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满江湖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收入姿势不对,月入十万也焦虑

(2017-06-28 00:31:01) 下一个

正确的收入姿势

那什么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不会让你焦虑的收入姿势?不妨把上面的那个段子扩写一下:

如果三万的构成是六套房子的租金,你不会焦虑。是你投资基金的定期分红,你不会焦虑。是你工作之余写公众号的广告收入,你也不会焦虑……

不知道这样写,大家有没有看出什么不同。房子、基金、公众号,这些东西产生的收入,和你上班赚到的工资,同样是三万块,为什么前者就不会让你焦虑,后者就会?

因为前者是可交易资产的衍生收益,而后者是不可交易的劳务产生的收入。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看不太明白不要紧,让我们先默念三遍这个关键词:

可交易资产的资本化收入。
可交易资产的资本化收入。
可交易资产的资本化收入。

可交易资产带来的衍生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高,你越有安全感,越不会焦虑。

相反,如果是不可交易的劳务产生的收入,占比越高,就会越让人没有安全感。

可交易资产带来的收入占比,是决定人们收入质量的关键标准,而非收入的绝对数量。可交易资产带来的收入,我也把它称为「资本化」的收入,两者是一个意思。

可交易资产

什么叫可交易资产?

直观的解释,就是可以拿到市场上进行买卖的资产。用个高大上的词来描述,就是具有流动性的资产,它可以独立自由地在买卖双方进行流动。

可交易资产有两个重要特点:

1> 是独立的交易单元,可以对其进行独立的估值和买卖。

2> 产生的收益包括两个部分:资本收益和红利收益。

第一个特点的意思是,可交易资产必须是独立存在的,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估价和买卖。

比如房子,你可以随意买卖,有合理的市场价值。你手里的股票,也可以对其进行买卖,有公开的市场价值。你的公司,你的公众号,也是可以对其进行估值,进行交易的。

第二个特点的意思是,可交易资产带来的收益不仅包括衍生出来的红利收益,还包括资产价值本身的重估带来的资本收益。

红利收益有哪些?比如房子的租金,股票的分红,公众号的广告收益。

资本收益有哪些?比如房价上涨带来的房子升值,股价的上涨带来的资本增值,公众号估值从2000万上升到3000万,带来的价值上升。

三万块月收入里有两万是四套房租金带来的收入,为什么这样的姿势你就不焦虑了?因为这些租金收入都属于可交易资产的衍生收益。

除了衍生收益,你还可以随时把房子卖了,变现,收割房子的资本收益,你自然不会焦虑。当然,这里有个前提,是你在房价上涨的周期买的房。

为什么三万块的收入是纯工资时,你就会焦虑了?

因为工资这种收入,属于非常典型的「不可交易」的劳务产生的收入。

劳务这个要素,本身并不是一个法律意义单独的资产,你没有办法把一个人的劳务和这个人肉体剥离开来,单独对「劳务」这种东西进行估值和交易。

比如,小明在公司上班,每个月月入五万。

这五万就是我的全部收入,我必须投入对应的时间来获取它,一旦我停止时间(即劳务)的投入,那么收入即刻终止,也不会在最后那一刻,有一大笔一次性收入产生。

作为对比,小明写了个公众号,每个月接广告月收入两万块。

这两万很显然并不是我的全部收入,如果有一天我不想玩儿公众号了,我决定停止时间投入,那么我可以把这个公众号以市场价值,卖给市场。我停止投入的最后一刻,获得了一大笔一次性的资本性的收入。

可交易资产的价值,和不可交易的劳务,带来的收入,在本质上相异。

收入质量

人们常说,如果一辈子都只靠工资获得收入,那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自由。这个话的意思,我把它定义为:

收入质量不高的人,无法获得财富自由。

收入质量的唯一度量标准,就是你的收入总量里,可交易资产带来的收入占比。

资本化收入比重越高,收入质量就越高,相反,收入质量就越低。

我们常常看到,在一线城市,北上深,绝对收入一个月三五万的人,也过得战战兢兢。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收入质量不高。

如果一旦停止劳动的投入,这些人的收入,立即变成了零。他们总不能把自己作为一个资产,拿到市场上去交易吧?

前面说了,劳务和人的肉身是结合在一起的,它不是一个单独的可交易单元。

但对于那些手持可交易资产的人来说,则显得要从容很多。他们可以获得红利性的日常收入,比如每个月定期收租,或者接些广告。实在不行,他们可以出售手上的这个资产,以获得一次性的规模性收入。

不难看出,可交易资产一旦形成,并不再直接依赖于持有者的劳务投入,它可以自发地在一定的路径上,产生收入,实现增值。这个时候,从劳务层面,资产持有者的边际投入,可能是零。

例如,你十年前买了个房子,后面的投入就是零。或者,你十年前买了腾讯的股票,后面的投入也是零。

所以我们可以换个说法,凡是需要不断投入劳务才能换来的收入,就不是高质量的收入。

高质量的收入,劳动的边际投入会逐渐趋近于零。

高质量收入的来源

高质量收入来源于可交易资产的形成。

这句话看似废话,但却有着丰富的含义。

什么样的资产是可交易的?一定是劳动之外的东西,比如房子、股票、公司、注意力(卖广告)。

那么一个自然的结论,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收入,就必须花很大力气去有意识地构建属于你自己的可交易资产。

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你总觉得别人写公众号就只是兴趣好玩儿?这个东西也能赚钱?不就是个公众号狗吗?

作为甲级写字楼的高级外企白领,我可要高级多了。

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不管你在什么公司上班,只要你是提供劳务换取收入,并且这种收入是你唯一的收入来源,那么你的收入质量,就是最低的。

再比如,为什么自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跑去写书,当网红?你以为真的只是装逼这么简单吗?

这些都是很典型的可交易资产构建的渠道,「网红」这个东西,附带的是可交易的「注意力」,不然你以为一个自媒体大号可以估值好几亿的来源是什么?

本文的中心思想很简单,只有一句话,让我们重复三遍:

构建可交易资产,提高收入质量。
构建可交易资产,提高收入质量。
构建可交易资产,提高收入质量。

怎么构建?

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了,包括但不限于:

搞自媒体,当网红,买房子收租金,写书收版税,创业做公司,把钱拿去做投资......

你可能会说,这些每一样要做好,都不容易呀,有没有适合普通人的方法?

有没有适合普通人的,构建可交易资产的方法?

这个问题我结尾来回答。

支出的费用化与资本化

费用化与资本化,是会计上的两个概念。

如果一项支出产生的结果是即期的,消耗的,那在会计上就会被计提为费用。比如你今天花了五百块,吃了顿大餐,这个就是典型的费用化。它不会为未来持续产生收益。

如果一项支出产生的影响是持续的,跨期的,并能预期带来收入的,那在会计上就会被处理成资本。比如,你花十万块钱买了一套摄影设备,预计可以用五年,并且可以靠它拍出更好的照片,从而赚取更多的收入,那么这十万,就会形成一笔资产。它会在未来持续为你带来收入。

你有三十万现金,可以买个宝马低配装个逼,但这是费用化的支出,不会为你未来带来收入,还会产生额外支出。这是费用化。

你有三十万现金,可以买茅台的股票。未来不会有额外的投入,还能每年分红,预计十年后,还能大概率有可观的资本增值收益(股票会涨),这是资本化。

股神巴菲特的「抠门」人尽皆知。据说他老婆让巴菲特买个钻戒,股神都不太愿意。因为在巴菲特眼里,这些支出,不能带来任何的资本性的收入,都是费用化的表现,这样的钱花出去,太可惜太浪费。

这也是巴菲特不投资黄金的原因,因为黄金不会像农场一样,为你每年产生更多的粮食。换句话说,投资农场,才能带来更好的资本性收益。

如何构建资本化收入

毫无疑问,要构建起属于自己的交易性资产,必须刻意地,花大力气投入在资本性支出方面。而非跟随自己的本性,什么让我爽,我把支出花在哪里。

开宝马车,一定会让你觉得比把钱拿去买股票而平常坐地铁更爽。在陆家嘴一百层的露台餐厅,和辣妹一起吃上一顿两千块的西餐,发个朋友圈,一定会让你觉得比把这钱拿去买个什么投资课程(比如小明的金融思维训练营)来学习更爽。

长期来说,费用化的支出越大,就越会削弱长期的收入质量。资本化的支出越大,则恰恰相反。

但很不幸的是,这和人的本性,恰恰是相反的。人们总希望在当下获得最大满足,而不会去管日后怎样。

总体来说,人都是短视的,不愿意对短期没有回报的事情下注,尤其短期没有回报,叠加长期回报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更不愿意投入。

所以,要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可交易的资产,事实上是反人性的。你至少需要同时做好以下四件事:

要承担短期没有回报的情况,眼光放得长远。

要承担长期没有回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做朋友。

要刻意增加资本化的支出,减少和控制费用化的支出。

不断刻意提醒自己,要构建可交易的资产,而非只靠劳力换钱。

我很多地方都用了「刻意」这个词,因为这些事都是和人们最自然的状态相违背的,或者说,它们都是反人性的。你只有时刻刻意提醒自己,才能做好。

最后让我们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没有适合普通人的,构建可交易资产的方法?

答案是:没有。

为什么?因为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因为他们根本做不到前面我提出的那四点,哪怕是当中的任意一点。

如果你要摆脱「普通人」低收入质量这个陷阱,那就从减少费用化的支出,增加资本化支出开始,从刻意提醒要构建自己的可交易资产开始。

如果随便那么容易就可以拥有自己的资本化收入了,我大周末来码字是为了什么?

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