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一个大拼盘,五颜六色,搁到一块,乱乱的。能留下印象的记忆碎片随着岁数增大越来越稀疏。再稀疏也有爆发的高峰期,孪生素数定理证明过。冬天的旅行不可预测。去时天是灰的,地是白的,太阳隐到层层水雾之后,辨不出正午晨昏,公路切开白雪覆盖的大地,是唯一靠得住的引申线。归时阳光刺眼,借了雪色,傍晚对着眼帘直扫,瞳孔收缩,视距变短。滑雪的山阴阳两分,山脚接了地气,清晰爽冽,缆车刚过半山腰,雾色渐浓,及至山顶,只见近处的雾松。在人群的裹挟中,壮胆下山,大风带雪扑面,小娃不说话,偶尔回头找人,飞驰而过的滑板高手撞个正着,眼角添上新伤疤。平安夜处处是人,与santa拍照派长队,加热后的枫叶糖流淌到冰冻的白蔗糖上,用薄木片卷起白黄相间的两种甜。人凑群而居,三家人在一个apartment对着火锅吃温暖,8年前也有这样的平安夜,另一个国家,另一座山,另两家人。轮回的不同,孩子没有想象的成熟,我们也没有想象的老去。
回家后,再吃一天的火锅,翻翻小说,家里不冷,看书就冷了,尤其双腿。小说越写越不象小说,朋友推一本“失去爱”。写书的人是个生物学家,自己不看小说,写出来的长篇不分章节,不到万不得已不分段,没有主线没有结构,各种神思各种飘,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随想完整记录。重合度多,把灰色底调亮色偶尔的岁月都拉了回来。小说在线性架构之外有了新写法--神经元网络结构。混乱的独创是先驱的寂寞,知音沦为少数懵懂人。职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作者在漫长的生物实验中,迷茫地摸索。各种记忆在朦胧中发酵,熬出了一个思绪网式文字。AI也在走网络的高阶学习方式,下围棋的那位就是,可悲的线形人脑跟不上电子网络。复杂宣判极简主义寿终正寝。
抛开书本,看浅薄的国产电视剧。复习琅琊榜,体验如果蜗牛有爱情,追着精绝古城,妙处是台词可早一秒猜到,太太和我轮流出手,命中率极高。感觉,感觉,感觉,很重要。1万个小时让人成为专家。我们看电视早过了这个坎,货真价实的看剧砖家。也要出去吹吹风,前几日冻着的河水重新奔腾,黄色的是上游的土色。咖啡馆的歌女声放荡,至始至终一个节奏,有穿短袖的,有穿棉衣的,同一个温度,两个离得很远的季节。年轻的女孩子,被暖香除去外衣,做作业,窈窕专注。
还没怎么休息,又到上班时。老板不在,早早地收摊,去依然火爆的mall shopping。看着新买的衣服,臆想人也要变新。
新年快乐!
因此,“配合外界”是必修课。
也许你的那些彩色是为了配合外界吧,:)。
还有,我看书也会腿冷,所以看书时候经常盘着腿,就是暖和,结果别人说我在打坐。还有,我睡觉时候也会腿冷,应该说身体整个冷,现在呀,身体经常比起神识先休息,于是,就看见身体一点一点便冷,变硬,不能移动,然后,进入睡梦,醒来时候也是,神识醒了,身体还不能动,于是,开始我就东想细想等它醒来,发现若是想人间事儿,烦躁,但念,南屋土豆胡萝卜,南屋土豆胡萝卜,或者就剩下呼吸,便好,然后当我觉得腿部发热的时候,知道它醒来了,一跃而起,嗯,没那么灵敏,就一下子起来了。哎,这个身体真是会撒娇,想了它前半生陪我做了那么多事,现在我也要好好对它一下,于是,于是。
冬日愉快。
本来人心只剩清汤和黑白了,找些彩色装饰,用来骗人骗己。
从文字看来大脑树的这个节日似乎过的彩色/充实又人间(给你这个图像取个名大脑树),有久远之前的熟悉又些许陌生。
俺们的节日是放了那种分隔格子的那种清汤火锅,喜欢彩色和人间的人去了花花世界,留恋黑白和自然的留在了清净无为,大家又都在“家庭”或者说人类这一锅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