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去世, 大家在缅怀这个为几代华人创造了一个武侠梦的大师同时, 文学城各论坛也开始了批评他的私生活。 因为说金庸曾在在婚内出轨16岁小女友, 然后和太太离婚, 儿子也因此抑郁自杀。 有的人甚至说, 如果早知道他是这样的人, 就不会看他的书了。
看了讨论, 不由我随想连篇, 开始思考为什么对婚姻忠实会是美德呢? 我想是因为忠实会带来稳定,稳定的社会需要稳定的家庭, 而稳定的社会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婚姻中一个稳定的伴侣符合保障个人安全感的利益, 也符合家庭抚养孩子的利益, 所以忠实是一种美德。
而生活是无常的, 变化是恒定的, 能够在漫长一生中对抗这种变化而始终保持稳定的人, 是尤其难能可贵的, 是被人们赞许的。 因为人性是不喜欢变化的, 其实是只喜欢符合自己利益的变化, 不喜欢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变化。而配偶不稳定, 做出不符合我们自己利益的变化可能性就大了。
现代社会讲究契约精神, 既然签了结婚的合同, 那么就应该信守合约。要和别人发生感情, 也要先离婚之后。 这个要求本是合理的, 但是一个理想状态, 如果人们都是理性而精确的机器人, 这个世界是一个理想社会, 那么一切都应该这样按部就班地发生才对。 而这个世界永远是现实而不理想的, 人也是有情绪而不理性的,婚姻制度也只是约束经济和义务而不约束感情的。
社会道德标准的存在有没有必要呢? 要不要谴责出轨行为呢? 还是有必要的。 道德和法律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工具。 只不过法律是刚性的,必须执行的,处罚那些对社会危害大的行为。 而道德是针对那些危害小的行为,或者灰色行为, 是软性的,弹性的, 比较模糊的, 不断变化的。
执行法律是必须的, 法官对当事人必须有个判断, 有罪还是无罪, 依据就是那些刚性法律条文。 而道德执行就比较模糊而弹性了, 如果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人行为不道德, 那么就算达成共识了。如果社会上有一半人认为这人行为不道德, 有一半人认为没有不道德, 那么就无共识。 这也不是判案, 不需要一定要给某人某事定个“道德”还是“不道德”的标签, 也可以不做判断啊。
道德说到底是约束人群的一个模糊标准, 是针对人群存在的。 具体到个人,还要具体看了, 不必一刀切。 愿不愿意表达自己心里的道德倾向,有人感觉很强烈, 很激烈地批判, 有人无所谓, 都是正常的, 不过是个人的喜好和偏向罢了。
对自己执行道德标准, 那是一种个人修养。 对别人执行道德标准, 则容易沦为攻击的工具。 毕竟道德的力量大家都是知道的, 这个世界上只要是稍微正规一点的山头,不管拳头有多硬, 都一定会打道德和正义的大旗的。有人道德标准高, 严, 有人道德标准宽,松。 用高标准来要求别人, 世上无人能做道德完人。
最后我喜欢有人评价金庸人品的这句话“ 小德有出有入,大节无亏无愧。
自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