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的汉国消灭了西晋政权后,中原的最大割据势力就是刘聪的汉政权和名义上隶属于汉但实际上已经基本独立的羯人领袖石勒。刘聪死后,汉中山王刘曜夺取了汉的政权,将汉改名为赵。紧接着汉的大将军石勒正式脱离汉,在襄国建立独立的大赵政权。为区分两个同时存在的赵国,史学家把刘曜的称为前赵(同时也带上先前的汉),而把石勒的称为后赵。西晋灭亡后,中原的战争主要是两赵争雄。正因为如此,有必要对刘曜和石勒分别作详细的介绍。
刘曜字永明,出生时眉毛就是白色的,眼睛里有红光。他幼年时就很聪慧而有胆量。刘曜的父亲是首位入主中原的匈奴皇帝刘渊的堂兄,但他很早就成了孤儿,被刘渊收养。刘曜八岁那年,跟从刘渊到西山打猎,遇到大雨后在树下休息。那时迅雷震憾大树,边上的其他人无不惊骇地扑到在地,只有刘曜神色自若。刘渊看到后十分惊异,感叹道:“这将是我家的千里驹,堂兄可以说是后继有人了!”刘曜长大后,身材非常高大(超过一米九五),垂手过膝,须髯虽然不过百余根,但都有五尺长。他的外表魁伟,性格拓落光明,但比较不和群。刘曜读书的特点是广泛阅览,而不把精力放在章句细节上头。他文章写得好,也喜欢草书和隶书。刘曜雄武过人,能够射穿一寸厚的铁板,当时人们称他为神射。他还特别喜欢兵书,大略都能默诵。刘曜经常看不起光武帝的大将吴汉和邓禹,而把自己比作乐毅以及萧何曹参,然而当时的人们并未特别看重他。只有刘渊的儿子刘聪对他夸目相看,说:“永明是汉世祖(刘秀)和魏武帝(曹操)这样的人才,你们这些公卿何足道哉!”
公元304年十月刘渊在左国城自称汉王后不久,就派刘曜入侵太原一带,刘曜攻取了泫氏、屯留、长子、中都四个城池。
公元308年十月初三(甲戌日),刘渊称帝,改元永凤。十一月,刘曜被任命为龙骧大将军。
现在再来看看石勒是如何崛起的。
石勒出生在上党武乡的一个少数民族羯人的家庭,他小时候一直没有正式的名字。他祖先是匈奴一个旁支羌渠部落的后裔,父亲叫周曷朱又名乞翼加,曾是部落的小头目。据说石勒出生时,红光满屋,白气从天上降落到房子的中间庭院,见到的人们无不感到惊异。石勒十四岁那年,跟随同乡人到洛阳作小买卖,有一天曾靠着东门放声长啸。当时西晋尚书左仆射王衍见到觉得非常惊异,跟左右随从说:“适才那胡人小孩,我听他的声音,像是很有雄心壮志,恐怕将来会成为扰乱天下的人。”便派人搜捕他,然而石勒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到石勒长大后,身体健壮,很有胆力,气概雄武,喜爱骑射,又有才干。他父亲秉性凶恶粗野,手下羯人都不愿受他管辖,于是他经常让儿子代为管理部下羯人,而石勒行事公允,颇得人心。他所居住的武乡北原山下,草木都有铁骑的样子,家园中生长的人参,花叶茂盛,都有点像人的形状。父老以及会相面的人都说:“这个胡人相貌奇异,志度非凡,看来前途终究不可估量。”劝乡里人好好对待他。但当时大多数的乡邻都对这一说法嗤之以鼻,只有邬县的郭敬和阳曲县的宁驱把他当作回事,并给予他一定的资助。石勒对他俩感恩戴德,成为他们的佃农,努力耕耘他们的田地。石勒后来出门到雁门当佃农,白天经常好像听到金戈铁马的声音,回家告诉他母亲,母亲说:“这都是因为我儿劳动太辛苦,导致耳鸣,不是什么不祥的征兆。”
公元303年,并州(山西)大闹饥荒。当时石勒已有二十几岁,和同为佃农的其他胡人逃亡走散,便从雁门回来投奔宁驱。西晋地方官刘监想把石勒等胡人绑了卖给有钱人当奴隶,宁驱把石勒藏匿起来,使他得以幸免。于是石勒打算投奔西晋的纳降都尉李川,在路上遇到郭敬,便跟他哭诉自己经受的饥寒之苦,郭敬同情地和他一道流泪,然后把自己卖东西的所得,供他衣食。石勒跟郭敬说:“现在饥荒很严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很多胡人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我们可以引诱他们到冀州去讨饭,趁机把他们绑了卖掉,这样两头都好。”郭敬也觉得是个办法。恰巧西晋建威将军阎粹劝说并州刺史司马腾到山东搜捕胡人,把他们卖身为奴,来充实军需,司马腾便命令部将郭阳和张隆等人搜捕大批胡人,把他们贩卖到冀州去,两个胡人锁在一个枷锁里。石勒自己也在被掠卖的胡人之中,并多次被张隆驱打凌辱,幸而先前郭敬已嘱咐过他的族兄郭阳以及他兄长儿子郭时,所以石勒在路上遇到饥病时,经常受到郭阳和郭时的照顾。
抵达山东后,石勒被卖给茌平富人师懽当奴隶。有一天,有位老人跟他说:“先生鱼龙发际上的四道已经形成,这是君王才有的贵人之相。甲戌那年,你可以拿下王彭祖。”石勒说:“如果真的那样,我决不敢忘了老先生的恩德。”老人忽然不见。石勒每次在田野上耕作,经常听到鼓角的声音,便告诉一道耕作的其他奴隶,他们也都说听到这些声音,于是石勒告诉他们说:“我幼年时在家里总是听到这样的声音。”其他奴隶回去后将这事告诉师懽,师懽本来就对石勒的相貌感到惊异,再听奴隶们这么一说,便免了石勒的奴隶身份。师懽家跟一个放马牧场相邻,因此和魏郡的马帅汲桑常有来往。因为石勒有相马的专长,汲桑便请他当自己的相马师傅。
石勒曾经受雇于武安临水的一个大户,一天不幸被散兵游勇给捉住了。恰巧有一群鹿从旁跑过,这些散兵便竞相跑去追逐,石勒因而趁机逃脱。顷刻后石勒见到一位父老,父老跟他说:“刚才那群鹿实际上就是我,先生将会成为中州的君主,所以我特来相救。”石勒因此信心倍增,便招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膺、桃豹、逯明等八骑,组成一伙骑马的强盗。后来郭敖、刘征、刘宝、张曀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十骑也来加入他们,因而号称十八骑。石勒和他的盗贼伙伴又往东到育有像赤龙和骥这样好马的各个马苑里,抢来苑里的骏马,乘着它们上远方去劫掠丝绸珍宝,用以结好汲桑。
公元304年春,西晋成都王司马颖在荡阴打败挟持天子北征的司马越,逼迫晋惠帝移居邺都宫廷之后,幽州军阀王浚借口司马颖陵辱天子,派他的鲜卑骑兵进攻司马颖。司马颖大为畏惧,便带了晋惠帝往南逃奔到洛阳。晋惠帝又被河间王司马颙大将张方逼迫,迁往长安。关东地方于是多处起兵,都是以诛杀司马颖为名义。司马颙害怕东方军队的强盛,为了安抚他们,便奏请废黜了司马颖。同年,匈奴人刘渊在黎亭自称汉王。
公元305年七月,司马颖原来的部将公师籓等人自称将军,在赵魏一带起兵拥护司马颖,兵力多达几万人。石勒和汲桑率领他们手下的几百牧人乘着苑马加入公师籓的队伍。汲桑这时才给他正式取名叫石勒。公师藩任命汲桑为偏将,石勒等人为前队督。于是公师藩攻陷郡县,击杀西晋地方官吏,所向披靡,进而进攻邺都。当时司马越弟弟司马模镇守邺都,非常恐惧,便向邻近镇守许昌的范阳王司马虓求救,司马虓于是派部将苟晞前去救邺。苟晞联合广平太守丁绍,和司马模部将冯嵩一块出兵攻击公师藩,把他打败。公孙籓等人在这一带流窜了将近一年后,于公元306年九月,从白马南渡黄河,被当时已升任兖州刺史兼濮阳太守的苟晞给彻底打败,公孙籓本人也战死了。
石勒和汲桑等人在兵败后偷偷潜回苑中,汲桑任命石勒为伏夜牙门,让他率领手下牧人劫掠山东郡县的囚犯组成一支新的队伍。石勒又招集山野沼泽的亡命之徒,让他们都来归附。于是石勒率领他们成为汲桑的主力。汲桑自称大将军,扬言要为成都王司马颖报仇,并诛杀东海王司马越和他弟弟司马腾。汲桑用石勒为前锋,而石勒屡有战功,很快被提升为扫虏将军和忠明亭侯。公元307年春,汲桑进攻邺都,以石勒为前锋都督。当时邺中府库空竭,再加上镇守邺城的司马腾性格吝啬,对将士很少恩惠,临急了才赐给他们每人几升大米,几尺棉布,因此将士都不肯替他卖命。五月,汲桑打败西晋魏郡太守冯嵩,长驱直入邺城。司马腾带着少数贴身护卫逃出城外,结果被汲桑部将李丰追上杀了。
汲桑找出司马颖的棺柩,载在车上,有重要大事总要在棺柩前启奏完毕后才上路。汲桑与石勒等人随后烧了邺都的宫殿,大火连烧了十来天才熄灭。他们还杀害了城里的一万多军民,大肆掠夺之后方才离去。汲桑乘胜率军从延津渡过黄河,往南攻击兖州。太傅司马越大为恐惧,急忙派苟晞和大将王赞去讨伐汲桑。
汲桑和石勒转而进攻晋幽州刺史石鲜,在乐陵和石鲜军队大战,结果石鲜战败而死。西晋将领田禋带了当时从山西到河北要饭的所谓乞活军五万人去救石鲜,石勒拦住他们,打败了田禋,接着和苟晞等人相持在平原和阳平之间,达几个月之久,进行了大小三十多战,互有胜负。秋七月,司马越率军进驻官渡,作为苟晞的声援。八月,苟晞大举出击,汲桑这时已兵衰军竭,便退往东武阳。苟晞乘胜追击,再次打败汲桑。汲桑把部队分为十部,各自在清渊修建军垒。苟晞大军追来,攻破其中八垒,打死一万多人。汲桑和石勒收集了残兵败将,打算往西投奔匈奴刘渊的大汉,但在逃到赤桥时遭到西晋冀州刺史丁绍军队的伏击,再次大败。石勒带着他的人马逃到乐平,汲桑则逃到马牧。
十二月,原司马腾部将田甄、田兰、薄盛等人率领乞活兵,要为司马腾报仇,前往攻击流窜到乐陵的汲桑。汲桑兵少,又不肯舍弃司马颖的棺柩逃跑,便被田甄等乞活兵所杀。乞活兵把司马颖的棺柩扔到一口古井里。后来司马颖原来的臣下把它取出古井掩葬了(详见八王之乱系列)。
要想知道两赵争雄的进展,请看下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