁拥戴李渊女儿平阳公主前来,和李神通合势攻下鄠县,部众超过一万。于是李神通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以史万宝为副总管,裴勣为长史,柳崇礼为司马,令狐德棻为记室。李渊得知后非常高兴,授他为光禄大夫。李神通后来的事前面都已细说,就不赘述了。李神通死后,唐太宗为他取消朝会,还追赠他为司空。
十二月二十四(甲寅),高昌王麹文泰来长安入朝。西域诸国都想利用麹文泰入朝的机会派使者入贡。唐太宗派麹文泰的臣属厌怛纥干前往迎接。魏徵谏道:“当年汉光武不要西域诸国送侍子来当质子,也不设置西域都护。他觉得不应该让蛮夷人给中国添麻烦。如今天下初定,先前麹文泰来时,朝廷就为他花了很多费用。今天假使十国都来入贡,他们的人数将不下千人。边境的百姓本来就不富裕,现在又要为此耗费,只怕他们将无法忍受。如果听任他们商贾往来,和边境民众互通贸易,那是没有问题。如果一定要将他们当作宾客对待,那将对中国不利。”当时厌怛纥干已经走了,唐太宗急忙派人阻止了他。
各位宰相侍宴时,唐太宗跟王珪说:“爱卿对鉴识人才十分精通,又擅长谈论。房玄龄以下的大臣,爱卿都应当加以评价。还有,你自己和他们比较,觉得如何?”王珪回答说:“孜孜不倦,奉公为国,知无不为,臣不如房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转达奏折,详细明了,出诏纳奏,非常公允,臣不如温彦博。处理繁琐,应付紧急,众务毕举,臣不如戴胄。惟恐君主,不及尧舜,尽力谏争,以为己任,臣不如魏徵。至于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和他们各位比较,也有微小的长处。”唐太宗觉得他讲得非常在理,大家也都佩服他的准确评价。
唐太宗刚即位时,曾和群臣谈论有关教化的事。他说:“如今正在大乱之后,朕担心民众不容易被教化。”魏徵答道:“臣不敢苟同。经历了长久安定的民众容易骄逸,而骄逸的人则很难教化。经历了动乱年代的民众愁苦,而愁苦的人则容易教化。这就好比饥饿的人给点食物就容易满足,口渴的人给点水也容易快乐。”唐太宗觉得他说得非常在理。封德彝非议道:“夏商周三代以后,人逐渐变得狡诈,所以秦朝依赖法律,汉朝则混杂使用霸道,都是因为不能教化的缘故。如果教化行得通,他们哪能不采用!魏徵是个书生,不识时务。如果轻信他的虚论空谈,一定会败坏朝政。”魏徵说:“五帝和三王都是一样的百姓,但都达到了教化。从前黄帝征讨蚩尤,颛顼诛杀九黎,成汤放逐夏桀,武王讨伐殷纣,难道不是都在大乱之后取得天下太平的吗?如果说古人淳朴,后来逐渐变得狡诈,那么时至今日,个个不都早化为鬼魅了?人主还怎能治理他们!”唐太宗最终采纳了魏徵的建言。
贞观元年时,关中闹饥荒,一斗米价值一匹绢。第二年,全国又闹蝗灾;第三年,又闹大水。唐太宗勤于安抚,民众虽然到处讨饭,却也没多少人嗟怨。这年,全国大丰收,流散外地的人纷纷回归乡里,一斗米也不过三四钱。这年一整年里判死刑的才二十九人。往东直到大海,往南直到五岭,全国都出不闭户,上路也不用自带粮食,可以随时在路上得到食物。唐太宗跟长孙无忌说:“贞观初年,上书的人都说:‘人主应当独自掌管威权,不能委任臣下。’又说:‘应该耀武扬威,征讨四夷。’当时只有魏徵劝朕,要‘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朕采用了他的建议。如今颉利束手就擒,他的众多酋长都带刀前来宿卫,部落也都开始穿戴衣冠。这都是魏徵的功劳,只遗憾封德彝没有见到今天罢了!”魏徵两次下拜,称谢道:“突厥的破灭,海内的康宁,都是由于陛下的威德,臣能有什么功劳!”唐太宗说:“朕能任用魏公,魏公也能胜任,这难道仅仅是朕的功劳!”
房玄龄上奏说:“臣检验过府库的盔甲和兵器,要远远胜过隋朝的时代。”唐太宗说:“盔甲兵器这些武器装备,的确不可或缺。然而隋炀帝的盔甲和兵器不够多吗!最终他还是失去了天下。如果你们都竭心尽力,使得百姓仁义安宁,这就是朕最好的盔甲和兵器。”
唐太宗问秘书监萧璟说:“爱卿在隋朝时多次见过皇后吗?”萧璟答道:“她的儿女臣都见不到。臣算什么人,哪能见到皇后!”魏徵说:“臣听说隋炀帝不信任齐王(次子杨暕),总派中使(即宦官)去察看。听说他在宴饮,就问:‘他到底有什么事这么高兴!’听说他忧虑憔悴,就说:‘他心里有什么其它念头。’父子之间还这样,况且他人!”唐太宗笑道:“朕今天对待杨政道(隋炀帝的孙子),要比隋炀帝对待齐王好多了。”萧璟是萧瑀的兄长,也是隋炀帝萧皇后的兄弟。
西突厥的肆叶护可汗是先可汗的儿子,所以得到部众的拥护。莫贺咄可汗所部的多数酋长都归附了他。肆叶护带兵出击莫贺咄,结果莫贺咄兵败,逃到金山,被泥熟设杀了。因此各个部落共推肆叶护为大可汗。
要想知道唐太宗和突厥后来的事情,请看下篇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