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文-古来客

长于知而短于智,多于痴而少于世;不迷于资,不喜于仕;文理古今阅中外,墨白是非论兴衰。【沁文体】: 旧时平水韵律 + 通篇正格平仄 + 通篇奇偶逐字对仗 + 虚笔传意 + 简约流畅 + 力求联间词性交错 + 力避同音。。。封笔于2016.06.22。
个人资料
正文

《多愁善感我诌评》--- 2013.12.14

(2014-04-18 22:51:36) 下一个
《多愁善感我诌评(平平仄仄仄平平)》

沁文(古来客)
2013.12.14
于文学城《诗词欣赏》论坛抛砖引玉

诗以情生,情以诗明。“愤怒出诗人”其实就是强调感情丰富之于诗(词)写作的重要性,当然这里的情绝非止于怒和愁,泛含诸般情感和反应。夸张一点儿地说,多愁善感可能是成就好诗的必要条件 --- 至少在写诗的一霎那应该是百感交集(包括郁郁寡欢、愁肠百结、欢欣雀跃、慷慨激昂等各类情愫)。

“霎那激情”的典型例子包括汉高祖刘邦(据传他曾当众向某儒生帽子里撒尿)和西楚霸王项羽。二人均非多愁善感之人,兼且不学无术之辈(“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然垓下被围之际、霸王别姬之时,项羽显然是百感交集的,遂发“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之千古悲歌。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地谋戮开国功臣名将之后,晚年甚怀一旦天下有变江山无人可托之忧,衣锦还乡沛县之际肯定是多愁善感之刻,乃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一世慨叹。刘邦项羽素不多愁善感,然时事促动乃致厚积薄发,激情于灿烂之刻迅逝。

本朝太祖武皇帝虽拥强者之风,然其情绝不言少,故有“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之评。盖其情感多应天地极大者(其早年新婚燕尔时期亦有儿女情诗绵词传世于今)、而非细小寻常物事也。

多愁善感如黛玉者自不必说,虽不曾“行万里路”,然“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贾府集万千世界于一地;兼且她本人“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对周遭人事景物极其敏感、反应非常,是故其诗如许。

李太白长久以来被冠称浪漫主义诗人和“诗仙”,但真实历史上他一直想方设法力图挤入体制内,除了《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之际短暂风光外,终生郁郁不得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许多时间游历名山大川以纾解郁闷,他对于壮丽山河的热情讴歌正是仕途无门后的寄情山野。长久以来的误解是好像李白一生顺遂,其实比杜工部(至少作过工部的一个官员)的官运更欠通达;他的《行路难》是对其一生彷徨失意、然犹自奋争不息的微缩写照,传说后来他在采石江边因酒狂投江捉月而没(“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使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其诗若彼,不亦神乎?其惨如斯,不亦悲夫?

一言以蔽之,多愁善感常常是诗出之源,故有“欲赋新词强说愁”之句。当然此种强作愁是不可取的,只要心思细密,许多人事足以让人百感交集,因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又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生存在天地之间、接触于万物之际,固杂味纷陈、百念丛生。若“胸中有丘壑”,诗不必出于“行万里路”。游览名胜古迹无疑会强化加深与前人的心灵交游,有助于“心游万仞,精骛八极”;然终究多愁善感为主,山水风景为辅;若敏感不足、心态不静以致思虑不密,则万千风景入于目、闻至耳、而不触及心,徒收耳目之乐而无抒心灵之动也。历代多有禅士高僧妙语佳文,盖万物入于心、感于情、而后成于诗,故每幽言寓深意,达他人所不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沁文----古来客 回复 悄悄话 多谢 玉珊珊 雅临鼓励。问安。
玉珊珊 回复 悄悄话 待偶慢慢细读,拜谢。
沁文----古来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ing1984' 的评论 : 谢灵姐雅临鼓励!沁文坚信:多愁善感为主,诗不必出于“行万里路”。
ling1984 回复 悄悄话 好文采! 确实 胸中有丘壑,便可以 盏里对圣贤, 或可以 老木蟠风霜, 也可以 笑谈无俗氛。 赞沁文妙论多愁善感!
沁文----古来客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叔丁' 的评论 : 平仄、押韵、对仗熟练之日,或即“情”(涵盖经历、感悟等等诸般)胜于“才”之时。“才情”二字,才或为“术”、概可后天(至少部分)积累造诣;而情似通“灵”,庶几天生大抵已定。
叔丁 回复 悄悄话 同感。真正的诗人就是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