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也谈《邪不压正》

(2019-01-13 21:24:31) 下一个

看了《邪不压正》后很失望。感觉从主题的突出、角色的定位,还有就是叙事(包括节奏和剪辑)上都有问题。一部电影,我认为如果要大众接受,叙事必须要成功,主题必须突出,角色要自己站得起来,观众记得住;然后才是更阳春白雪的艺术性。叙事的成功,依赖于如何推动剧情发展,如何制造悬念、各个桥段之间的起承转合还有节奏的控制。《邪》片呢可能因为人物众多剧情复杂,的确要说清楚不容易,但毕竟是姜导的片子,期望也比较高。其实看完后觉得剧情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故事发展是顺序表现的。但总是有点不得要领的感觉,想来可能有一些细节上的原因。

首先应该是本片叙事的风格上特别是节奏快慢不一致,有些混搭,效果并不好。比如,有好几个桥段围绕蓝先生在场的都是有多人大段的对话,对话当然也很符合人物的性格,但导致节奏太快,有点舞台剧的感觉;相反,在表现李天然的飞檐走壁等,还有与巧红的对手戏却又显得有些慢条斯理、拖沓罗嗦。

对白的质量也不大一致。有的对白非常精彩,比如几个人在舞厅里面关于凤仪屁股上章是谁盖的斗智斗勇的大段对白,同样也是非常的舞台化;但反过来,很多时候的其他对白,特别是巧红和李天然在钟楼上的很多对白又特别弱智,像害怕观众看不懂,不符合两人的个性和心理状态。

另外,观众对于谁是主角也会困惑。上半场感觉是李天然,下半场感觉可能是蓝先生,最后觉得可能巧红才是真正的主角。这样的转换当然好处是总有惊喜,悬念不断。缺点也明显,到底导演想表现什么,主次是否合理就成了问题。在任何作品中,主角的气质和心理如何展现,重点是否突出,决定了角色的设定和主次关系、从而决定了作品的主题,观众对主题的把握就不够肯定,这个肯定影响观影效果。总的说来,蓝先生的发展最为一致和合理,关巧红的性格发展也有重点不突出(或者铺垫不够)的问题,而作为男主角,李天然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却表现更加不够到位。

当然,上述的问题如果相关台词更好和表演到位,也许就不是问题。所以个人觉得,周韵演的关巧红人是很漂亮,但是演技有限,表现力不足。因为巧红应该是一个非常深沉的角色。这样的戏份,如果章子怡来演,可以把人物内心的复杂情绪刻画地更好。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彭于晏演的李天然。 

《邪》片好的地方当然也有不少。首先故事的悬念把握不错、尤其是视觉效果和电影语言本身的运用,从头到尾的质量都是非常高水平的。这是本片还算过得去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是老北京场景的刻画、还有多次出现的壮观而舒展的胡同屋顶是对传统的最好致敬。另外,人物虽多,而且关系如此复杂,但无论是蓝先生,李天然、关巧红、唐凤仪、根本一郎、朱潜龙整体来看的形象还是比较丰满,这是两个小时的电影不容易做到的。这当然也是导演的功力。此外据说有很多的影射和致敬,是导演安排的“彩蛋”,也挺有趣。一部电影要承载这么多的元素,说起来还是有不少难度的。

我曾经是姜文的铁粉,尤其喜欢《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太阳照常升起》。《阳》片如其名,把火热躁动的青春和政治化冷色调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对社会、人性和生命、青春以一种非常温婉但又非常直率而方式表现出来,让人感觉外在的冷感从来就不曾真正遮掩内心的光芒,超越制度的背后永远是生命中的纯真的活力。虽然也夹杂着青春特有的青涩,但是孩子般的真诚如同灿烂的阳光一直都在那里,是我们成长的永恒动力。

同样的,《太阳照常升起》一片在艺术再现上更把电影语言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文革场景的还原、气氛的营造,充满时代特色歌曲音乐对人物的呈现(比如炊事团队员们唱着“美丽的梭罗河”揉面的镜头),还是一些长镜头逆光的特效对人物心理的表现、和奔跑中快速摇动的镜头展现的不安,都是非常出彩的。特别有两个泪点影响很深,一是音乐响起中长达半分钟中河上漂流的衣服的特写,表现力实在太强了,能拍出这个桥段的绝对是大师。二是结尾的火车后面鲜花丛中的漂亮健康的初生婴儿,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不但不显得突兀,而且非常能够展现出生命之美,与开头的妈妈前后呼应,对观众有极大的震撼力。所以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这两部片子都堪称经典。

真心希望姜文在下一部片子中能够做得更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