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个人资料
正文

五胡乱华系列十六:桓玄篡位之七:刘裕打败孙恩与桓玄入主建康

(2016-03-10 11:52:43) 下一个

公元400三月,桓玄在排除了杨佺期和殷仲堪,垄断荆、雍二州后,上表请求领荆、江二州。朝廷只好下诏任命桓玄为负责荆、司、雍、秦、染、益、宁七州军事的荆州刺史,任命中护军桓修为江州刺史。桓玄上疏坚决要求也得到江州,于是朝廷又进桓玄负责八州以及扬、豫八部的军事,兼领江州刺史。桓玄当即任命兄长桓伟为雍州刺史,朝廷也不敢拒绝。桓玄还任命堂侄桓振为淮南太守。桓振字道全,是桓石虔的儿子。他少年时就果敢勇锐,但没有操行。

五月十七,东晋卫将军东亭献侯王珣去世。同时,谢琰以他的资历和名望镇守会稽,但既不能安抚关切百姓,又不能进行军事防备。部将都劝谏他说:“贼兵近在海浦,将军应当根据方便,放他们一条自新的生路。”谢琰不肯,说:“苻坚有部众百万,还送死在淮南。孙恩一个小贼,败了逃入海中,我就不信他还能复出!如果他果然复出,那只是上天要杀他而已。”不久后,孙恩果然入寇浃口,进入馀姚,攻破上虞。当他们来到邢浦时,谢琰派参军刘宣之出兵打败他,孙恩再次退走。没几天后,孙恩再次入寇邢浦。这次官军失利,孙恩乘胜径直前进,在五月三十来到会稽。谢琰尚未进食,听说孙恩来了,说:“我要先灭了此贼再回来进食。”于是跨马出战,但不幸兵败,被帐下都督张猛杀害。吴兴太守庾桓担心郡里的百姓再次响应孙恩,便杀了当地的几千男女老少。孙恩转而入寇临海。朝廷大为震动,急忙派冠军将军桓不才、辅国将军孙无终、宁朔将军高雅之去讨伐孙恩。

六月初一日食。朝廷任命琅邪王师傅何澄为尚书左仆射。何澄是何准的儿子。

七月初四,东太皇太后李氏去世。七月十九,大赦。

八月初九,东晋尚书左仆射王雅去世。九月初四,地震。

冬十一月,高雅之与孙恩在馀姚大战,结果高雅之战败,逃到山阴,将士阵亡的多达什之七、八。朝廷下诏任命刘牢之负责会稽等五郡,率领部众出击孙恩。孙恩战败后再次逃入海岛。刘牢之东进驻扎在上虞,派刘裕卫戍句章。吴国内史袁崧修筑沪渎垒以防备孙恩。袁崧是袁乔的孙子。

会稽世子司马元显请求担任徐州刺史,朝廷便下诏任命司马元显为开府仪同三司、负责扬、豫、徐、兖、青、幽、冀、并、荆、江、司、雍、梁、益、交、广十六州的军事、领徐州刺史,封他还是婴儿的儿子司马彦玮为东海王。

十二月,司马元显因为天象的变化,请求解除对尚书事务的责任,但朝廷仍然加他为尚书令。吏部尚书车胤因为司马元显过于骄横恣意,请他父亲会稽王司马道子稍微抑压他一点。司马元显听说了一些但不太清楚他们到底都讲了些什么,便问司马道子:“车武子屏退下人都跟你说了什么?”司马道子不告诉他。司马元显再三询问,司马道子怒道:“你想幽禁我,不让我和朝廷大臣说话吗?”司马元显出了会稽王府后,跟他的党徒们说;“车胤居然离间我父子。”便秘密派人责问他。车胤吓得要死,竟然自杀了。

公元401年二月,孙恩兵出浃口,进攻句章,但不能攻拔。刘牢之派兵出击,孙恩再次逃到海岛去。

三月,孙恩北进海盐,刘裕紧跟其后,并在海盐故治修筑城池。孙恩前来攻城,刘裕屡次击败他,还阵斩他的部将姚盛。但城中士兵太少,刘裕知道最终将敌不过孙恩。一天夜里,刘裕偃旗息鼓,把精兵埋伏在城门两边。明晨开门,刘裕派老弱病残的一些士兵登上城墙。贼兵遥问刘裕在哪里,那些老兵说:“夜里已逃走了。”贼兵信以为然,便争着入城。刘裕率领伏兵奋击,大破贼兵。孙恩知道只要刘裕在,城池便攻打不下,便转而向沪渎进发。刘裕弃城追赶。

海盐令鲍陋派儿子鲍嗣之率领吴兵一千,请求作为刘裕的前驱。刘裕说:“贼兵十分精锐,而吴人不习惯作战。如果前驱失利,必将影响我军的士气而导致失败。但你们可在后面为我制造声势。”鲍嗣之不肯。刘裕于是埋伏了很多士兵和旗鼓,让鲍嗣之当前驱。双方前驱交战后,各路伏兵全部出动。刘裕举旗鸣鼓,贼兵以为四面都有官军,便急忙退兵。鲍嗣之奋起追赶,不幸战死在沙场。孙恩的部众于是开始反攻。刘裕毕竟人数少的太多,只好且战且退,部属死伤殆尽。退到最早开战的地方,刘裕命令身边的将士脱取死人的衣服,故意向敌人表示闲暇。贼兵怀疑有埋伏,便不敢进逼。刘裕大呼着号召将士冲击,贼兵惊惧而退,刘裕这才安全离去。

五月,孙恩攻陷沪渎,杀了吴国内史袁崧。官军死了四千人。

六月,孙恩从海上突然来到丹徒,带有战士十多万人,楼船一千多艘,整个建康震骇。次日,朝廷内外戒严,百官入居各部省内。冠军将军高素等人守卫石头,辅国将军刘袭用木栅截断淮口,丹阳尹司马恢之卫戍南岸,冠军将军桓谦等人卫戍白石,左卫将军王嘏等人进驻中堂。朝廷同时征豫州刺史谯王司马尚之入卫京师。

刘牢之从山阴带兵去截击孙恩,但没截住,孙恩已往丹徒去了。刘牢之便派刘裕从海盐入援。刘裕的士兵不满千人,倍道兼行,和孙恩同时抵达丹徒。刘裕的士兵不但人少,加上长途跋涉和急行军,这时已经十分疲劳。而丹徒的守军又全无斗志。于是孙恩率领他的部众鼓噪而进,登上蒜山。但丹徒的居民吃够了孙恩的苦头,个个都手持扁担,站在那里准备和贼兵拼命。刘裕于是率领他的部众在民众的支持下,大败孙恩。贼兵投崖摔死或淹死的很多,孙恩狼狈逃窜,仅仅得以逃回到船上。

然而孙恩依然仗恃他的人数众多,不久又整顿兵马径直逼近京师。后将军司马元显率兵出战,频频失利。会稽王司马道子没有其他的谋略,只有每天到蒋侯庙祈祷求神。孙恩大军越来越近,百姓人心惶惶。谯王司马尚之率领精锐驰马赶来,径自进驻积弩堂。孙恩楼船高大,因为逆风走的不快,好几天后才抵达白石。孙恩本来想利用官军的分散,要攻其不备。后来知道司马尚之已在建康,又听说刘牢之已经回来,到了新洲,便不敢继续前进而退去,从海上北走郁洲。孙恩的部将攻陷广陵,杀了三千人。宁朔将军高雅之到郁洲去攻击孙恩,不幸兵败被孙恩俘虏。

这时期,桓玄正加紧训练士兵,总想趁朝廷的空隙。他听说孙恩聚众威逼京师,便上疏请求出讨孙恩。司马元显大为恐惧。恰好孙恩兵退,司马元显便下诏书谢绝了他,桓玄这才解除戒严。

七月,朝廷下诏任命刘裕为下邳太守,到郁洲去讨伐孙恩。刘裕经常与孙恩作战,总是打败他。孙恩于是势力开始衰弱,便再次沿着海岸往南逃走。刘裕也紧随其后追击他们。

十一月,刘裕追击孙恩直到沪渎和海盐一带,再次打败他,杀死和俘虏的数以万计,孙恩于是从浃口远窜入海。

十二月,桓玄上表任命他兄长桓伟为江州刺史,出镇夏口;任命司马刁畅为辅国将军、负责八郡军事,出镇襄阳;同时派部将皇甫敷和冯该卫戍湓口。他还把沮河漳水一带的二千户蛮人迁移到长江以南,在那里设立武宁郡;又招集流民,专门为他们设立绥安郡。朝廷下诏征广州刺史刁逵和豫章太守郭昶之入朝任职,但桓玄把他们都留下,不让他们进京。

桓玄自以为他已经拥有晋国的三分之二领土,便多次让人给自己呈上符瑞,想以此蛊惑民众。同时他还写信给会稽王司马道子说:“孙恩的贼兵曾经威逼京师近郊,只是因为逆风使得战船不能前进,因为大雨浇灭了大火,也因为粮食用尽,这才离去的,并非靠的是军事力量。当年王国宝死后,王恭并未趁着那股威风进京执掌朝政,足见他内心并没有欺侮明公的意思,但却指责他不忠。今天朝廷的重臣和腹心,有谁算得上是清廉有名望的?怎么能说当今就没有这样的人!真是无法令人相信!你身居大任的短短时间里,就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大祸。在朝的君子们都怕得罪而不敢说话。我桓玄在远方任职,所以敢写出这一事实。”司马元显见信之后,大为恐惧。

司马元显的谋主张法顺跟他说:“桓玄凭籍他世代名臣的资本,历来矜豪得很。现在又吞并了殷、杨的势力,独占了荆楚重地。殿下所控制的地盘不过三吴地区而已。孙恩作乱,致使东部地区生灵涂炭,官府和民间的资源困竭。桓玄必定会趁这一机会此为非作歹,我私下很为殿下担忧。”司马元显问道:“可有什么办法?”张法顺说:“桓玄刚得到荆州,人心尚未归附。他现正忙着安抚民众,没时间作其他的安排。如果趁这一机会派刘牢之为前锋,殿下亲自率领大军继进,那么桓玄是可以拿下的。”司马元显觉得有理。恰好武昌太守庾楷因为桓玄和朝廷闹矛盾,害怕事情一旦不成,灾祸连累到自己,便秘密派人去讨好司马元显,说:“桓玄在荆州大失人心,部众都不肯为他效力。如果朝廷现在出兵,我将作为内应。”司马元显非常高兴,当即派张法顺到京口去和刘牢之商议。但刘牢之觉得这事难办。张法顺回来后,跟司马元显说:“观察刘牢之的言色,他和我们一定不一条心。不如召他入朝杀了。要不然,会坏了大事。”司马元显不肯。但他还是大力整顿水军,征募士兵,装备战舰,打算讨伐桓玄。

公元402年正月初一,朝廷下诏宣布桓玄的一系列罪状,接着任命尚书令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负责十八州的军事,加黄钺;又任命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前将军谯王司马尚之为后继,趁机大赦,改元,并宣布朝廷内外戒严;加会稽王司马道子为太傅。

司马元显想要全部杀掉桓氏一族。中护军桓修是骠骑长史王诞的外甥,而王诞有宠于司马元显,因而极力袒护桓修等人,说他们与桓玄的志趣不同。司马元显因此打消了这一念头。王诞是王导的曾孙。

张法顺跟司马元显说:“桓谦兄弟总为长江上游的势力作耳目。应当把他们杀了以杜绝他们的奸计。而且事情的成败,关键在前锋,而刘牢之反覆无常,万一有什么变故,那么灾祸和失败会立马来到。殿下可以命令刘牢之去杀桓谦兄弟以表示他并无贰心。如果他不接受命令,就应当把他当作叛逆对待。”司马元显说:“今天要不是因为刘牢之,我们就无法知道桓玄的虚实。况且一开始就诛杀大将,会动摇军心。”便坚决不同意。司马元显因为桓氏世代都是荆州民众的民心所在,桓冲又特别有恩惠于民,而桓谦又是桓冲的儿子,便将他自骠骑司马的位置上提拔成负责荆、益、宁、梁四州军事的荆州刺史取代桓玄,打算以此来安抚西边民众的人心。

东部因为遭到孙恩的叛乱而造成饥荒,漕运断绝。桓玄又中断了长江的运输,致使商旅全部断绝,官府和民间的供应非常贫乏,朝廷只能用稀粥和橡树果给士兵当军粮。桓玄以为朝廷自己的困难一大堆,必定没时间来对付自己,因此他可以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待到朝廷大军即将出发时,他堂兄太傅长史桓石生暗中写信告诉他。桓玄大吃一惊,便想集中兵力保卫江陵。长史卞范之说:“明公的英名和威风振于远近,而司马元显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刘牢之也早已大失人心。如果明公率军兵临京师,向朝廷示以祸福,那么我们尽可翘足而待他们土崩瓦解的势头。何必要让敌人入境,自取困扰!”桓玄觉得有理,便留下桓伟守卫江陵,然后抗表传檄,宣布司马元显的罪状,起兵东下。檄文来到京师,司马元显大为恐惧。二月初七,晋安帝在西池为司马元显饯行。司马元显下了船却不开拔。

桓玄从江陵出发,但还十分忧虑,担心事情未必成功,便经常设想退兵回西的计划。比及大军过了寻阳,还不见官军,桓玄开始得意,士气也为之一振。这时庾楷的阴谋泄漏,桓玄将他关了起来。二月十八,朝廷下诏派齐王司马柔之用皇帝用来命令臣下停战的驺虞幡,要求荆、江二州罢兵。桓玄的前锋显然秉承桓玄的旨意居然把他杀了。司马柔之是司马宗之的儿子。

二月二十八,桓玄大军抵达姑孰。他派部将冯该等人进攻历阳,襄城太守司马休之闭城坚守。桓玄军队截断洞浦,烧了豫州部队的战舰。豫州刺史谯王司马尚之率领步卒九千在浦上布阵,同时派武都太守杨秋进驻横江。杨秋害怕桓玄的势力,居然投降了桓玄。司马尚之的部众因而不战而溃,他自己逃往涂中,但很快就被桓玄军队给捕获了。司马休之出战失败,弃城逃走。

刘牢之历来讨厌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他担心一旦桓玄灭亡,司马元显将愈益骄恣,又担心自己的功名太盛,将不被司马元显所容忍。而且他自恃有军事才能,又拥有强兵,便想假手桓玄除掉执政的司马元显,然后寻找桓玄的空隙再干掉他,因此迟迟不肯出兵讨伐桓玄。司马元显则不管白天黑夜,天天喝的烂醉,以为有刘牢之当前锋,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刘牢之经常前往军门,却总见不到他。当晋安帝为司马元显饯行时,遇上他,才和他一块坐坐而已。

刘牢之驻军在溧洲,参军刘裕请求出击桓玄,刘牢之不肯。桓玄派刘牢之的族舅何穆之去游说刘牢之说:“自古以来,头戴震主的威严,身带不赏的巨功,而能自全的将领,到底有过什么人?越的文种,秦的白起,汉的韩信,事奉的都是明主,为他们尽力。但到功成之日,还不免被诛杀夷族,更何况那些被凶恶愚昧的人使用的将领!将军如果今日战胜,则权倾朝廷而危及家族;如果战败,那更不用说了。难道还想全身回归吗!将军不如翻然改图,那么一定可以长保富贵。古人射钩(指管仲箭射齐桓公小白)、斩祛(指勃辊斩断晋文公的衣襟),还不妨碍他们成为辅佐大臣,何况桓玄与将军从无任何宿怨!”那时谯王司马尚之已败,人心日益惊恐。刘牢之觉得何穆之的话颇有道理,便和桓玄暗通款曲。东海中尉何无忌和刘裕极力劝谏,特别是何无忌,言辞非常恳切。但刘牢之不听。

何无忌是东海郯县人,他少年时就有大志,忠诚明亮,很讲义气。他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厌恶的样子总是形于言色。何无忌最初被州里聘为从事,后转为太学博士。镇北将军刘牢之是他舅舅,当时镇守京口,每有大事,总要和他商议。

刘牢之的儿子骠骑从事中郎刘敬宣也劝谏道:“如今国家衰危,天下的重任在大人和桓玄肩上。桓玄凭藉父亲和叔父的资历,据有全楚,占晋国的三分之二。父亲一旦放纵了他,让他任意欺陵朝廷,待到桓玄的威望铸成,恐怕很难对付。董卓当年的变故,只怕将要发生在今天。”刘牢之怒道:“我会不知道!今天我拿下桓玄,就像覆手那么容易。但平定桓玄之后,叫我怎么对付骠骑大将军(即司马元显)!”

三月初一,刘牢之派刘敬宣到桓玄那里请降。桓玄私下想杀了刘牢之,便假装热情地宴请刘敬宣,还拿出自己珍藏的名书画和他共同欣赏,以取悦刘敬宣。刘敬宣没有察觉,桓玄的属下佐吏无不相视而暗中发笑。桓玄接着任命刘敬宣为咨议参军。

司马元显准备出发时,听说桓玄已经抵达新亭,慌张得丢弃了战船,退到国子学。三月初三,司马元显布阵在宣阳门外。军中互相惊扰,都说桓玄的大军已经抵达南桁即朱雀桥。司马元显带兵想退回宫里。桓玄派人拔刀随后大呼道:“赶快放下兵器!”朝廷士兵于是纷纷放下兵器,一下子就崩溃了。司马元显乘马逃进东府,只有张法顺一人骑马跟随他。司马元显问司马道子有什么拯救的办法,司马道子只能对着他哭泣。桓玄派太傅从事中郎毛泰收捕司马元显,把他送到新亭。士兵将他绑在船舫前面,让桓玄数落他的罪状。司马元显说:“我都是被王诞和张法顺给误了。”

三月初四,东晋恢复隆安的年号,同时晋安帝派侍中到安乐渚犒劳桓玄。桓玄进入京师,称诏解除戒严,以桓玄总理百官,负责朝廷内外的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扬州牧、领徐、荆、江三州刺史,假黄钺。桓玄任命桓伟为荆州刺史,桓谦为尚书左仆射,桓修为徐、兖二州刺史,桓石生为江州刺史,卞范之为丹阳尹。

当初,桓玄起兵时,侍中王谧奉诏去见桓玄,桓玄对他很有礼貌。比及桓玄辅政时,他任命王谧为中书令。王谧是王导的孙子。新安太守殷仲文是南蛮校尉殷觊的弟弟。他少年时就有文采,容貌俊美。他堂兄殷仲堪将他推荐给会稽王司马道子,当即被引为骠骑参军,受到司马道子的赏识和恩遇。他很快又转为谘议参军,后来成为司马元显的征虏长史。因为桓玄和司马道子有矛盾,桓玄的姊姊是殷仲文的妻子,司马道子因此对他起了疑心,便将他贬为新安太守。殷仲文和桓玄虽是姻亲,但平素却不怎么交往。后来当殷仲文听说桓玄攻克了京师,便放弃了郡守的位置去投奔桓玄。桓玄很高兴,任命他为咨议参军。

刘迈去见桓玄,桓玄说:“你不怕死,还敢来见我?”刘迈说:“射钩斩祛,咱刘迈就是第三了。”居然大言不惭地和管仲与勃辊相提并论。桓玄听了挺高兴的,便任命他为参军。

三月初五,有司上奏说会稽王司马道子酗酒不孝,应当送到东市处斩。晋安帝不忍心杀他,便下诏将他迁徙到安成郡。接着,朝廷在桓玄的淫威下,不得不在建康东市处斩了司马元显和东海王司马彦章、谯王司马尚之、庾楷、张法顺、毛泰等人。桓修为王诞再三求情,王诞才得以流放岭南。司马彦章封东海王时,任命何无忌为东海国中尉,加广武将军。比及桓玄在东市杀了司马彦章时,何无忌到那里痛哭,当时人们都赞许他的义举。

要想知道桓玄以后的情况,请看下篇文章。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