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金头脑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个人资料
正文

清末60年 - 中篇:潮起(5)

(2014-11-16 07:47:01) 下一个

1901年,清政府进行改革。改革范围广泛,由表及里,循序渐进。
新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司法教育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重点有设商务部,鼓励工商;发展铁路,整顿财政;废除科举考试,建立新式学校;鼓励留学;精简军队,编练新军;等等。
在以上的改革措施中,尤其以废除科举和编练新军这两项对日后的清朝政局影响巨大。
科举考试不仅是朝廷选拔官员的办法,也是笼络地方精英的手段。科举是一个金字塔形,最底层是童生,其上是生员,举人;最上面的是进士。只有考上进士,才有机会做官。
虽然机会渺茫,可是毕竟也是有希望的。这种期待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读书人前赴后继,挤独木桥。
就算中不了进士,举人对读书人来说也是有吸引力的。中举也能获得社会声望和经济实惠。地方仕绅也乐意让自己的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能做官,或者增加自己的地方影响力。
对朝廷来说,获得读书人的支持将使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更加顺畅,政通人和。朝庭也可以通过读书人影响地方仕绅和底层的贫苦大众,使他们能安心接受统治。另一方面,科举是由朝廷举办的。考上进士或者获得功名的人会认为这是朝廷的恩典,会更加效忠朝廷为朝廷卖命。
到了十九世纪末,尽管科举依然是朝庭统治地方的有效工具,可是其落后性却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造成危害。
由于科举考试考的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诗书写作,写八股文,导致很多儒生不识时政、经济,由此选拔的官员也与时代脱钩。
如果是以前和平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外放历练,慢慢提高他们的行政主管;可是现在处于非常时候,大量新事物新思想涌进来,而作为国家栋梁的读书人却整日琢磨儒家经典,做不到与时俱进。如此,国家民族哪能发展?如何进步?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社会上的有识之士认为,中国必须改革落后了教育制度,才能救亡图存。因此,废除科举的呼声越高。
当时大量的新式学堂涌现。新式学堂类似于现代的小学初中,教授数学外文基本自然科学等知识,培养技术人才,很受进步人士欢迎。可是,这些学堂得不到朝廷的支持,毕业文凭不如科举考试的功名吃香。科举一日不除,学堂就不能招到很多学生,达到开启民智的作用。
在新的形式冲击下,科举逐渐走向末日。朝庭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也只能顺应潮流,废除科举。时为公元1905年。几年后,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得到新式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
废除科举后,旧的官僚选拔制度被废除,而新的选拔制度还有待完善。地方上的读书人失去入朝为官的捷径,或者去新学堂读书,或者出国镀金,或者去经商,去当兵。
有功名的地方仕绅与朝庭渐行渐远,转而关注自己身边的利益,热衷地方上的事务。
废除科举这件事,受到了当时舆论的一致赞扬。史学家认为,废除科举是进步的,利国利民。但清朝也自废武功,削弱了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这正是中国之大幸清朝的不幸。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湾区金头脑 回复 悄悄话 大部分儒生读十几年四书五经,写了这么多八股文,只怕早已思想僵化,只有定式思维。
近仁1995 回复 悄悄话 科举考的四书五经其实是一种资格考试 qualify exam,而资格考试为了评分公平起见,就需要一种较为统一的格式,所以才要考生先考“八股文”。 一旦资格考通过,殿试时就要考策论了,也就是考政治论文。而皇帝出也往往结合“时弊”来出殿试策论的题目。
湾区金头脑 回复 悄悄话 估計當時的想法都是頗為偏激,不破不立,科舉就這樣被一下子廢除了。
ilovenz 回复 悄悄话 科举是比较公平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只是考试的内容需要更新,不能在用四书五经,而是自然科学学科就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