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中,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元素极其丰富的江湖:武功和人品交相辉映,阴谋诡计层出不穷,至情至性生死不渝,行侠仗义为国为民。不过,这些主题都很厚重,如同一粒粒的珍珠,把握不好的话小说的结构就会显得一盘散沙。在我看来,金庸先生驾驭作品的主要手法,就是把所有的主题都围绕“男人的成长”这个主旋律来展开。换句话说,小说的核心,那串起这些珍珠的这条线,无一例外都是主人公的成长。
比如郭靖,由蒙古大漠中的鲁钝傻小子,成长为一代大侠,可以与成吉思汗一起弯弓射大雕、比肩论英雄;令狐冲,一个华山派的无行浪荡大师兄,只是以单纯的侠义之心随性行走江湖,却也有惊无险一路逆袭,不但通吃正邪两派,而且还成功迎娶江湖中第一白富美任盈盈;杨过,出身不正被人嫌恶无爹无娘的小叫化,曾在终南山受尽欺负,直到狂放任性的他遇到另一个单纯直性的她,历经无数苦难,十六年的黯然销魂而修成正果,人品武功堪为当世之巅。
有道是深情留不住,套路得人心。所以在书中,这些主角的整个成长过程贯穿全部内容,几乎成了金大侠的一个屡试不爽的一个公式,一个套路:男神们在崛起之前,无一不经历幼年失怙(除了郭靖还有一个妈,其他人基本都是父母双亡),大多都经历被人欺骗,愚弄,欺压;又或多或少都都经历过失恋、单相思或者误会;直到出现机缘(无意中得到真经或者石洞或者石壁上的神奇武功),异遇(喝宝血吞神蛙等等乃至百毒不侵),特别像得遇像风太师叔等江湖大腕这样的传奇贵人,整个武功起点马上进入超一流,从此武功大进。再后,抓住比如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或者武林大会这样高层次比赛的机会;一举进入江湖核心阶层,从此大放异彩,名利感情双丰收。这个时候,成长基本算告一段落,但是成长过程并没有完全结束。因为,江湖乱象,感情纠葛,民族矛盾还没有解决,主人公还需要学以致用,证明自己的能力。之后通过一系列的冲突、考验、高潮,在最后,所有的矛盾得以解决,属于主人公的时代的来临,标志着成长的结束。而书中成长的结束常常也是小说的结局。
问题来了,既然都是套路,为什么还要这么多人喜欢呢?就像好莱坞的片子,很多能猜到结尾,你还是很喜欢看,对吗?总得说来,金庸武侠是另外一种更为离奇、瑰丽和荡气回肠的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他满足了青春期少年对英雄情节和个人成长的渴望,因此,看武侠小说对很多人,甚至比打电子游戏还要上瘾。至少,在我们当年读书的时候是这种情况。
因为套路永远不是问题,怎么实现才是问题。而说到小说,写法才是问题。
在写法上,金庸非常注重足够的铺垫。我们看到,在开篇甚至整个上半部分,用了很多笔墨去交待上代的遭遇或者恩怨,由此导致了主人公出生的先天不幸(比如郭靖的父亲惨死而母亲被迫远走大漠)。这样场景的设定非常的具体、详细,因此人物的性格就有了立足点;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上代的恩怨矛盾没有也不可能自动消失(比如太多人希望通过张无忌而找到谢逊),他们大大超出了主角幼小的年龄就应该承受的历史负担,而且还会继续伴随主角长大过程中,给他带来巨大障碍和挑战。因此,主角们无法逃避。相反,他必须面对处理和解决;而正是通过这些经历,主角心智逐渐成熟,武功也逐步增长,最后慢慢进入江湖的核心,完成人格升华和武功的超越,成为一代高手和大侠。这样的写法,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人物的形象也很丰满。
记得是狄更斯还是詹姆斯曾经说过,小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要让主人公在全书描述的经历感受中,层次递进地传达出他心理上的变化,从而展现人物的成长,而最后的结局能够解释这种成长。看金庸小说,感觉这话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