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芹菜妈:推荐一本暑假读物 《中东战争全史》

(2014-07-26 12:19:34) 下一个

比较客观。  《中东战争全史》·【田上四郎】

【田上四郎】中东战争全史·序章及第一章: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

第一章中东战争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阿以冲突的发端
       

一、犹太人的历史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公元2世纪,被罗马帝国逐出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流散于世界各地,遭受到种种的种族迫害。这种迫害始于罗马帝国把基督教当作国教之日,到中世纪愈演愈烈。 1789年法国革命后,对犹太人的迫害有所缓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这种迫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人为什么会遭到种族迫害呢?这是由于他们认为自己是“神所选择的子民”,执着地信奉犹太教和坚持其生活方式,难以同化于其他民族之 中。中世纪基督教社会把犹太教视为邪教加以取缔,并确立了“隔都制”(把犹太人圈在某一地区隔离起来的制度)的基础。后来,在1215年又引进了给异教徒 佩带特别徽章的制度。决定把犹太人驱逐出境的国家接连不断地出现。1290年英国公布了驱逐令,1306年法国也宣布驱逐犹太人。此外,犹太人在职业上也 受到种种限制,因为基督教禁止放高利贷,所以他们被迫从事当时最受人鄙视的放债事业。正因为如此,有钱的犹太人更加引起基督教徒的反感。

   到16世纪,由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天主教教会的绝对统治动摇了,与此同时,对犹太人的迫害也逐渐缓和下来。1789年法国革命使犹太人解放的空气高 涨起来。拿破仑正式承认犹太人共同体的自治权,1808年恢复了古代犹太人会议。拿破仑下台后,欧洲掀起了复辟浪潮,特别是德国,在俾斯麦时代出现了根深 蒂固的反犹太主义。
   1881年俄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又开始了。于是,大批犹太人从俄国、东欧各国向外迁徙,移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南非等地。从1881年开始到19世 纪末,有60余万人踏上了美国土地。犹太人认为逃脱种族迫害的唯一出路是离开欧洲,创建自己的国家,然后移居到那里去。1896年西奥多·赫茨尔[①

   西奥多·赫茨尔是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的创始人,于1860年生于布达佩斯,1905年逝世。译者注]在他的小册子《犹太国》中明确地提出这个主张。不久,这本小册子便成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经典,
    一个“返回耶路撒冷锡安山[②  
   锡安山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山《圣经》上有关于犹太人将回到锡安山聚居的记载。犹太复国主义者利用这段记载,提出了复国的政冶主张。译者注],创建国 家”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从此兴起。移居美国的犹太人1903年是150万,而1928年则达到30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犹太人大部分居住在欧洲。据 马丁·吉尔伯特统计,1941年至1945年期间被希特勒屠杀的犹太人超过600万,其结果使欧洲的犹太人社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希特 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导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蓬勃地发展起来,促进了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从1939年至1944年期间,从欧洲迁居到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约 44,100人。迁居到南北美洲的有37万人,其中迁居美国的为24万人。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1942年5月美国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 在纽约的比耳特莫尔饭店召开紧急理事会,通过了“比耳特莫尔纲领”,把目标由建设“民族之家”改为建设“国家”。1944年2月,事情发展到把要求无限制 向巴勒斯坦移民和在该地建设犹太国家的决议案提交给美国参众两院。


        二、委任统治时期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对立
       1917年12月11日,阿伦比将军指挥的英军追击土耳其军,进入了“大卫之都”——耶路撒冷城
   [①大卫是基督教《圣经》中记载的古以色列国王,童年时杀死勇士歌利亚,他深受犹太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尊崇。——译者注],并在这里实施了军事管制。巴黎和会决定,从1923年9月起,把巴勒斯坦置于英国的委任统治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四次中东战争的间接原因可以追溯到 1915年的“麦克马洪[②  
   麦克马洪是当时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译者注]书简”和1917年的“贝尔福[贝尔福是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译者注]宣言”。众所周知,第一次世界 大战(1914—1918年)是在英国、法国、俄国和美国等协约国与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土耳其等同盟国之间进行的,

   当时置于土耳其控制之下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中东地区也变成了战场。英国为了牵制该地区的土耳其军队,与伊斯兰教的统治者侯赛因缔结秘密条约,支持他们起 来造土耳其的反,允许他们战后建立“阿拉伯国”以作为报偿。这就是“麦克马洪书简”的主要内容。另外,英国为了换取美国犹太人对协约国的支持,应允“赞成 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促使这个目标实现”。这就是“贝尔福宣言”。战后,英国无视“麦克马洪书简”,但却实践了“贝尔福宣 言”[是英法瓜分中东地区,没有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而是分别建立数个小国。——松鼠妖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迁居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增加,人们开始 担心,形势这样发展下去,迟早犹太人在数量上要超过阿拉伯人,其结果必将造成阿拉伯国土被抢占的局面。进入30年代后,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的政策使迁居巴勒 斯坦的犹太人迅速增加。在这种情况下,1936年5月至9月,要求犹太人停止向巴勒斯坦迁居的巴勒斯坦人,在犹太人迁入的拓荒区全面发动了暴乱。同一年, 阿拉伯人游击队的活动也达到了一个高潮。继之,从1938年至1939年和从1946年至1948年,游击队活动愈演愈烈。阿拉伯人的暴乱使英国意识到事 情的严重性,于是在1940年断然采取了限制犹太人移民的政策。1938年巴勒斯坦总人口是141万,其中伊斯兰教徒为98.9万,而犹太人达到40万以 上。
       与1919年相比,犹太人有了显著的增加,  
   当时人口总数为70万人,犹太人只有5.6万。在1936年至1939年的阿拉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冲突中,犹太人死亡329人、负伤827人,英军死亡 135人,负伤386人,阿拉伯人死亡3,112人、负伤1,775人。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巴勒斯坦是很平静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对立的阿拉伯人与犹太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时,针对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救济犹太人作为一个国际性问题被提了出 来,犹太复国主义中心由欧洲转移到美国。犹太人反对英国限制犹太移民的斗争愈演愈烈,美国政府也施加压力,使英国政府进退维谷。结果,英国于1947年4 月把巴勒斯坦委任统治问题提交联合国。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联合国大会设立了由11个国家组成的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该委员会亲赴巴勒斯坦调查之后,于 1947年秋向联合国提出了两种方案[①加拿大,捷克等国主张把巴勒斯坦划分成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实行国际化,印度,伊朗和南斯拉夫主张 成立巴勒斯坦联邦,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分别实行地方自治,并限制犹太移民。——译者注]。最后加拿大、捷克等五国代表提出的方案在1947年11月29日的 联合国大会上得到通过,即把巴勒斯坦分割成阿拉伯和犹太两个国家,鉴于耶路撒冷及其郊区在宗教上的重要作用,由联合国管理。这个分治方案是以30年代犹太 人拓荒地的分布情况为基础研究出来的。为了使联合国通过这项决议,美国总统杜鲁门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东西方冶战的高潮中,苏联同美国 共同支持了这项议案,出现了美苏结成共同战线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背后的目的何在,已被后来的历史所揭示。

   1948年5月14日,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结束,英军从巴勒斯坦撤走。过去英军的存在对阿拉伯人起了一种遏制作用,现在这种遏制力消除了。1948年5月15日[②

   根据世界知识出版社的1982年《世界知识年鉴》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以)摩西·达扬著《达扬自传》等资料,以色列宣布建国是在5月14日。——译 者注],就在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宣告以色列国家成立的那天,阿拉伯国家军队高呼着消灭以色列的口号,进入了以色列的领土,巴勒斯坦战争由此而爆发了。

   历史就是这样——以色列靠英国的保护得以建国,借助于联合国特别是美国和苏联的支持迎来了国家的诞生,由于英军的撤退而陷入战火之中。在此之后的几次战争中,以色列不断加强与大国的联系,

   同时也更加受其掣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政治、外交和军事的各个领域必须与大国加强联系的小国以色列,由于处于地缘政治的重要位置上,而被纳入超级大国的世界战略之中。
       第二节  中东战争的国际政治背景

   在战后东西方冷战的条件下,阿以冲突然起的每次战火都被大国所利用,成为他们推行其世界战略的一环,特别受到超级大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巨大影响。

   1943至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渡过军事斗争的高峰,政治占有更大比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美国所设计的战后世界蓝图是:“在世界范围内建立 起自由贸易主义体制。这项重大政策目标的障碍是,战后洪水般的社会革命浪潮和苏联势力范围的扩大。”(引自加布里埃尔·科尔克所著《战争的政治学》)中东 是美苏冷战全局中的一部分。战后,中东战略结构的形成,可以说是苏联染指中东和欧美采取对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1945年 至
   1949年;第二阶段由1955年至1958年(包括苏伊士运河战争在内),第三阶段由1963年至1967年,即古巴危机后至六天战争前;第四阶段由
   1967年至1973年。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战争和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是在英法对美苏的战略结构中进行的。苏伊士运河战争使中 东地区的霸权由原来在英法手中而转至美苏手里。六天战争和第四次中东战争背后潜藏着美苏争夺霸权的性质。下面回顾一下中东战略结构形成的过程。

       一、第一阶段;早有南进企图的斯拉夫民族染指中东和欧美加强防务体制(1945——1949年)
       1945年,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苏联已经计划要在
   1945年6月至1947年初对中东进行一次大的突破“作战”。由此,美苏开始了一场特殊形式的“战争”。对这场“战争”感觉迟钝的美国在大战结束一年 半之后才发现苏联的企图,于是在1947年3月12日发表了“杜鲁门主义”声明,宣布奉行对苏封锁战略。勿庸置言,构成“杜鲁门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当时首 席苏联外交问题专家乔治·凯南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克里姆林宫政策的特点是变化不定,到处钻空子,乘虚而入,企图填补权力真空,有鉴于此,对苏联必须进行 “长期的、有耐性的、毫不动摇的无隙可乘的封锁”。美国当时应该首先对付的是出现于东地中海的危机。

   美国对土耳其和伊朗的政策取得了暂时的成功。1946年秋,苏联施加压力的重点集中到希腊。如果希腊崩溃,那么土耳其和伊朗的垮台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在 这种情况下,杜鲁门总统采取了封锁苏联的第一项新政策。他说:“在这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如果不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它所产生的影响将不限于东方,也将波及 西方,我们应当立即采取果断的行动。”在1946年至1948年期间,美国向希腊提供了5.25亿美元的经援和2亿美元的军援。根据1949年至1952 年的“马歇尔计划”提供了经济援助,实施了柏林空运,进而在1949年4月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欧洲正面的对苏封锁大体上完成。

   1947年11月,在美苏这种冷战形势下,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案。翌年,即1948年5月15日,犹太人宣告一个犹太人日夜盼望的独立的国 家建立了。以色列独立宣言发表11分钟后,美国宣布承认以色列国。苏联是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国家。对以色列这个新生国家,当时美苏的利益是一致的。在 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停火期间,以色列从捷克共产党政权(1947年2月刚刚诞生)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轻武器、火炮和弹药,就是一个佐证。甚至还组织了从 布拉格到雷霍沃特的定期空运。飞机是从美国和英国秘密购进的。在巴勒斯坦战争中,美苏共处外交明显地表现出来,它削弱了英法在中东地区的霸主地位。

   以色列在战争的善后工作告一段落之后,从1952年至1953年期间开始,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向国际上寻求遏制保障。正巧,1953年英军总参谋长约 翰·斯莱塞空军元帅正式使用了“遏制”这一概念。翌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也在“大规模报复理论”中引用了遏制概念。当时以色列甚至试图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 国或准成员国,提出了与欧洲防务共同体进行合作和加入英联邦的要求。但是,以色列的努力都失败了。其原因很多,借用西蒙·佩雷斯[①

   以色列军事评论家,曾任以色列国防部长。——译者注]的话说,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国和欧洲各国政府怕惹怒阿拉伯人。当时,欧美各国政府还正在忙于朝鲜战争 的善后工作,组建东南亚条约组织(1954年9月),与伊拉克签订军事援助协定(1954年),缔结巴格达条约(1955年)等,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建立 世界性的封锁苏联体制。
       二、第二阶段:朝鲜战争结束后苏联重进中东和苏伊士运河战争 (1955-1958年)

   美国于1954年1月改为大规模报复战略,翌年(1955年)与英国、土耳其、伊拉克和巴基斯坦签订巴格达条约,把北约的范围从土耳其延伸到印度。这个 沿苏联三千英里边境展开的同盟遭到苏联强烈的反对。苏联于1946年被迫从伊朗撤退后,并未放弃对该地区的野心。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同一年斯大林逝 世。苏联外长于1955年4月发表谈话说:“中东是苏联的近邻,苏联对该地区所发生的事情不能不表示关注。”1955年9月,苏联通过捷克向埃及提供武 器。这是苏联第一次向第三世界国家提供武器。1956年以及1958年,又先后向叙利亚、也门、阿富汗以及伊拉克、印度尼西亚提供武器。苏联向埃及提供武 器的戏剧性变化,是把纳赛尔当作当代的撒拉丁[②撒拉丁(1138-1193)埃及的苏丹(1174-1193)。艾犹比特朝的创建者。征服叙利亚和美索 不达米亚大部。1187年占领耶路撒冷。欧洲为此震惊,举行第三次十字军东侵,但被撒拉丁击败。——译者注,松鼠妖注:撒拉丁素库尔德人的说。]使他与欧 美对立,进而成为一个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推崇者,与此同时,将自己扮成阿拉伯人的最大盟友。这个莫斯科——开罗轴心不仅使以色列,而且也使美国和英国大吃一 惊,他们深深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如果苏联和埃及控制中东,欧美各国的石油供应将被切断,北约将陷于被包围之中,苏联不费一枪一弹,欧洲就得实行中立。
       这种局势,只要有个导火索就足以引燃熊熊战火。1956年7月
   19日,美国通告中止提供阿斯旺水坝建设的援助资金,这就成了导火索。遭受这个通告打击的埃及,于数日后的7月26日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用其收 入充作建设水坝的费用。纳赛尔总统这项声明是他政治生涯中的光辉顶点。10月29日至11月6日,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埃及在军事上吃了败仗,但是苏联的 大规模的军事、经济援助缓和了这种军事上的败绩。

   苏伊土运河战争在本质上是由两个战争组成的。一个是英、法、以与阿拉伯国家之争,另一个是英、法与美、苏争夺中东霸权之争,它表现出双重战争的性质。美 国反对英法进攻苏伊士运河,威胁说,如果英国不停止进攻,就要以石油进行经济制裁。另一方面,苏联也同样向英法发出警告,说将不惜动用原子弹,第一次公开 地以核威摄力量对英、法进行威胁。甚至在停战以后,苏联与中国还宣称要派遣志愿军,企图援助在军事上吃了败仗的纳赛尔总统,同时赶走英国和法国。美、中、 苏一起对英、法、以进行的这种威胁,制止了战争的扩大,是战争很快结束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美国的强硬态度,是以色列不得不下决心从西奈半岛撤退的最重要原 因。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苏联的核威胁和派遣志愿军的声明,实际上是在了解到美国不支持英、法之后发出的,它估计到不会与美国发生核摊牌后才这样做 的;二是美国之所以不支持英、法、以和袒护阿拉伯国家,据说是因为它认为如果援救纳赛尔,就可以把阿拉伯民族主义国家拉到自己的方面来,还能确保石油资源 的稳定供应,而如果支持英、法、以,就使苏联一家成了阿拉伯世界的主宰者。在1973年的战争中,美国也采取了限制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援救埃及第3集团军 等拉拢埃及的策略。

   与在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中的协调情况不同,美苏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的关系一直保持“在对英法问题上协调,在争夺霸权上对立”的基本立场。

   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阿拉伯民族主义浪潮迅猛高涨的背景下,英法在中东的势力后退了。而且,北约各国(这些国家地处美苏之间)背后的要冲——埃及,加强了与苏联在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合作,发挥了阿拉伯民族解放的先驱者的作用。对此,美国于
   1957年1月发表了“艾森豪威尔主义”,宣称:“为了填补由于英法地位下降所产生的真空,应进一步发展封锁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为了对付共产主义的侵略,即使诉诸武力也在所不惜。”但是,在1957和
   1958年,约旦、叙利亚和巴格达条约的成员国伊拉克先后燃起了民族运动之火。特别是1958年7月的伊拉克革命,给了美国和欧洲以沉重的打击。为了与 此相对抗,在英国派兵去约旦的同时,美国出兵黎巴嫩。这次出兵黎巴嫩和后来的古巴危机一样,是造成苏联加强海军力量的直接原因。苏联海军逐步把它的势力扩 展到地中海。
       三、第三阶段:苏联在古巴遭到挫折后向非洲和中东扩张,六天战争爆发(1963-1967年)

   用西蒙·佩雷斯的话来说,在60年代的整个十年中,美国对中东的政策是建立在两个前提上的。其一是,美国介入中东冲突应是为了这个地区的总体利益,而不 是为了某一国的利益;其二是,应针对世界上的其他势力(苏联),而不应针对中东的任何国家。“艾森豪威尔主义”是为对付共产主义威胁提供保障,而不是为对 付其他威胁提供保障。肯尼迪总统采取的立场与此也无差别。就是说,如果对以色列的援助事先做出具体承诺,那么将可能招致苏联针锋相对地向阿拉伯国家做出同 样承诺的不幸后果。另外,以色列以西蒙·佩雷斯为首的一些人企图与法国缔结同盟关系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这样,以色列成了与任何一个国际防务组织也没有建 立关系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少有的不是任何一个地区性的经济、政治共同体成员的国家。

   另一方面,苏联在1962年的古巴危机中败下阵来之后,将其支持民族解放斗争的重点改放在非洲大陆和中东地区。60年代非洲大陆诞生了许多独立国家,这 个时期甚至可以称作非洲年代。新独立的国家多达15个。1963年,苏联将其矛头指向中东地区。这与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第三年打入埃及的情形是一样 的。从1963年开始,苏联第二次向埃及提供武器。与1955年提供的二流武器不同,这次提供的是米格-21、图-16、T-54、T-55和萨姆-2等 一流武器。

   苏联提供武器一直持续到1967年的六天战争。埃及被苏联的大批新武器搞得忘乎所以,思想深处认为武器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苏军提供武器与爆发中东战争 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不容忽视的。莱因霍尔特·盖伦在其回忆录中写到,对苏联来说,阻止它进入中东的是以色列和地中海的美国第六舰队。在美国陷入多米尼加和越 南而无暇他顾期间,苏联在地中海建立了永久性的立足点。至1967年美国终于醒悟过来,但那时苏联已经取代了西欧,在中东地区拥有了军事影响力。

   六天战争时间很短,它是在苏联从1963年开始重新向埃及提供武器之后发生的。由苏联新式武器武装起来的埃及,它致命的弱点是国内存在着经济问题。用温 斯顿·丘吉尔的话来说,埃及在苏联的挑唆下,于1967年5月22日宣布封锁蒂朗海峡,在没有定下开战决心的情况下,就匆忙地投入了战争。埃及宣布封锁蒂 朗海峡,对以色列来说是明目张胆的挑衅行为,它给以色列实施先发制人的进攻提供了借口。

   阿拉伯各国普遍存在的经济问题,是苏联支援民族解放斗争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也就是说,1967年促使纳赛尔总统匆忙进入战争的重要原因,是他的国内政 策碰了壁。1958年初成立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推行工业国有化和没收土地的政策,禁止国内私人投资,也妨碍了国外向埃及投资。十年过后,国家的经济仍未 走上轨道,资金严重不足,生产停滞不前,第二个五年计划被束之高阁。购买粮食受到限制,失业人口增加。国营工业生产力的30—50%,由于缺乏资金购买零 部件而停产。60年代初期的年经济增长率为6-7%,到1966年下降到2-3%,年通货膨胀率达到15%。节制生育也未能奏效,

   3千多万人口每年增加80万人。占国家预算1/3的军费也因部分被挪用于发展经济而难以维持20万人的军队。在这种状况下,人民的不满情绪以反美斗争的形式表现出来,1964年发生了捣毁美国图书馆事件,并减少以至停止接受美国的剩余农产品。

   国内问题无法解决,走头无路,必然迫使当政者向外寻找出路。温斯顿·丘吉尔在《六天战争(1967年)》一书中写道:六天战争是从苏联散布以色列要进攻 叙利亚的谣言开始的。其言外之意是说这次战争是在外国的唆使下进行的。六天战争,埃及和以色列都有通过对外战争解决国内问题的一面。当时,军事遏制力量丝 毫不能起到解决这种国内问题的作用,所以提出报复性遏制等多角遏制政策。

   六天战争的结果是阿拉伯人失败了,同时苏联人也失败了。从苏联的角度来总结六天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战略上,对以色列的开战决心作 了错误的判断,在战术上,阿拉伯国家的防空体系不完善。苏联之所以对以色列开战决心作出错误判断是有其原因的,那就是以色列1966年12月曾发生危机。 当时,以色列在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方面都面临着极其深刻的危机。党内分裂,艾希科尔政府优柔寡断,缺乏领导能力,对苏联采取两面外交,民众对政府缺乏信 任,贫富差距增大,有10万多人的失业大军,工人挣扎在饥饿线上,整个社会毫无生气,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对新生的以色列丧失信心而移居国外。然而,真正的危 机是在艾希科尔政府和人民的心理上。当时,唯独国防军保持着矜持,没有忘记自己所担负的使命。用约翰·金奇的话来说,六天战争与其说是一场危机,毋宁说更 具有作为解救1966年12月危机的一种手段的性质。同时,六天战争还是国家危亡之际犹太民族的危机感使达扬当上国防部长并打开危局的历史。第四次中东战 争的情况则相反,以色列过分自信,而不再抱有危机之感。

   在此之前,1965年6月,也就是美军开始轰炸北越5个月之后,艾希科尔总理访问了美国,同美国总统举行关于如何加强以色列军事力量的会谈。会谈取得了 超出预料的成功。这次会谈的最重要成果是以色列和美国打破了单纯交换情报的框框,决定双方共同定期地对中东的军事形势进行调查。这项决定具有美以共同对付 突发事态的军事计划的性质。美国曾以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为中心,详细地研究过阿拉伯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能力和美以作战纲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决定 同以色列进行全面的讨论,以便准确地把握自己能做些什么。另一方面,苏联和美国也充分考虑到在中东和地中海如何避免彼此间发生全面冲突的问题。

   从1965年6月到1967年春,以色列对美国来说,无论是在外交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和累赘[50-67年期间,美国政府直接经济 援助不多大概是3.2亿,以色列主要靠公债12.6亿、德国赔款19亿。世界犹太人捐款17.3亿,见《以色列现代史》,松鼠妖注]。但是,在1967年
   4月,以色列的军事存在压倒了其他一切因素,美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和以色列的军事合作。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情报机关同以色列的军事情报部部长亚里夫准 将、谍报部部长迈耶·阿米特建立起密切的联系。1967年5月22日,纳赛尔总统宣布封锁亚喀巴湾,形势紧张起来。当时,亚里夫准将和阿米特部长私下进行 了会晤,他们提到美国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对以色列没有大国的介入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处理局势是满意的。这样,在美国的默许下,以色列在六天战争中实施了先 发制人的进攻。以色列领导人对苏伊士运河战争时没有取得美国的同意就进行先发制人的进攻这个痛苦教训至今记忆犹新。对美国来说,它既要维护自己的名声,免 涉同谍之嫌,更要考虑自己曾做出许诺,如果阿以爆发战争,美国将把自己不介入一事及早通报苏联。六天战争就是在这些超级大国争夺中东地区霸权的冶战条件下 发生的。
       第三节  联合国的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在1919年2月的巴黎和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者组织提出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的蓝图,这是他们根据1917年11月2日“贝尔福宣言”研究出的建立国 家的设想,但这项提案被否决了。当时设想的犹太国家的地理范围是包括现在的西顿——萨萨——德拉——安曼——马安--—亚喀巴——腊法——海岸线这个范围 内的地区。在“贝尔福宣言”发表30年以后,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案。这项分治决议是促使阿拉伯国家走向战争的导火线。

   1946年初,在巴勒斯坦的人口中,阿拉伯人为126.9万人,其中伊斯兰教徒占3/4,基督教徒占1/4;另一方面,犹太人增加到67.8万人。联合 国分治决议案中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边界主要是根据两个民族的居住地域考虑确定的。根据分治决议,犹太人获得了从海法到阿什克伦的海岸地带、适宜农耕的加利 利东部、萨马里亚地区北部和未开垦的内格夫地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①位于耶路撒冷南6英里处,相传是耶稣诞生地。—译者注]由联合国管理,基督教、扰太 教和伊斯兰教等所有宗教势力都被划在圈外。阿拉伯国家对这项分治决议表示不满。原因之一是犹太人原来在巴勒斯坦仅占有近
   8%的土地,而根据决议案却获得了占55%[②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1982年《世界知识年鉴》称,“联大分冶决议规定划给犹太国面积占总面积的 57%。”译者注。松鼠妖注:第一次战争结束后,犹太人控制的土地有一半是在当时被认为不可耕种的内格夫沙漠,而水源地加沙和约旦河西岸最肥沃的地带划给 了阿拉伯人,在评论分治土地面积时,一定要同时注意土地本身价值。1964年以色列建设引水工程和节水农业才又开发了大批土地。]的领土;另一个原因是口 头上说是在古代犹太王国的土地上建立国家,而分给犹太人的领土原来是属于阿拉伯人的;再有一点使阿拉伯人对分治决议不能容忍的是,巴勒斯坦在此之前 1,800年期间一直是阿拉伯人的不可分割的政治共同体。在犹太人方面,他们尽管对耶路撒冷由联合国管理也心怀不满,但是仍欢迎分治。50年黑暗的历程走 到了尽头,前面出现了曙光。从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第一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通过“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的巴塞尔纲领时算起,已经整整过 去
   50个年头了。
       第四节  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决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犹太复国主义中心从英国转到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为了保持中东的稳定,花了很大气力支援“阿拉伯联盟”以满足英国自身战略防务的要求。在这个背景下,1945年3月22日,埃及、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沙特阿拉


   伯、外约旦、以及也门的代表在开罗举行签字仪式,结成了阿拉伯联盟。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案。阿拉伯联盟反对这项决 议,于1948年2月9日在开罗召开会议,就坚决阻止建立以色列国的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4月16日,阿拉伯联盟再次在贝鲁特举行会议,决定英军撤退后把 阿拉伯联盟的陆军派往巴勒斯坦。
   4月25日,阿卜杜拉国王和其他领导人在安曼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惜诉诸武力阻止联合国分治决议案的执行。同时还决定英国从巴勒斯坦撤退后,阿拉伯联盟统治巴勒斯坦。

   但是,尽管阿拉伯联盟拥有优势的兵力和武器,而且在阻止建立以色列国问题上表面上建立了合作体制,但在内部却因长期不和以及争夺领导权而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政治上的两大竞争对手是外约旦的阿卜杜拉国王和侯赛因王室[①

   指当时巴勒斯坦高级委员会的领导人候赛因。——译者注]。阿卜杜拉国王梦想建立由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外约旦和巴勒斯坦组成的“大叙利亚”。这个舞 台上的另外一个人物是埃及的法鲁克王。他虽被各方面看成是阿拉伯世界的领导人,但却遭到伊拉克的反对。伊拉克一直自命不凡,认为只有自己才是阿拉伯世界的 盟主。
       阿拉伯联盟除外约旦、伊拉克和埃及的三足鼎立局面外,1936—
   1939年时考克吉与侯赛因的对立此时公开化了。侯赛因利用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案的机会,宣布对犹太人进行圣战,与此同时,企图接近阿卜杜拉国王。

   在这种情况下,叙利亚、黎巴嫩、埃及和伊拉克的领导人,为了对抗阿卜杜拉和侯赛因的联合,把昔日的英雄考克吉推到阿拉伯各国派出的志愿军的总指挥位置 上。这支志愿军就是阿拉伯解放军。该军的司令部设于大马士革,武器和补给品主要由黎巴嫩和叙利亚供应。伊拉克由于对考克吉的领导能力持有怀疑,向这支军队 派去了最高监察官;叙利亚则派遣了行政军官。考克吉只有指挥作战的权限。

   另一方面,侯赛因将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组织起来,建立了救世军,由他从未指挥过军队的侄子卡德尔·侯赛因担任指挥。卡德尔·侯赛因为了购买武器前往大马 士革,但遭到拒绝。就这样,侯赛因派和考克吉派双方在仍然保持对立的情况下进入了巴勒斯坦战争。如果说两派之间相互作了点妥协的话,那仅仅是决定考克吉军 队在巴勒斯坦北部方向作战,侯赛因军队在东部方向作战。考克吉军队有8,000人,其中各国派遣的人数如下:
       叙利亚;1,000人,  1个75毫米炮兵营。
       黎巴嫩;500人。
       伊拉克:2,000人,  2个炮兵营。
       约旦:500人,  1个炮兵营。
       沙特阿拉伯;2,000人。
       埃及:2,000人,  1个炮兵营。

   另一方面,侯赛因的救世军由两个分遣队(每队1,000人)组成,一个分遣队进驻利达机场地区(现在的卢德机场),一个分遣队担任耶路撒冷的守备任务。 阿拉伯人居住地区的男子几乎全被动员起来。开展游击活动和负责居住地区的警备。但是,侯赛因的控制还远未达到基层。
       第五节  “哈加纳”[①  希伯莱语,意为“自卫队”。译者注]——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

   1948年至1949年的巴勒斯坦战争,是以色列军队从过去的警察部队变成现代军队的转换时期。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宣布独立时,以色列有三个武装集团,它们是犹太人社团的地下组织——“哈加纳”和非正规部队“伊尔贡·兹瓦伊·卢米”[②

   希伯莱语,意为“民族军事组织”。——译者注]以及“罗哈米·黑尔兹·以色列[希伯莱语,意为“以色列自由斗士’。简称“莱契”。—译者注]3”。后面 的两支非正规部队在巴勒斯坦战争初期被以色列国防军改编接收。[松鼠妖注:伊尔贡和莱希是反对派的武装,被称为恐怖组织,后被哈加纳强制缴械解散,见《以 色列现代史》]


   “哈加纳”的起源可以远溯到土耳其统治时期。1920年12月,它作为犹太复国主义的地下军事组织正式成立。最初按地方分权的方式分别负责各拓荒地区的 警备。随着与阿拉伯人冲突的激化,“哈加纳”逐渐得到加强,中央集权的色彩也多了起来。1936年阿拉伯人在耶路撒冷暴动之后,“派尔马契”[①

   希伯莱语,意为“突击队”。——译者注]的创始人伊扎克·萨德在耶路撒冷建立了机动警备队。此外,1937年为了警卫拓荒地,迁入拓荒地区的人们组织了 自卫团。机动警备队最大规模是连,下面编有排和班,1938年共有队员1,000人。英军情报军官奥德·查理·温盖特上尉的游击战术,为这支机动警备队的 运用思想奠定了方向。温盖特上尉在本国政府的允许下,组织了一支由“哈加纳”队员和英国军人组成的特种夜袭部队,用来对付阿拉伯人的暴动。这支部队的主要 作战方式就是打伏击和“打了就跑”的战术。1939年,热情的犹太复国主义者温盖特上尉根据本国政府的命令调往非洲,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哈加纳”中扎下了 根,1939年,机动警备队、自卫团和特种夜袭队三种常备警备部队的总人数达到2,000余人。同年9月,在特拉维夫犹太人社团下设置了“哈加纳”总司令 部。雅科夫·多利就任司令,但因多利体弱多病,作战部长伊盖尔·雅丁代行其职务。总司令部下设技术、计划编成、教育训练和指挥四个组,1947年以前一直 在发挥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犹太人社团为必须扩大常备军的形势所迫,于1937年12月解散了原来的野战连队(FOSH),重新组建了野战部队 (HISH),并决定在周末和暑期对13岁至25岁的青年进行军事训练;后来,在1944年末,英国政府在意大利首次组建了犹太旅。犹太旅虽然没有取得什 么显著的战绩,但却为犹太人军官提供了进行有组织的军事训练和体验战斗生活的宝贵场所。在此之前,1941年,伊扎克·萨德(1890—1952年)将 “派尔马契”部队的野战连队和特种夜袭队的队员2,000人编成6个连,对他们开始了正规的训练。1944年,在“派尔马契”的组织中增设了航空小队和海 军中队。


   正当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战争危机日益加深的时候,犹太社团的领导人本·古里安认为对付游击队的警备部队已不敷使用,便立即着手组建正规的野战 军。1947年中期,野战部队已达12,000人。为了提高进攻能力,将原来编为15个连的4,500名队员改编成4个地区预备旅。其余的5,000人仍 以连为单位,主要担负地区守备任务。
       第六节  阿拉伯国家军队的实力

   1948年5月15日开战时,阿军只有8个单位,总兵力达42,000人。其中考克吉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为5,500人,候赛因指挥的救世军
   5,000人,黎巴嫩军2,000人,叙利亚军5,000人,外约旦军7,500人,埃及军5,000人,伊拉克军1万人,沙特阿拉伯军两个连。开战前 人们判断阿拉伯人的总兵力超过10万人,但开战后查明这个数字被夸大了。据说阿拉伯总人口约有3,000万人,但由于阿拉伯各国内部对立和争夺领导权,结 果一直到开战前也未能把阿拉伯世界的力量集中起来。

   本·古里安在开战前判断阿军的总兵力为15万人,但实际参战的兵力到1948年10月时才不过是5.5万人。1948年5月初,据说埃及陆军总兵力为5 万人,但在开战时能派出1万人参战已经很不容易。尽管这样,在战争高峰时,他们还是把4万人投入了战场。沙特阿拉伯在开战时只派遣了两个连与埃及军队一起 行动或受其指挥,后来增加到6个连,到1949年1月1日又增加到2个营。

   以色列感到威胁最大的一支军队是由旧英军军官格拉布指挥的外约旦军(阿拉伯军团)。外约旦独立于1946年3月22日并取得了英国的承认。它根据与英国 之间缔结的互相援助条约(20年期限)引进了英国的装备和训练方式。在开战时有37名英国军官留在外约旦军队中进行指导。阿拉伯军团的兵力约有6,000 人,由3个300人的营编成了1个机械化旅。此外,还有17个独立步兵连,每连有200人;有2个野战炮兵连,每连装备87.6毫米加榴炮4门,另外还装 备有50辆英制装甲车。阿拉伯军团的弱点是弹药不足。阿卜杜拉国王在弹药补给方面受英国控制,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补给品要遭到埃及军队的扣押。

   1946年4月,叙利亚从法国独立出来,1948年5月叙利亚陆军兵力达7,000-8,000人。叙利亚陆军唯一的实战部队是2个步兵旅,装备有若干 辆法制坦克。从1945年开始,英军顾问团指导叙军的编组和训练。叙利亚虽然还装备有飞机50架,但能出击的只不过10架。

   1945年5月,黎巴嫩陆军总兵力为3,500人,步兵连5个,装备有坦克和装甲车。另外,还有2,000人的武装宪兵队。黎巴嫩能为阿拉伯军队做出的 贡献不是提供兵力,而是为叙利亚和伊拉克空军提供机场,为考克吉的军队和叙利亚军队提供基地。实际参战的黎巴嫩军是4个步兵营和2个炮兵连。

   伊拉克陆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占领时期。当时雇用了大约2,000名营地警卫人员,1919年将这些警卫人员改编成军队,1921年人 数增加到5,000人,并在英国空军的指导下改编成机械化骑兵连。同年创建志愿制的伊拉克国民军,定员为3,500人。大部分士兵是库尔德族人。后来又创 建了陆军大学,并把伊拉克军官派到英国和印度受训。1934年委任统治结束,实行了征兵制。1936年编成2个步兵师、
   1个骑兵旅,装备了若干架支援飞机。1941年发生反英暴动时,陆军有4.1万人,飞机120架,而这些飞机大部分在暴动中遭到了破坏。1948年1 月,英国和伊拉克缔结了条约。条约规定英国继续使用伊拉克空军基地,其代价是英国向伊拉克提供装甲车辆、高射炮、飞机和87.6毫米加榴炮等武器装备。

   1948年5月,伊拉克陆军达到2.1万人,飞机100架。但军队士气低落,而且一年制的兵役期限使士兵难以掌握复杂的武器。伊拉克领导层把军队看成是维持权力的手段。
       埃及在形式上于1922年2月28日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出来,但在
   1947年英军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撤离之前,一直是处于英国保护之下的地位。    

   1936年英国、埃及签署条约,解除了对埃及陆军的一切限制。埃及军队苦于缺乏财政力量和合格的兵员,新兵中有80%的人不合格,征兵是有其名而无其实。陆军采用英国的编制和装备,从1936年起至
   1947年止一直接受英军顾问团的指导。英国根据两国之间的条约,承担向埃及提供武器弹药的义务。英国从1945年5月至1947年6月期间向埃及提供 了飞机40架、侦察车36辆、运输车298辆以及大量的轻武器弹药。在此之前,1939年埃及陆军约有2.2万人,装备飞机30架,虽然制定了发展到 1,000架空军支援飞机和10万人军队的计划,但到
   1943年这项计划被削掉了一半。
       在开战前阿拉伯各国宣布的兵力数字很大。按这个数字,它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但随着战争的进展,其虚夸性逐渐为人们所识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