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有理

人生的价值在于思想
正文

哲学是什么东西?(5)

(2014-11-28 11:59:50) 下一个
哲学是什么东西?(5)

特有理
2014-11-28

回顾人类对自然的认知,自然的奥秘就像一个打上了马赛克的图片,在人类灵动的初期,能够感知和解析的仅仅是自然规律的大致轮廓。人们能够认知的物质基本就在如中国的“金、木、水、火、土”的水平。所能感受到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自然界的逻辑关系,也仅仅是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层次。可以说,人类对“物质”概念的形成完全来自于自身的感官信息,来自于所谓对“实体”的“知觉”。及至现代,人类对“元素”的发现和应用,以及对粒子的研究和描述,应该说比人类智力发展早期有了极大的飞跃。但是,在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上,现代科学并没有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前进多少。人们对“物质”的理解仍然以“实”的概念为基础,哪怕人类对自然的分辨率已经达到了“粒子”的量级。其中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光是不是物质?光的《波粒二相性》使光存在于“实”与“不实”之间,那么光是不是物质与精神的混合体?由此,进一步的问题就是,按照传统哲学所建立的世界观体系,物质与精神的分界线到底在哪里?现代许多的科学困惑实际上都是源于传统哲学所建立的世界观体系,尽管科学一开始并没有从哲学的核心,也就是宇宙的终极宏观问题入手,而是选择了以人类生存环境为参照点的行星(地球)层次为基础进行科学“殿堂”的建设。但是现代科学确实继承了传统哲学的基本逻辑方向,既物质与精神的概念划分。
 
爱因斯坦曾经试图建立《统一场》的理论,这无疑是对传统世界观的一次挑战。因为统一场的理论一旦成立,那么自然就无所谓物质和精神,因为物质就是精神,精神就是物质,二者是统一于一个终极的“场”。我的思路与爱大师接近,但我认为物质和精神统一于“场”之上“能量”,“场”只是“能量”的表现形式。这里,我只能概括性地表述一下我的认知:宇宙存在的根本在于能量的“存在”,宇宙生成的原因在于能量的“不平衡”。这个“存在”是高于宇宙的存在,是人类所在自然存在边界之外的存在。
 
人的认知是对自然逻辑的一个反映,就像前面提到的,犹如一个拼图游戏。但这只是一个非常粗略的比喻,因为二维的逻辑关系对自然而言属于非常低的层次。如果进一步描述的话,自然的逻辑关系就像一个魔方,而且并不止是三维的魔方。对于自然而言,它的逻辑关系是“无限”维的。圆周率π和自然数e就是这种“无限”的一种具有启示性的体现。对于一个三维魔方,单独一面的颜色拼合并不能代表整个魔方逻辑的洽和,人类的认知完全类似于魔方的拼对。可以说,人类在不同认知阶段和层次,所能了解的逻辑层面是不同的。即使我们拼好了一面或几面的“颜色”乃至“图形”,并不代表我们真正全面掌握了自然的逻辑关系,既自然的规律。哲学的价值就在于为科学提供逻辑洽和的维数,而科学所要做的,就是找出拼合“颜色”的方法,而且这个“颜色”又是一种带有表达信息的“拼图”。人类在哲学思辨以及科学研究中存在的矛盾和疑惑,除了受认知精度的影响,更核心的,是受到对逻辑关系的维数认知的影响。比如说一些经典的哲学悖论;一些令人困惑的科学猜想,如多维空间;以及当代量子力学中经典的的《薛定谔的猫》论,其根本,我认为就在于受到了传统哲学框架的束缚。
 
下面,让我们对哲学的两个经典悖论:《永远到达不了终点的悖论》和《追不上的悖论》进行解析,从而体会传统哲学对现代科学的影响,以及不同哲学思维方向所将导致的对自然规律解析结论的不同。

(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