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50)
2019 (201)
2020 (226)
2021 (189)
2023 (1)
刚刚夸了李克强一把,又给打下阵来,惨啊。想想以前温老,天塌下来似的,不知如何应付,难为了。
在中国一季经济状况:严峻一文里列举了中国一系列的情况,目前比2007好多了,但是也不乐观,习李地位不同了,大家觉得中国就应当好,压力大。不过,如在中国经济的出路是什么?里说的,我坚信中国的出路任然是坚持改革,而不是被眼前的短期挫折分心,采取些与改革宗旨相违背的措施、政策,目的是“稳定经济、市场、信心”。
表面上,李克强的信念在哪儿。在接受金融时报专访之际,李既非常直率,承认当前的难处,也表现出坚定的信念,极富信心。金融时报总编巴伯回忆说李克强很厉害,头脑清晰,反应敏捷,对一应事件都很了解,一点儿也不需要凭稿子之类的,还坚定。
信念是信念,现实是现实。好汉还得为五斗米折腰呢。过去几个月,李克强到处下访,监督各部门严格按中央指示办事,还是无济于事。
今天的故事是中国债券市场上的一起大事。大家平时炒股票,水平高,估计对债券不太关心。在西方金融市场,债券市场远比股票市场重要,也大得多。这事件就是首起国企债券违约(default)。违约,就是借钱的企业宣布不付利息了。倒不是说不还债了,也不是说倒闭了。通常企业没钱了,或遇到极大困难,资金周转不过来,就违约。中国企业违约时发生过的,但国企还是第一次。那是两周前,保定天威说的【1】【3】,天威还是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成员企业。
我倒是不觉得意外,迟早的事儿。倒是想去一个多月前见到的新闻,说发改委通知“决不允许企业违约事件”【4】【5】。当时读了,哈哈大笑,这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不允许”?整个笑话。以“通知”形式发出,可见中国政府机构土到啥地步了,这让李克强怎么教你们?
据【3】说,“刘东亮对彭博新闻社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政府对违约的容忍度会有所上升,中国企业违约风险也会随之增加。不过并不能排除这些陷入困境的公司在最后一刻获得紧急救助的可能性。”该说的,都说了。
稍后,了解到保定的原因【6】。原来是天威早就进入光伏产业,“多晶硅投资热潮高涨的那几年,天威在四川砸下巨资投了三个多晶硅厂。其中,在乐山‘一号工程’的多个项目中,天威参股了两家大型多晶硅生产企业,2008年后多晶硅行业形势一落千丈,不得不做出破产、撤资的措施”。看上去像是投资热,中国企业没知识产权,在下游行业一窝蜂,“当时多晶硅行业太好了,利润又高,国企领导层很仓促、草率地就决定投资建设项目,即便是说要进行技改,也没那么容易脱离亏损”。
冒进、对企业长远命运不服责任,个别的,对一个国家,不是大事儿。关键是领取教训,其它企业不再重蹈覆辙。国家政策上最重要的,就是让其自生自灭,大家铭记心头。所以,大事儿是大事,过去就算了。
当时不少报道说“分析称政府有意“放任”【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四月份就表示,虽然不愿看到,但金融产品违约个别情况难以避免,要加强监测,及时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这代表了当时的共识,是个进步。
虽然会议提到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等字眼可能让一些人感到些许担忧。但考虑到去年末的政治局会议早已提到了这一说法,且年初以来不断出现在官方的正式口径中,所以“压力”应该早在中央和国务院的预料之中有所准备,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好。共识。但强调“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让人回味。
这件事在4月25日又出现了逆转,作为天威债的承销商,建设银行在央行的协调下同意借钱给天威集团以渡过这次难关天威又不用违约了,有人救它了。
“倒霉的天威集团此时则已经资不抵债,其资产基本是亏损的业务。而央行为了维持金融稳定,会为天威集团违约找到恰当的埋单者”
皇上英明,天下太平盛世; 皇上无术,黎民百姓遭殃。就像看天吃饭。
改革真难,难就难在所谓的改革排斥广大百姓参加,只是少数人的小打小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