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说的,和你表达的,一致吗?
——移民父母和青春期孩子沟通讲座
周六的上午,阳光明媚,打断了我想偷懒的念头,还是按照原计划到了San Ramon Dougherty Valley High School去听关于移民父母如何更好地和出生在美国的青春期孩子沟通的讲座。
签到的时候看到了数个Amador的家长的名字,虽然大部分是Dougherty的家长。讲座是免费的,我看见排着长队拿丰盛食物的人群是吃了一惊。不习惯一心两用,我拿了瓶水,找到认识的家长,坐下来。讲座一半是华裔,一半是印度裔,全程英语。
一位六十开外,衣着典雅的华裔女士用很好听的声音开始了介绍。作为San Ramon PTA的成员,她字正腔圆的英语里有一种掌控很好的自信。她之后,Rona Hu女士的话吸引力我的注意:“我是斯坦福大学的教员,也是一位精神病医生,还是青春期孩子的母亲,你猜猜有时候我觉得哪个角色最难?”一个提问迅速拉近了她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也自然转入了家长想要和孩子沟通,却觉得困难的话题。
接着下来的却不是我意想之中的传统讲座,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第一对印度裔“父子”出场了,表演“你的数学怎么这么差”的情景剧。这“父子”,自然都是精神科医生扮演的。其实这两人根本不用表演,活脱脱每家太熟悉了,从来都是第一名的老爸肯定是把儿子凶一顿。不一样的却是一边的教授点评。说是点评,其实是对父亲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你到底想要做什么,表达什么呢?引得父亲说出心里话:
“我来到这个国家苦苦奋斗就是为了给孩子以更好的机会,结果孩子却生生浪费这个机会。我想要通过拿他和别人比,指出他的懒惰问题,从而促使他上进,给他动力。此外,我的许多失败的经验和我的短处告诉我,如果不拿第一名根本没有机会。我得让他有危机感,教训他努力。”可是点评指出,他拿儿子和别人比,训儿子一顿,上面的意思一点也没有表达出来,而是妥妥地伤害到了儿子的自尊心。下次儿子遇到数学考砸了,就不会和父亲沟通了。
于是改良版出现了。这次父亲开始还是试图比较,但是在儿子抗议后,很快道歉,并且用缓和一些的语气提出了几项建议,供儿子参考。改良版的关键点是,先建立联系,再纠正问题。Connect before correct. 此外,成绩虽然重要,却不是最重要的。成绩下降背后可能有隐藏的问题,需要发现和解决,并借此加强与孩子的关系。关系最重要。
第二个场景,却是一个华裔11年级高中女生,带了一个印度裔12年级的男同学来家里准备排练表演。妈妈毫无悬念地如临大敌。经过了吃皮蛋(英文竟是one thousand years eggs),问成绩,问SAT,禁止去房间,禁止和这个男生交往,武断地通过种族判断是否适合等一系列。经典台词:“我们做父母的百分之一百只希望孩子幸福。不过,我们百分之百确信,你只有找了华人伴侣才会幸福。”
之后,点评指出,这个女生肯定会背着妈妈约会了。妈妈的实际想表达的心理活动是,她知道男生荷尔蒙旺盛,不希望女孩被伤害。改良版里,母女俩具体讨论到男生会更主动要求很多身体接触的问题。点评是,父母需要以冷静温和的态度多和孩子讨论性教育问题。
另外一位年轻女精神科医生分享到:“我第一次约会是在大学里。我嫁给了我第一个男友。我的从父母而来的最早性教育来自于我的父亲,是在我高中毕业即将进入大学的时候。他是一位牧师,他说:‘如果你和别人发生了性关系,那也没什么(It’s Okay)。你还是我的女儿。’作为一位牧师,他这么说是极不寻常的,他的意思是,人都会犯错,犯错也没有关系,他仍然爱我。这样,我有了什么问题,比如交友不当,被强奸,或者别的事情,我都可以去告诉他。”
基督教讲求婚前禁欲。一位父亲的爱,只有在和他作为牧师的重要角色冲突的时候,才明白无误地彰显出来。同时,爱都是包容,原谅,父亲的爱与牧师的爱又并不冲突。
第三个场景是女儿告诉妈妈说自己有抑郁。妈妈回报以笑,你有什么好抑郁的,你每门课都是A。吃点好吃的,吃完就好了。讨论的时候,一个印度裔精神科医生说,我们印度父母最擅长于拒不承认以及强烈负疚感(denial and guilt)。华裔医生说:我们有得一拼。
在孩子感觉抑郁,心理糟糕的时候,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展现出来父母内心里本真的害怕,脆弱,不知道,并借着这同样的脆弱感与孩子取得联接和认同。其实直面抑郁,抑郁可能会影响到每个人,并不代表着一个人软弱,缺少动力,或缺少毅力。父母拒不承认和负疚感只会把孩子推得更远。放下紧绷的情绪,展示脆弱,让孩子的脆弱也能表现和流动出来,大概是第一步。
第四个场景是孩子去大学报到,妈妈好心地准备了水果,被孩子拒绝。水果的含义,在于孩子,大概是我是大人了,不是需要照顾的孩子,父母太热心了让人尴尬。这时候,父母的坚持无意间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能力不够,然后孩子因此情绪沮丧或者不高兴,父母却不理解其不高兴的来由,觉得孩子不领情。
父母在这里有重要一课要学。情绪上父母很容易觉得,自己怎么忽然就在孩子眼里微不足道了,在他生活里没有位置了。其实孩子的拒绝水果,并不是拒绝父母的爱,更不意味着孩子不爱你。不要感觉到个人被冒犯了,纯粹只是孩子想在外界维持一个酷酷的形象罢了。一位医生分享说,他无数次因为父母去学校大惊小怪地张罗而感到尴尬不已,但成年后,他深深感激父母给他如此深厚的爱。
第五个场景是妈妈发现了孩子在卫生间留下的带血的纸巾,以及洗衣框里衣袖上的血迹,恐惧之余居高临下责问孩子:你到底在干啥?你在做傻事吗?你有什么毛病?母亲在恐惧支配下的交流只能是南辕北辙,让孩子逃得远远的。
改良版里,母亲坐下来慢慢询问,讲出来自己的担忧和害怕,以及告诉孩子父母在那里支持她和爱她。
父母并不需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第六个场景是妈妈在孩子的同学面前说话有口音,表达不够清晰。孩子翻着白眼,指出妈妈让她觉得尴尬了。妈妈愤怒了,当着同学把女儿数落一番:你的中文比我的英文烂多了!旁观的同学尴尬得落荒而逃。
改良版是,妈妈忍住情绪,指出来其实她的同学并不在意她说话有口音。其次,妈妈很有哲理地指出:人生的目的并非要避免感觉到尴尬。如果避免尴尬,那么简单地坐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就好了。你们都做有挑战的事情,我也是一样,来到一个新的国家从头开始。我说话有口音说明我有双语能力,没有什么可尴尬的。
很多时候,孩子说的伤人话,一方面是孩子不知道他们说的话会伤到人,另一方面,父母自己的内心感觉和自信也很重要。
第七个场景是女孩在学校遇到了舞蹈队里其它孩子的孤立和欺负,妈妈立刻跳起来要去找教练和其它同学的家长论理,孩子坚决反对,妈妈又指责孩子根本就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早就说过不应该去舞蹈队的。点评是,这个妈妈太急于帮助孩子了,却把孩子推得更远。
改良版里,妈妈没有那么过度保护和过激反应,而是耐心一些听孩子有什么要说的,有什么主意。适当的沉默给孩子以机会自己想出新的解决办法。同样,父母并不需要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耐心倾听是王道。
不要否认孩子的观察,感受,以及他们自己想出来的主意。当父母过度保护的时候,孩子缩得更远,因为过度保护的背后是父母的恐惧感和脆弱感,而孩子感受到了,也会试图使父母避免经受问题的折磨,也就不会告诉父母自己遇到的困扰。不过度保护的背后,也是一种信任。
讲座过程中,有好几次我觉得很受感染。精神科专家毕竟不一样,从开始的食物让人放松,到每个场景都那么相关和切题,到每个场景A版和B版的表演前半部分其实台词基本一致,但是身体语言,态度,心态不同,效果截然不同。
我只能说,太神了。
讲座的专家是斯坦福公益组织CHIPAO,网址是https://www.stanfordchipao.com/。其成立是源于斯坦福的精神科教授和专家,对于斯坦福所在地的Palo Alto 学区2015年有四位华裔高中生自杀心感不安,力图改变。网站上也有一些情景剧内容。
Sophie Li
2019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