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被太平军所波及的南中国,唯有湘军在苦苦支撑,使局势不至于糜烂。曾国藩成为了明星级的人物。但是名声虽响,曾大帅也有自己的烦恼:他的责任重大,权力却不大。
那么,曾大帅为何要获得权力和职位呢?对曾来说,乌纱帽真的这么重要吗?
在真实的世界里打仗并不是拿工具砍人那么简单。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如组织,装备,后勤,运输。甚至要加上善后工作,抚恤军属等等。而这一切离不开权和钱。
在编练湘军的过程中,曾国藩从清庭手中获得了部分财权。可以收获特别的关税,称为厘金。
后来他又获得了司法权,可以对叛匪就地正法。但是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由于湘军并非国家的正规军,因此湘军得到的支持很不充分。而且曾国藩不是管治一方的地方大员,而他希望地方上全力支持军队的请求,屡屡遭到地方官员的搪塞。经常出现湘军前方同太平军浴血奋战,后方却在扯皮拖后腿的事情,使曾大帅大为恼火。曾国藩希望获得诸如总督,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或者巡抚,相当于现在省长的职务,好让他能够理顺好钱粮和后勤。
那么曾国藩看似合理的要求,朝廷为什么迟迟没有答应?这就要从朝廷的祖宗之法开始说起。
作为一异族入主中原的王朝,清朝对汉人相当防范。清朝统治者订立了很多祖宗之法,防止汉族大臣对朝廷的潜在威胁;另一方面,作为一个统一的专制王朝,清庭一直致力于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势力做大。
自十七世纪末对内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虽在各地设立行省督府,授与众多抚巡总督管治一方的权力,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通过各种手段约束这种权利。
在笔者看来,封建王朝对内维护统治靠的是两条腿:军队和财政。军队是国家强有力地镇压机器,而财政能维持这个机器的运转。
只要一个王朝能维持一个健康的军队和财政体系,这个他还能正常运转。所以任何统治者希望这两条腿越粗越好,轻易不会分权给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