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富利德 利希特瓦尔克
(2005-12-29 07:45:31)
下一个
也谈 阿尔富利德 利希特瓦尔克 前段时间看到有关美术杂志和书中介绍德国的美术教育. 并有关于阿尔富利德 利希特瓦尔克的文章. 为能更全面的介绍德国的美术教育和利希特瓦尔克, 我把自己所作的相关论文译成中文. 希望能为已往出版物有所补充. 阿尔富利德 利希特瓦尔克 (ALFRED LICHTWARK) 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活跃在汉堡的博物馆馆长. 他的活动能力不仅大大的超越了一个一般性的博物馆馆长, 而且在当时的文化舞台具有特殊的价值. 德国印象派代表画家利伯尔曼 (MAX LIEBERMANN) 在他著名的文章中高度评价利希特瓦尔克为当时的文化所做的贡献 . 不仅利伯尔曼, 在柏林的美术批评家卡尔 施尔非乐(KARL SCHEFFLER)称利希特瓦尔克为“民族的教育家“ . 美术史学家WAETYOLDT称利希特瓦尔克为“德国人民的美术教育家“ . 为他写第一本传记的ANNA VON YEROMSKI 称他为“德国未来的引导者“ . 阿尔富利德 利希特瓦尔克被誉为十九世纪末德国美术教育运动的标志. 对一个博物馆馆长来说, 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在今天看来是很难想象的. 在今天的汉堡还可以见到为纪念他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 团体, 街道 和建筑物. 利希特瓦尔克的生平利希特瓦尔克生于1852年11月14日在汉堡西部一个小镇莱特泊罗克(REITBROOK). 他父亲是农庄主和磨坊主.他的母亲是汉堡人. 他有两个弟妹和一个年长的同父异母姐姐. 1860年他父亲因为为别人担保不得不卖掉房子和农庄, 全家搬到汉堡居住. 这期间因为他父亲不能适应城市生活, 无力抚养一家大小并于1869年病逝, 利希特瓦尔克和弟妹只能上自由学校. 在最后的冬季学期利希特瓦尔克开始给他的老师代课, 以后更作为学徒和校长助手留了下来. 后来他有相继在JAKOBI-教会学校, GOTTSCHALKSCHEN 中学做助手. 同时(1878-1880)利希特瓦尔克去旁听当时汉堡工艺美术博物馆馆长JUSTUS BRINCKMANN的有关美术史方面美术史的课, 还在他的帮助下获得在莱比锡大学美术史专业学习的机会. 利希特瓦尔克在柏林做图书管理员同时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后回到汉堡. 1886年以34 岁便被任命为第一任汉堡美术馆馆长, 直至他1914 逝世为止. 利希特瓦尔克把美术看做是他的责任更甚于是他的工作. 他的工作不单涉及美术馆, 他还为私人收藏做咨询, 撰写有关美术教育的文章, 大力支持德国的印象派画家, 为汉堡市政厅的修建提议, 重新发现了浪漫主义画家PHILIPP OTTO, 重新揭示了中世纪的大师BERTRAM 和FRANK. 他组建了德国美术教师联合会. 他所涉猎的领域有美术史, 教育, 文化史, 美学等. 利希特瓦尔克在十九世纪末德国美术教育运动中的深远影响, 使其成为与德国美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时由于德国美术教育运动是教育改革运动 组成部分之一, 使利希特瓦尔克成为一代表人物. 利希特瓦尔克的重要文献 „美术在学校里“ 1887年3月利希特瓦尔克第一次作为美术馆馆长做了题为“ 美术在学校里“的讲演. 他批评当时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成了理智的学校“, 特别指出课堂材料没有消化, 而只是机械的学, 使人忘记要求对儿童记忆力和主动性培养. 利希特瓦尔克从中看到美术教育的重要. 后来更在1903年魏玛的美术教育大会上指出, 在当时的德国缺少美育, 人自身外表的文明, 及对自己本身的自信. 他批评当时德国人的衣着举止中的不文明, 不“美“的地方. 认为其时通过建立美术学院, 工艺美术学校, 博物馆, 为创造“美“作出了努力, 但是确没有去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如何享受美. 由此也影响了国民经济, 导致产品的粗制滥造. 利希特瓦尔克认为对美术作品不仅有历史背景的了解, 更要去亲身观赏, 更重要是引导儿童及青年一代去认识现代美术, 使他们“生活在他们的时代, 不要让对过去的想法而减少对目前的.“ „美术馆的任务“ 因此博物馆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希特瓦尔克希望博物馆不是简单的建在那, 等候人们的到来, 而是公众设施,要 参与“对我们人民美术的教育“ . 他开始在每个星期日开设讲座, 讲述美术作品. 参加者有400多人. 其中有后来在德国美术教育运动中同样重要作用的 CARL GOETZE. 利希特瓦尔克希主张:“我们不仅要有美术史的知识, 还要有美术哲学, 美学的知识, ......我们不仅要谈论这些(美术作品), 还要面对这些(美术作品)去谈论....“ 他的这个观点体现在他为汉堡美术馆购买了大量美术作品, 这个观点使汉堡美术馆及大的丰富了收藏. 同时, 利希特瓦尔克很重视邀请学校来博物馆参观. 除了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创造, 还需有从事教育的技巧, 从而引导儿童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看美术作品. „德国的未来“ 1901年利希特瓦尔克在德累斯顿第一届美术教育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题为“德国的未来“的演讲. 在其中体现了他的理想教育. 他把德国未来的发展看做是他的任务. 他说:“ 为了我们民族的发展, 我们必须从教育上要求, 让她唤醒我们的文学艺术在个各领域的热情. 其中有一种不可估量的, 把所有的人民团结在一起的力量.“ 利希特瓦尔克称这种通过艺术的文化教育为美的艺术, 也是“眼睛的教育“. 这个形式的教育在利希特瓦尔克被描绘为个过程, 让人建立其自身作为文化整体一成员的概念, 并在其中让他信任自己所属文化的艺术. 这个艺术性的艺术教育,论起意义不仅仅是对单个艺术作品的认识, 而且是“个性培养的入口“. 因此这种教育也是通过艺术享受对建立民族个性“自身的自信“的教育. 利希特瓦尔克和美术教育运动及其影响美术教育运动作为19世纪末, 20世纪初德国教育改革运动 的组成部分对其后的德国教育起了深远影响. 利希特瓦尔克成为美术教育运动的一个标志. 通过他的努力使人们开始重视对艺术品的感受, 重视图画课的意义. 对利希特瓦尔克的研究则是德国美术教育研究不可逾越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