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蛾扑打窗棂的日子
1997年四月,我结束了自己在深圳将近十年的生活,只身一人,带着我仅有的两千多美元,来到美国.
在罗湖桥排对出关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复杂.看着前前后后的人,有情侣,夫妻,一家老小,也有
去香港或者台湾与亲人团聚的人,几乎每个人都那么快乐兴奋,告别,拥抱,挥手,拍照,很少有我
这样行单影孤的女人,而且,我去美国没有目地,我不知道什么在等着我,象好多年前我来深圳一
样,一无所有,勇敢无畏,可那时候,我年轻,二十三岁的心情,经得起孤独和寂寞,三十二岁的女
人,漫无目地的远走异乡,多少有些凄凉和无奈,这其中的缘由,不是几句话能说的清楚,离开是
我无法选择的,去美国,恐怕也是无法拒绝的机会,人生很多的转折是这样的,你的路有很多,但
能走的,或者各种缘分让你走的,就是那一条非走不可的路.
在落杉矶停留了两个月,我就在一家中介公司的帮助下,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偏僻小城的中国餐馆
找了一份工作.真的是一切重头开始,我的那一点点英文到了美国完全派不上用场,我看不懂饮
料,啤酒,加上紧张,第一个星期就频频出错,老板的训斥和冷脸让我非常难堪,那种日子真的是
度日如年,可是我除了坚持,别无选择.干了大约一个月左右,老板找到了一个熟手的女伺应,就
辞了我.我决定留在这个小城,自己开始探索美国.
我在图书馆旁边的一栋小公寓那里租了一间房子.又到当地唯一的一所大学联系办理入学.
我很喜欢我的小房间,真的是个小房间,一张单人床就几乎占了房间的大部分空间,床的一侧有
一扇窗户正对着街道,房间的另一侧是厨房,门边是一个洗手间和厕所.地毯是很旧了,已经看不
出原有的颜色,但还算干净.我在周末的庭院里的大甩卖的时候买了一些锅碗瓢盆,一个小收音
机,一套旧的百科全书,所有的加起来不到十块钱,我已经有了一个象样的家了.
早晨起来,阳光照到我的小百叶窗上,透出红色,看到外面安静的街道,美丽的草坪和形状各异的
房子,我就起来散步.然后到图书馆看书. 图书馆真的是我喜欢极了的一个地方,宽大的桌子,各种
各样的书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非常亲切,我从来没想到办一个借书证是那么简单的一件是,
你可以用任何能证明你是当地居民的单据就可以,电话帐单,水电费的帐单和房租都行,完全免
费,马上就有一个卡给你, 可以借二十多本书,真是美妙. 图书馆除了可以借书,还有很多与读书
有关的活动,那时正是暑假,图书室里有很多小孩子的读书会,我为了练习英语,也跑去参加,和孩
子们一起听故事看书,几天下来,我已经成了附近孩子们的朋友.
我的英文慢慢地可以和孩子们交谈了,他们非常友好地向我介绍周围的生活。一个叫李萨的
有一天,李萨到我的小房间来,告诉我她明天过生日,邀请我去他们家参加她的生日聚会,
我很高兴地接受了她的邀请,还问她我去的时候要如何表现才不会失礼,因为我没有参加过
生日聚会,李萨很奇怪,那你在中国没有过过生日吗? 我告诉她我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提起
过我的生日,偶尔妈妈会突然想起来,大多数都是过去了几天了,然后就是下面条的时候在
我的碗里加个鸡蛋,就算是补上了生日了。
在李萨的生日会上我看到了她的好几个朋友,都是十岁左右的女孩,李萨像献宝一样把我介
绍给她的朋友,她的朋友都惊讶极了,在她们生活的小镇,的确是很少外国人,更何况一个
来自中国那么遥远国家的外国人,想想看,就像陕西的大山里,突然来了一个美国人,孩子
们也会惊奇。我索性就当了这样的珍奇动物,摆好了给孩子们发问。孩子的父母这时候完全
是一副听命于子女的样子,李萨是小寿星,我看她把妈妈和后父都指挥得团团转,晚上好几
个小孩还要在李萨家留宿,李萨的妈妈要一个一个地打电话通知她们的父母,在我看来,李
萨很受宠了,还那么暗怀反心,一到十八岁就搬出去。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
夏天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我一面到学校的学习中心去上英文课,一面在办入学的手续.虽然
有一天早晨,我被一阵霹霹啪啪的响声从睡梦中唤醒,抬头看看窗户,还以为是下大雨点
了,仔细一看,“哇!”是一群一群的飞蛾,向我小小的窗户冲击。早霞如同彩带般在天际一
抹,红艳里吐露出金黄,白色的飞蛾拍打着窗棂,这不是惠特曼诗歌里的景象吗?读<<草叶
集>>的时候,我永远也想像不知道飞蛾拍打着窗棂的声音会如此美妙。人要在沉静到寂寞之
后,才会发现生命和大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