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文学回忆录(上)摘录

(2016-09-19 18:14:47) 下一个

引梁文道言“在我看来,现代中国文学史,木心是一位金句纷披的大家。但他的火焰,清凉温润,却又凌厉峻拔,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他的一句句见识,有如冰山,阳光下的一角已经闪亮刺眼,未经道出的深意,深不可测。”

屈原写诗,一定知道他已永垂不朽。每个大艺术家生前都公正地衡量过自己。有人熬不住,说出来,如但丁、普希金。有种人不说的,如陶渊明,熬住不说。

“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Bible 是书,是经,是古书的总集,记载了纪元前千余年的人类史。而影响人类精神的势力,遍及全世界,欧洲的道德,就是宗教道德。圣经全书只是一个宗旨:人寻求上帝。历史、诗歌、预言、福音、书翰,都蕴着对上帝的爱。圣经不是神学的总集。它没有被清理,规范,所以庞杂,像人类生活本身,忍耐、懦弱丶胜利丶失败,像一个老实人的日记。作者们的热情是忠恳的,被高扬纯洁的信仰所激发,呼号哭泣,相信自己为神所派遣,来世上完成伟大的使命。他们正直、善良、真诚、热情,所以文字明白简朴,思想直接有力,有一种灵感、一种气氛,笼罩你。我少年时一触及圣经,就被这种灵感和气氛所吸引住。文字的简练来自内心的真诚。“我十二万分地爱你”,就不如“我爱你”。总之圣经不是一本书,而是许多书的总集。

东方经典以佛经最高。......佛教经典是庞大、丰富、杂乱的。而禅宗是精神快餐,易传。

知识,要者是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如此能成智者。声明:方法论,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因为宇宙是无目的。......哲学家是怀疑者、追求者。科学家解释,分析,过程中有所怀疑者,则兼具哲学家气质了。或曰,这样的科学家是有宗教信仰的,为宗教服务的。西方大科学家不满于老是追求科学,总想进入哲学、宗教,进进退退,很有趣。

宗教和哲学的起源问题,都是要求知,.......宗教与哲学的分野,一个是信仰,一个是怀疑。......宗教是由队自然现象要求正名而来,可指为神。上帝,佛,有了正名,可以呼叫。还要有型,可以膜拜。正名、赋形后,还不亲切,遂有人类自身的形象出现,崇拜人身的神,比崇拜自然现象与图腾图案要亲切得多。......所有宗教以人自己的形象来塑造神,是一大败笔。近代如爱因斯坦终于说我是有神论者,但具有人形的上帝,我不相信。

(“诗经“)风,以音乐名称用到文学,用今天的话说,是曲式、声调,......雅,.....当时是名词,意为“正”。当时的普通话,官话,称“雅言”.....颂,有说“容”,模样之意。有说指读与唱的速度和节奏。......诗经大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部分是诗人作品,更小部分是贵族的作品。古说“木铎有心”我的名字就是这里来。

(老子)道德经就是以一种令人费解的、似乎不合逻辑的风格写成的,它充满了迷人的矛盾,它那有力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捕获了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摆脱了习以为常的逻辑推理的轨道。......孔丘的思想与李耳正好相反,乐观,积极,务实,概括起来说,孔丘的理想是恢复饶舜文武的礼乐,以中庸之道架构人伦关系,他根据周公的原则,周详地建立了一个生活模式。......我推崇墨子,他不自私,不做作,他不能算思想家丶哲学家,但我喜欢的“人”。墨子诚实、聪明。....“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说。孔子谈不上哲学家,孟子也不能算,我咬住这条不放,不承认,中国哲学少得可怜。西方哲学像歌剧,中国哲学像民歌。但孟子文学才能极高,这是他们占的优势。墨子吃点亏,文学才能不及其余。老庄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故赢得世界声誉。庄子是浪漫主义。汉的赋家,魏晋高士,唐代诗人,全从庄子来。他的浪漫主义,框架太空。庄子把读者看得低,是写给不如他的人看的。

中国诗的衰亡是正常的、命该的、必然的,盛过了,不可能盛之有盛。天下哪有不散的筵席。从总体上来观照,中国不再是文化大国,是宿命的,不必怨天尤人。所谓希望,只是在于反常,异数。用北京土话说,抽不冷子出个天才。(曹雪芹)......(唐诗)“艺术成长于格律,死亡于自由”格律发展到饱和点、顶点,自然会淘汰,求变。唐是盛装,宋是便衣,元是裤衩背心。拿食物来比,唐诗是鸡鸭蹄膀,宋词是热炒冷盆,元曲是路边小摊的豆腐脑、脆麻花。

“神曲”涵盖甚大,是立体的离骚神曲是一一场噩梦,是架空的,是但丁的伟大的徒劳。

伊利亚特太幼稚,神曲太沉闷浮士德是失败的,都比不过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是诗剧,诗不能长的。“是”与“长”,不能放在一起的。诗是灵感,灵感是一刹那一刹那的二十四小时不断不断的灵感,哪有这回事?诗难以数千行。不能以故事入诗。中国诗太聪明、太魂灵,不肯上当。音乐分乐章,许多是失败的。

(日本文学)抱着原谅的心情去看这些诗,很轻,很薄,半透明。日本味。平静,恬淡。......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的大小说。皇皇巨著,与红楼梦,圣西门回忆录,往事追迹录并称四大小说。但看全本到底不如红楼梦。中国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真是触目皆然。世界上再没有两国文化如此交织。但这交织是单向的,只日本学中国,中国不学日本。中国自唐以后,宋、元、明、清照理可向日本取回馈,但一点影子都没有。中国人向来骨子里是藐视日本人,曰:小日本、矮东洋、鬼子、倭奴。其实是吃亏的,早就该向日本文化要求回馈。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真正伟大的作品,没什么好品论的,品论不过是喝彩。

有人一看书就卖弄。多看几遍再卖弄吧-----多看几遍就不卖弄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