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化,有标准,看人下菜。
这是我们的理智,也是我们的势利。
只是这样一来,微信里人来人往,闹闹哄哄,能在午夜时叫出来一起吃杯酒的,却再也难以找到了。
文中提到刘心武有一篇文章,叫《我忽然心里难过,忍不住给你打个电话》。
因为,人人皆有可能,被一种忽如其来的难过所扼住。这种难过,不是愤世嫉俗。不是愧悔羞赧。不是耿耿于怀。不是悲悲戚戚。它平静,但深入骨髓。
而如今这种难过的人大有人在,但,我们不会轻易诉说。把快乐渡给别人,算一种洒脱。把难过宣示别人,则近乎冒险。
孤独也就成了我们的时代症候群:
二是我们有意或无意地闭锁自己,拒绝被人琢磨,同时又那么渴望有人——至少有那么一个人,能分享我们的喜悦,或帮助我们化解忧伤。
站在人生的荒野中,当你环顾四野,没有一个人。
只有各种不同名字的APP,红的白的黄的绿的蓝的灰的紫的,方形,圆角,透着光,忽开忽合,在你身边跃动。
仿佛只要愿意,随时可以在网络上,打捞到我们的内向终结者,社交恐惧治疗师。
密密网上友,一岁一枯荣。
拉黑拉不尽,摇摇又发生。
三是沟通的便利,交友成本的低廉,反而使我们对朋友愈来愈不珍惜。
这就是当代人社交的真实现状。
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朋友却越来越少。
见的人越来越多,交往却越来越浅。
正如廖一梅所说:在这个社会,遇见性、遇见爱,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
柏拉图《会饮篇》里,阿里斯托芬讲:
寻找恋人,是为了身体的契合、经济的共享、时光的陪伴。
寻找朋友,是为了灵魂的映照。
这个太难。
许多时候,我们微信上么么哒一万遍,依然是个陌生人。
因为,你依然不被接纳,不被安慰、鼓舞或引领。
究其根本,唯有分享过我们呼吸的人,才会进入生命。
唯有人与人真实的链接,才能让我们对彼此生出期待。
真正的朋友,会交换感情,也会分享观点。
我就像一个二进制代码一样,活在这个程序空间里,没有人聊长夜,没有人共欢歌,没有人一起,将人间欢爱一点一点地尝……
唯有说,倘若我们无法遇见一个人,一起领取大地的情书。那就以赤子之心,去创造一个更明亮的自己。
之前看过严歌呤的生平简介。她曾经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几个月通宵达旦无法入眠,痛苦到绝望。最后治好她的抑郁症的不是心理医生,而是身边愿为她付出所有的疼爱她的丈夫。如果遇上的是一个无能又不善解人意的渣男,恐怕就没有当今著名作家严哥呤了。
著名作家史铁生也患有抑郁症,因他有一个无微不致的母亲时时在照料他,同时他用笔抒发自己的故事驱散了自己的抑郁情绪,无论多艰难他还是顽强地活到了今天。
遗憾的是三毛在失去心爱的人何西后却未能战胜抑郁症而死在了家里。
由此推断:当今世界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抑郁症?
除了遗传因素之外,就是来自社会的因素了。一部分人是来自工作的压力,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竟争和恶斗;另外一部分人是因为心灵的空虚无聊,生活单调乏味;还有一部分人是缺乏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关爱。但也有一种人是太优秀太清高,他们总是不满意自己,希望自己更完善更完美。
从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我们由此想到,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不能漠视自己的存在,关闭自己的感情,忽略与他人相处之时的真情实感。用忠诚和关爱去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朋友和家人,这个世界就会少一个抑郁症患者。
如果有一天医生诊断说:你患了抑郁症。我一定不会感到惊讶!因为这已经是社会的一种通病,如同流感病毒会感染到身边的人。但我会大声告诉你,让你的抑郁见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