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上演的一部电影“Woman In Gold",是根据真事拍的,故事围绕一幅19世纪末画家克里姆勒(Gustav Klimt, 1862-1918)
的名画“阿黛尔(Adele)夫人 I”在20世纪的经历。那幅画被称为“奥地利的蒙娜丽莎”,金灿灿的晃人眼。该画2007年拍了135个million的美刀。
Klimt有意不画自画像,不过他的时代已经有照片了,没自画像倒也没关系(Vermeer也没有自画像,但他那个时代还没有照片 ,所以没人知道他长什么样)。克里姆勒画画儿的主义是什么“象征主义”(symbolism),没琢磨过。他喜欢用黄金色作画(真用金箔往上贴!)。他最著名的画是“吻”,男女两人都是金灿灿的,据说女模特就是阿黛尔夫人。画华丽的金色,肯定让那些要画肖像的贵妇淑女们兴奋。
还有一幅是他早期画的壁画,画的是贝多芬,克里姆勒给贝多芬穿上了黄金盔甲,还给了 他一把剑,那意思看上去是要贝多芬上前线玩儿命。其实是要歌颂贝多芬与妨碍自己创作自由的权威奋战。不过没听说有谁妨碍了贝多芬的创作,贝老先生是在和命运较劲,和自己较劲,克里姆勒是故作多情了。
这是因为这位克先生当时是维也纳画家“分离主义”的头,反叛奥地利当时绘画的权威机构,有点像法国巴黎印象派当年脱离官方绘画沙龙(Salon),另起一摊 儿非官方展览的意思。但“分离主义”有点更“上纲上线”,好像与对手不共戴天,要拼命的架势。该壁画还画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的合唱,意思是宣称“分离主义”的胜利,其实就是精神胜利法,别人也没拿他怎么着。压迫感受越强,反抗也越烈,克里姆勒干脆用黄金白银作画,要和所有人不一样。
贝多芬壁画之天使的合唱(The Beethoven Frieze, Choir of Angels, 1902)
实际上,当时奥匈帝国皇帝佛朗西斯约瑟夫(西西公主的老公) 很是重用克里姆勒。帝国首都维也纳城改后新建环行路,两边有很多新建筑物(包括新年音乐会的大歌剧院),很多新建筑的内装饰画的绘制都交给了克里姆勒,克 也算是大红大紫了,没什么可抱怨的。克里姆勒是犹太人,欧洲人由于宗教原因排犹,但约瑟夫皇帝对有能力的人都重用,也不排犹。大歌剧院的音乐总监古斯塔夫 米勒(Gustav Miller)也是犹太人(后来畈依了天主教),和克是好朋友,克也叫古斯塔夫(Gustav Klimt),估计克对贝多芬的了解就是米勒给的。
说到约瑟夫,真是个兢兢业业的好皇帝,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上班,也是好丈夫,平均每两天就给太太写封示爱的信。他太太与婆婆不和,在宫中郁闷,每年在外面晃悠8个月,最后被一歹人刺死了。相比之下,费迪南大公(皇帝的侄子,皇帝独子殉情自杀后,由他当皇储,但皇帝不喜欢他)的太太更惨,娘家爵位太低,不被皇 室承认,连子女都没有继承权。费迪南大公到与奥匈帝国有宿怨 的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视察,她不顾危险同往。当塞尔维亚的汪精卫向费迪南和她的车扔炸弹后,费迪南要把她先送回饭店,她坚持和费迪南在一起(本来就不被承 认,丈夫就是她的一切)。结果她和丈夫一起被暗杀,结果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结果俄罗斯向奥匈帝国宣战,结果德国向俄罗斯宣战,结果法国向德国宣战, 英国向德奥宣战,,,结果的结果就是一战爆发,一场群殴。后来美国日本都加入这场群殴,中国也不知怎的稀里糊涂和庚子那年慈禧太后宣战的11国(除了德国)成了一头的,还成了战胜国(谁说中国老被欺负)。
约瑟夫皇帝在一战结束前夕病逝(都80多了,儿子太太都没了,一孤老头子,还兢兢业业地和别人开战。他的后任就是奥匈帝国的溥仪,干的时间更短),他的军队里就有后来的希特勒。这家伙作战冲锋时被战友认为不可思议的发疯似的勇敢,直到被毒气熏了眼睛而住进医院,在病床上听到战争结束的消息时,凡参加那场死伤了1200万士兵战争的军人,都庆幸自己还活着,他却痛心疾首,自己还没当上将军战争就结束了。希特勒上台后排犹就不用说了(希特勒是除了雅丽安日耳曼谁都看不上,中国不排犹,还给人家找了这么好的一个“犹”字当名字)。
有一段德国经济不好,有一刚结婚的青年工程师失业了,为工作为生计经人介绍犹犹豫豫地进了党卫军。由于受过良好 教育,成了希姆莱身边的副官。德国为了排犹把犹太人都往外赶,轰到波兰等地。但后来波兰等地又被德国占领了,犹太人没地方轰了,希姆莱这个头大郁闷。那位 年轻副官一开始对排犹还很纠结,但后来有了向上爬的野心,抓住这个机会给希姆莱出主意排忧解闷,建议“永远解决犹太人问题”,就是肉体消灭。希姆莱别提多 青睐他了,提升他并让他负责了这件事,他也很卖力,还亲自找合适的毒气。几年前曾有一个电影讲那人那事,忘了那电影什么名字了。
希特勒的精力都在军事征服欧洲上,估计犹太人问题下面看着办,反正越解气越好,结果下面给希特勒扣了一个大大的 黑锅不说,把整个德国给带沟里去了(追随的人太狂热也不是好事,独裁者也不好当,有人是小骂大帮忙,有人可是打着红旗反红旗,大帮忙却是大拆台,当然,不 打败就没事。那谁这会儿估计正和希特勒一起感叹呢)。
克里姆勒的绘画还受到了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巴黎在1880‘s末举办了世界博览会(为此还修了埃菲尔铁塔),日本浮世绘在法国绘画界掀起了一股日本浮世绘热(清朝好像也参加了世界博览会,没听说中国画被巴黎画家看上,应该是没带去)。好多巴黎画家都收集浮世绘,成了浮世绘的粉丝儿。某画家还临摹了一幅浮世绘,结果那张是日本一个妓院的招贴画。
克里姆勒的画法也被毕加索等20世纪的画家继承,但毕加索没象称塞尚那样称克里姆勒为“father“(可以理解,爹不能太多)。
别忘了去看看那部电影(应该马上要上演了),其中的女主角老太太(今年就70了)是在BBC拍的(不是美国好莱坞的那个同名电影)两集电影“Elizabeth"里演女主角Elizabeth的,还有二战时纳粹党卫军等等,应该很有意思。
2014年的电影“Mortdecai”的故事围绕着Klimt的一幅画:“Judith and the Head of Holofernes”(抱着个脑袋还挺伤心),
Klimt的好多画在1945年二战结束德军从奥地利撤退时一把火给烧了,其中包括一幅名为“Medicine”的画。
Klimt在Danaë这幅画中,表示希腊神话中5000年前的宙斯,画作黄金雨,和国王的女儿Danaë相会,Danaë被国王囚禁。这差不多就是他画的最后一幅黄金画。
从1809年开始,Klimt结束了自己的“黄金时期”(觉出金子贵了,标新立异也够了,可以和其他人一样了)。
“生与死”(Life and Death, 1908-1911 )
“处女”(Potrait of a Woman, 1917-1918)
1997年,Klimt的画“一个女人的肖像”(Portrait of a Woman)在意大利的一个博物馆被盗,那几天博物馆关门整修,为此一些画挪了地方,盗贼从房顶天窗用钓鱼线把画钩离墙壁,再拉出天窗,画框被扔在房顶上。四天后才发现被盗,该画2006年价值$4 million,至今未破案。
我在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看到这幅Klimt未完成的“亚当与夏娃”,好像是借展的,还不让照相。
回过头说那幅“阿黛尔夫人 I ”,现在纽约市的Neue Galerie(New Gallery),大都会博物馆边斜对面,那一带被称为“博物馆一条街”(Museum Mile)。
“阿黛尔夫人 I ”成了它的镇馆之宝,被买主也是馆主激动地称为“俺们的蒙娜丽莎” (那意思是其他的画都可以扔了,收藏家都是这心理,见着一珍品,恨不能拿手上所有的藏品去换。New Gallery是对的,君不见众多小博物馆,都收藏了名画家的若干画,但能有名画家的名画的不多,所以大都默默无闻)。
这是Neue Galerie外面等待的队伍:
2006年,那几幅画离开奥地利时,维也纳还有一幅海报,告知老百姓那些Klimt的画将要离开奥地利(当年维也纳的市民狂热的欢迎希特勒和迫害犹太人,玛丽亚曾说过她再也不想回到维也纳。奥地利政府拥有那幅画从道义上也是有内疚的,就象玛丽亚的律师所说:归还那幅画,不仅是为了玛丽亚,也是为了奥地利)。同年奥地利还上映了一部介绍克里姆特的电影“Klimt”,歌颂一下自己的画家。
2015年2月,“Woman in Gold”先在德国上映,让奥地利那儿Klimt的老乡们先看,顺便安慰安慰他们:Klimt的那几幅画没了,让你们优先看看电影吧。
玛丽亚2011年95岁之前去世,有人说她贪婪,可谁让那幅画那么值钱呢。“阿黛尔夫人 I ”在2007年拍卖时,这幅画整100周年,平均每年涨 >$1milliom。
我去Neue Galerie看那幅Adele Bloch-Bauer I时,解说反复强调玛丽亚要回那幅画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记忆,说一遍就完了吧,好几遍地说,好像有点欲盖弥彰。
别忘了看电影:Woman in Gold(电影里没说那位律师的佣金是多少,40%!)。
这里是之前在“世界风情“坛发贴的链接:
bbs.wenxuecity.com/travel/462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