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未来座驾 ——宝马i8

(2015-08-24 01:03:49) 下一个
吴庆康

2015年08月23日

i8是宝马(BMW)i系继i3后的第二款车型,也是宝马集团第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跨时代的外形和崭新驱动模式,印证未来已经到来。

宝马i8在本地推出已近半年,至今售出近60辆,销量远比纯电动的i3出色,这当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其混合动力引擎,即便电池耗尽,仍可依赖汽油 像普通车子般继续开动,不像i3一旦电池耗尽就得即刻充电,虽然在静止状态下可用普通的家用插座、BMW iWallbox充电站或者公用充电站给锂离子高压蓄电池充电,但在本地公路仍无足够充电站的今天,这是最大障碍。

行车表现近乎完美

测试i8是极大的享受,除了拉风和招摇之外,其混合动力的组合带来的近乎完美行车表现让人无法不爱上,极低的耗油量也是大卖点。

由宝马集团研制和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标志着宝马高效动力战略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采用双涡轮增压技术的三缸汽油引擎和运用了宝马eDrive 技术的混合式同步电动机组合在一起,1.5升汽油引擎的最大输出动力达231hp,最大扭力320Nm,动力通过六挡自动变速器传递到后轮。混合式同步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动力为131hp,最大扭力也有250Nm,动力通过两挡自动变速器传递到前轮。在这两台引擎中,功率较大的汽油引擎负责驱动后轮,并且结合混合动力系统电动机的Boost推进加速功能,在具有极佳能源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宝马典型的驾驶乐趣。

双涡轮增压和eDrive技术的组合,再加上智能化能量管理系统,使i8的总功率达到362hp,从而既具有大马力跑车优异的行驶表现,从静止加速 到时速100公里只需4.4秒,耗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只有小型车的水平。如果同时使用两个动力源,每100公里只需不到5升油耗量就可以满足日常驾 驶。如果加上长距离在高速公路上行驶,i8的智能化驱动管理系统在保证驾驶乐趣的前提下,可使每100公里的油耗量不到7升。总的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 统的油耗量在任何条件下,都比采用传统动力的同级别跑车降低了大约50%。

指向精准

此外,i8的车体结构具有极低的车身重心和接近50:50的轴载分配比例,为非常敏捷的行驶性能创造了理想的前提条件。测试时,发现i8在动态行驶时指向极其精准,有完美的转向感,即便达到极限性能时也具有出色的操控。

操控上,利用驾驶体验开关和eDrive按键,可选择Comfort、Sport和Eco Pro五种驾驶模式。性能优异的底盘采用了双横臂前桥和五连杆后桥,有电动机械式辅助转向器,动态减震控制系统也属于标准配置。电动控制的减震器在不影响 行驶舒适感的同时,可提高车子的敏捷度。同时,根据所选择的驾驶模式,减震器的作用效果也随之发生变化,带来不同的动态行驶表现。

i8的种种科技辅助配备也很完善,如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弯道制动控制系统(CBC)、动态制动控制系统 (DBC)、制动辅助系统、制动准备、干式制动功能、起动辅助、衰减补偿、主动差速制动器 (ADB-x)、动态行驶驱动力矩预控制系统(FAV)、电动牵引系统以及可用按钮激活的动态牵引力控制模式(DSC)等一箩筐。值得一提的是,i8的制 动系统是专门为了对路面响应灵敏的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的,性能十分优异,减速表现出色。

2+2座位跑车

i8的外形也是宝马至今最前卫的款式,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当年8系的经典跑车元素,除了鸥翼车门吸睛之外,最惊喜的是看起来像纯双座位跑车的i8,原来是2+2座位跑车,内部空间也比想象中宽敞。4689×1942×1297毫米的车身曲线既动感又流线。i8有智能的轻量化车身设计,主要包括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车厢,采用碳纤维强化塑料和铝合金结构的车门,带有镁合金托架的仪表板,铝合金底盘,以及在乘客舱和行李厢之间由淬火薄玻璃制成的隔板等。

车子的标准配置也很丰富,包括带有纯电动行驶前瞻性驱动管理系统的专业版导航系统,显示内容和显示方式取决于驾驶模式并带有三维图像的全数码多功能 信息显示屏,双区自动空调,带有自立式8.8英寸控制显示屏和触控板的iDrive系统,带有多功能按钮的运动型真皮方向盘,可电动调节的运动型真皮座椅 和带有真皮装饰的仪表板等,并有三种内饰配置可选。测试型号还有平视显示器和带有远光灯辅助系统的驾驶者辅助套件、倒车摄像机,以及Surround View环景显示系统等。

售价:$580,800(包括拥车证)

代理:Performance Motors Ltd

电话:6319 0115

售价:$580,800(包括拥车证)

代理:Performance Motors Ltd

电话:6319 0115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consumer/cars/drive/story20150823-517844/page/0/1#sthash.LaXsG37O.dpuf

未来座驾 ——宝马i8

吴庆康

2015年08月23日

i8是宝马(BMW)i系继i3后的第二款车型,也是宝马集团第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其跨时代的外形和崭新驱动模式,印证未来已经到来。

宝马i8在本地推出已近半年,至今售出近60辆,销量远比纯电动的i3出色,这当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其混合动力引擎,即便电池耗尽,仍可依赖汽油 像普通车子般继续开动,不像i3一旦电池耗尽就得即刻充电,虽然在静止状态下可用普通的家用插座、BMW iWallbox充电站或者公用充电站给锂离子高压蓄电池充电,但在本地公路仍无足够充电站的今天,这是最大障碍。

行车表现近乎完美

测试i8是极大的享受,除了拉风和招摇之外,其混合动力的组合带来的近乎完美行车表现让人无法不爱上,极低的耗油量也是大卖点。

由宝马集团研制和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标志着宝马高效动力战略发展到了新的阶段,采用双涡轮增压技术的三缸汽油引擎和运用了宝马eDrive 技术的混合式同步电动机组合在一起,1.5升汽油引擎的最大输出动力达231hp,最大扭力320Nm,动力通过六挡自动变速器传递到后轮。混合式同步电 动机的最大输出动力为131hp,最大扭力也有250Nm,动力通过两挡自动变速器传递到前轮。在这两台引擎中,功率较大的汽油引擎负责驱动后轮,并且结 合混合动力系统电动机的Boost推进加速功能,在具有极佳能源效率的同时,确保了宝马典型的驾驶乐趣。

双涡轮增压和eDrive技术的组合,再加上智能化能量管理系统,使i8的总功率达到362hp,从而既具有大马力跑车优异的行驶表现,从静止加速 到时速100公里只需4.4秒,耗油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只有小型车的水平。如果同时使用两个动力源,每100公里只需不到5升油耗量就可以满足日常驾 驶。如果加上长距离在高速公路上行驶,i8的智能化驱动管理系统在保证驾驶乐趣的前提下,可使每100公里的油耗量不到7升。总的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系 统的油耗量在任何条件下,都比采用传统动力的同级别跑车降低了大约50%。

指向精准

此外,i8的车体结构具有极低的车身重心和接近50:50的轴载分配比例,为非常敏捷的行驶性能创造了理想的前提条件。测试时,发现i8在动态行驶时指向极其精准,有完美的转向感,即便达到极限性能时也具有出色的操控。

操控上,利用驾驶体验开关和eDrive按键,可选择Comfort、Sport和Eco Pro五种驾驶模式。性能优异的底盘采用了双横臂前桥和五连杆后桥,有电动机械式辅助转向器,动态减震控制系统也属于标准配置。电动控制的减震器在不影响 行驶舒适感的同时,可提高车子的敏捷度。同时,根据所选择的驾驶模式,减震器的作用效果也随之发生变化,带来不同的动态行驶表现。

i8的种种科技辅助配备也很完善,如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弯道制动控制系统(CBC)、动态制动控制系统 (DBC)、制动辅助系统、制动准备、干式制动功能、起动辅助、衰减补偿、主动差速制动器 (ADB-x)、动态行驶驱动力矩预控制系统(FAV)、电动牵引系统以及可用按钮激活的动态牵引力控制模式(DSC)等一箩筐。值得一提的是,i8的制 动系统是专门为了对路面响应灵敏的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的,性能十分优异,减速表现出色。

2+2座位跑车

i8的外形也是宝马至今最前卫的款式,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当年8系的经典跑车元素,除了鸥翼车门吸睛之外,最惊喜的是看起来像纯双座位跑车的i8,原来是2+2座位跑车,内部空间也比想象中宽敞。4689×1942×

1297毫米的车身曲线既动感又流线。i8有智能的轻量化车身设计,主要包括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车厢,采用碳纤维强化塑料和铝合金结构的车门,带有镁合金托架的仪表板,铝合金底盘,以及在乘客舱和行李厢之间由淬火薄玻璃制成的隔板等。

车子的标准配置也很丰富,包括带有纯电动行驶前瞻性驱动管理系统的专业版导航系统,显示内容和显示方式取决于驾驶模式并带有三维图像的全数码多功能 信息显示屏,双区自动空调,带有自立式8.8英寸控制显示屏和触控板的iDrive系统,带有多功能按钮的运动型真皮方向盘,可电动调节的运动型真皮座椅 和带有真皮装饰的仪表板等,并有三种内饰配置可选。测试型号还有平视显示器和带有远光灯辅助系统的驾驶者辅助套件、倒车摄像机,以及Surround View环景显示系统等。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consumer/cars/drive/story20150823-517844#sthash.3kiisuIW.dpuf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