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从天朝到美帝读高中的男生的困扰:
在学校里用奢侈品被同学用异样的眼光看待!
也是一惊!难道大美帝也仇富得如此不加掩饰?
我天朝小帅哥从小自己炒股赚了钱买几件潮服潮鞋穿穿,不说像陈老师怎么着也是走余文乐这种潮男风格吧!应该是很招人喜欢的才对!
然而再往下看简直是啪啪打自己脸啊!因为小帅哥风格多变啊!
LV mask chain 和 Hermes Birkin也都是小帅哥的日常用品啊!
你们自己脑补一下, 一个高中男生拿着以上任何一只包的画面:
小伙伴们并不是异样的眼神,他们只是不解!
不解而已啊!
没想到你是这种娘Man娘Man的人呐!
(图片来自网络,请大家不要对号入座)
好了,扯远了,其实今天我是想和大家聊一下,
美国人究竟背不背驴牌这种奢侈品包包?
无论是去国外旅行,还是在国外上学,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会买一两件所谓的奢侈品。奢侈品代购也变成了留学生们最常见的兼职和赚钱方式。
俗话说:“包”治百病,一个奢侈品包包能够缓和情侣矛盾,促进闺蜜友情,改善婆媳关系……真可谓巩固感情的利器。但在国外这些奢侈品店里,往往看到在疯抢的都是中国选手,那么美国选手都去哪了呢?难道美国的女人们不爱奢侈品吗?
并不是!
只是因为我们所谓的某些奢侈品,在美国人眼里并不是奢侈品啊!
CK的内裤在折扣百货店ROSS卖9块9美金三条,在CK专卖店也是卖19块9三条;假如中国人和美国人都是月薪3000,不算汇率的差别,在帝都天桥地摊上都买不到十块钱三条的内裤,所以,怎么能算成奢侈品呢?
像coach这类的品牌,虽然有自己的专卖店,但大多是中国制造,更何况奥特莱斯里经常打折,不能说是非常高端的级别。
我们并不是买不起一个LV的包
奢侈品在美国是有特殊意义的,他它们代表了某一个特定圈子里的人所使用的特定物品。如果你不属于那个圈子,却使用了他们的物品,很可能会被别人误会。
比如在一个公司里,只有CEO、COO这个等级的人穿阿玛尼的大衣上班,结果忽然有一天,销售部新来的小白也穿阿玛尼的大衣,大家并不会投来羡慕的眼光,反而会各种猜测:“难道她被越级提升了?难道她和某个老板有一腿?”美国人的八卦精神一点都不比我们差,试问有谁愿意冒着被议论被开除的风险去买一件并没有人羡慕的奢侈品呢?
并且,属于这个特定圈子的人,奢侈品对他们来说也只是日常生活用品。他们的所有东西都是配套的。也就是说当她买了一个LV的包包,她会穿一身Valetino的套装,配一双Christian Louboutin的红底高跟鞋;而不是像中国的有些姑娘们背着LV挤早高峰的地铁,还要时刻担心别把包刮花。所以对于某些中产阶级来说,他们并不是买不起一个LV的包包,他们是无法负担LV包包应该配的那一身装备。
仇富心理全世界都一样
大部分美国人从小就接受了“仇富”的观念,认为“有钱人”是一个糟糕,炫富,伪善,看不起普通大众的群体;即使这些人今后成为了有钱阶级,也都会怀有一小部分罪恶感,希望自己看上去更像穷人一些(瞬间想到了扎克伯格万年不变的灰T);或者,干脆把自己的身家财产捐出去,让大家不会那么用仇富的眼光看自己。
因此,大部分有钱人都不会刻意把名牌穿戴在身上,让人家笑话自己“像个有钱人” ;更何况根本就不是有钱人的中产以下阶级了。
自我型消费心理
与中国人好面子不同,大多数老美都是自我型消费意识,相对务实。大多中国人买奢侈品是为了让自己高兴别人羡慕,顺便不经意地向大家传达一个“老子有钱买得起”的信息,奢侈品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拥有者自己的财富能力和社会地位。
而老美并不会刻意注重奢侈品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优越感,反而穿得很休闲、很随意。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调查,美国70%以上的奢侈品消费者是为自己喜欢的款式而购买,大多美国人消费奢侈品是自己真正需要才购买。何况美国人也并不如你想象中富有。
大学的学费、书费、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老人照顾、美容美发、房屋维修、汽车维修这些地方,美国的消费都比中国要贵很多。普通美国人根本没有理由为了显摆自己而买奢侈品。
美国的奢侈品、车、房等“大件”价格都要比国内便宜很多。在中国月薪1W的人绝对会买一辆20W+的丰田RAV,但月薪1W的美国人是绝对不会买一辆20W+的兰博基尼的!
就好像美国大街上并不是遍布奔驰宝马一样,美国人也不会人手一只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