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练新军
甲午中日战争陆战的失败,证明曾被清朝所倚重的湘军/准军等团练武装早已不堪大用。清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全面采用德国编制,编练新式陆军。到1905年底,新军略有小成。
清末新军从建制,装备,管理,训练等全盘西化。
建制上采用现代模式
装备也是尽量与西方看齐。拥有马步枪、机关枪山炮等等。
除了建制和装备外,在组织形式,指挥训练,人才培养等方面,通过引进来(引入外籍教官),走出去(出国留学,到德国军校深造)等等,全面向西方靠拢。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清末新军从战斗力(Strength)和组织度(Organization)来看,比旧式的军队有很大的提高。
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等待解决:新军为何而战?
军队的职责是保家卫国。如果外敌入侵,军队去抵抗侵略者,是理所当然职责所在。可是在和平的时期,情况就比较复杂。
清朝一开始倚仗的国家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这些人是脱产的世袭军人。除了当兵,没有别的出路。文化水平低,思想单纯,当兵就为了混口饭吃。虽然战斗力差,但对朝廷忠心耿耿。
太平天国动乱后,湘军/准军等团练兴起。这批士兵主要来自淳朴的山民,思想也比较单纯。军官主要是读书人,饱受忠君爱国的传统思想的熏陶,对朝廷也很忠诚。他们参军的主要原因是保卫地方免受太平军劫掠。经过十几年的战争,活着的人都变成老兵油子,暮气沉沉。承平时期,军队听命于统帅(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大帅)及各营长官,朝廷也不便插手。军队已经有军阀化的苗头,但因为统帅对朝廷忠心,所以依然可以放心使用。
新军同上面的旧式军队不一样。新军对文化程度有一定的要求。普通士兵有不少读书人。军官中,海归派的比例很高,肚子有几滴洋墨水。他们正处在血气方刚的青年时代,世界观人生观等还未形成,而且很爱思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在清末新军训练成军的过程中,有两位人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是袁世凯和张之洞。号称北袁南张。而他们不同的治军思路,也造成了不同的历史影响。
袁世凯,出生于封建地主官僚家庭。小时候他就立志出人头地,但屡次乡试不中,逐投笔从戎。1882年,袁世凯在朝鲜平定亲日派的政变,开始崭露头角。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袁世凯得到朝庭重用,在天津开始编练新军。1901年,袁世凯接替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同时,继续开展编练新军的工作。1905年,袁世凯编练的北洋六镇(即6个野战师,共7万人)正式成军。
袁世凯有极强的私心,把军队视为自己的政治资本。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势力。他通过军事学校培养人才,在军中安插大量亲信;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如封建迷信,结拜等),恩威并施,使士兵们对他感恩戴德,把袁世海当成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以致时人有云,北洋军只知袁某人,不知有朝庭。
袁世凯在军队中为所欲为,主要是欺负朝庭缺乏懂军事的大员。进入20世纪以后,清军中的宿将大多凋零,荣?、刘绅一等将领相继去世,执撑朝庭兵权的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满洲权贵,黄毛小子。他们在练兵过程中,被袁世凯架空了实权,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因此,虽然北洋六镇后来被朝庭收回,纳入中央军的体系,可是依然被袁世凯暗中所控制,对袁世凯言听计从,对朝庭听宣不听调。
相对于袁世凯的以弄权为目的的练兵,假公济私;张之洞练兵的目的就单纯得多,那就是富国强兵。
甲午中日战争后,张之洞开始编练湖北新军。其指挥,编制、装备、训练等同北洋军大同小异,但有几点不同。
张之洞是读书人出身,很喜欢招募年轻的学子入伍。而且张之洞也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没有在军中建立自己的派系,而是唯才是举,吸收了很多海归派入伍。
军队是社会的缩影,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而自立。北洋军驻扎在相对封闭社会经济比较落后的北方,士兵纯朴,容易受到上司控制,对上级唯命是从。
湖北新军驻扎在繁华的武汉三镇附近,临近外国租界,容易接触新的事物,思想。加上湖北新军士兵文化水平高,读书人也多,很容易影响新军的思想。革命党乘机而入,在新军中发展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