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20多年前才出国的时候,是几次的公差.新加坡,加拿大和英国.那时候的行程,是满满的.这里那里的,走马灯一般地,研习班,业务培训,实地考察,再就是公司总部分部的同事接洽,都是忙这忙那的不停.
后来95年终于移民到了海外.生活的节奏,从感觉上慢了下来.谁知道也就是开始的几年.过语言关(有1年吧),工作,后来入籍.在职读研究生,毕业继续工作,买房,车啥的.间中搬过好几次的国家.我的”搬家”,不是从同城的一个区搬到另一个区—虽然那也是经常的事,我搬的可是”国际”搬,用海运的集装箱’s来搬.
先是从新西兰的奥克兰市,搬澳门.后来1年半以后,从澳门搬澳大利亚悉尼.之后好象5年吧,又从悉尼搬广州.再后来又广州搬回了悉尼.
以前总觉得自己年轻能力大,在哪里生活都是拿得起放得下.后来随着年龄渐涨,发现自己在生活方式上开始发生变化.这快节奏的生活,飞机场,酒店,再飞机好象越来越不能引起自己的行动力了.去了几次英国旅游探亲,发现自己也只是喜欢那里的乡村和小城镇.在澳大利亚,也发现喜欢乡间和海岸区.自己对个人的空间要求,也变得喜欢大的,空泛一些的空间.觉得乡间比在悉尼这样的都市里,更适合自己.
搬来现在的太平洋东岸小镇来住,已经是6年前的事了.从那以后,自以为就是人们常常讲的”慢生活”了—Slow Living.
我对慢生活概念的认识,是从镇上的一对中年夫妇开始的.先生Alan(化名)50来岁,以前是英国橄榄球队的球手,退役后自营健身俱乐部.太太Dannie(化名)同龄,以前是悉尼的一家发型公司的造型师.由于婚后没有孩子,两人遍游世界各地.最后决定定居镇上.他们是典型的”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控.据他们的理念,就是”到一个能完全能够慢下来生活的地方”来.
而本人的生活慢下来不要紧,倒是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多起来以后,除了享受工作离家就5分钟路程之外,还有更多的时间四处看看,交流.平时抽时间整一下花园,练一下自己的厨艺,也是这”慢生活”的一部分.
以前非常羡慕有人房前屋后的几尾竹丛,窗前门外的花彩缤纷.现在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从卖下这处房产,门前屋后就象足球场那样只有草坪,到现在绿树葱栊,鲜花满枝的景色,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前文几次秀园子里鲜采的新竹笋,现在澳大利亚的夏天将过,但这竹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采过的笋根还在,新发的一轮笋有接踵而至.
这款网上搜,是名叫”台湾巨人青”竹,它的成年竹能长到6-9米高,而且它不会”游走”,这样不会泛滥成灾.而它的笋的产量也高.这株已经收了5-6根大粗笋了,现在又有好几棵要长上来.
另一株同种,也是好几根.
收下来后斩成段象这样,接下来就可以切开来处理了.
能吃的在这里,其余的送肥料堆.
另本人最喜欢的”紫姜花”又开了.这款是这里难得的品种,从朋友送我几株开始,前后3年,不是每年它都会开的.今年在盆里,可能照顾得好些,所以开了.
局部.
另外搜集的泰国姜,也开了.花色普通,但本人用它的嫩花做特色沙拉,和嫩的香蕉花一样可食用.
其它还有姜属的植物,园子里种很别致.
姜株对排水的要求高一些.
肥料也不能少.
所以要是对它们照顾不周的,它们一般难得开花,更不论收成了.
(题头图)最喜爱的”澳门姜花”,香气扑鼻,和栀子花有一拼.
其它季节在开放的,还有我5年的迷迭香丛,现在有一人高了.
人称”蟑螂花”的,是这里的”杂草”类.本人喜欢它长在哪花就开到哪.有何不可啊.
谢谢观赏.祝愉快!
我这里西人也开始喜欢种竹子啦.
笋应该都能吃的,就是有的品种带苦涩味.晒干来就可以啦.
喜欢这种慢生活,舒适、宁静、安逸。
现在澳大利亚的天气可是越来越热,我们这原来还温和,现在热得鲨鱼常年在这呆着不走啦:-)
我们老讲要搬回去英国住,有好长时间了.现在也不知道啥时候能成行,那里的姑母催了好几次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