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远去的电影

(2014-10-20 13:12:20) 下一个

小时候很爱看电影. 那时候平常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也没电视可看. 电视机这个家伙只在小学同学家里和父母亲工作单位的工会俱乐部见过-还是黑白的--而且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节目播出. 那个小学同学父辈什么人在国外,经常有侨汇寄来,到她家常看到一些用这些钱从市里”华侨商店”买的,当时鲜见的”奢侈”品, 记得有黑白电视机,精美绝伦,有真人一般头发, 会眨眼睛的洋娃娃,还有一个可以弹出蛋壳的鸡雏… 

当时父母亲工作的地方每星期六都会放一场电影,天气暖和的时候在露天,先是简单的用几根粗木桩支起一块白幕布,每次放映电影前都得好几个大男人拉动连着滑轮的绳子把幕布升起来.后来进化成电动升降的银幕,尺寸也大了许多,落下来不用的时候,卷在固定在铁架子上的铁盒子里. 冬季天气冷了就搬进兼作饭厅的大礼堂. 电影有时要买票,可大部分时间都是免费的.就这么着,几乎所有当时电影院里上演片子都看过了.每部影片开始的时候,都要播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嘹亮的乐曲一响,热闹的人群就立刻安静下来,有些孩子们还会因终于盼到开演而激动地鼓起掌来.那些年,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每周六晚上的电影就是许多大人和所有孩子们的节日.现在想想,不记得父母亲和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只记得每到周六,邻居的孩子们都草草吃点东西就抗着板凳,拉邦结伙地奔赴电影广场.记得有一次,我周六放学回来晚了,是当年十来岁的妹妹为了晚上的电影而亲自出马主持做了晚饭:烙饼,稀饭.我回家的时候,她正站在小板凳上,一会儿揉面,一会儿翻着饼铛里的饼,忙成一团.当然,饼烙得一塌糊涂。

文革中, 那里还放映了许多被禁演的片子供广大人民群众”批判”. 其中有”武训传”,”清宫秘史”,"桃花扇“,”早春二月”,”舞台姐妹” 等等. 记得”清宫秘史” 是在大礼堂里放的,控制很严,小孩子不让进.正好我们邻居当了中学红卫兵的大哥和二哥在礼堂门口把门.我老爸带着我和妹妹走过去说,”她们妈妈在里头呢”. 大哥和二哥把头一扭,假装没看见我们,我们就他们手底下钻进礼堂--那时觉得他们身材好高大啊. 

记得那个电影是配了字幕的.现在还依稀记得其中字幕上打出”…大好河山遭洋人蹂躏…”其中”蹂躏” 两个字那时不认识,就一个劲扯着妈妈的胳膊问. 妈妈怕影响别人,说好好看,别说话.是旁边一位素不相识的阿姨小声告诉我这俩字的念法.后来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上语文课,班主任赵老师把这两个字当生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请知道的同学上前面标上拼音.一位高个子女同学捷足先登,上去标了”JIAN TA” .老师又问, 还有谁知道?我二话没说,上去改为正确读音,然后”雄赳赳,气昻昻”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引起底下同学们一片质疑的嗡嗡声. 班主任老师高声说,人家预先查了字典,当然能念对了.自此班里使用新华字典成为当时的”班时尚”.—其实我一直想告诉赵老师,我早就知道这两个字的,是电影里看来的,可终于没好意思说. 

”武训传”放映那天,孩子们听到小道消息早早来到电影广场.一直等到夜里11点还没开演.后来有人说,这部影片特反动,要限制在很小范围内批判,小孩子们就别等了.我和妹妹熬不住就回家睡觉去了.而邻居那红卫兵哥哥们比我大两岁的妹妹坚持到午夜,终于看到”武训传”.第二天把其中武训说的话学给我听”踢一脚,给俩钱….”让我懊悔不以.

其实,看过的电影中还是革命战争题材的多. 有”南征北战”,”上甘岭”,”烈火中永生”,”红色娘子军”,还有很多.看得我心生感动,总想钻进电影里去,当个故事里的英雄.看到”红色娘子军”的时候,好象才4,  5岁,头发被老爸剪得象个男孩子.怎么也不能长出”琼花”她们那样的齐耳短发. 没办法,只好用一块深兰色的花头巾把脑袋包起来,戴上别人送我的粉红色八角帽, 就象下面图里这个样子:

 

 

我偷偷把老爸平时爱吹的洞箫当作长枪抗在肩上—这可比图中娃娃的那根扁担高级多了, 独自一人在离我们住的筒子楼不远的大操场上,冒着瑟瑟的寒风遛来遛去,心中感觉好不威武. 

除了战争题材的影片,还看了许多舞台剧拍成的片子,记得的有黄梅戏”天仙配”,” 越剧“柳毅传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好象是沪剧.记得看电影”女附马”回来,邻居一位叔叔问,小丫头,今天看的啥电影啊?我脱口而出, “马附女”,逗得邻居哈哈大笑,直到以后长成大人,老邻居见了我还记得这段经典口误.歌剧”洪湖赤卫队”和”红珊瑚”拍成的电影,使剧中的歌曲让我熟悉起来.除了著名的”洪湖水,浪打浪”和”珊瑚颂”外,直到今天我还能几乎一字不错地唱出韩英的”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和珊妹的”海风阵阵愁煞人”等插曲的全曲. 

国产电影电影看得不少,外国片也有一些,主要是苏联和阿尔巴尼亚,还有罗马尼亚的影片.早期苏联电影看过的有”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乡村女教师”,”丹娘” 等. ”列宁在十月”中革命党人”瓦西里”那句名言”面包会有的, 牛奶也会有的”给我印象深刻之极. 到如今遇到什么棘手的事,还常用这两句话安慰自己—一切都会过去的, ”面包会有的, 牛奶也会有的”. 后来有机会看到其中一些原版的电影,才知道,不是电影中所有内容都翻译成中文给观众听的。比如,电影“列宁在十月”里有一句话就跳过没翻。这句话是电影里坏人在谋划刺杀列宁时形容他的特点时说的,说他说话时P,Л这两个音不分(Картавить),说得通俗一点,即不会发大舌颤音,不会打嘟噜。大概是因为中文没有完全对应的词,解释起来麻烦,还涉嫌诋毁领袖形象,干脆省略。 阿尔巴尼亚电影”第八个是铜像”看了好几遍才弄明白故事的线索,并从此学会了一个词:”倒叙”.  其它还有“海岸风雷”,”宁死不屈”及罗马尼亚影片”多瑙河之波”都在我心里留下抹不去的印记. 

2007-08年回国时,专门到电影广场去看了一下.那兼做食堂的大礼堂还健在.而承载着许多童年回忆的电影广场则化为花园绿地,一点放过电影的痕迹都没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