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奥巴马不感冒,但《美国工厂》这部纪录片拍的确实不错,值得一看。它没有太多评论,基本上比较平实地记录了福耀来美国在Ohio投资开厂过程,以及中美双方人员在这个过程中的相互理解与碰撞。美国工人在感谢福耀给他们带来工作机会的同时,也难免为每小时不到13美元的工资耿耿于怀。这个工资远低于从前通用汽车付给他们的每小时29美元的工资。但他们也知道这样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
电影镜头默默地记录着同一工厂中的中国工人和美国工人。他们形成鲜明相比。中国工人听话、能干,美国工人干活不行,而抱怨却慢慢地多起来。出了事故受了伤的工人也对工作环境表达了不满。不久工会组织渗透进来,鼓动工人建立工会,争取自己的权益。工厂也开始行动起来,不断开会宣传工会的弊端。最后工人投票以800比400的票数击败了工会组织。支持工会的工人在这个过程中被解雇。一位中方经理面对电影镜头吹嘘他如何通过工人中的线人发现工会积极分子,如何表面上和那人勾肩搭背,暗地里却已决定一周后裁掉那人。这大概是电影给中方经理最负面的一个镜头。电影结束时,曹老板在中方经理的陪同下视察工厂,经理不停向他介绍哪个岗位的工人很快就可以被机器所取代。镜头划过的一个岗位上曾经有一个黑人女工,她抱怨经理报复她,让她干本来应该是两个人来干的活。然而如今,这个岗位上一个人也没有,机器取代了她的工作。电影最后的字幕显示,福耀美国工厂在2018年实现盈利,共当地提供了2200个工作岗位。
整部电影没有对中美双方工人和经理人员的评论,把观影后的思考留给了观众。中国观众可能更注重电影中中美双方人员的互相学习,理解双方文化上的差异和人性里的相通上。而美国观众可能对工人待遇问题更感兴趣。《福布斯》发表的一篇文章就对福耀对工会的态度不以为然,认为工人和企业可以共赢。这篇文章的作者Madeline Janis 也不失时机地吹嘘了她在比亚迪的工作已及比亚迪与工会的合作。
我的感受是全球化才是美国工人失业与贫穷的根源。全球化是资本的盛宴,它使穷国富裕起来,而富裕国家的工人则成了牺牲品。即使有像福耀这样把工厂开到美国的也无法再使美国工人拿到每小时20多美元的工资,过上从前的好生活。因为企业要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与同行竞争。美国工人也同样要和远在中国的工人竞争。工会只能快快地杀死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加快制造业工作机会的流失。所以福耀工人做了一个痛苦但明智的选择,拒绝工会,接受低工资,因为这总好过没工作。
要增加美国工人的福利,还有一个办法,这就是关税。全球化的倡导者们痛恨关税,但关税在任何国家都是保护弱者的有利工具。想想看,如果进入美国的汽车玻璃都加15%的关税,福耀美国厂就可以在用这15%的利差来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的同时不失去产品的竞争力。
关税保护这个主意是不讨好的。从大名鼎鼎的诺奖得主到刚学过经济学101的嫩青都会批你不懂经济。但问题是关税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它还是以一个政治问题。也许制造业流向低收入国家可以造福许许多多的家庭,但失去工作机会的美国工人呢?谁来养活?Andrew Yang 的UBI?那钱从哪儿出?大企业?在全球化中大赚的跨国公司把钱放在国外,你用什么办法收钱?收不到大企业的钱,最后负担就要由中产来出。可中产养活得起那么多人吗?当然还有一个主意。美国是个大市场,跨国公司可以把钱藏在国外,但它总要把在国外生产的产品卖回美国吧?那时候我们不就可以收钱了吗?不过这钱不就是关税吗?
当然,关税也就解决个一时之急,从长远来看,技术进步才是一个国家保持富强的最终法门。你有先进技术生产的独一无二的产品就不用怕没有市场,更不用担心关税壁垒的阻挠。
觉得在全球化这个大环境下各国政府都有义务首先保障自己国民的利益。电影似乎暗示工会是保障工人权益的一条路,但曹老板明确表态:工会来,我走。这你就没辙了。所以最终美国工人的工资待遇即使不与中国国内工人的待遇看齐,也要受这个因素的影响。
美国的股市近二三十年层层攀升,也和制造业转移有关(不仅向中国,还有墨西哥等)。对于我们这些股票拥有者,美国大多数, 是间接受益者:看看欧洲和日本的股市,就很明白了。
此片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中国血汗工厂那一套在美国搞一起来比较困难
反过来说,中国百姓苦逼
其实Labor 无论在穷国还是富国都是牺牲品。在中国,工作12 小时,一周6-7 天是不对的。其实还不如会到奴隶制,包身工时代,效率更高,资本得利更大。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