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里约热内卢

(2014-06-25 22:21:18) 下一个


里约热内卢葡萄牙语中的意思是一月的河,以其山海自然风光和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而闻名于世。它拥有37个美丽的沙滩,包括世界十大著名沙滩中的两个: 卡帕卡巴那海滩(Copacabana Beach)和伊帕尼玛海滩(Ipanema Beach);同时还拥有两座秀美的里约地标山:科尔科瓦多山(Corcovado Mountain)和甜面包山(Sugarloaf Mountain)。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的里约耶稣基督像(Christ the Redeemer)就坐落在科尔科瓦多山顶上。里约热内卢有一千多个贫民窟,很多都建在半山腰。耶稣山是里约热内卢的象征。当漫步里约时,耶稣像随处可见。耶稣像高 38 米,张开的双手宽 28 米,重 1145 吨,耸立在 700 多米的科尔科瓦多山的峰顶,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甜面包山位于大西洋和海湾之间,山体陡峭,四臂光滑,高约四百米。里约拥有著名的科帕卡巴纳的海滩新年派对,狂欢节,桑巴,足球,俊男,美女。Maracana(马拉卡纳)体育场是南美洲最大的球场,2014年世界杯主会场。里约Barra da Tijuca地区还将是2016年奥运会的主要举办地点。

1502年1月20日,葡萄牙探险家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发现了现今城市的所在地瓜纳巴拉湾,并称该处为Rio de Janeiro,即「一月之河」。随后法国也有船队到来,作为他们走私巴西木材的大本营。1555年,法国海军军官Nicolas Durand de Villegaignon带领了600多名战士和殖民者,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欧洲人殖民地,名为「France Antarctique」。 殖民者主要由法国雨格诺派徒与瑞士加尔文教徒组成。

这个城市后来在1565年3月1日,由葡萄牙人入侵之下成立。他们成功占领此城,并将法国人驱逐出境。以后城市经常被海盗及私掠船攻击,特别是法国。因此在16世纪起,葡萄牙人开始在此地建筑城堡,用作防御和抵抗侵略者。

此城市继续成为殖民地首都,直到1808年为止。当时葡萄牙贵族及皇室害怕拿破仑入侵葡萄牙,乃逃亡到里约热内卢。此地更成为葡萄牙首都,因此里约热内卢是唯一一个欧洲国家在欧洲以外地区设立首都的城市。那个时候,对于贵族突然迁徙,城市缺乏建设空间给予贵族居住。结果大量原居民被迫迁离,以留下空间予一众葡萄牙贵族。

1822年,佩德罗一世宣布巴西独立,他决定将里约热内卢成为国家的首都,不过城市逐渐失去重要性,他将经济和政治中心迁移到圣保罗。但当君主制于1889年被共和国所代替,里约热内卢仍是巴西的首都。也就在这时候,大量非洲人被运来里约热内卢作为奴隶。在1840年,市内奴隶数目达到220,000人。早年里约热内卢人口都是集中于今日商业中心区一带。直到20世纪早期,城市开始急速发展,市中心的重心开始向南和西转移。

早于1930年代,巴西政府已着手讨论有迁移首都的问题。1955年新上任的总统库柏契克还大力推行建设新首都。尽管有很多意见认为这只是基于选举作作的举动,库柏契克仍最终于1960年4月21日,成功把首都搬入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乃降格为一个普通城市。

里约海滩的人行道是用黑色和白色的石子铺成的,两种对比最鲜明的颜色. 里约有一千多万人口,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种族,每天都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干戈,却从不发生宗教或种族纷争。在这里,极端贫穷和过度奢华肩并肩地存在着,贫民窟堂而皇之地盘踞在本该是富人聚集的半山腰上,身无分文的流浪汉与腰缠万贯的富翁并排躺在科帕卡巴纳海滩上分享海浪、阳光和沙滩。在里约,你可以在城市里找到森林,也可以在乡村找到高楼大厦;人们不停地抱怨、示威,但是街头欢快的桑巴舞却从未停过. 

葡萄牙殖民时期所建造,用作巴西总督官邸的“皇宫”Paço Imperial;另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教堂,诸如坎德拉利亚教堂(意即:黑圣母教堂)、老里约大教堂以及现代的里约大教堂。在西尼兰地亚广场附近有几个属于市内的知名地标,包含里约热内卢市立剧院和巴西国家图书馆。在博物馆中,国立美术馆与历史博物馆也最具代表性。

里约热内卢市立剧院於1909年七月在里约热内卢建成,它被视为里约热内卢城市商业区最美的建筑之一。此建筑设计灵感来自于查尔斯·加尼叶设计的巴黎歌剧院,以法国Beaux Art混合型的建筑艺术形式,其特点为参考了古代罗马希腊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的宏伟、对称、秩序性。

市中心是城市的商业心脏,最具规模的巴西公司在此设立总部,包括巴西石油及淡水河谷公司(其中两家最具规模的巴西企业)。

每年在科帕卡巴纳海滩主办的新年派对Reveillon是全世界最精彩的派对之一,有超过两百万狂欢者涌入沙滩,观赏烟火表演。

巴西狂欢节被称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奔放的狂欢节,巴西最大的节日,它对女性化的狂热程度举世无双,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在巴西各地的狂欢节中,最负盛名的是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它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由于巴西人不愿将它市场化,这里的狂欢节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成为巴西传统和狂欢节精神最真实的体现。盛会期间,全城上下倾巢而出,人们不分肤色种族、贫富贵贱,都潮水般涌上街头,男女老少个个浓妆艳抹,狂歌劲舞,尽情宣泄。非洲人带来了桑巴舞,在热情奔放的音乐节奏中剧烈抖动身体,双脚飞快地移动、旋转,身着炫彩服饰的桑巴舞者曼妙的舞姿让人眼花缭乱。葡萄牙人又带来了狂欢节,狂欢节里跳桑巴、看桑巴,桑巴游行是狂欢节的高潮,大型彩车簇拥着“国王”和“王后”领先开路,身材喷火的拉丁女郎身着比基尼或上身全裸,与男舞者大跳热情奔放的桑巴,把气氛带动到最高点,让游客也情不自禁地加入狂欢的人群当中。艳丽的服饰、强劲的音乐、火辣辣的桑巴舞和风光旖旎的巴西美女让人流连忘返。

里约之美首在其山。环抱里约的群山奇峰突兀,蔚为壮观。山上树木四季常青,铺锦叠翠,景色秀美。其中面包山和科尔科瓦多山是游客的必到之地。面包山雄居海湾与大西洋之间,山体陡峭,四壁光滑,高近四百米,远远望去,孤立于苍茫的天地间。瓜纳巴拉海湾,白色的游艇和帆船星散点落地停泊在蔚蓝色的水面上。半圆弧状的博塔福戈海滩金沙细浪,海滨大道旁是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

著名的尼泰罗伊大桥。这座大桥全长十四公里,把里约与对岸的尼泰罗伊市连结在一起。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于1850年代中期,那时一个天主教神父佩德罗·玛丽亚·博斯请求巴西帝国的伊莎贝尔公主筹措资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纪念物。伊莎贝尔公主对这个主意不是很在意,而当巴西在1889年成为共和国后,这个设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为当时的法律强制规定必须政教分离。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个地标”的提议是里约热内卢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组织了一个叫做“纪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动来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设计要求包括:须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稣基督像和一个象征世界的基座。最后选择了“救世基督展开双臂”为设计外型。这座纪念雕像由法国纪念碑雕刻家保罗·兰多斯基设计,当地的工程师海托·达·席尔瓦·科斯卡监督建设。一组工程师和技师团研究了兰多斯基的设计方案,并决定以钢筋混凝土代替钢材,以便更适合十字架形状的雕像。科斯卡和兰多斯基决定以滑石作为雕像的外层材料,因为它有柔韧性高的特点,而且能够抵抗恶劣的天气。里约热内卢还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铁路,以便将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块石料运到山顶。1931年10月12日耶稣像在科科瓦多山上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巴西总统瓦加斯为塑像剪彩,这一天是巴西主保圣人圣母Aparecida的纪念日——圣母显灵日(又称守护神节)。

里约热内卢是本届世界杯决赛举办城市,马拉卡纳体育场为决赛场地。
巴西人对足球的热爱举世皆知,在街头、海滩上,随处可见一群群足球少年。马拉卡纳体育场曾举办多次重大比赛,并诞生了足坛上的许多辉煌时刻。球场入门处有济科、罗纳尔多、小罗纳尔多、里瓦尔多等球星留下的脚印。球王贝利1969年11月9日在该足球场踢进他本人的第1000个进球。












马拉卡纳体育场对面就是贫民窟。



高犯罪率使得里约公车有这样的闸口。



里约地铁还算方便,安全。



淡水河谷矿业公司总部 



Floriano Peixoto 纪念碑



里约市立剧院



公家图书馆






坎德拉利亚圣母大教堂









葡萄牙皇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