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梅

喜欢用文字描述身边的生活,同时用一诗一图的形式来描述大自然的美丽。
个人资料
雪中梅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旅途中的日记(2)

(2017-10-29 08:59:26) 下一个

 

    在飞机上连着坐十几个小时是很累的。看着窗外云层渐渐的加厚,云的景观又由云朵的形式变成了云海。飞机在云中飞行的时候,有时会有一些颠簸的感觉。一时又想起了秦观鹊桥仙的诗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在那个朝代,秦观就能把看到变幻无穷的云写进诗中,而且还会把流星传恨也写了进去,就说明这个作家对生活的观察是很宽广的。他能把现实中的风景和一种浪漫的情怀都融合在一起,所以写成的这首诗脍炙人口,传诵不衰。在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喜欢这些短诗,所以就在一个小日记本上收藏了一些唐诗宋词。一般都是励志方面或者很有欣赏意义的诗。比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些励志的诗我是很欣赏的。那时我是很封建的,在收藏时尽量避免收藏男女情爱的诗,一是觉得自己太小不应该读,二是认为要以学习知识长本领为主。还有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在一本小说描写大学的生活中树立了自己上大学的理想。可是很有趣的是,因为当时很喜欢鹊桥仙这首诗,觉得这个诗人能够高瞻远瞩到云和星星,所以自己竟然把这首诗也收藏在日记中。

  我的一个舅舅就是在外地工作,和舅母是两地生活。家里当时有好几个孩子,真是需要大人照顾。所以左邻右舍都知道舅母的名字,看着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真是很不容易。所以这首诗也是那些两地生活夫妻的写照。而在实际的生活中总是有一方要承担很多。难怪“十五的月亮”那首歌能唱出很多人的心声。

  又把思绪的风筝穿过了云雾,想到近十年未见到我的弟兄姊妹们了,还有年迈的老母亲。不由又想起了一首歌:“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尤其在春晚出现时,常常会牵动海外华侨的思乡之情。因为有一种亲情太浓了,在脑海里,只要回忆起小时候的事情,心里就会荡漾出一种很温馨很亲切的感觉。我还记得农场里有一个水库,在夏天的夜晚,整个的池塘里就会传出棒棒狗,癞蛤瘼和青蛙混合一起的声音,那是一场天然的音乐会。大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之感。那种声音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很有趣味的声音,我常常会把蛙鸣当成一种音乐来听赏。而大弟弟常会带着一些左邻右舍的淘气包子们,晚上去水库叉三道杠的青蛙。然后再用一种野菜的叶子把青蛙腿包上,在里面放点咸盐,再把青蛙腿放在火上烤。打开烤熟的青蛙腿时味道真的很香。弟弟还会常常到水库里偷着游泳,妈妈常常会在他的胳膊上划一下,如果出现了一条白道子,妈妈立刻就会操起笤帚把他打一顿。可是弟弟还会是偷偷的去游泳。大弟弟很聪明手也巧,他还会扎鸟笼子和蝈蝈笼子,跟买的差不多。在我们家当时可热闹了,家里挂着鸟笼子有小鸟蹦来蹦去,在园子里有挂着的蝈蝈笼子,几只绿蝈蝈比着嘶鸣,一个比一个响亮。那时家里的生活气息是很浓的。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那里还种着一些杨树和榆树。我们那里的冬季时间长,春秋和夏季比较短。所以每年到了春季的时候,我就会跑到水库边去看冰化了没有,杨树有没有发芽,野菜有没有长出来。。。有时候会看到有飞来的漂亮的几只野鸭浮在水里,我就会高兴的不得了。于是就会在脑海里出现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来。我的姥姥还养着四只大白鹅,其中的一只很不友好,不管谁想要走近它,它立刻就会长颈一伸,追过来就要拧人。有些时候,我会隔着窗户欣赏大白鹅的美丽。嘴里还会说着“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我们兄妹几个都怕那只大白鹅,可是姥姥却不怕。我的姥姥还养了一只美丽的大公鸡,我在所见过的大公鸡里,没有一只能够比得上姥姥养的那只大公鸡。它每天凌晨5点的时候,都会蹦上栅栏,然后就会发出洪亮的叫声。它的羽毛金翅金鳞的。长尾的颜色里有绿色,蓝色,红色,桔黄色等等。它不仅仅是长得美丽,体型硕大,而且走起路来也总是威风凛凛,一副大将军的样子。每当春季榆树钱成熟的时候,我就会和邻居的女孩们采摘一小筐,然后就坐在一起一边吃一边玩。榆树钱圆圆的,当心有个小核,也许是种子吧。可是吃起来有一种微甜的味道。

  我还会把拆下来的毛线织成毛袜子,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学编织虾和蝴蝶。妈妈从学校给我拿回一盒彩色粉笔,然后我就会在纸上画出苹果和蝴蝶。认为跟我要好的小伙伴,我就会送给她一张画。最有趣的就是在夏天时去大草甸里去采花。我和几位小朋友要走好几里路去采花。可是常常是采的时候,花儿看上去是那样的美丽,刻是当我们走到家时,花朵常常是蔫的。在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懂得把花泡在水里才会保持着鲜艳的颜色。

  近十年没见面了,弟弟妹妹们和老母亲都在数着我们将要到家的日子。国内的人退休比较早。现在只有小弟弟还在工作。在国外,退休的年龄就比较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所以回国探亲的日子也就一再的耽搁下来。原来我小时长大的地方越来越生疏了,原来的住房也可能都不在了。记得小的时候住的是两间土房,每年父亲还会和泥再抹一抹房子。我们那里的土质碱性大,湿泥摸一下都是滑滑的,所以能防雨水。现在家里人都搬走了。也许左邻右舍也都搬走了。再回去的话即使有熟人,那是否会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呢?也许能认出我。。。

  记得小的时候父亲下班后,首先会沏上茶水,一杯送给姥姥,一杯留给自己。然后就会去读报纸或者杂志。父亲小的时候在私塾读书时,是一个好学生,而且字写的也很好。听父亲讲,我的爷爷是个秀才,可是他给父亲写的信都是蒙文。我偷偷的读过,一句都不懂。看来父亲很珍惜爷爷写给他的那封信,他当兵打仗十年,那封信他一直都带在身上。在小的时候,一次大姑来看父亲的时候,我就坐在大姑的腿上,听着大姑一边哭一边说着蒙语,我一句都听不懂。只见当时父亲的眼睛也是湿润的,他一边听着一边点着头。

  我的叔叔一家都是讲蒙语的,记得一次叔叔曾经跟父亲报怨说,我们兄妹几个不会说蒙语。在叔叔家,叔叔和婶婶都说蒙语,在我们家,一是父亲当兵多年在外,而我的妈妈一句都不会说,所以我们也就不会说。也曾经跟大姐学过,学会了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蒙语歌,再就是几句蒙文。大姐说我说的蒙文太生硬了。所以后来就放弃了。尤其是在文革期间,父亲却因为是蒙族而填写汉族一事,又被人贴了大字报。后来就不愿意再学蒙语了。

  当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一位在飞机制造厂当厂长的舅舅赶紧给姥姥写信,说是要划清界线。所以我们在档案上只填写几位在身边的亲属。父亲和母亲告诉我们不要提其他的亲属。因为只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逍遥白鹤' 的评论 : 谢谢来访和留言,平安是福.
逍遥白鹤 回复 悄悄话 好细腻的回忆文字,娓娓道来令人感动。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边走边看66' 的评论 : 谢谢来访和留言,平安是福.
边走边看66 回复 悄悄话 回家了? 唉,这文革闹的你们连蒙语都丢了,不过你现在汉语水平可是大大的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