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辛四年,“凶兆”又起,商的故都亳下起了“土雨”(“雨土于亳。”)。此事虽罕见,但比麻雀生老鹰靠谱。而且可以解释清楚,某地的泥沙被龙卷风吸走了,然后不负责任地在亳卸载。龙卷风惹的祸也算到帝辛头上了。
帝辛怎么看生物变种或者土雨不得而知,但姬昌做的一件事引起了他的严重关注。
帝辛六年,姬昌跑到邻国毕国举行祭祀(“六年,西伯初礿于毕。”),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礿(yuè)是一种在夏商两代春天举行的祭祀,周朝时,这种祭祀仍在,不过改在夏天举行。 祭祀这种事一般都是诸侯在自己封国内举行的,姬昌凭什么在别的国家举行祭祀仪式?当年成汤干过同样的事,热情洋溢要葛国赞助自己的祭祀大典,葛国国君对他有怠慢之嫌,于是成汤一不做二不休把葛国的命给革了。姬昌和成汤惊人地相似,工作作风和方法一般无二,帝辛能对姬昌的所作所为无动于衷吗?
帝辛忍下来了,不过他心里记下帐了。他必须忍,就像他的祖父文丁、父亲帝乙一样,他需要姬昌为他维稳西北。
自商周和亲之后,双方有二十多年相安无事。姬昌在周原一心一意谋发展,军队越来越强大;以后妃表率太姒为首的佳丽越来越多,实现了后宫的年轻化,这一点很重要,确保了姬昌后代的可持续性发展:儿子人数朝一百大关迈进,女儿不知道有多少。姬昌真是人丁兴旺,“绵绵瓜瓞”。
帝辛十七年,姬昌蓄势而动,“西伯伐翟”。翟通狄,就是当年逼公亶父交出“地与民”的狄人,他们当年伙同匈奴夺取了公刘到公亶父历经九世苦心经营的豳州。匈奴即鬼方,确实比较鬼,抢掠豳州,发了笔横财就逃之夭夭。狄人大概没有忧患意识,心安理得地在抢来的土地上定居,他们也不想想,有朝一日人家回来寻仇怎么办?也许他们不拿公亶父当回事,觉得那个怂人借他一胆也不敢回来寻仇。可他们忘了,公亶父有后人的。
鬼方先遭了报应。武乙三十五年,季历一战击溃鬼方,扬名立万,又报了父仇。季历一生战功显赫,很多方国都被他收拾了,远征匈奴,出兵山西、甘肃,奇怪的是,他一直不动近在咫尺的豳州狄人。也许狄人自己也嘀咕:姬牧师什么来找我们算旧账呀?
狄人战力远不如鬼方,当年他们如果没有联手鬼方,未必敢对公亶父下手。季历迟迟不动手,也许是想要把这个软柿子留给他的儿子练手。
奇怪的是姬昌也迟迟不对北狄动手,在他父亲死后的第二十八年才想起来伐翟,季历都快给“激活”了。事实证明,并非北狄强悍,季历父子才犹豫不决。姬昌一下子就把豳地的软柿子捏得稀巴烂,豳地重新成为姬家产业。姬昌收复豳州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起他祖父公亶父的话“民之在我,与其在彼,何异?”,这句话可是备受圣人推崇啊。姬昌这么干岂不是证明他不买他圣德的祖父的帐?既然“何异”,你何必要动刀动枪让那块土地重新易主?孟子对于姬昌收复故土没有发表任何演说。我倒是很好奇为什么姬昌过了那么久才伐狄,莫非他一直在后宫忙活着?
吞并咸阳以北的毕国以及收复豳州,再加上季历的余荫,姬昌突然风光起来:“二十一年春正月,诸侯朝周”。这是《竹书》上的说法,一个“朝”字让姬昌有了天子的派头。
《周本纪》上写的比较低调,说姬昌继承先辈的丰功伟绩与光荣传统(“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尊老爱幼,礼贤下士。为了接待这些专业人士,姬昌每天忙到中午都吃不上早饭,所谓“日中不暇食以待士”。为什么“日中不暇食”表示吃不上早饭,而不是午饭呢?“日中”确实是中午的意思,日当午嘛,可古人一日只有两餐,早餐在日出到中午以前,晚餐则在夕阳红到天黑之间,当时没有灯具,古人不会黑灯瞎火进食的,当然现代人也不愿在灯火阑珊处吃饭的,除非饿极了,否则看看“那人”即可。
姬昌的工作狂方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四儿子姬旦。周公旦后来作为国家幕后领导人,也是废寝忘食,看到有贤士来访,忙把嘴里的饭食吐出来,这便是曹操所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来历。其实咽下食物和吐掉食物的速度是一样的,个人认为还是把食物咽下去为好,不浪费,当然也就不显眼,戏剧效果差些。
姬昌不仅吸引很多专业人士,两大著名贤士伯夷和叔齐听说姬昌敬养老人,于是结伴前往投奔他。《周本纪》和《竹书》都提到了这件事,后者甚至提到了此事发生的年份:就在帝辛二十一年。除了伯夷、叔齐外,《周本纪》里还提到太颠、闳夭、散宜生、鬻(Yù)子、辛甲大夫等人也都投奔姬昌。太颠、闳夭和散宜生是“文王四友”里的三位,另一位是便是《周易》的作者之一南宫括,《周本纪》没提,《周书•君奭(shì)》里提到四友。奇怪的是,四友里竟然没有姜太公,于是有种说法认为太颠就是太公望,但这纯属臆测,后面我将证明太颠不是太公望。
鬻子即鬻熊,楚国的先人,他是姬昌的火师,即祭祀时持火把的人。这个工作看起来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此人甚是乖巧,像儿子待父亲一样侍奉姬昌,“鬻熊子事文王”。他为后人挣了一份爵位,爵位很低,只是子爵。但是他后人得到的封地太好了:天高皇帝远的荆楚,地大物博,而且他的后人不断以子爵爵位过低的名义向周王室挑衅。姬昌如果知道鬻熊的后人如此得寸进尺,他肯定就不让鬻熊持火把,而让他持扫把了。
辛甲大夫是帝辛的御史,据说他给老板一共提了七十五条意见!当时写东西都是刻在龟甲或牛骨上,七十五条意见需要多少甲骨呀?那时龟甲和牛骨很值钱,武丁的老师甘盘贵为相,一共才拿得出二、三十个龟甲,看来辛甲相当富有。辛甲因为辛苦提了那么多意见没被老板重视,于是愤而转投崎周。姬昌觉得辛甲能在龟甲上刻那么多字,一定是个文化人,于是便委任他太史一职,负责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辛甲算是术业有专攻了。
上面那些著名人士在《周本纪》里好像是一窝蜂投奔崎周,其实不是,辛甲是在伯夷、叔齐之后十八年才投奔姬昌。
姬昌在诸侯及名人们的簇拥下,声望日隆。帝辛不高兴了,旧恨才下心头,新仇却上眉头。他决定给点颜色让姬昌瞧瞧,谁才是老大。(第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