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发展中,与老庄学说发生碰撞,产生出一些火花来。其中非常亮眼的一段就是心学。格物论就是心学的视物观。
我不想引用和翻译古文来解释这格物的意思,感觉也没那个必要。世上的事情很多是相通的。就拿摄影来说,取景和调焦就相当于格物的意思。试一试拿个相机或是手机,变化取景范围和聚焦点,这样来感受你利用镜头如何取舍关注的范围和你的视觉中心所在。如果可以的话,试着不断打破自己的固有观念,抛弃脑海里固有的构图模式和比例关系,还可以试试不同的仰俯角度,这样你能从摄影中玩味出自我选取的各种乐趣来。
那么心之相关的部分呢?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边缘化(marginalization)。这个概念是我们平时处理情绪和思维时有意或无意常使用的做法,也就是所谓“放下”。这个概念其实就是前面所述摄影取景过程在情绪管理上的类比运用--坏情绪或者可能带来坏情绪的思绪出现时,我们把它象取景那样,有意识地挪出自己的“心镜”范围,(心)眼不见心(情)不烦也。
继续乱煮。边缘化是不是就能化解一切呢?它是不是应该用来化解一切呢?
答案自己去决定,我只把道理讲清。
一般来讲,边缘化只是化解一时的情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与己无干,可有可无不重要的事情,边缘化是有效也可取的。对于无法可解,数次被边缘化又反复浮现心头的事情,是继续心理上采取边缘化去淡化,还是把那样的事情放在聚焦点上,给它充分的重视,不再逃避,试着解决那个问题,两种选择,完全由自己去自做主张。
再说聚焦(心理上的consciousness),心理上的有意识集中注意力,是人们做事情时最需要的基本能力。想做什么事情,有意识并且能够聚集自己的注意力才可能将想法开始实施。
然而聚焦还只是利器的一个方面,它的背面是灵感。
灵感可能从心理聚焦时产生,但更多时候是从有意识外去产生的。换句话说,灵感未必是我们苦思冥想所产生的,它更取决于我们敏感程度所决定的感受能力。
说到感受能力,似乎有落入玄学的嫌疑。不过,可以训练出来的东西还是不少。人五官的感受能力,先理解它们各自如何工作的,再进一步就能理解如何去增强它们的感受力。如果这样还觉太抽象,那就想象艺术的空间,了解各门艺术专业如何通过特别使用一两样感觉能力去丰富想象空间的。从各种艺术表现,借助艺术家预设的想象景框,我们能实现训练了解感知能力的第一步。如果愿意自己尝试,抛下养成的观察模式,放任自己的感受能力去理解一切,那么,人的灵感借助感受力的自由伸展,完全可以让自己达到另一步与众不同的感知和表现空间。
在感知能力中,我很想说说皮肤与直觉(第六感)的能力。当我们成人以后,皮肤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感觉器官,也是可以用来保证我们健康与安全的感觉工具。我甚至认为,直觉与皮肤的感知能力有某种关联。再说句有点玄乎的话,如果你相信能量的流动,皮肤就是感觉这种能量传递的第一直接接收器。至于更深的探讨,没法再继续说下去了,也不用再继续多说了。各位对灵感有看法或经验的读者,自有分说。
201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