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牛仔

是发牢骚,不是发骚
正文

徐志摩的原配 zz

(2005-10-14 13:10:17) 下一个
徐志摩的一生,是風流真摯,還是齟齬不堪? 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 張幼儀十五歲由兄長做主 風光地嫁給徐家的獨子徐志摩, 在別人眼中的浪漫才子, 對她而言卻是一個 從不以正眼瞧她的冷酷丈夫。 婚後,徐志摩長期在外求學, 夫妻聚少離多, 待長子出生之後, 父母更允准他出洋留學, 分離兩年, 幼儀才得到二老的首肯 前往英國與丈夫同住。 到英國不久又有了身孕, 徐志摩竟無情地 要她自己去把孩子打掉, 當時墮胎的危險性百倍於今日, 何況在言語不通 人生地不熟的異國, 於是,幼儀作出 第一次違背丈夫意思的決定, 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 數天後,徐志摩用 「小腳與西服」比喻倆人 婚姻的不適合 (吊詭的是,幼儀既沒有纏足,還受過三年現代教育), 以此向她提出離婚之後, 然後就不見蹤影。 丈夫不告而別, 幼儀只好去巴黎投靠二哥待產, 隨後又跟著七弟至柏林, 生下了次子彼得。 此時,徐志摩匆匆來到德國, 不是為了看望新生兒而來, 而是急於追求才貌皆美的林徽音, 在數位朋友助陣下 迫她簽字離婚, 成就「中國現代第一件離婚案」。 結束與徐志摩七年婚姻關係, 與徐家的關係卻從未間斷。 離婚後她在德國住了下來, 靠著徐家按月寄來的生活費, 一面扶養彼得, 一面在柏林裴斯塔齊學院 修讀幼教、語文等課程。 彼得不幸在兩歲時因病夭折, 幼儀含悲料理了孩子的後事, 繼續她的學習, 整理自己的心緒, 作好歸國回家的準備。 去國五年之後, 一個脫胎換骨全新的張幼儀回國了。 先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 而後她擔任上海第一家 婦女儲蓄銀行副總裁, 又經營『雲裳』服裝公司. 另外她也負責二哥創立的 國家社會黨會計事務。 同時她獨力教養兒子, 後來,徐家二老 與徐志摩再娶的陸小曼不合前來求助, 她便將他們留下同住, 最終還替他們辦理後事, 甚至徐志摩空難後, 陸小曼拒領遺體, 是她派人帶幼子趕去善後。 當年, 徐志摩要求她 「作徐家的媳婦, 不做徐志摩的太太」, 她真的做到了。 三十年後, 她找到另一位人生伴侶蘇醫生, 徵得兒子的同意, 再婚。 有人奉張幼儀為現代新女性先驅。 以事業上的表現而言, 她無疑是新女性。 但,就婚姻來看, 她是再傳統不過的女人。 「從兄」之意嫁給徐志摩, 「從夫」之意與徐志摩離婚, 「從子」之意再嫁蘇醫生, 終其一生遵守「三從」美德。 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後, 兩人並沒有惡言相向, 徐張兩家也始終不曾交惡, 徐家父母認幼儀為義女, 同住一屋, 而張家兄弟崇拜徐志摩依舊, 甚至還合資共創事業。 反觀,現代男女一旦離婚, 不但一雙當事人反目, 連同兩方親家變成仇家, 動輒演出全武行,鬧上法院。 不禁讓人興起 「今者不如昔人」之嘆。 唸徐志摩「再別康橋」時 老師或許會告訴我們 徐的元配是個傳統而無知的女人, 至於她姓啥名誰, 就會一概從略。 「愛眉小札」中 徐陸兩人的浪漫愛情, 定讓多少男女心嚮往之。 林徽音的「詩心文采」 更讓眾多青年傾倒。 「小腳與西服」問市, 人們才恍然驚覺: 「啊!原來那傳統女人- 張幼儀有姓也有名, 原來那無知女人有才也有學」, 打破了長久以來深植人心: 「平庸的前者遠不如 後二者的才情縱橫」 的刻板印象。 徐志摩、林徽音、陸小曼 早已相繼去世。 若問三個女人之中 誰最愛徐志摩? 試想張幼儀當年若嫁的是 知她惜她的凡夫, 也許她就平順庸碌過完一生。 然而,她嫁的是 不懂她不愛她的浪蕩才子。 如果不是徐志摩的 冷落輕視與激發; 如果沒有幾年歐洲困頓的磨練, 哪有後來堅強勇敢 在事業上獲得極大的成就的她? 一位能操數國語言的大學教授, 一位重整濱臨倒閉銀行的銀行家, 又是一位服裝界的女強人。 所以張幼儀該是最愛徐志摩的, 只是這個「愛」字當中 「感謝」之情佔了絕大部分。 有人說: 「一個在眾人面前的天才, 如果住你家隔壁, 你會罵他瘋子, 如果和你一屋子生活, 被逼瘋的可能是你」。 然而, 張幼儀非但不罵這位天才是瘋子, 也未被天才逼瘋, 她勇於走出天才背後的陰影, 為自己打造另一個光環, 成為一位才女。 生命的意義並不在追求, 而在不求。 知不足而求,不知足再求, 到頭常是一場空! 徐志摩的一生,是風流真摯,還是齟齬不堪?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