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最高处彩虹点(海拔2,775 m)观山景的时候,导游老尖儿除了他家之外当然也会把周围的高山指点一番(老尖儿的故事见本系列的《2015科罗拉多高原大圈游之导游》)。其中一座山的名字叫做纳瓦霍山(Navajo Mountain),据老尖儿介绍这座山是纳瓦霍印第安人的圣山之一(不许爬!纳瓦霍人给那个山起名Naatsis?áán ,英文意思为"Earth Head" 或"Pollen Mountain"。前一个好理解,大概就是我们所谓的“地球之巅”吧,可后一个是啥意思?“花粉山”?)由于这座山位于我们行程中一站鲍威尔湖(Lake Powell)边上,所以坐家特别留意了一下。在后来驶向拱门和峡谷地国家公园的路上,我们就看到了这番景象:
当时还是很震撼的,特意在路边停下车来狂拍了好多照片。可惜技术太差,没法把它的仙气展现出来。套句高雅的话语,那美的真是一塌糊涂。此后,我们一路上与纳瓦霍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圈游之前坐家对纳瓦霍这三个字的了解仅限于电影《风语者》(Windtalkers),对就是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演的那个二战太平洋战场的电影,是我们的吴宇森(John Woo)大导演导的:
(照片来源于互联网)
连个片花:
下面剧情简介来自百度百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初期,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42年,29名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外族人能够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作为美国海军的秘密武器,每个“风语者”都肩负着美军的至高机密,因此,他们也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每个纳瓦霍译电员都由一名海军士兵贴身保护,一方面确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译电员即将被日军俘获,保护者必须杀死他以保证密码不外泄。
海军陆战队员乔·安德斯(尼古拉斯·凯奇饰)就是一名译电员保护者,他奉命保护一个名叫本·亚兹(亚当·比奇饰)的纳瓦霍士兵。在残酷的塞班岛战役中,被俘的命运就在眼前,执掌他人生杀大权的乔陷入了道德与军命两难的抉择:他到底能不能、该不该在紧急关头杀死已经和自己亲如兄弟的本,以履行军人的职责、保护美军的军事秘密呢。
特意查了一下,扮演纳瓦霍士兵本·亚兹的亚当·比奇(就是剧照上凯奇后面那位)虽然是印第安人但不是纳瓦霍。我们在纪念碑谷纳瓦霍部落公园里还看到一个关于风语者的展览。算起来我们第一个接触最多的真正纳瓦霍是为我们牵马照相的印第安小哥,第二个是上羚羊谷的导游Frank,第三个是鲍威尔湖独石滩的印第安大爷Henry和我们此行的救星印第安公主Pocahontas(Gina),这几位也个个都有故事(见《2015科罗拉多高原大圈游之RP和KARMA》)。有了这些经历后,坐家对纳瓦霍人开始有了极大的兴趣。
据Frank导游介绍,纳瓦霍是有自己国家的,领土跨越犹他、亚利桑那、新墨西哥三州,人口好几百万呐(维基百科上介绍是三十万人口,看来这印第安人真是和咱老中一个根上的俩果子--这哥们儿也好忽悠)。
这是纳瓦霍国地图,面积7万1千平方公里,比爱尔兰还要大:
(照片来源于互联网)
这是几座圣山的位置,纳瓦霍国大致是在东南西北四座圣山范围内的,纳瓦霍山在靠近左上角科罗拉多河畔,被纳瓦霍人认为是头。另外Huerfano Butte被认为是肺(中部山顶有半圆环的),Governador Knob(肺上边一点儿)被认为是心。
(照片来源于互联网)
这是国旗:
("Navajo flag" by Himasaram - This vector image was created with Inkscape.Reference. Licensed under Public Domain via Commons )
俺还手握大旗留了个影:
纳瓦霍国美国最大的半自治(semi-autonomous)印第安保留地,其主权是建立在与美国国会签订的协议的基础上的。纳瓦霍国有自己的法律、政府、警察等等,还有一所大学。考古发现和纳瓦霍人言传的历史是大概在公元1400年左右他们迁移到此地。1846年,正在打美墨战争的美国大兵第一次正式接触到纳瓦霍人,双方还签订了合同条约。但好战的纳瓦霍热血青年们时不常的偷袭一下美国人,抢些牛羊唔得。美国人和其他族印第安人一起也投桃报李,甚至还连纳瓦霍妇女小孩一起抢来当奴隶。1849年时,双方又签了一个新条约,可在去签条约的路上一个受尊敬的纳瓦霍人酋长就被干掉了。此后的十年双方也还是杀来打去的。到了1860、1861年时,当地的美国民兵逐渐占了上风。此时,美国新墨西哥的行政长官下令对纳瓦霍人采取军事行动,但主力还是当地的民兵。长矛大刀当然打不过火枪大炮,1863年7月20日,最后一个纳瓦霍部落向美国投降。
这以后的1864年,美国强迫纳瓦霍人迁移到新墨西哥的Sumner堡收容所。在刺刀下,9000多纳瓦霍人分50多次沿着7条路线被迫进行了300英里的“小长征”,没吃没喝没衣服每天走13英里,至少200人在途中死去。
(照片来源于互联网)
到了集中营一看,这地界只能养活4、5千人,加上集中营还住着纳瓦霍人的死敌阿帕奇人,周围住着的科曼奇印第安人也和纳瓦霍人不对付。第二年纳瓦霍人就开始逃跑,两年后,剩下的也罢工不干活了,美国每年要花费150万美刀养活集中营的印第安人。(1867年的美刀值现在多少?2400万!维基百科上说是管理不善“inept management”,坐家猜想是不是有贪污腐败问题,快叫中纪委查一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收容所被迫于1868年关门,在印第安人领土外建立印第安保留区的计划也宣告失败。
(照片来源于互联网)
1868年6月1日,纳瓦霍人和美国政府签订了著名的Bosque Redondo条约(Treaty of Bosque Redondo)。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面积为1万4千平方公里的纳瓦霍印第安保留地、禁止袭击抢劫、对纳瓦霍儿童的强制性教育、美国政府提供种子和其它农耕工具、在纳瓦霍保留地修建铁路和市集、安排纳瓦霍人返回原居住地等。条约还规定美国政府在10年内为每个纳瓦霍人提供衣物等自己无法制造的物品,但每年每人得到的价值不超过5美刀。
1868年6月18日,流离失所的纳瓦霍人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园了。浩浩荡荡的纳瓦霍人回家队伍绵延了10英里长。一个纳瓦霍首领回忆:“我们在阿尔伯克基看到南圣山(泰勒峰)时,几乎要欢呼了。我们想与大地对话,我们是如此地热爱它……”。大家纷纷爬倒在地亲吻自己的土地,一些人开始朝着圣山的方向奔跑而去。
看到纳瓦霍山那一刻,我想我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
这是一个多么灾难深重的民族啊,由于战乱、疾病、和饥荒,他们由2万5千人口一直减少到只有2千族人具有生育能力。这造成了险些绝种的种群瓶颈和各种遗传疾病,包括极为罕见的著色性干皮症等等。
幸运的是,经过这场几乎灭绝大难的纳瓦霍人懂得了团结的力量,这以后的一百多年里多次为自己的权力斗争,使得国土一步步从1万4千平方公里增长到今天的7万1千平方公里。
"Nn border hist map" by Seb az86556 - Own work based on www.nps.gov. Licensed under CC BY-SA 3.0 via Commons –
为这篇博文做功课的时候,坐家看到一则消息,说是纳瓦霍人于2013年12月首次终止将其煤炭资源丰富的土地租赁给外来矿业公司, 开始自主拥有与经营其中的一个煤矿。他们从澳大利亚能源巨头“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手中收购了纳瓦霍矿场。该矿场的唯一客户是附近的四角发电厂(Four Corners Power Plant)——美国最大的燃煤发电站之一,其煤炭全部购自纳瓦霍矿场。据说当时纳瓦霍人的失业率高达64%,有工作的人也大多在矿场、政府、零售及服务行业工作。坐家此行看到最多的是兜售手工珠宝和工艺品的纳瓦霍人,几乎是只有有个景点就会有几个摊儿。虽然对纳瓦霍人争取经济发展的举动非常支持,但坐家私下还是担心担心他们会因此而背负双重负担——严重污染的过去与不可持续的未来。幸运的是,纳瓦霍人同时还在积极推动着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等。
最近听周五科学播客(Podcast),听到考古表明印第安人是在大约2万3千年前开始经白令海峽的路桥从东亚迁移到美洲的。但在美国找到印第安人居住的痕迹是在1万5千年前,说明这个迁移过程持续了8千年。虽然起源相同,但他们始终都是单打独斗,目前仍然存在的美洲原住民語言就有350个,分属十几个语系,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从前有个笑话,说从美洲贩卖黑奴时,跑得远的都在西非上船前跑沙漠里去了,所以现在西非的长跑厉害。跑得快的在中美州加勒比下船后都跑丛林里去了,所以这里出短跑健将。莫非当时东亚人里崇尚大自然的自由主义者都跑到美洲当印第安人来了?
不管怎么样,衷心祝愿我们2万3千年前一个锅里搅勺子的印第安兄弟姐妹的日子能够越来越好!
欢迎阅读本系列的其他篇章:
《2015科罗拉多高原大圈游外一篇--请大家帮助保护国家公园》
2015年9月6日
北加州农田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