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但都不是去旅游,是为生计奔。旅游完全不是我的菜,我一直错误地以为: 旅游就是劳神还费力地从自己住厌了的地方到别人住厌烦了的地方去到此一游,去花钱钱,去赞助不需要你赞助的人,旅游完全是在浪费人生。哈哈。
据说厉害了的那个国专门设了旅游衙门,官员一堆一堆的为人民服着务,让全体人民感觉特别的温暖和幸福。可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好像没有这个部门, 听说纳税人的钱,是不敢用来供养这些没用的,专门想方设法套老百姓本来就不多的钱钱的主。改革开放后,国人走出国门,去旅游,这是好事!
俺虚心的请教过一位去过世界上N多地方打卡,刚从以色列旅游了回来的一位大姐姐:
”到以色列旅游了有啥体会?”
”喔,去看了海,可是人家说这海是死的!死海有啥看头? 还去看了一堵破墙,安检还特别严,比我们的天安门的保安吓人,导游事先还打了招呼,不得乱动,被保安摁倒在地,大热天的,不是好玩的。喔,还去看了一个有金色房顶的庙子,进去一看,人家不烧香,不拜佛,没有和尚收钱,还没有LV包包卖,啥都没有买,天气热得要命,我们累得半死。“
我问她“你去参观了列祖之墓(The Bomb of the Patriarchs)吗?那破墙叫哭墙(Wailing Wall) 你听说过吗? 去看了戈兰高地 (Merom Golan)吗?去参观了苦路 (Via Dolorosa)吗?”
”我也不晓得,反正跟到导游走 。。。"
我咕咚。。。。
不好意思,俺也被人家连推带拉地整去糊里糊涂旅游过。既然“旅游"了, 俺就得说点观感免得把大家也整得”咕咚“一声。
百慕大,一个英国位于北美的自治海外领地,虽然有各种关于魔鬼三角的传说,但传说只是传说,其实据说这里是一个有钱人的避税天堂和没有钱的人的旅游胜地,她具有独特的粉红色沙滩,瞬间就可以让你不知道“今夕是何年“的钟乳石地下岩洞,和蔼可亲的岛民,鲜花盛开的村庄,清洁的街道和美丽的城市。
作为世界著名的离岸金融中心(有人说这里是著名的“合理”避税地),经常可以看到当地人西装革履的行走于街头,加上其繁荣的旅游业,当地的消费及物价水平也水涨船高。一瓶矿泉水$2.5美元,一加仑汽油$9.7美元,爱买就买,不讲价。 但总体来说,当地人的生活节奏较慢,街上行人一步三摇,优哉游哉,生活好像过得非常安逸。 加之这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谁说她不是鲜花盛开的村庄,俺跟谁急。
百慕大的文化应当是来自于当年的非洲的奴隶及欧洲殖民者(这里有各种肤色的居民,白人,黑人,黄人,花人, 呵呵),同时又深受着英国殖民文化,及从隔海相望的美国文化所影响。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英国的文化,比如汽车靠左行,热爱板球等。另一方面,他们却又使用美元,看美国的电视,而且百慕大英语与美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发音基本一样。还碰到几个可爱的玩板球的小男孩,和我家老二讨论为啥美国人说的足球(Football)要用手来打。大有:说你瓜,你就瓜,半夜起来扫院坝的感觉。
百慕大人的衣着和美国及英国都决然不同。在美国或英国,短裤都被认为是极其不正规的着装,而在百慕大却被认为是一种正式着装。由于其热带气候,女士们常常在穿着高跟鞋的同时又套着长袜,男士们常常穿着运动夹克却又带着领带。有点像咱们中国人说的穿西装,打领带,戴一顶瓜儿皮帽子,穿一双千层底的老布鞋。
一般人认为百慕大位于热带。其实,百慕大是亚热带气候。受附近流动的湾流强烈影响。百慕大的气候非常潮湿,在夏季纵然温度看似适中,但酷热指数很高。冬季很暖和,1、2月的平均白昼温度约有20°C(68°F)。有时,强风和暴雨,常使温度感觉降至冰点以下,但实际温度很少降至10°C(50°F)以下。暴雨是百慕大淡水的唯一来源,靠从屋顶和屋檐下雨临时形成的小水沟收集,然后储进贮水池。每户居民通常都有至少一个贮水池,水非常金贵,海里游了泳,想用淡水冲一下,对不起,你得花点小钱钱。
废话少说, 看图识字:
买票登船, 邮轮中部大厅,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豪华有内涵。
船没开多远,就开始拍卖“名画”
闷吃死涨,海吃海喝二天,船到目的地-百慕大。 称了一下体重,小幅上扬。
出租汽车公司的黄牛。这里机动车靠左行,全家老小还加上一位不是家人的家人, 不敢造次,决定还是用公共交通工具。
首府兼岛上最大的城市 St. George
机动车靠左行,总觉得怪怪的
城市建筑
路边
汇报到此结束。
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感受一下:
天蓝蓝
海蓝蓝
拉起锚开起船
天蓝蓝
海蓝蓝
把稳舵撑起帆
就是从西岸到东岸太远啦,不方便。
博士屯上船,然后回到博士屯。
Crystal Cave绝对应该去看看,要不然,你就一辈子整不懂啥叫“秋收芋栗延时节,冬觅黄精度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