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柳林

中国、美国 - 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亲友、同好分享。
正文

回忆岳母

(2014-09-08 09:51:27) 下一个
2013.7.4

引子

自己的母亲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长在河南农村老家。有一表姐相从甚亲。后来母亲由父母媒妁之言,与父亲定亲后,就离开家乡,跟在祖父身边上中学,上大学(祖父是中学校长并在那所大学里任教)。毕业后与父亲完婚,随父亲到北京生活了。表姐在家乡,结婚生子,一辈子留在了农村。

五十年后的一九八四年,母亲想起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姐姐,说想让她过几天好日子。就把她接到北京,在我家住了几个月。我家住三楼。老太太看什么都新鲜,孩子们也都尊敬她。她每天笑呵呵的,透着高兴。做饭时挤进厨房,非要帮忙。妻子说您歇着,我们做。老太太不走,从窗口探着头向楼下看。我问,您看什么呢?老太太一脸蹊跷:这洗菜水都流到哪去啦?老太太的见识可谓不深。

妻子和我说不上是青梅竹马,确是初中同班同学。她家离我家几百米,都在同一大院里。有一天,妻子邀请老太太到她家坐坐。老太太高兴地去了。回来后拉着我的手,说,哎呀,人家那妈呀,长得慈眉善目,又懂礼。说话慢声细气,那么和气,一点架子没有。说话间脸色一变,说,“咱家(指河南乡下老家)的人和人家比起来,那就都是土匪!”我们听着笑做一团。其实,老太太的见识一点也不浅!

一.

到今年六月,和妻子结婚整整三十年了。初见岳母大人却是四十年前的一九七三年。当时我和如今的妻子在京郊农村的同一个村插队。正是十几二十不到的毛头小伙,说情窦初开有点矫情,但常琢磨着找机会接近心仪的女孩儿是事实。有一次“创造”了一个机会,自告奋勇到她家代她取个什么物件回村,第一次见到华阿姨。她当时五十岁上下,言谈举止里透着同学里知识分子妈妈的风韵。说话带着微笑,口气慢慢,软软地,和蔼可亲。我自此就没忘了这第一印象。

后来我和暗恋的女生先后离开农村回城,联系竟渐渐地断了。是七年后傍晚的一次偶遇,才又把希望之火重点了起来。之后的事就顺理成章了。只是她到现在怎么也不信当年我有心仪的那一段,说我是用话“忽悠”她。

二.

先岳母华宜玉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教授,上世纪四十年代毕业于著名的北平国立艺专。教过中学,教过师范。五十年代初来到清华建筑系,教建筑美术五十年,桃李满天下。有位行内的邻居如此介绍她:“华宜玉擅长水彩画、建筑美术教育,曾是水彩画坛享有盛誉的水彩画教授、水彩建筑画的专家,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著名女水彩画家之一。作品有水彩画《静物》、《晨曦》等。其中《烤烟房》获全国水彩、粉画展优秀奖;《江南民居》、《洞庭春》、《居庸关》、《排云殿》等为中国美术馆、美国东方艺术中心等收藏。另外出版有《华宜玉建筑水彩画》、《华宜玉建筑水彩画选》、《建筑水彩画技法》。”

说岳母画画得好,不是恭维,是专业,有公论。人长得好,则是说法。有位老邻居,二十多年没联系。前不久通信,我顺便问候嫂夫人。他客气,回信没提我妻子,只写到“我伯父曾在清华建筑系教书。告诉我说你岳母画画得漂亮,人更漂亮”。不动声色就把问候带到了。高人。

岳母做学问作画一生,典型的职业妇女。一辈子却也生养了六个孩子,女人的事一点没耽搁。内心里知道自己漂亮,而且和天下所有女人一样,也在意别人怎么说。我太太是家里的老幺。当年陪五十来岁的母亲上街时,总被她悄悄拽着问,我是不是比对面那位还胖啊?有一年我们女儿从美国回去,和二姐的女儿一起去看外祖母。两个二八芳龄的女孩儿依偎着八十岁的老太太照相。我按快门时,顺口恭维老太太,说,您这两个外孙女多靓丽啊。没成想恭维就没到位,老太太嗔“怒”地回我:“我当年也这么漂亮!”



年轻的岳母。民国时期

文革初起的六十年代,岳人家被迫搬迁,三代人挤在四,五十平米的居所里。到底是艺术家庭,布置仍古色古香。墙上字画,瓶中插花。岳父好古董,破财买来的两个镶石面儿的黑硬木圆凳,永远摆在进门处待恭候来客。说起来岳父也是学画出身,但当年为了养家,半路出家教音乐,竟再没回到本行。一架黑色的竖式旧钢琴,挂在墙上的各式各样中西乐器,成了家里摆设的组成部分,平添不少格调。就是在文革年代里,家里也每天香烟缭绕,沁人心脾。我到现在闻到幽香时,内心中总还能荡起当年初踏女友家门的感受。曾有父执辈老朋友评说,当时在清华,她家房间的装饰和摆设是一景,被人乐道。透显出主人的修养和心境。

岳母二零零一年最后一次来美国。当时她刚做过癌症手术,我们接她来美国。一是给她换换环境,另外我那段时间恰奉派在外,也为家里有个照应。来后不久,说要为女儿最后画一幅画,其实是虽高龄舔犊之情不散,心里寻找自己离开尘世后儿女们的托付。五尺人物工笔立卷,画的是观音女菩萨,题字“慈航普渡”,为女儿一家求菩萨保佑。画现在挂在我们的卧室里,就近保佑着我们。 画风恬淡飘逸,色调清新,线条流畅,没有一丝手抖的迹象,根本看不出画家作画时已年过八旬,更癌症缠身。老太太自己家里挂着一幅字,是老同学写的。只四个字,其中有一个“懿”,最让老人家高兴。跟我说过不止一次,说这个字不是随便哪个女人都担待得起的!

 


《慈航普渡》

三.

岳母祖籍山东,一九二二年出生在北京的书香家庭。满清时,朝廷每十二年从各省(当时的府)举两名慧生为“拔贡”,进京参加会试。通过者授贡士,补知县缺。她的祖父戊戌年被举。后补位河北正定及省内第一大县保定县知县。岳母的父亲于北京大学一九二四年地质系毕业,在大同供职。岳母的母亲出生在山西太原。外祖父光绪二十九年清朝最后一次科举中进士,民国间官至山西省造币局局长和省财政厅长。岳母讲过小时候每年随母亲回山西姥姥家,坐火车,住旅馆,小汽车接送,在城里兜风,像是当今而非近百年前的风景。可见当时家庭的殷实。



左起:岳母,(她的)母亲,弟弟,姐姐。民国间

按说出身如此类家庭的女儿应可无忧无虑,尽享“女孩富养”的古训。不料中国逢百年乱世,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先是祖父不谙为官之道,辅之当时军阀割据,祖父所属吴佩孚的北洋系兵败第三次直奉战争,他不得已辞官回家。上世纪初大学生凤毛麟角,本可籍北大毕业的父亲中兴家庭。但父亲却不幸染疾病,二十六岁英年早逝。留下二十三岁的妻子和三个年幼的子女。两代男人没有撑住大梁,家道从此衰落不振。从岳母留下的回忆看出,变卖家当渐成大家庭(祖父母,寡媳,三个儿女)主要的收入来源。只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岳母仍然有条件受到了极好的启蒙教育。

祖父宦途失意,退官回家,教育爱子留下的骨血成了消磨时间的手段。时新旧文化激烈碰撞,饱浸传统文化的祖父不得不常常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道与“书香门第”的家传之间纠结。岳母和大她一岁的姐姐在北平上小学,又初中,一直到同时考入国立北平艺专攻西画,一路民国新学不断,当然都是他首肯的结果,造就日后扎实的职业功底。但自幼家里三从四德的规矩,课外私塾熟读《三字经》,《女儿经》,《朱子之家格言》诸书和常年的临帖习画,辅之祖父一天口中不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笑不露齿,语不高声”的庭训和提督,陶冶出姐妹们文静,端庄的举止,或说是现在时髦的词儿“民国范儿”吧。我亲眼见过岳母调教孙辈们吃饭不得出声(吧唧嘴),筷子不可插在碗里等。我们女儿在美国长大,光是坐下来腿的位置该怎么摆,就被外祖母说过多少次!我太太从小的家训,近朱而赤,最容不得我有时痒极了在人前挠挠耳朵,抠抠鼻子,弄得我习惯性地忍着所有皮肤上的不适!太太的习惯多少潜移默化地传到了在美国长大的儿女们身上。有时他们的举止受到邻里朋友们的谬赞,我们听了很受用,觉得可以告慰先人。

四.

“富养女儿”的道理据说是,若女孩从小宠着,生活向高标准看齐,慢慢地富贵惯了,日后眼就高,选夫择婿的时候不致意气用事,把握得住。或用现在国内时髦的话就是能“Hold 住”。岳母家把她“富养”到大学毕业,没想到婚姻大事上,她竟义气用事,自己做了主。二十年富养的功夫一朝都付流水。

岳父是山西穷县阳高人,家里几代小康农民。父亲早夭后,寡母靠祖上遗留土地出租度日。岳父儿时在偏远的山乡是个另类。他跟我说,小时候上私塾。觉着老师神气,立志要当老师。老师是小学毕业。他就吵着闹着要上小学。上小学的时候看着小学的老师更神气,就下决心要读师范。读完师范,心越来越大,想进京,因为师范的老师都是北京来的。他拿着老师的推荐信,投师北平的名画家白雪石,进了北平艺专的前身京华美专,永远地离开了穷乡僻壤。岳父的故事是二十来年前讲的了,但印象特深,总不能忘。



山西阳高岳父儿时生活的院落

岳父来京一年后,岳母考入艺专。两人一个出自诗书官宦的京城家庭,另一个来自山西僻壤的农户,典型的门不当,户不对。按说擦出爱情火花的几率不大。但岳父不但画画的好,音乐也在行。琴笙笛瑟,样样上手,最是二胡拉得如泣如诉。加上岳父家传说有蒙古血统,年轻时一表人才,貌相风度绝不让城里同学。岳父拿出从山西乡下挺进京城的韧劲和耐心,追求“心仪”的女孩。几招下来,岳母把“富养”的薰陶扔进了爪哇国,堕入爱河。风声走漏到家里,母亲大人拍着桌子发雷霆。但岳母主意已定。几番周折后,爱人终成眷属。第一次透显出岳母大事上外柔内刚的性格。



婚照

五.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兴演讲比赛。如没记错,清华一女生在北京市一次比赛里拔头筹。话题是做女人,事业和家庭兼顾虽然很难(指不容易做好和实践起来的艰辛),但一句“我们认了!”(演讲的标题),掷地有声。不知那位女生后来是否熊掌与鱼兼得。岳母当年大概没想那么多,事业与生活一起敲上门来时,只好应付了。

大家闺秀没有嫁入豪门,生活上自己就得上路了。在内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在外挣钱养家,职业情怀,大大小小的考验接踵而来。二十出头的岳母先随岳父至河北滦县师范,教美术,地理和历史,再至唐山教中学。整个四十年代,华北大地上烽火连天,先抗战,后内战,岳父母拉扯着四个孩子(老五和老六是“五零后”),在河北乡下艰难而又乐观地活着。岳母回忆中有不少对这段生活的白描,也折射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万象:

“永增(岳父)在学校对面租好三间大房,中间堂屋,两边住房里各有一个大炕。进屋上炕,盘膝而坐,炕桌就是学习工作(备课)的天地。新糊的白窗纸,贴上了美丽的窗花。加上简单的陈设,显得干净利索。这里烧饭用柴禾,永增已买好满满一屋的玉米秸。晚上点燃豆大的柴油灯,加上做饭时的烟熏,第二天鼻孔都是黑的。夜晚躺在炕上,望着常年烟熏火燎成黝黑一片的房梁,思绪万千,我将在这里生活下去,一年,两年 、、、”

“生活的苦可以为乐。柴香,烟味,小油灯都是回归自然的乡土气息。熏得黑中透亮的房梁象抹了一层绝妙的天然油漆。上支下挂的老式窗户正好展现学生的窗花作品。窗上贴着喜鹊登梅,门上则贴满挂钱,分外喜庆,鲜亮。冬天来了,老大一天天长大,满炕乱爬。王妈做饭,用绳子拴住孩子,保护他摔不下炕来。每天从学校下班归来,都看到的是这番图画。” “

由于战争不断扩大,物资日渐匮乏,通货膨胀无法遏制,学校改发实物。每月领到成袋成袋的玉米,小米,高粱米。永增用自行车把玉米驼到集上去卖,换回土豆,柴禾,大米,白面和鸡蛋。为了节省,我们常借到毛驴到学生家推碾子。看到玉米渣从碾子孔里流出来,大人孩子乐不可支。入乡随俗,我早就换下从北平带来的华丽衣装,穿着粗布长衫,自家做的布鞋,头扎一条毛巾,和王妈一起家里家外的忙乎,成了道地的农妇、、、”

“孩子一天天大了,衣服小了。以当时的收入,买成衣是不可及的嗜望。没有缝纫机,只能用手缝缝补补。说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大人孩子都睡了,在昏暗的菜油灯下,我背完课后,为孩子缝补衣服到深夜。我把永增的旧衣拆开,翻个面,就改成孩子们穿的小制服和小西式的裤子。最难忘给宏仁(最大的孩子)做的一件棉衣。离家时母亲给带上的大布头不舍得用,漏夜捡碎布头做衣里。邻居刘老师来串门,看到满桌的碎布头,惊诧不已。望着我和熟睡中的孩子大人,眼睛湿润了。我半晌无言,无法抑制的热泪潜然而下。
衣服终于做好了。数数,一共 34 块布头”!



(妻子的)大哥,岳母,二哥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寇投降。华北平原,内战又起。我教的中学与县政府隔壁,共产党的军队攻城必被殃及。于是,我们床下铺草垫,桌子架在床上,棉衣棉被再放到桌子上,人造一个防空洞,以防万一。就绪的当晚,刚刚睡下不久,只听见一种奇怪的声音,像天边的闷雷,像远处呼啸急奔的火车,令人震撼,从地下滚滚而来。转瞬间,大地上下跳动,墙壁和屋顶动颤不已,更夹杂着远处的枪炮声,轰隆地一声巨响。两边的两道大石头垒的山墙像听到号令,一齐向内倒下,床腿桌腿齐根折断,把我们紧紧扣在床下。原来滦县发生了大地震。防战争的措施救了一家大小的性命”。

四十年代末,岳父母在北平找到事,回到了城市。未几,政权易手,北平变成了北京。一九五一年,经好友举荐,岳母应聘北京大学建筑系教建筑美术。后院系调整,到了清华,从此生活算是稳定下来。可能是亲历上一代人起伏跌宕的的人生,从而内心有吾;也可能托福于岳父母秉性做人谨慎,更无弄潮的野心,虽说四九年以后清华常处在政治大潮的风口浪尖上,他们却一直相对平安,直到一九七六年文革结束,与全国的知识分子一起告别了“老九”的称号,重享为人师的风光。

六.

岳母教的是建筑系的基础专业课,所有学生都修。几十年下来,学生成千上万。路上认识不认识的,加上来家里访问看望的,都是一声“华先生”开始交谈。华姓不大,入姓时应读四声。但大多清华人都阴差阳错地读成二声。“华(读二声)先生”遂成了建筑系的保留名词了。到现在见到父执辈,老人们仍是当年华先生长华先生短的。我几个发小,天生喜欢画画,也有天份,请华先生点播过,有的日后成了美术界国内国外的权威。他们当年不随我们叫华阿姨,也叫华先生。档次透着比我们高。

我八二年从外地回京读书,才真正开始与岳父岳母的交往。岳父当时已经退休在家,得以尽心操持家务。常常看到他骑着家里那辆“三枪”牌自行车往来于校园内,车把前的铁丝筐里装满了刚买的菜蔬,杂物等。岳母则仍在建筑系授业。我有时在附近上课,就顺便接已经年逾六十的她下课后回家。每次到家时,岳父常已在门前恭候,接过画具,一杯热茶总摆在进门的桌上,看得出岳父的精心周到。听妻子说,“门不当,户不对”的父母一辈子互相没有高声红过脸。我接触他们逾二十年,妻子的话,信然。

可能是艺术气质使然,岳父母好客,结交广。从几十年前艺专的老同学,到北平时期大家庭的故交,再到清华的新老同事,加上岳母母亲家曾是个大户,表兄妹特多,说她家高朋满座有点夸张,但家里好像客人总是不断。我父母也是教书人,但教的是物理和化学,为人虽也温良恭让,家里一年来的客人可能不如她家一个月来的多!

客人多,一定是主人谦和,人缘好。但也有哭笑不得的时候。岳父穷乡僻壤出身,打拼到京城的大学教书,朋友杂。除了老师教授们,还有理发的,有邮局的。这些朋友生活遇到困难了,有时上门借钱。一次两次还行,三次五次时,岳父母之间就起点小摩擦。出身贫寒的他同情心还特别重。有一次一个小贩敲门卖菜刀。他不但请人进到家里,临走还送给人家两个馒头。事后讲给我们听,大家都为他捏一把汗。

七.

岳母面相温柔,平日说话从不高声,看上去是个不紧不慢的人,做事的风格和习性却与外表大相径庭,是个典型的急性子。或用恭维的话说就是麻利快,眼里揉不得沙子,手里停不下没干完的事。工作上的事我不了解。听妻子说当年系里接建筑项目时,请她画建筑渲染图,她常常漏夜加班,画摊到画板上,不画完不停手。家里的小事不少,凸现她的性格。记得第一次到女朋友家过春节吃午饭,一大家人我是“新兵”。但我话不少,饭吃得就慢。渐渐地人们开始离席。岳母爱干净,眼里容不得凌乱,没仔细看一阵风似地就
把饭桌清了,回过头来才想起来问我是否吃好了。我“斗胆”说还没吃饱,招得全家异口同声地“讨伐”她。几十年后,她还记得此事,提起来就笑着向我赔礼。

岳母教美术,除课堂讲课,常带学生室外写生。就近在清华,比如闻厅或照澜院。远了全国各地到处走。有一次到了黄山,为画日出,留宿山顶。几十年前,黄山上没有今天旅游天堂的盛景,不过几所民居和破庙。交通就是靠走。留宿的当晚,赶上一位产妇临盘,偏巧难产。大夫远在天边。家里人呼天地不灵,找到这位生过六个孩子的女大学教授求救。岳母说这时也顾不得害怕了,拿把剪刀消消毒,打一盆热水,果断地就上手了。只记得岳母讲故事的时候绘声绘色,但已经回忆不起来细节了。孩子反正生了出来,母子平安。一家人自然感谢不已。岳母这么多来年却想起来就后怕,万一失手怎么向夫家交待!比比现在人倒在马路上都不敢扶,生怕惹上官司,说今不如昔不为过。

九十年代她第一次来美国探望我们。赶上小女过万圣节,要穿“奇装异服”。她为了替我们省钱(其实也没几个钱),拿出当年过苦日子自己做衣服的干劲,利用家里现成的布料,连夜赶出一件“披挂”。女儿第二天穿着出去,蹦蹦跳跳地到邻里街坊家要糖,好生得意。平日我们上班,周末或假日带他们二老外出或逛街,或访友,或游山玩水。出门前她永远是第一个收拾停当,安静地等在门口,笑着看着我们一家大小手忙脚乱。

八.

岳母性格里不大为人知的另一面是她内心的刚毅和坚韧。从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拉扯四个孩子到在人才济济的中国最高学府里以女子立足,没有刚毅和坚韧的性格支持,是做不到的。对她真正的考验是她生命里最后的五年。岳父二零零零年以八十五岁高龄去世。他病重期间,岳母查出乳腺癌。虽立即手术,日后癌症仍然转移扩散至肝,肺和骨。治疗中还不慎摔断了股骨。十几年前,癌症的治疗手段和止痛方法都明显不如当今。当时她已年过八旬,虽治疗过程总伴随着难熬的痛苦,乃至可用“摧残”形容,但她对生命的眷恋和与儿女们长相聚的愿望支持她每次都支持积极的治疗方案,虽痛苦而不辞。



岳父、岳母
 
我二零零五年初夏返国公干。几去医院探望已住院的岳母。当时她离辞世只有几个月了。老人因癌症扩散至肺,肺功能渐衰,咳痰极为困难。常常只能半躺在床上,痰得以不直接堵在嗓子里。见到我强忍病痛,问我们的生活和子女。护士和护工跟我们说,老太太真坚强,疼痛煎熬自己忍着,一声不吭,不愿意或说难为情麻烦别人。记得一次离开时曾答应第二天再来探望,但因为有事竟没能履诺。现在想起来总是后悔不已,不能想象有什么事可以如此重要以致不能如约探望重病中的老人。

后悔之余,想到一件旧事可以聊补不安。我十年前曾奉调在中国工作一年半。新年的时候,妻子携女儿、儿子来中国度假,一家人到海南三亚旅游。时岳母在第一次癌症手术后的恢复之中。我们邀她一起前往。有一天,老人和我们一起在高高的山路上走着。一定是她花白的头发和缓缓而行的步伐,引起同行人的注意。就有一位“驴友”手持相机突然跃到我们前面,只听快门嘁里喀嚓,对我们拍起照来。我们正在反应之中,驴友的朋友介绍说这可是新华社的资深记者哟。这时“真假”记者回过身来,说“老太太有八十了吧?我除了佩服老太太的体格,我还特别感动儿女们的孝心,能把老人带到这来!”。她知道儿女们的孝心。

岳母二零零五年七月去世。所有六个子女都守候在侧,逾六十年的养育辛苦终有报答。我们儿子当时十二岁,恰在国内,得以在老人弥留时到床前告别。他离开病房时似懂非懂地问:这是不是我最后一次见到姥姥了?妈妈回答“是”。孩子泪如雨下。

九.

一转眼,儿子今年大学二年级了。攻两个学位:经济学和音乐(中音号演奏专业)。他对艺术情有独衷,不难看出兴趣和天资来自外祖父母的基因。今年暑假出远门,参加学校组织的非洲暑期项目,到乌干达贫瘠落后的农村帮助乡民们实施各类本地的发展项目,自己并从中得到历练。行前回家打点行装,聊起今后的道路。说大学上了两年了,总放不下以音乐为生的念头。我和妻子用尽浑身解数,想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劝他学个实惠的专业,业余玩玩音乐就可以了。说走艺术这条路太窄,天份和运气缺一不可,成功的概率太小。若到头来连生计都无着,后悔就晚了。儿子争辩,你们为什么就觉得我一定做不成呢?概率是小,但事在人为,毕竟有人做成了啊!

我争着争着,总感觉着心里没底,突然悟出了原因:岳母不就是追求艺术,而且追求了一生吗!?她做成了。



小女看岳母作画,纽约

我不在艺术行谋生,不懂画。岳母的画好,有看头,是我的直觉。收篇的时候,附上岳母的几幅作品。希望读者也喜欢。



《江南民居》



《颐和园佛香阁》



《细雨》



《金刚宝座》



《青城山门》



《颐和园大戏台》



《圆明园的秋天》



岳母最后的照片之一

《全文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6)
评论
yazimoi 回复 悄悄话 没有家世是不行的,有家世能努力什么都差不到哪里去。总之一句投胎很重要。
hz82000 回复 悄悄话 喜欢,天才加勤奋
茵茵梦湖 回复 悄悄话 我在豆瓣上搜到华女士的两本画册,封面和她的画风稍有不同,先买来欣赏。

茵茵梦湖 回复 悄悄话 那个年代学画的女生不多,都是真心喜爱,文中对华女士当初是如何学画的似着墨不多,还有职业生涯的关键处。
记得以前林徽因之女梁再冰也不愿写妈妈,觉得他人写得太多太杂,后来为了以示正听才动笔,还是她写得最丰富细腻,连林少女时期在国外的旅行都记述的非常详细,这只能是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点滴熏陶的。
茵茵梦湖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博主指引,这篇原作生动和丰富许多,引子真有趣。

现在还可以买到华先生的画吗?
EZL 回复 悄悄话 好文章!好感动!!特别是你儿子见姥姥最后一面的情形,叫我想起了我的姥姥、、、
yuetan898 回复 悄悄话 有没有让你岳母讲讲她知道的梁思成林徽因的故事?
富音儿 回复 悄悄话 文章细腻朴实,喜欢。华先生的画更是珍品,谢谢。
南哥 回复 悄悄话 想不到在这里能遇到华老师的后代,有礼了。
出国时带的书中就有《建筑水彩》。
ily 回复 悄悄话 co: 画的非常好,副副都是佳作。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细细读完大作,心中充满对这位德才兼备杰出女性的敬仰!喜欢她的画!
云之南海之滨 回复 悄悄话 写的细腻感人。钩起我对我岳母的回忆。她出身大家,中学老师,擅长西洋油画。中秋之夜,故人安好。
肯塔基女人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太好了, 文笔好, 故事更好!
一生似浮云 回复 悄悄话 非常喜爱华先生的水彩画!
browncup 回复 悄悄话 不凡的人生。以前在哪里曾见过老人的画,画的非常好,副副都是佳作。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非常感人!值得钦佩的老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