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柳林

中国、美国 -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亲友、同好分享。
正文

2020年末亲历新冠染病、治疗、康复记事和其它

(2020-12-26 20:36:59) 下一个

2020年末亲历新冠染病、治疗、康复记事和其它

2020-12-25

今年11月下旬一家三人染新冠,于今顺利摆脱冠魔,走在康复的大道上。与亲友们报平安时发现,虽然新冠恣虐全球,人人谈“冠“色变,但因为相对地理人口染病人数依然很少,一般普通百姓身边并无实际病例。大家于是都十分蹊跷我染病的原因和治病和与痊愈的过程。遂决定把当时报平安的一个微信小段整理成一段文字,记录那惊心动魄的2周和之后的复原,以飨读者,也期许给读者预防和抵抗瘟疫做一份参考。

正文

今年,美国国运大弱。除大选之后,民主、共和两党各执其词,几百年一贯制的民选体系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政情因之动荡之外,更辅以近十个月新冠疫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出现新冠“高潮里的高潮” (福气医生原话),几近失控。特别是自从12月初起,新冠相关死亡人数如汹涌澎湃的钱塘大潮,连续三周平均每天接近3千人大关,检测阳性者总数逼近2千万人!大潮中我不幸中招。事后分析,感染源来自隔壁的一位房地产公司老板。因为工作性质决定,除了办公室几个同事,我几乎不接触外人,他则每天接触为数众多的客户。不难想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不知底细的陌生人。我与他同一栋楼办公十几年,合作而后相稔熟,加上数月来的防疫“疲劳”,交谈时常常就免了口罩的麻烦。大意导致荆州终于一夕失守。

11月21号傍晚我和朋友曾电话长谈,义气仍然“风发”。十点就寝时,病魔发作。当时的情形用“龙头打开”来描述绝不过分。病如风起青萍,没有任何预兆,一分钟内我从天上摔倒地下,用英文就是feel like hit by a truck!(就像一头撞上一辆卡车!)。所有新冠的典型症状同时出现:浑身发冷,发烧,所有关节剧痛,咳嗽,头疼等等,就好比西晋的八王之乱,同时在我体内发动!第二天赶去州政府设立的新冠测试中心检测新冠,结果却要7天后才可送达。当时还抱有幻想,想兴许只是简单的感冒吧。来美后多年的医疗“洗脑”秉信病毒性感冒没有灵丹妙药,只能靠自身免疫与病毒搏斗。虽然难受万分,但仍然自欺欺人地在家里耗着。

开始几天时,病状时好时坏,没有任何规律。有时上午症状明显,不得不躺倒,到下午时似乎像个好人,竟然工作了两个小时。第四天时我甚至向家人宣布我已向“感冒”告别。但从第五天开始,病情却逐渐加重,到第八、九天时开始感觉呼吸气短,上楼时尤其明显,到了必须几步一歇的地步。这才提醒我不能盲目自信下去,求医刻不容缓。遂马上到医院急诊室就诊。儿子开车送我到医院。下车时拉着我的手,眼眶里都是泪,大概脑海里的图景都是急救室里在呼吸机下挣扎的病人。医院急诊室却秩序井然,只有不到十个待诊病人,无精打采地坐着等候就诊,场景与电视里铺天盖地地向你扑来的急救画面大相径庭。检查从透视开始,然后听诊,继而大管的抽血,胸前背后贴满了传感器。所幸结论属轻中度新冠感染,关键指标是肺部未见发炎,血液里也没有发现凝块的踪迹。如此,在急诊室里躺了5个小时,吊针注射了消炎和扩张器官药(激素)之后,大夫微笑着对我说我不留你了。说根据你的状态,所有“生命”指标(Vital Life Signs) 正常,我们决定不对你施用任何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治疗和药物,靠你自身免疫力恢复,“你尽可放心”。儿子开车来接我,眉开眼笑,对我竖大拇指。回家后按医嘱继续吃消炎药和激素。第二天情况的确开始好转。这时已是我新冠病症发作的第十天。

 

短短十天之间,体重下降7磅。

 

我出现症状四天之后,我太太开始发病。她的病状主要是每天晚上定时高烧不止,导致全身关节酸痛,无法入眠。几天后又出现一个典型的新冠症状:味觉、嗅觉丧失殆尽。受同样盲目的“不信邪”误导,她也一直硬挺了10天,才去医院。她进急诊室后,和我的境遇却迥然不同。透视即发现肺部已小面积感染,当即被留院治疗。所幸各项生命指标虽不如我,但也没有到进抢救室、上呼吸机的地步,仍属中度感染。接下来连续五天实施针对新冠的治疗方案:除了用消炎药狙击任何可能由细菌引起的肺炎犯上作乱,辅以激素,每天再点滴注射“人民的希望” (即瑞德西韦:Remdesivir)和从新冠痊愈病人贡献的血清抗体。入院第二天,发烧即被控制。第三天,病状明显减退。入院第六天安全出院。

到今天为止,自发病算起,已经30多天。病毒导致的典型症状已经在15天前彻底地消失了。抗疫到此按说已经完胜。 按CDC官网的权威解释,我们也因此特别咨询了传染病科的大夫,结论相同:我们已经不再对周围人构成任何传染威胁;自己二次感染的可能性有,但极为微小,可以忽略。

接下来再讲讲这多天来康复的过程。

我们的抗疫征旅似乎验证了网上和亲友们的“传闻”:除了发病期间症状基本雷同,新冠和普通感冒完全两样,可谓风马牛不相及。第一,新冠延时远长于感冒,发病期可以长达10天,20天乃至更长。且治疗期间病况反复无常。常常一天之内,就能被从谷底抛到浪尖。再比如第三、四天时,我自我感觉良好,就是健康人一个。第二天却又被击倒,而且病情愈加严重,直到第9天时发展到不得不去急诊室看病。第二,因为是横空出世的新病毒,医学界对病因、后果没有定论,连总统治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每天的新闻报道大量病人死亡,我们又属高危人群,心理十分抑郁和紧张,对治疗自然不利。最后第三点,虽然不致命但确是新冠“毒辣”的标志之一:病好以后继续熬人或说短期后遗症。在诸如发烧,深咳,气短和全身疼痛等新冠典型症状完全消失之后的15-20天内,身体仍感十分虚弱,每天大部分时间卧床休息,能不做的家务都推迟了。不像普通感冒,好了就好了,第二天活蹦乱跳。30多天后的昨天,第一次回到常去的郊外森林走路。平时50分钟的路程,走了75分钟,回来就躺倒睡了一觉!

几个有关但不相连的故事

邻里亲情:我们小区有不到10户华人,常来常往。大家用一个名为“芳邻”的微信群联系,我忝为群主。这次得病,体验了什么叫“近邻”!除了每早、晚群里不断的发来关心,惦念和问候,经常听到门铃一响,打开门,会看到一位或一双伉俪芳邻,笑眯眯地在车道上向我招手(不敢靠近!)。门口放下的则是包子,鸡汤,牛肉,排骨,整套的饭菜,甜食,水果,鲜花,不一而足。那些天,不夸张地说,没有开伙!你说感动不感动!

家用医疗设备:很多年没有得病了,此次发病时发现家里居然没有体温计,更何谈“血氧计”。我建议不要买口含温度计(见附图),家庭内不方便混用。还是不接触即可测温的那种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又买了血氧计。难题来了:第一,准不准?第二,怎么解释指标?我们买的是HoMedics出品的血氧计。30美刀。带到医院实测,与医院所测结果完全一致,品质、精度不必担心。一般正常人的血氧值都接近100%。但要多低就必须去医院呢?大夫们的建议却因人而异,有说接近90%就很危险,也有医生说连续两次低于90%以下再来医院不迟。我从急诊室回来的那几天,测血氧时都屏住呼吸,心里祷告。但仍然都只在92%上下。这是否就是我呼吸不畅的原因?不知道。后来决定遵从一位医生的建议:如果身体没有明显异状,血氧指数仅作参考,不必大惊小怪!

求医:我们去医院前,都与家庭医生做过电话问诊。我的经验是:如果已经确诊新冠,再去家庭医生处问诊的必要性似乎可以商榷。我绝没有轻视家庭医生的意思。有病投医,天经地义。在大多数情形,家庭医生都是牢靠的第一道防线。但新冠是个特例。这是一个全新的病种,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家庭医生处理的案例很少,经验不多。因为是传染病,诊治只能是电话或视屏问诊,无法做任何检查,眼耳的观察亦十分有限。问诊时提出的各种诊断和建议基本上都可以从CDC网站查到。因为没有特效药,也只能一般性地建议多休息,增加营养,补充维生素C和D以及补锌等等。最为关键的应该是问诊结束时的那句提醒:如果身体状态大幅恶化,马上去急诊室!我们在医院几小时和几天的感觉却是,医院的护士和医生已经见过很多新冠病例。他们10个月以来在新冠一线奋战的经验,一眼望去就识别出病人的严重程度,有无危险,该做怎样的处理,该如何与病人交流等等。虽然没有灵丹妙药,但妙手回春仍有相当的把握。据伊利诺伊州医务官宣称,目前新冠病人的出院率远高于流行初起的三月和四月。医生和护士的经验功不可没。在急诊室为我抽血的是一位男护士,看上去十分干练。一边抽血一边和我缓缓而谈。说我经手很多新冠病人了。你的程度属于轻度与中度感染之间。“坦白讲,更靠近中度一些。但不必担心,痊愈没有问题”。这样的信息互动,只有在医院才可能发生。

还有,不要自己做自己的医生。不幸感染到让全球医生、政府束手的流行性且致命的未知疾病,当身体难受到一定状态时,不可犹豫,立刻应该去医院看病。这个决定与自己对新冠或任何病症的是否了解和知识多少无关。身体是自己的,身体开始激烈反应,就应该立即寻求专业人士的照顾。据说肺炎的发展可以小时计,稍有迟疑,全肺失守非常可能。我们是在同样的症状持续了4、5天才去医院的,说不定差点就晚了!

大意失荆州:美国疫情自2020年3月起,几起几伏,秋末的这一次是“第三次浪潮”了,但来势最猛。大多人美国人相信这不是空穴来风,并非推翻谁谁政府的阴谋,而是一场真实的、可以致命的流行病。(注1)人们开始习惯在公共场合戴口罩,也建立了保持距离和勤洗手好习惯。按CDC的说法,这些看上去简单的办法其实最有效,比疫苗都更胜一筹。但新冠在华人里病例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人甚至不直接认识哪怕是一个检测阳性的带病毒者,更何谈有症状的病人。以年为时间单位、时时刻刻地防备一个摸不着、看不见的潜在敌人而忍受生活中诸多的不便,毕竟是挑战,戒备自然容易松懈。但我们的例子证明不懈的防范非常必须。稍有松弛,后果不堪设想,代价远大于不遵守基本劝诫换来的那点小小的便利。所以,再强调一遍:戴口罩,远离人,勤洗手。不难!

美国的医院印象:这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次因病去急诊室和住院。简单地讲,美国的医院是天堂,如果不吹毛求疵,医生、护士是实实在在的白衣天使。他们的态度都非常和蔼,动作非常专业,“轻拿轻放”,对病人各类“合理”的要求都尽量满足。硬件设备诸如单人病房,来自各门专科的大夫每天查房会诊,更无需劳驾病人家属陪床等等,条件自然不在话下。一个平头百姓,得病、求医、住院,受到如此厚待,可谓三生有幸。不由感叹:如果躲不过去,那大概还是在美国得病比较“实惠”!

再与大家分享一个美国医院的操作细节,日后可能有用:医院床头清楚地标识医生和护士的名字。女婿偏巧也是医生,住院间每天分别打一次电话给当班护士和医生,询问病情发展和治疗方案。从来未有拒绝。有了这样的沟通,对稳定病人的心态极有帮助:胸中有数,心里有底。

医院费用:暂无可奉告。我们都有健保。入院时登记了健保信息。出院时签个字,就放我们出院了。健保并不负责支付100%的所有费用,我要承担自付的那一部分。是多少,看运气,等帐单吧。但我估计几千美刀是跑不了的。命保住了,只好用最近时髦的话安慰自己: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顺便提一下,美国医院的急诊室,无论公立私立,病人来了,从不问钱,也不问长相(即外貌特征,是街头流浪汉还是亿万富翁)。都直接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先救命。

年轻人:儿子二十来岁,最近回家和我们住在一起。在我发病几天后,突然说不舒服,头疼。第二天去测了新冠。两天后结果不出所料:阳性。但仅此而已。新冠似乎有意回避与年轻人作对。那天光顾了他几个小时后,就溜之大吉,再也不露面了。但我们全家因此与社会自我隔绝两周,洞门不出。幸亏他在此期间健康如常,照顾重病的我们。孩子也一下长大了好多(因为是老幺啊)。

隔壁地产公司老板:老板印度人,恰与我同庚,六十过半。行事温文尔雅,却又是个典型的工作狂。美国疫情三月份爆发之后,常常向我“抱怨”:生意做不过来!我得病五天之后,他发来一个短信,说四天前“不幸中招”,正在治病。但“不日即可恢复工作”。除了验证了我的怀疑,即他是传染源之外,他的短信又令我大吃一惊。他与我都属CDC定义的高危年龄组。短短几天,他怎么可能已经恢复到可以工作的地步?!后来两周内又通过几次短信,才发现他的经历与我如出一辙,几乎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初病的十几天内,病情时好时坏,反复无常,根本无法持续工作。四周之后的昨天,我们第一次在办公室见面。见到的果然是一个身体远未完全从大病中恢复过来的人。这就再一次用实例说明了新冠与普通感冒的差别:磨人,耗人。真正要从新冠脱身,一、两个月绝非戏说!

结尾

发病近五周后的今天,新冠症状已经无影无踪。待要身体全面复原,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可能还要几周。我曾经根据电视和媒体入冬以来报道的数据,对美国新冠阳性人口的总平均死亡率做了一个粗糙的统计,大致应该在2% 左右,各州上下有所浮动。鉴于阳性者绝大多数是风险较小的年轻人,可以推测,高危人群(60以上人群)的死亡率远高于区区的2%。实际上,加州的真实数据表明我们所在的年龄组(60-70之间)死亡率高达10%(注2)!所以,这次是实实在在地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又侥幸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

感谢亲友们的支持和呵护,庆幸有条件享受了世界一流的医疗护理,也得利于多年坚持锻炼为身体打下的还算结实的基础,新冠病毒折戟沉沙。感叹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游丝,如烛火,也如此地无常。今后只能更珍惜、爱惜、享受宝贵生命给予的一切。

因成七律一首,记录病中和此刻的心情和感受:

 

蛰伏年半易蹉跎,

大意荆州俯仰夺。

风起青萍八晋乱,

霜侵细草九香折。

苍生自有希望在,

陌路难缘骨血隔,

诚赖岁寒阳气暖,

更堪盈手近邻呵。

 

学诗小注:中华新韵。按诗律,第五句中的第7个字(望)应该用平声。为使用应景词汇“人民的希望”,破了平仄的规矩。就教读者里的诗家,这样处理是否得当?

 

引用资料出处

注1美国2020年“超额死亡”人数与往年平均数的比较

新冠是真是假,是对众生实实在在的威胁还是“人为的谎言“?问出这样的问题本身在美国以外大概已经匪夷所思。但美国的国人可能真有一半相信后者。回答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索性避开新冠,只比较CDC官网发表的2020年“国民死亡总数”与往年的平均值。如果二者之间有显著的且是统计意义上的差别,再施用制造工程业常用的“肇因分析”法,审视导致一国人口死亡率大幅起落的诸多因素有无显著变化(比如战争,天灾导致的饥荒,流行病,政局,等等)。如果对二者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任何秉持逻辑的人即可得出结论,而不必苛求验证每一例死亡是否新冠导致。

其实这个工作不必我做,早有好事者操刀。《纽约时报》近半年来发表若干追踪文章,都是关于这个话题:2020年美国人口总死亡率与往年平均值到底有无差别?下面是纽约时报12月5日长文的结论部分。特引用原文并翻译如下:

“Deaths nationwide were 19 percent higher than normal from March 15 to Dec. 5. Altogether,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377,000 more people than normal have died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at period, a number that may be an undercount since recent death statistics are still being updated.”

“2020年3月15日至12月5日期间,(CDC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全国的人口死亡率较往年(2017-2019年平均值)高19%。分析显示,在这一期间,美国比往年多死了37万7千人。因为CDC的死亡人数统计数据总是滞后(基于各州各县的上报,滞后1-8周不等),这个数据(包括19%的比例)被低估的可能性很大。”

美国今年没有饥荒,没有战事,只有一场流行的传染性疾病:新冠。我的结论是新冠不但是实实在在的威胁,而且正在杀戮民众。任何怀疑、轻视新冠思维和逻辑,不是无视科学的反智行为,就是别有用心的图谋害命。

下面是《纽约时报》文章和CDC官网相应内容的链接。方便明察的读者参考、验证。

美国《纽约时报》2020年12月5日分析报道: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us/covid-death-toll-us.html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截至2020年12月23日数据:https://www.cdc.gov/nchs/nvss/vsrr/covid19/index.htm

 

注2美国加州新冠病例、死亡率与年龄组之关系

因为手头没有全美国或我们居住地伊利诺伊州的数据,假设加州的数据代表美国平均趋势,应该合理。加州的数据表明,带新冠病毒者(无论有无症状)的死亡率与年龄相关。虽然总平均死亡率(截至2020年12月22号)只有1.2%,但随着年龄增加,危险显著增加。60岁到80岁之间,平均死亡率高达10%左右。80岁以上,比例更高达40%!见下图。

数据来自美国加州政府网站: https://www.cdph.ca.gov/Programs/CID/DCDC/Pages/COVID-19/COVID-19-Cases-by-Age-Group.aspx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密码过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非常感谢关心。一家人已经完全恢复!祝好!: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多谢分享,非常有价值的信息,也很高兴你们一家都康复了。
密码过期 回复 悄悄话 作者自注:为合韵,诗中第四句最末一字应为“折”,形容丢失味觉、嗅觉。
密码过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haohao88' 的评论 : 感谢欣赏和关心。
密码过期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说三四句' 的评论 : 感谢欣赏小文和关心。每天都有进步,渐近线趋向完全康复。
说三四句 回复 悄悄话 祝你早日康复!我在11月初也不幸中招,现已完全康复,没有任何后遗症,所以不用担心
haohao88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亲身经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