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味,是所有事情天长见久之后的常态。安于乏味,在我看来,是静心,深入思考和学习,乃至于有意促进改变的前提。
没有这样的前提,人难免漂浮着。也许会不甘心于现状而使劲朝外看,从而容易被外界的,他人的新鲜有趣所吸引,忽略去发展从自己内心生长出来的能力。虽然我也赞赏向外学习的能力,但我同时看到,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刻意模仿他人的新鲜形式,往往会养成自己过分追求形式变化的习惯,因而忽略对学习内容的深入考察,难以实现自己内心真正收获感的自足。
在坦然接受乏味这样的前提下,人的心境不必自我提醒,也会自觉保持在无怨无悔的状态下。无怨无悔的心境能够真正使人心安,并且淡然处之于包括吹捧,怀疑,批评,偏信和诋毁等在内的复杂世情中。
人沉寂于乏味的心态下,触到无味之底才能懂得如何去品出有味来。将无味淘选后,也可能刨开从更加深切关注的某些乏味的肤浅的表层,品尝出自己喜欢的别样新鲜味道来。这样寻找的过程,因为亲身体验而显得特别有份量,因为凝重而能够使人感觉安稳。
也许有人会感叹这种人生体悟的笨拙,远不如照人家的葫芦画自己的瓢来得顺畅快捷。只是渴望聪明的心境在我看来,很可能会变成追求聪明的形式,舍本求末而已。
201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