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根据语言文化,种族类属,聚居范围,大致上可以分为4个族系。这4个族系基本上都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大漠纵深,和西北荒原一代。
4个族系分别是:
匈奴:包括南匈奴、北匈奴、铁佛等族属。
突厥:包括敕勒、突厥、回纥、薛延陀、黠戛斯等族属。
东胡:包括东胡、乌桓、鲜卑、柔然、契丹、蒙古等族属。
肃慎:包括靺鞨、女真、满族等族属。
以上四大族系当中,匈奴、突厥、东胡的活动地区基本上都在大漠南北纵深之处,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蒙古大草原地区。而肃慎一族基本上崛起于中国东北辽东丘陵间的黑山白水地区。
虽然这四大族系都有着不同的语言,但是他们都有着相同的语系,即阿尔泰语系。其中匈奴和突厥都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东胡各族都属于蒙古语族。肃慎各族则属于阿尔泰语系中的满·通古斯语族。此外还有极少数的游牧民族不属于阿尔泰语系之列,属于印欧语系或者汉藏语系。
1、盛极一时的匈奴人,躲不掉被汉族同化的命运
在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中,最早统一大漠南北并且建立国家政权的民族,当属匈奴。匈奴的活动时间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也就是战国时期。最生动的记载便是《资治通鉴》当中记载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一片段。
赵国处于现今的河北、山西地区,边境东北与东胡接壤,东边是由胡人建立的中山国,北边与楼烦、匈奴接界,是距离游牧民族最近的中原国。正因为如此,赵国的威胁除了来自当时战国七雄的其余六国之外,更大的威胁其实就是北方的少数民族。而且赵武灵王时期北方匈奴屡屡侵犯赵国边境,劫掠人口和粮草,成为赵国的心腹大患。但是以赵国的军事力量根本不足以和胡人相抗衡。因为战国时期的中原国家普遍都是车战,赵国也不例外。以车兵和步兵对抗匈奴人的骑兵,无异于以卵击石。赵武灵王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决定抛弃汉人沿袭百年的习俗,改学匈奴人的战术训练骑兵。但是汉人穿长衫大衣,不利于骑马射箭。要想训练骑兵则必须要改变赵国人的服饰穿戴。这被汉族的士大夫所不耻,认为服装代表着汉族的仪表形象,改换服制是不尊祖制不守礼节的表现。于是赵武灵王带头,不穿汉服,该穿短小的胡服,以号召人民改风易俗,应对国难。经过数年的训练,赵国训练成了一支不逊于胡人的骑兵部队,一举解决了赵国的边境问题。这支骑兵部队后来成为了六国之中唯一能与秦国相抗衡的部队。
汉朝应当是匈奴最为活跃的时期。秦始皇曾经派遣蒙恬北击过匈奴,但是却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果,秦朝就早早地灭亡了。汉初因为招架不了匈奴频繁的军事行动,不得不采取和亲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决心不在对匈奴妥协,对匈奴的侵犯予以痛击。汉武帝时期也是名将辈出,像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是非常有名的抗击匈奴的大将。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已经开始出现衰落了。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个部落。南匈奴归附与汉朝。北匈奴在汉朝大将窦宪的打击下向西逃窜,迁移到了中亚和欧洲。这一看似微弱的细节,万万没有想到会在不久的将来掀起一场巨大的波澜。
2、历史的蝴蝶效应
我们都知道罗马帝国的覆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蛮族的入侵。但是这些蛮族来自哪儿呢?没错,灭亡罗马帝国的蛮族大部分正是来自于东方被大汉王朝击败并且驱赶走的北匈奴人。这些匈奴西迁之后,和欧洲的哥特人群居在一起,这些混杂不清的蛮族由联合了日耳曼人,对庞大的罗马帝国不断展开入侵和洗劫。由于此时罗马帝国已经开始出现衰落,那些被驱赶而来的匈奴人尝到了战争的甜头之后便没有了回去的欲望。自四世纪起,北方的日耳曼人、来自东方的匈奴人如潮水一样的涌入西罗马帝国,他们建立了许多王国。罗马人已经不能够控制局面,从将领到士兵大多数是匈奴蛮族之人。476年西罗马皇帝被日尔曼雇佣军首领废黜,西罗马帝国彻底灭亡。而且灭亡的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是罗马人这个民族。罗马的灭亡不同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它的灭亡是一个民族的消亡。现如今世界上已经找不到完整的罗马人后裔了。
在中国,南匈奴由于依附于汉朝,已经逐渐地被汉化。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曾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匈奴人,在不知不觉中悄然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已经彻底融入到汉族之中,融合为汉人居民。匈奴后裔成为中国居民之后,逐渐改为汉姓,一些常见的汉姓诸如义渠、公孙、呼延、贺兰等,都属于匈奴族的后裔。
历史的蝴蝶效应往往在潜移默化之中不知不觉影响历史的走向。如果没有蛮族的入侵,罗马帝国的灭亡会不会得到延迟?欧洲中世纪的到来又会是一番什么样的场景?这些问题当然不会有答案。因为历史之所以为历史,就在于它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