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农
作家二月河曾经写过帝王系列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又名落霞三部曲)在当时引起的极大的轰动,小说也随之被改编电视剧《康熙大帝》,《雍正王朝》,《乾隆王朝》,现代传媒体的传播推波助澜地引领出一股对清朝,非汉族统治朝代关注,其史書所记载的正史,小说戏曲构成的野史和坊间流传的大量传说故事为人追捧。《还珠格格》《后宫甄嬛传》的播出更是将清朝宫廷剧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一时间皇阿爸,皇阿玛成为时髦用语,而新出生婴儿非王子便是格格了。
涉及历史的小说,电视剧等大致可分为二大类表现形式,历史小说和历史题材小说,其取决于作者对历史的认知与个人的喜好和善长于某一文学承载体。历史小说以某朝代历史,事件人物为背景主线,说讲述的故事在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依据史书记载的事实基础上加以文学的再创作,当然同一历史事件会得出,传递许多种不同的结论和信息,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而历史题材小说则不为前面所述的框框所限制,写作上也自由得多。采某一历史题材,按创作者的思路与灵感来编故事,就如现今流行的抗战剧,只要把握住时间段为抗日战争年间而不是清末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那么无论怎么编都可归类于历史题材剧。
写这么一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讨论文学创作与文学主题这样髙大上的严肃的话题,无数文学大师,文豪对此都发表过精彩绝伦,承前启后的大家定义和论述,留给后人所能发挥的空间相当有限,有资格站在文豪肩上发言的恐怕只有高行健,莫言这样的作家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获奖感言了。
从私修的《史记》、《汉书》,到官修的“二十四史”,中国的历史典籍可谓浩瀚而详尽。不了解其他国家尤其是另三个文明古国是否也有修史的传统,中国应该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连续不断撰写史書的国家。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为清代三朝元老张廷玉奉命编撰。1911年的辛亥革命应该是清王朝终结的时间标志。从那时起至今时间的车轮已向前推进了近百年,但仍无一部可称为二十五史的清史。也许在我们普通人看来,现有的清代史研究文史资料和学术文章足已满足人们对于这段历史内容空前繁复、由盛至衰、鸦片战争惨败、八国联军入侵、与现今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的朝代(中间还有民国)的了解,况且还有历史学大家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翦伯赞的《中国史纲》等,为什么非得有一部二十五类所谓的正史-清史?
史学界有此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在早些年辛亥革命90周年之际,清史研究界就提出:“修纂清史,正当其时”的口号。
中国历来有“易代修史”、“盛世修书”数千年来延绵不断的文化传统,文化情节。让我们拭目以待在辛亥革命十百年之际能读到官方编撰的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