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oc. Prof. Dr. John Even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个人资料
正文

“三不主义”趣谈,见刊《中国报》2019年8月22日C11版

(2021-06-20 07:06:34) 下一个

“三不主义”趣谈

 

三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中国古代《道德经》就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在“三”这种状态中产生,由三位一体而决定。此外,礼佛要烧三炷香,致敬需要三鞠躬,有情人喜欢用三生三世来表达希望长久在一起的美好愿景,诸如此类,都说明“三”确实不简单。

政治斗争也离不开“三”,当然也包括“三不”。各种“三不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值得回顾与检视。

首先是香港的“三不主义”扭转乾坤。近两个月来,香港的局势动荡不安,可谓亲痛仇快。不过,近日中央政府传出了“三不主义”,为打破香港的僵局定了调。所谓“三不主义”,就是“不要将香港内部矛盾蔓延成香港与大陆的矛盾,不要将香港内部矛盾升级为香港与中央的矛盾,不要将香港内部矛盾升级为国际矛盾”。

也就是说,香港的问题,是你这个地方的内部矛盾。解铃还得系铃人,内部矛盾之解决,还得香港政府与反对派,尽快坐到谈判桌上来,不要指望外力出兵或者英美帮衬。接到这个指示后,态度一贯强硬的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8月20日立刻表态,会马上展开工作,构建一个对话平台,希望大家用互相谅解、尊重的态度,为香港寻找出路。看得出“三不主义”促使林太“急转弯”,也将化解她的管治危机,至少她很可能不必因此而下台。和平共处来得有些晚,但终究还是回到了香港。

其次是台湾的“三不主义”版本多样。第一个版本是“先总统蒋公”实行的与中国大陆“不通航,不通商,不通邮”政策。1949年中国内战结束,共产党政府控制大陆地区,国民党政权迁往台湾并维持“中华民国”,海峡两岸一直处于对峙的特殊分治状态。这个“三不通主义”,让台海两岸不同意识形态的中国人,吃尽了分离的苦头。

第二个版本是“蒋故总统”经国先生对中国大陆“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主义。1979年,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台湾被美国抛弃后,不得不采取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对策,应运两岸局势的发展。不过,随着蒋家王朝在台湾的式微,“三不主义”也走了样。

第三个版本是马英九上台后,奉行“不统,不独,不武”的新三不主义。不统就是不与中国大陆统一,不独就是不从中国版图中独立出去,不武就是不与中国大陆武力对抗。时移世易,现在的台湾,各种版本的“三不主义”暗潮汹涌,三民主义风光不再。

最后说回大马,最近也有个“三不主义”,让民众尤其是华社,意绪稍稍得到平复与安抚。“爪夷纳课”引起民怨沸腾,张念群赶紧告诉公众3个重点,可谓“三不”主意:不强制学习,家教协会能决定是否进行教学;不进行考试;不再是爪夷书法(Khat),而是认识爪夷文(Tulisan Jawi)。虽然此“三不”主意也招致批评,但是,总算让人们看到执政集团的让步。这个让步,其实是民主政治的进步。

见刊《中国报》2019年8月22日C1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