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是二战欧洲战场结束七十七周年的日子。现在,作为二战后最大的欧洲国家间的冲突,俄乌战争仍未有平息的迹象,提醒着我们和平的脆弱。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参观科隆的场景,那是一座在二战中经历过可怕轰炸的德国城市。
我们在科隆时,远远就看到一座高大的大教堂耸立在河边;而在老城的其它地方显得比较破旧。导游在介绍各个景点的时候,总能和世界大战扯上关系,不是战争中被炸平,就是战后重建。当时有点不明就里,回来后上网查找了资料,才对科隆城市和大教堂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科隆位于德国西部的莱茵河畔。罗马帝国时期,科隆已是帝国边疆的重要城市。中世纪时,天主教主教对城市拥有主导权。在圣经记载中,东方三博士是耶稣基督诞生的主要见证者。十二世纪时,科隆大主教获得了原本存放在米兰教堂的东方三博士的遗骨。此后,各地前来科隆朝圣的信徒骤增,原有的老教堂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建造新教堂的计划被提上日程。1248年,新的哥特式风格科隆大教堂正式动工兴建。兴建的资金源自教徒捐赠,建造工程时断时继,1560年后更因为资金原因而完全停工。
两百多年后,科隆被划分到德意志最大邦国 - 普鲁士 手上。在工业革命的带动下,科隆所处的资源丰富的鲁尔 - 莱茵区被发展成德意志最重要的工业区,科隆亦成为当地的交通枢纽。从此科隆和鲁尔工业区的命运就连接在一起。工业区给科隆带来了人口和城市发展,但也为二战时科隆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鲁尔工业区令科隆的地位水涨船高。已停工近三百年的科隆大教堂也迎来了重启建造的机遇。1842年,教堂在普鲁士政府的支持下重新开工。1880年,教堂在开工600多年之后终于按照最初的设计完工。157米高的双塔也占据了城市天际线。
我们参观科隆时,也进入了教堂内部参观。教堂内部正在进行弥撤,气氛庄严肃穆。我们在惊叹它的工程杰作时,也看到很多维修专用的脚手架。(由于建堂历史悠久,空间广阔,所以必须进行定期维修。)至于举世闻名的157米建堂高塔,由于我们没有提前预约,因此错过了登顶的机会。
在大教堂完全建成的六十年后,它终于迎来了重大的考验。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到一年,德军横扫法国和西欧诸国,仅剩英国凭借英吉利海峡抵抗到底。两年后,随着美国参战及德军深陷苏联战场,英国压力骤减,开始谋求反击之道。
当时英美盟军的庞大陆军新兵仍在训练中,还需要一到两年时间才能准备好登陆欧洲和德军决战;空军的对德轰炸成为了当时盟军主要的反击利器。
当时的空军并没有制导炸弹,因此对目标进行大规模地毯式轰炸成为了必然选择。城市成为了最容易针对的目标。盟军对德国城市的轰炸,既是对德军轰炸欧洲城市的报复,也能打击德国的士气;另外还能减缓德国的军工生产,消耗德国的人力物力资源等等。
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主要是针对德国的工业区及其周边城市群。当时德国的很多工业区都在盟国空军的航程之外;惟有占据德国工业产值30%的鲁尔工业区离英国最近且在盟国空军的航程以内。因此盟军决定优先轰炸那里。纳粹德国的罪恶,终于让德国人受到惩罚。
作为鲁尔-莱茵工业区的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科隆首当其冲地成为了轰炸目标。1942年5月,科隆即遭到了英军一千架飞机的集中轰炸。其后的三年里,科隆先后遭遇26次轰炸。
大教堂是科隆的标志性建筑,盟军飞机以教堂双塔来指引导航;即使在能见度不足时,教堂双塔让盟军飞机能轻易找到科隆。尽管科隆大教堂不是轰炸目标,但也有很多偏离目标的炸弹击中教堂;据统计,二战期间,科隆大教堂被十四颗重型空投炸弹所击中。它能存活到战后,也算是一个奇迹。
科隆城区的61%更是被轰炸完全摧毁。资料显示,盟军在二战中共投放三万五千吨炸弹,炸死两万名科隆市民。1945年的一张照片显示,科隆城区一片颓垣败瓦,惟有大教堂孤独地屹立在远处。此图也真实地展现了战争对德国的破坏。
战后,科隆大教堂进行了修复工作,直到1956年才基本完成。如今,战争对大教堂破坏的痕迹依稀可见,提醒着人们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