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里,凯迪听着听着故事忽然就流下眼泪,旁边的老师看见就走过去小声问她怎么啦,她说“我想妈妈--”老师安慰她说,妈妈去工作了, 她在幼儿园好好玩到下午,妈妈工作完了就来接她。她止住了眼泪,静静地看着老师,老师拥抱她,并接着对她说:“我也想我妈妈,每个人都会想自己的妈妈。”凯迪得到了理解和安慰,就点点头,继续听故事了。
是的,每个人都会想自己的妈妈。只不过不同的人想念的方式不一样。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小小孩子会哭闹,因为看不见妈妈;大一点的孩子会说出来,或者在门口等着妈妈,或者从窗口焦急地看;再大一点的孩子,知道妈妈放学后会来接自己,所以不是很担忧,但是到了时间没有看见妈妈的身影还是会焦虑。
等到了自己可以独立上下学了,似乎不想妈妈啦,其实是换了一种形式。我们家老大10岁的时候, 隔壁有妈妈生了小弟弟,于是阿姨就开玩笑对她说,让我也再生一个小弟弟或者小妹妹。她跑过来对我说;“妈妈,你生孩子是不是要上医院?”听到我肯定的回答后,她马上很担心地对我说:“妈妈,我不想你去医院,我怕你会死去。那我就没有妈妈啦!”我听了很震惊,我从来不知道她担心没有妈妈,因为她已经很独立了,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除了去上兴趣班要爸爸妈妈送。我想她终究还是一个孩子。这也是我们当初多要了一个孩子的缘故,我们希望将来我们离开之后,老大有一个和她一起想念爸爸妈妈的人,不至于太孤独和悲伤。
后来,倔强的她到叛逆期的时候,经常和我顶,一点小小的问题我们母女俩个都要吵上半天。有时候我都感到自己的血往脑子上涌。这时候,小她四岁的妹妹跑来劝气头上的我:“妈妈,别生气,不然会生病的。我不希望你生病。”想到自己的健康,我就尽力压下自己的火气,慢慢不理叛逆期的老大了。
如今15岁的老大已经逐渐平和了,当我上班不能接老二的时候,她会下课去接妹妹。带妹妹回家后先把她们两个人的晚餐解决,然后烤了蛋糕饼干,等着爸爸妈妈回家尝。有时候带着妹妹逛街,她会给我们带回小礼物;圣诞节感恩节她和同学去购物,总记着给爸爸妈妈买一份。
等她今后上大学,不知道还会不会像我们当初那样,经常给家里写信。现在的通讯方式很多,我还是依然喜欢那种传统的方式,因为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想法梳理和记叙下来,能够让通信的双方更了解对方,并且可以享受等待信件的过程,因为这也是美好的思念过程。
再往后她会恋爱,那个时候可能想妈妈的时间会减少,也可能会把对男孩子的看法和妈妈探讨,征求妈妈的建议,和妈妈的交流更多。如果结婚后和妈妈住在一个城市里,那么可以经常回家吃饭,像我们出国前每周都回我们的父母家一样。如果生活在和父母分开的另外一个城市或者另外一个国家呢?
那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刚来加拿大的时候,我们经常买电话卡,然后在周末的时候往国内打。之后,有了网络,视频,长话费也逐渐降下来,我们和国内父母的联络也容易多了。再苦再累再难,顾了孩子,还要想回国看妈妈。移民们知道,以刚到加拿大的最低工资8块,要买机票回国得好好攒钱。那时候,回一次国压力很大,但是想到回国有人看总还是值得的。
尽管压力不小,我们还是得攒钱回国。因为岁月在走,妈妈在老。我永远都记得,外婆去世后在火葬场所有亲戚和外婆遗体做最后告别的时候,我妈妈最后大喊了一声“妈-----”因为,从那之后,她即使喊,也再不会有人答应她了。所以,当妈妈健在的时候,我们有机会都要回国去多看看,即使经济不富裕,即使飞机票价降不下来,因为这份对妈妈的想念,如果像凯迪那样哭过之后每天下午依然能够看到妈妈固然好;若是像我妈妈等不到我外婆那样,想念只能最后变成深深的心痛和刻骨的难过。失去了妈妈的孩子,不管是什么年纪,心中都会少了一份依靠与安宁。
小女儿最喜欢出去后回家就问我:“妈妈,我不在家的时候,你想不想我?”“妈妈,我不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很想你。”我告诉她,妈妈也想她,妈妈想到她在学校学到新东西,和朋友们玩得开心,妈妈就高兴,好像一直都在她身边一样。她听到了就很安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了。我想有一天,即使妈妈不能再和她在一起,她也会想到,只要她过得有意义活得快乐,妈妈都会很欣慰。
不管一个人多大,都会想念妈妈,因为妈妈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给我们最初温暖和安全的人,也是不计回报永远守护和牵挂我们的人。
母亲节这个特别的日子,就是大家一起想妈妈的节日。给妈妈买鲜花,为妈妈做早餐,带妈妈出去喝茶,都是庆贺节日的方式。幼儿园的小朋友为妈妈做一张小卡片;上小学的孩子为妈妈画一幅画;读中学的大孩子到商店为妈妈选一份小礼物都表达了对妈妈的祝福。
可是,有些心愿,却只能永远地放在自己的心底,因为发出去也没有人接收了。一位朋友的妈妈去年去世的,今天他对我说,每年他在这个节日都会打电话回家,可是今年没人接电话了。他很难过,因为他很想他的妈妈。
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因为某一个原因或者没有原因的想念自己的妈妈,因为那是一位永远关爱自己的天使。
这一刻,我静静地想念远方的妈妈, 祈愿她和天下所有的妈妈一样,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