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近三十年内曾在中国大陆读书的读者都对学军、学农不陌生。我把相关经历整理了一下。
一、初中学军(广州沙河顶武警基地)
这是我的第一次学军经历。八月底的一天,基地的军车载着我们这群初中生来到了广州沙河顶武警基地。那里的环境一般,供水不稳定,三餐也难以下咽。同学们还屡次因为迟到而被教官罚跑和做掌上压。我对那次军训的最深印象,是晩上的住宿条件糟糕。我们班三十名男生都睡在五楼的一处约100平方米的房间内,里面有十几张上下铺的双层床;我不幸被分配到了上铺。尽管有几把吊扇,但房间内依然闷热难耐。我们很多男生几乎都是赤裸上身睡觉,我也是热得几乎整晚睡不着。幸好上级只让我们这群小孩操练了两天一夜就让我们回家了。
二、高中学军(清远学军基地)
我们的高中学军是在专门的学军基地内进行,居住条件比初中学军好多了。我们睡的是八人房间,通风良好;食堂也有专人打理。在这次为期五天的军训中,我们一半时间都花在列队操练上。看到同学们都对这种枯燥的操练有疑惑,指导员在某次课间休息时对我们说:“不要小瞧了列队。在古代那种以文盲为主的士兵里,能列队就是合格的军队;近代军队除了用列队来保持阵型外,还用来训练士兵们的服从性和纪律性。”另外,我们还进行了诸如紧急集合,晚间集合等贴近(民兵)实战标准的训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实弹射击,这是我第一次进行实弹射击。在山边的靶场上,我看见有五支56式半自动步枪摆在地上,每支步枪旁都有一名军训教官帮助学生们上弹、退弹、纠正射击的姿势;学生们只需卧倒在步枪后面,以肩膀顶着枪托,瞄准五十米外的靶心射击即可。每次都有五名学生上场射击,共射击五轮,结束后还有人计算成绩。
轮到我上场射击时,我只记得枪响声震耳欲聋,枪托的后座力大,肩膀疼。我们班没有公布每名学生的射击成绩,只公布班上的最好成绩和最差成绩。最差成绩的同学打出了六环,我觉得还行,至少没有全脱靶。
三、大学军训(珠海唐家镇大学校园内)
我考上了中山大学。学校规定新生的前两个学年须在中大珠海校区上课,后两个学年才回去中大广州校区学习。因此我们的大学军训就在珠海校区内进行,为期近一个月。
这次军训操练的项目很多;除了列队、紧急集合、实弹射击外,还有我最喜欢的军事理论课(因为是在室内空调房上课)。
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二十公里野外行军。那天上午,我们每人背一跨包、军用水壶,手持一小板凳,从校园出发,步行前往十多公里外的淇澳岛,到达后再折返,全程约七个小时。
我们在公路上组成两人并排的行军队列,走了不到一个小时,队列就变得松松垮垮。在休息片刻及教官整训后,才重新排出队列向前。我们一路唱着军歌一路行走,中午时分到达折返点淇澳村休息。当我们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休息喝水吃饼干时,听到一些传闻:隔壁班有几名女生脱水或者中暑晕倒了,随后她们被扶上面包车返回学校。我们班几位男生对此窃窃私语:“为什么不是我们班的女生晕倒呢?那样我们就可以去英雄救美了。”
休息结束后,我们从淇澳村列队返校。可能是身上的负担(水、食物)减轻了,又或者是归心似箭的缘故,我们居然走得比来程还要快一些,不到三个小时就回到学校了。
一回到学校饭堂,我就累趴下了,还发现脚掌起了脚泡。在饭堂里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后,我才走回去附近百米之外的学生宿舍。
那次二十多公里的步行可能创造了我一天中走最远距离的记录。
到了大学军训的尾声部分,我们还进行了文艺晚会。最后以校领导的检阅来为此次军训画上句号。
四、高中学农(三水学农基地)
和学军时的紧张气氛不同,学农对我们这些都市青年来说,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我们在学农基地里待了三天,住宿条件还可以。除了日常的耕作、除草、挑粪、施肥外,我们全年级同学还进行了一场文艺晚会。我也和另一位同学表演了模仿王俊英和杨达的粤语相声表演(为此,我们还在家里整整排练了一个星期)。
此次学农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山上的野炊活动。同学们被分成十人一个小组,组里面男生女生混搭。男生主要负责捡柴、生火、烧水;女生主要负责做饭。我对这顿饭倒没什么印象,只记得饭菜做熟了,也没有烧焦。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段多么令人难忘的青春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