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MOONLIGHT

(2009-11-16 23:30:45) 下一个

 

 

                            MOONLIGHT

                                莲心禅意

                                                                                           ------------   九晖

 

 

 

1    空观

 

2    佛性

 

3    相法

 

4    妙用

 

5    心外 

 

6    旁道

 

7    同归

 

8    神迹

 

9    灵修

 

 

 

 

 

 

 

 

 

1   空观

虽然我们都会随口说“缘生性空”, 但并非很多人能理解“空”在佛教中的真正的含义。

“落花流水春去也、是非成败转头空、死去原知万事空、成住坏空万般空”,那都并不是佛教 “空”的含义,那都只是“无常观”,是很多玄机中的一种,类似的还有“白骨观”(不净观)、“因果观”、“慈悲观”。

地、水、火、风,四大皆空,只是说宇宙的组成是地、水、火、风,最终将:分而裂解,归于寂空。这也是“无常观”的另一种表示。而真正佛教理解的“空”却是地、水、火、风,原本就是空。

 

相对于世间所能理解的空,佛教的空是:本体即空、当体即空、诸法无自性故空。(至少从现在的科技水平,尤其在量子学层面,万物的“本体即空、当体即空”是符合量子学的最基本的二个概念:波粒两相性、不确定性。)

 

一切色相,因缘现相,

本无自性,本无自体、本不可得。

 

五蕴皆空,万相尤如“梦幻泡影、电光石火”。

一切皆为虚幻,即云“空”。

 

“地、水、火、风”,并非因为“成住坏空”最终依此分解而成“空”,而是“地、水、火、风”,本是虚幻,故四大皆空。

 

从更深入的广义的佛性的概念上来说,佛教的空观概括来说包括三个层次:

真空:因缘假合、五蕴皆空、本无实体。

清静空:假相幻化、至纯至真、清静无染。

智慧空:有空一致、不即不离、不一不异。

 

智慧空是对“空”的更高更深层次的描述。

缘起法说明了一切存在都是在相依相待之中呈现,其中没有一丝一毫的实体或绝对性,所以缘起的极致就是寂灭,而这寂灭不是灰身灭智、沉空滞寂,而是一切执取、边见的息灭,就是“空寂无住”,由此能进一步觉悟到“佛性”的本体。

所以佛教的“空”在“佛性”面前是绝对的空、万相为幻、本无自体,而到了“佛性”层面是觉悟的“智慧空”,反而没有了“空”、“有”的区别,甚至没有了“空”这个概念。

 

“空”的三个层次:

平和淡然的人生,空是:"四大皆空万般空、是非成败转头空。"

平和淡然、理性禅定的人生,空是“绝对的空、万相皆幻、本无自体。”

平和淡然、理性禅定、觉悟解脱的人生,空是“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是无非,无住无往”,甚至没有“空”这个概念。

 

 

2   佛性

万物本无自性、当体即空,是因为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佛性的投影印象。

佛性就是本性、本源、本体、本初、真如、如来藏、心性、万有、阿赖耶识心、天性、大道,即类似于各宗教都有的那至高无上、超然万能的力量、宇宙万有的本体,终极真理。

 

让我们用水来描述佛性的“万有性”和“本体性”.

 

佛性就像“万有性”的水,无处不在:

 

湖河川、江海洋,

霜冰雪、云雾雨,

在酷热沙漠、在稀薄高空,

手中握过的每一个东西、身上流转的每一个细胞,

我们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的身边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水的身影。

 

 

佛性又像水一样,有一种最准确、最通用的反映其本质的唯一“本体性”.表述:

 

 

无论香水酸汁还是甜浆苦汤,

无论惊涛拍岸还是浮云掠过,

无论渊深湍急还是溪流潺潺,

无论玉洁冰晶还是看花雾里。

 

我们有没有想过,H2O分子式却是这一切水相的唯一共同的表述、唯一的本体。

 

佛性就象水的“本性本源H2O的表达式”,是对一切宇宙真相本质的最深刻、最通用、最准确的“本体本性本初本源的唯一表达方式”。

 

 

既然佛性是“万有性”的本体,人人本自俱足佛性,凡心即佛心、恶鬼即如来。佛、众生,本无差别、本具清静、圆融无碍。

宇宙万物、日月星辰、山河风云、六道众生,皆有佛性,佛性本同。

 

 

既然佛性是“唯一性”的本体,其他任何表现方式都是外相表述、都是幻化,那么不仅万相是空,万法也是空,我执是空,法执是空,涅盘亦幻。甚至空这个概念也是妄想、执着。

 

识神如波,涅盘如波平如镜的水面。但如果你还能看见波浪、或看见波平如镜,说明你还没有沉浸在纯净的海洋深处。

 

但在浩瀚无垠的深海,对于讨论水的本体,滔天波浪、波平如镜都是没有意义的。

只缘身在中、无需真面目。故“佛性”本身并不存在“空”和“有”、“好”与“坏”、“增”和“减”等等的概念和区别。

对于佛性来说,仿佛是汪洋大海深处的水分子“本性本源H2O的表达式”,任何“江川湖河、雨雪冰霜”的表述,任何“好坏净脏、生灭有无”的讨论,都是没有意义的。H2O是其唯一的表述,真实不虚、清静无边。

 

般若心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最高层次的“智慧空”,揭示了在“佛性本体”层面,“空”和“有”的中道,“有空一致、不即不离、不一不异”。

 

九晖与六祖:

六祖:不是帜动、风动,是心动。

九晖:无论心动、不动,本佛性。

“风动、帜动”,“心动、不动”在佛性面前本质上没有任何差别。

对于“万有、唯一”的佛性,讨论“差别”就是一种“分别”障碍。

 

当你沉浸在寂静的深处,真实而又强烈地感受到自身佛性“本性俱足,圆融无碍”的奇妙,“无从说起、无言以对” 、“不可思议、不可名状”。觉悟到佛性本 “无边无际、无善无恶、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偏不倚、不折不扣、不生不灭”

 

你可以感觉到自心清静、自性清静的佛性存在,但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怎么做,都不会对佛性有任何影响和改变。华严经云:

水清月现,月本非来,云遮月隐,月亦非去。

心清见佛,非是佛来,心垢不见 ,亦非佛去。

 

风来疏竹,风停而竹不留声;

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 .

 

我们是否对“本来无一无,何处惹尘埃”这句揭语有更深的理解。

 

 

大道无言、大道至简。

用“佛性”两个字就可以充分概括诠释了佛教的全部意义。

佛:觉悟

性:本性

“佛性:对本性的觉悟”就是佛教的全部意义。

 

 

 

3   相法

对于佛性来说,“相”和“法”都是因缘、应缘,随性幻化。

相空 法亦空。

执著于相,即执著于“我执”,贪嗔痴之源。

执著于法,即执著于“法执”,“漏尽通”之碍。

 

相、法都是佛性、心性的波动、都是身心刹那间的生灭缘起。

心性是不存在层次的,是一种无结构、非结构,仅是一种“感知”或“知道”,象一种无体透明的水晶之镜一样,只具有“感知”或“反射”的能力。但是存积“心性” 无体透明的水晶之镜之上的尘埃或脏垢却具备结构与层次(对于心性来讲,头脑是一层厚大的尘埃),尘埃或脏垢对水晶之镜的真实的图象进行了不同的折射弯曲,不同的波动、不同的因缘业感、不同的影相。

 

        佛性,随缘起相、无穷无尽。既然所有宇宙万物万事都是幻现、幻有, 相、法在本质上都是众生惑心业感。“应心而化,六道显生”。

 

不仅我们周围宇宙万物、我们周围六道众生都是因缘业感、幻化心生,佛教讲“十界唯心”,连佛陀本尊、所有的菩萨、所有的法门、所有的极乐净土,都不过是佛性刹那的流转波动而幻化的心相。

 

        我们没有真正觉悟到宇宙真缔、本体,是因为我们还有贪嗔痴、还有我执、法执,因为还不能用戒定慧去识破心相。。(烦恼本空,罪业无体,识心寂灭,无妄想处,是即正觉,会心当下,佛道开显。

 

佛经中不但指出了人的心识和外境的虚幻性假立存在,同时还描述了心识与外境之间的内在关 系。进一步观察时,心识由自己的功能变出了种种我们固执认为是实有的(physically exist),但其实则并不能独立存在的属于外境的万事万物,如身体、房子、山河大地等等。(宇宙中的山河大地皆是你自性中的显现,都是你自性的投影。我们共同所见到的宇宙中的万物众生,是我们共同因缘业感在无尽的刹那间的交集。) “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中说:“世界外物都是自己心识的变现”。佛教中的唯识就是直接研究心识与外境的流派,并进一步认为不同的生命所见的外境不同,如人所见的水,地狱见到是滚烫的铁汁,饿鬼见的是脓血,天人见到的是 甘露,菩萨见到的是具无边功德的佛母,而在已彻证宇宙与人生实相的佛陀看来,水又成了远离形相言思的智慧。由此可见,从浅层观察,外境和心识独立存在,而从深层次观察,外境的存在完全取决于心识的认识水平。(例如一根细细的电话线,对某些人是勒死人的绳子,对一些人仅是联系门铃对讲机的线,对很多人是用于通讯的电话线,对某些人是ADSL高速上网驰骋遨游,对极少数人更可以用来欣赏互动式高清晰电视。

 

 

境由心造,本质上说,没有一种独立於众生之意识与心智之外的物质实相。

整个宇宙是我们共同的幻觉的合集和交集。

一切法相如梦幻泡影。

 

 

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法生也即心生,法灭也即心灭,心不离法,法不离心,心若离法,心即无体,法若离心,法自无生,心不自心,因境而显其相,境不自境,由心生境,境外无心,心外无境,即境是心,即心是境,心境是一不是二,处处是境,境境皆是心。

 

悟“我执”易,破“法执”难。

这也是释迦师尊为何在最后的岁月说,四十九年说教,未曾传法一字。

 

佛性是靠心性的禅定而觉悟。佛性的觉悟并不能靠任何法门,而只能是心性的寂静禅定,静定生慧,慧而明觉。

佛性俱足,本自清静,圆融无碍,觉悟完全本质上是靠自己的自心自性觉醒。八万四千法门本质上都不过是不同程度地用各种方法协助心性进入禅定,如同渡海捷径的舟筏。

 

破“法执”,如弃舟筏。

小乘、大乘,“乘”即船筏。

诸法如“乘”,波罗密多:

波罗:彼岸,

密:到,

多:上岸。

万法如筏,登上彼岸,船筏亦弃。

诸法度人、如筏求渡、波罗密多、随弃亦空。 

 

 

 

4   妙用

佛性、法相、妙用,佛教的性、相、用,三位一体,让我们知道了佛教是如何“展现和对待”客观真实存在(即:相用),进一步通过“相的妙用”来引导教化众生。

 

其实整个宇宙也是心相的妙用。

佛教常说“真空妙有”,宇宙大爆炸的奇点之前,我们可以认为空间时间都是不存在或不可知的,而今天的灯火璀璨的大千奇妙世界,完全是“无中生有、真空妙有”。

例如对于宇宙我们只能感知到5%物质,另外的25%的暗物质、70%暗能量超出了我们的感知,就象佛教中的六道,我们只能感知到人道、畜生道。这神奇的相似是否是妙用的暗示。

再例如看一个原子结构和太阳系结构的相似,就象佛教中的“其小无内、其大无外”,难道这种震撼性的相似神奇没有向我们暗示什么吗?(建议读一下“Fractal cosmology微尘中的无限宇宙”

“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

宇宙的妙用暗示比比皆是。从物理学量子到生物学DNA,如果我们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妙用无处不在。(限于篇幅,不再展开,详见我的另一篇随笔“SUNSET 九晖”。

在整个宇宙中,人是妙用的集大成者。(人类本质上是一种智慧 和谐的“光和波的影像妙用”,我们在这个“伟大的灵性光波的国度”所能学到、觉悟到的最重要的事件乃是所有的分别性都是假象妙用,万物终究是一体相连的。所谓的现实世界似乎只不过是一个大家共有的如梦的妙用。 

 

人是大自然随机进化,还是佛性妙用幻化(或上帝的奇妙设计),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其实并不是很多人真正去研究过、理解过进化论,只是想当然地接受长期以来的教育和心证,所以他们并不能真正全身心的在理解的基础上彻底摒弃进化论,进而接受佛性妙用(或上帝妙设

     研究进化论,不仅需要冷静的分析计算能力,更需要非凡的概括洞察能力。通过仔细深入地探讨,我们就可以归纳概括一些进化论最基本的误区。

1.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物竞天择几万字,其实看透看穿,只写了二个字:“相似”。概括而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依靠的就是“相似”。但父子可以相似,相似不一定必须是父子。(新的window7系统与过去的vista,xp,NT,2000,98,95,32 window系统都不同程度地相似,window7甚至特别加有了完整的window xp mode。 但新的window7系统是三千多个工程师用五年时间设计的独立内核,并不是以前任何window系统乱码突变引起的。)

 

2.. 达尔文不知道基因DNA代码是万物的基础,都是有一张设计的蓝图。(所以才不得不拼凑了个“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时代毫无关系,盲人瞎马、走哪算哪。

 

3  DNA代码是精妙绝伦的超级复杂逻辑功能块。(远比window 系统的5亿个源代码还要复杂亿万倍,是一种结构性、协调性、关联性的逻辑复杂。比如你不仅要乱打字随机无序地偶然写出类似我这篇较有思考层次的文章,同时你需要随机无序地偶然拼出一台电脑和网络,进而随机无序地偶然地建一个网站、博客而发表了你的文章。

 

4 . 现代进化论试图用基因的随机突变来解释进化,而随机、自然、无序的突变是不能产生逻辑功能块的。(window 系统的代码突变只会让系统逐渐变慢、死机、直至最后系统崩溃,而绝不会产生新的功能,因为新逻辑功能不仅自身要涉及亿万代码的改变,而且还要与其他逻辑功能相匹配.随机、自然、无序的含义就是小孩蒙着眼睛乱敲键盘来改代码,并且系统将通过变慢、死机、重启、直至最后系统崩溃来纠正这个代码突变,这就是DNA 的随机突变后的自我纠正功能。)

 

5.  突变并不是人的愿望、意志可以控制的。以后地球表面被水淹没,我想生活在水里,我并不能控制我下一代的基因能突变出新的呼吸系统来(如:腮),而没有完成突变的系统是无法生存的。(而一个系统要涉及多少亿代码的突变累积,更不要考虑与其他系统的配合)。连一个系统都不可能完成突变累积,物竞天择,根本是无知的梦话。

 

6.  天文物理和概率数学模型的失败。宇宙大爆炸揭示了时间的有限性,光一个眼睛的上亿个技术节点的突变的累积完善,数学概率模型大约就需要亿亿亿个宇宙时间。(这就是我为何要在SUNSET 一书中先写“宇宙”的奇妙,再写“进化”奇妙的原因。

 

7.  中间环节缺失。 如果人从猴子变来,那么介于人和猴子之间的上亿个“类人”的渐进物种都比猴子要先进,所以应该大部分还存活与地球,而且即使小部分灭绝的也应该有大量的化石。(根据基因渐进累积,中间环节应该是亿万个不同的“类人”渐进物种,而且都是可以正常生活的才能够继续进化。既然连低等的猴子都没有灭绝,那么物竞天择,先进于猴子的亿万个“类人”物种应该普遍大量存在。其实现实情况是不仅人和猴子之间,其他任何物种之间都没有任何中间环节,如果我们不考虑那些支离破碎、似是而非的证据。)

 

8 . 思维灵性的产生?人们可以从一个活的copy克隆一个活的,至今人们无法创造出一个生命,哪怕是最简单的病毒。即使知道了所有脱氧核糖核酸(DNA)密码A-T C-G 的排列,就是缺乏了“画龙点睛”,缺乏了那最重要的关于灵性的“神来之笔”。中医的经络气脉无影无痕但有实实在在,完全可以看做是一种妙用,经络气脉大概是“灵性的血管肌肉”,中医治病的基础是和治疗的效果是“信、善、静”则灵,医不扣门、心诚则灵。中医治好了很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包括癌症。癌症细胞本是普通健康的细胞,都是一个完整的物质和灵性生命,因贪嗔痴而失控,想变成类似生殖细胞那样万能永恒。佛教中很多法门在治病时,观想身体是亿亿个生命的合成妙体,要观想每个完整的细胞生命命平静祥和,无药而愈真妙用。很多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而要否定,九晖认为中医不仅是伪科学,中医根本就不属于包括进化论在内的所有科学范畴,而是超然于物质世界的灵学妙用。只要中医治好过一例病,就已证妙用,就应该去好好探求研究,根本不存在要去否定的问题。

 

 

 

其实我可以完全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一直坚信进化论。

在所有的心性波动幻化中,人具有最强的自我意识、抽象概括、逻辑推理、计算分析、情感理性。但同时一切又都是平衡的,人也具有了最强的“我执、法执”,贪嗔痴慢疑,毒毒俱全。不相信进化论也是“我执”因缘,许多人早有心证、接受进化论、拒绝妙用论,可以理解、谅解。

        宁静清澈Moonlight“莲心禅意”真的是需要用“波平如镜的心去映照”。他应该是一个全身心用宁静禅定去探求终极未知、思考真理信仰的人。对于相信进化论的无神论者,本质上他就不需要再去思考探求任何真理信仰了。 

        进化论是“唯心”和“唯物”的分界线。(“唯心”和“唯物”水火不容,唯物者固然可以研究“唯心”领域的信仰问题,如同一个从内心完全不相信“有爱存在”的人去写长篇万卷“关于人类各种爱的思考、感受、探求、比较”。)

    当人们最终颠覆了旧的思维、摆脱了进化论的束缚,才可以用一颗谦卑柔软的心真正平静地去重新审视、思考宇宙、人生的真相和意义。既然我们那“都有一张DNA设计的蓝图”的肉体,来源于另一种万能超然的力量,(无论是佛性的妙用还是上帝的神设,)我们不由地去思考:我们的灵魂是否也有一张蓝图,我们的命运是否也有一张蓝图.........

     在超然的力量面前,我们会觉得自己的渺小谦卑。谦卑使人真正平静,波平如镜的水面才能让人更能看清“水下那隐藏的真相”。

      谦卑宁静禅定,使我们能真正放下现实生活中的所有障碍,真正全身心地把对探求终极未知、思考真理信仰作为人生中最积极最重要的部分。否则真理信仰不过是:无奈失落的避难所,甚至沦为茶前饭后的谈资。

 

          进化论对我们的毒害是深远的。在摆脱了进化论的奴役后,任何还没有归依某一信仰的人,都可以以客观、中立、自由、理性地去思考、探讨那终极真相、哲理信仰。

          Even after the free of evolution slavery, I’d rather be a seeker then a believer.

 

 

中土难生今已生、人生难得今已得。人有这个机缘,乘种种妙用,由逻辑清晰的文字表达、意境悠远的比喻暗示,引导启发、揭示真相,助人明悟、因缘业感,自心自省、放下仇恨,断去执着、释怀平静,由戒入定、因定生慧、慧而觉悟。

 

妙用通过大自然、物理学、生物学、文字、艺术、音乐、情感,启发感悟。

当然妙用也不能当做“无记空”顽空,如同一个沉湎于麻将、毒品的人,对外界的感知和对人生的思考已完全丧失,如同一个植物人,几近丧失感知感悟,再好的妙用也无济于事。所以佛家是严禁“磕睡禅” ,禅定实修,身心兼备、由心至性。

 

特别要注意的是我们决不能沉湎于相用。

法相通过妙用来启示揭示佛性,佛性才是法相妙用的本源动力。

妙用本无自体自性,不是我们要追寻的,妙用既不是神通,也不是法术。

 

我们对于妙用,随缘而显,随缘而化,无体无根、不粘不滞。

 

沉湎于“相用”,即是妄作。

对于法相:

妙用:应缘无住

妄作:着相粘滞。

 

 

 

5  心外

“妙用”仅是引导觉悟的奇妙的启示,而一旦沉湎于外在的种种奇异相用,即为妄作。

“妄作”,这是现在佛教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佛教?愚昧、迷信、神秘、清苦、淡定、超脱……但很少人会用人文、理性、智慧来形容佛教。

为什么佛教会引起很多人误解、甚至长期被归于迷信一类。如果本着因果的态度,这一切误解的确怨不得别人。通常在缺乏正规系统的宗教“常识性”教育,人们对于宗教的认识和感受多半得之于各种书籍的介绍、影视剧和口耳相传,以讹传讹。随着佛教的式微, 功利主义横行,修佛有时成了一种避难求福、健身祈财的手段,由此出现不少直接对应功利目标的经文和门派。 佛教本来是 为了引渡众生放弃贪欲求得超越的,很多地方倒是反了过来,竟然出于贪欲而拜佛。(而与此同时,许多佛学大师钻研和讲解的经文,或枝梢末节,究于某年某天,或天书甲文,晦涩难懂,一般人难以理解,更别说接受。这两种极端,也共同构成了佛教的颓势。)

 

 

如果你是一个喜欢思考、追求信仰的人,不管是信佛教还是不信佛教的人,你都应该去仔细深入地去研究佛教的基本理念。

如果你想贬低、反对、否定佛教,那你必须要知道佛教的最本质的道理,也就是必须完全明白“佛性”二字是对佛教最根本最完整的诠释:即佛教是“佛性:本性觉悟”的教育,否则你就根本没有能力、没有资格来评判它的观点。只有真正参透明了“佛性”二字阐述的宇宙真相,你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思考和比较。但现在有很多人会盲目地从不懂佛教到误解佛教,进而轻易地从歧视佛教到诽谤佛教。

其实我们只要真正地去研究佛经,那佛法的真理就会“润物细无声”地自然融入到我们的心里,佛法平实但又玄妙,蕴涵着深奥的哲理。更主要的是:你越了解佛教,你越能有机缘“明心见性”,大彻大悟。

 

佛教本质上不应该称为宗教,而只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觉悟教育:“佛学”。故佛教修行互称“师傅、弟子”。佛教没有神的概念。佛和凡人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佛陀释迦也只称“师尊”。

 

佛教不应该流于宗教形式,也不能以寺院道场的大小、信众门徒的多寡,来决定判断“真理”的定义。更不能因“没有皈依”本教本门而人微言轻。

六祖卢居士,觉悟在先,剃度在后。

         佛教就是“对佛性:本性觉悟”的教育。(佛学,其实就是为这次觉悟做的辅设。佛经里故事不是重点,而是一切全都指我们内心、我们本性,启示我们去直接接引天地本源。圣严法师一生不建造任何“传统意义上的寺庙”,只办佛理学校。寺院道场原本就是“学校”的意思,“主持”就是“校长”之职,“和尚”就是“教授”之意。

佛教即便不能让人“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也应该教化众人“万事的本相、做事的根本、处事的原则”。

不仅提高入世修为,循弃恶扬善,

更要学习出世佛理,悟宇宙真相。

 

宣讲阐述博大精深的佛学,精进修为、断执去惑、证体悟道,这是佛教的正事。

 

很多佛教寺院香火缭绕,人声鼎沸,固然提高人气、帮助弘扬佛法,以大众对法的渴望,即便不当生“成就解脱”,至少可以知见清净,增上善缘。

但以客观的角度看,这些寺院所做的事99%的确都不是在干佛教的正事。

 

驱魔治病、加持开光、灌顶祈福、息灾渡亡、添财送子、转运通灵都仅是为了推广、结缘,凝聚人气。

周易八卦、风水面相,都仅是启示一种神秘超然力量,让人谦卑。

咒语手势帮助摄心安神,放生善举劝导仁慈、宽容、平静

 

佛教是启发式教育。

例如对于:上香、净水、神灯

燃香受戒、波平如静、一灯能破千年暗。

佛教称:戒香、定水、智慧灯。

看看现在寺院烟雾缭绕、香火明烛、云遮雾障,深觉遗憾。

 

 

佛主张破一切相。佛舍利,仅是助缘,并非开慧根本。有时佛塑金身,也仅是为了让人恭敬,进而“见贤思齐、仰慕效法”。

师尊释袈是在菩提树下开悟,而不是辗转在庙宇香火中。

 

护符、咒语、开光、供品,都只不过叫人:心生恭敬,点到为止。

现在大师太多,高人神功、目不暇接。

 

 

对于佛、菩萨、观音、上师,我们的确应该恭敬,他们不是神,他们是人,他们是老师,因为他们是觉悟的人。

但佛教有说:外在归依“佛、法、僧”,但更主要是归依内在自性的“觉、正、净”。

佛、菩萨、观音、上师都不过是来点化有缘人。

所谓的“菩萨保佑、观音救苦”并不符合佛教的基本理念。

 

       只随“妙用”而觉、不粘滞于“妄作”。佛教的重点也不是古寺禅房、香火明烛,佛教的重点不在于讨论外在的事物,而是着重于自己内心的认识、了解,反省、净化,以达到回归明觉的目的。这是佛法最动人、最理性、最具可操作性和最让人信服的地方。当一个修行者,断尽贪,就会烦恼不生,断无明,就亲证涅槃,就这么简单。(所有的宗教、法门都只是帮助人们静心清心定心的方便捷径。戒定慧,由戒入定、定心生慧,慧而明觉。)

 

 

修戒定慧、断贪嗔痴,

修心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的根基。

 

正本清源、明心见性

证体悟道、断执去惑

了脱生死、超越轮回

 

 

偏离修心,即为“心外”。

心外求法,终不可得。

 

 

         南梁武帝,笃信佛法、三次舍身、造桥建庙、布施僧众。达摩西来,武帝问师:“凡此种种,有何功德?”。 祖师回帝,“并无功德”。武帝黯然、达摩北渡。

添财送子、香火法会、驱魔治病、加持开光、转运通灵、息灾祈福,渡亡超生、添财送子、转运通灵、周易八卦、风水相面、咒语法器,功法健身等等“满足普通大众的需求”的事情我个人相信都是有一定功效的,但对于佛教来说,那些都仅是为了“推广、结缘”,所有以上这些“修心、明心”以外的活动,与“佛教的本初、本质、本体、本源、本意”完全无关。细考那些活动,分属于 “存款式”(行善为来生福报)、“贿赂式”(许愿后还要还原)、“避难式”(久病丧亲空虚失意)、“健身保镖式”(治病后还要金牌护体),甚至这些“推广、结缘”的“大众需求”会反客为主,占据了佛教寺院道场的活动中心,迷失了佛教最重要的“佛性”二字:“佛性:佛教的全部意义就是引导对本性的觉悟”。

 

那些主持搞“推广、结缘”的“大德高僧”最重要的是首先自己要明了佛教的“佛性”,守住本位,不能粘滞于“相用”,不能“妄作”,不能“为推广而推广、为结缘而结缘”,不能任由“大众需求”而偏离修心,走向 “心外” 

医生有时会按“大众需求”、按病人强烈要求注射吗啡,但这个医生自己要完全清楚明:病人强烈的“大众需求”的吗啡只能是暂时麻醉镇痛,与“治病康复”无关。这个“医生”不能永远当急诊室的麻醉师,除非他不是一个真正的医生或高僧。

 

有些“大众需求”的看似好的东西,其实从真正佛理的角度,可能是另一回事。

例如“健康”:

健康一定是福报?杀人越货皆壮汉、病痛方悟生死苦。

法会福报固然可以广聚人气,但福报的概念本质上是一种对清静明心、觉悟见性的障碍。“外修福、内修慧”。既然对于慧来说,福可能就是觉悟的障,怎么能放在一起,更别说“福彗双修”。

修福就是求福,求“六道轮回中的福”,完全背离了佛教“超脱轮回”的基本理念。学佛不应有求,“学佛”不是“求佛”。

 

又例如“爱”:

就象我们可以好好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但我们必须清楚爱本身就是障碍执着。(对于悟道人而 言,爱和恨的心都已消失,他不爱某人,更不恨某人。然而你若来到他跟前却能感受到一种深深的爱散发着,那是一种单纯的“本性本质本源”在散发,你想他是什么,他就是什 么,依你的根基而感受、而起反应,悟道者的心中始终是种单纯的存在,恨不值得,爱不值得,但是你若想要爱,那么他就是全部的爱的化身)

 

 

“心外”也就是放弃了“修自心”。

记得在“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观音庙前的对联:

          若不回头 谁替汝救苦救难 
                   倘能转意 何须我大慈大悲

 

心外 求法,终不可得。

 

 

6  旁道

心外难悟难证、旁道无救无赦。

 

“旁道”本身并不是个贬义词。每一种信仰、宗教、门派相对于别的信仰、宗教、门派都是“旁道”,每一种信仰、宗教、门派都有的其好的一面,都是不同程度地对宇宙真理、本性本体的探求。我这里的“旁道”仅是特指那些又打着佛教旗帜、又参与政治暴力,而且其基本理念与佛教完全南辕北辙的门派。我不知道那些门派的“大师高僧”,一边扛着佛教的大旗,一边倒行逆施,究竟是出于无知而胡为,还是故意与佛学本意背道而驰。

我并不想来指责某些人。一切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都是因缘业感。

我也并没有资格去“正本清源”,我只是想从我个人角度、用我肤浅的认识,从纯技术纯理论的层面去探讨一些“对佛教本质问题”的旁道偏离。

 

有些教派的出发点甚至超出了心外求法的“普及、引导、结缘”,而是完全以一些世俗、极端的事作为主要功能和目的。

有专敛财的,穷修禅富修密,金银法器、秘诀神通、乌烟瘴气。

有专抗争的,漫骂诅咒、示威暴动把个别密教、功派已经真的搞得面目全非。

 

一音转法、妙不可言、博大精深、无以言状,谓之以密。

相对与显教注重的义理研究、淡泊明心,密教则更偏重仪规遵行、咒文法器、神力加持。显密之分,大是大非。

 

密教繁礼、禅宗无字。

禅虽显而密,密虽密而显

 

但现在的个别的密教从根本概念上已与佛教背道而驰。

 

儒家修身、道家炼命、佛家明性。

佛教本是去除我执法执、了脱生死轮回。个别密教不仅注重此生此身的气脉功法研究,竟然还着重“中阴身”的轮回过程细节。更有甚者,有别于佛教的“三皈依、依法不依人”,密教独有的“四皈依”,把上师摆在佛、法、僧之前,让教徒无限听从上师摆布,可能是便于所谓“男女双修”。(我不是在批评“四皈依”,法执都破,何况上师我也不是在批评“男女双修”,如果真是一门有效的阴阳调和的修炼方法,就应该堂堂正正,不应偷偷摸摸、鬼鬼祟祟。

所以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个别密教(主要是喇嘛教)根本不属于佛教,完全与佛教基本理念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个别密教的“即身成佛”和道教的“当即真人”,又有什么本质不同?

个别密教宣称的“法器咒符”,与道教的“宝鼎炼丹”又有什么本质不同?

 

佛教认为最高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大中至正。

其实佛教根本不存在偷偷摸摸的密诀咒语。

佛教三正:堂堂正正、光明正大、大中至正。

密教原本也是堂堂正正的,现在极个别密教把“密”字字搞得神神密密、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变成地下反抗起义军。

 

某“真、善、忍”的功派,其原本教意是非常好的。(释佛以法轮作 为佛教的象征是有深刻的超然的含义。轮子是围绕中轴在转动,整个轮子都在转动,惟有中间的核心是如如不动的,外围是无常的,因果是轮回的,器世间的一切都 是无常在变动,流转而成万相,这个无常是在围绕着那个恒常不动的核心在变,也既是在由那个核心中的如如不动者在控制。动者离不开不动者。不动制动,不变应万变。众生最内在的佛性本质仿佛就是那个如如不动的核心,外围的生死轮回从未进入,也不能够进入内在的核心——无常中的核心——如如不 动,清静佛性。法轮长转:历史流转,人类流转,因果流转,重复在重复,惟有法轮的那个中心点没有流转重复)。从我本性,我相信“业力因缘karma”、“真、善、忍”等完全是正确的,是宇宙本性的一部分。所以一切苦难、折磨都是karma业感,佛教更把逆境看作是一种修炼,即“逆增上缘”,要感谢那些带给我们苦难的人,培养了耐性、点化了的悟性。既然“忍”是本源本体的本性,我们不能自己以世间的想法去裁定“忍”的程度界限,“真如本性”原本就“如如不动、不增不减、不多不少” ,“忍”既然是宇宙本性就应是无条件的“如如不动、不增不减、不多不少”,根本不存在“忍无可忍”。 所以我觉得可能是极少部分人曲解了大法的原基本教意概念,把此“大法功派”的“真、善、忍”偷换概念成“忍无可忍”,进而变成专职围攻谩骂政府的政治团体,其中的部分人还办一份弘扬大法的宗教日报,篇篇“粗口成脏”、处处“血肉模糊”,“三十万苦主器官移植被割肾”、“六千万勇士偷偷摸摸表退心”,极端的类似穆斯林Jihad的仇恨恐怖、阴暗暴力把整个这份“大法佛教日报”变成了“少儿不宜”。

 

这里我并不想贬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安拉,是无形无相,是最符合我对“超然力量、天道大法、本性本体”的描述,穆斯林的清真寺,无画无像,洁白清静,是我的向往。但伊斯兰教圣战的部分,可能是曲解了古兰经。 其实伊斯兰教Jihad 原意是“自我斗争”,相当于佛教自我反省,自断贪嗔痴。 后来极少部分穆斯林教徒莫名其妙就把“自我斗争”变成“对外斗争”,把Jihad变成Holy War,进一步变成恐怖袭击的同意词。 

 

同样还有那位“政教合一”的某“世界屋脊”的密教喇嘛头目、“转世的活佛”,不羞于自己是现代佛教中绝无仅有的政教合一的荒唐怪物,还顶着诺贝尔桂冠的光环,每年窜访几十个国家,(医不扣门、佛度有缘。请不要以“为灾民祈福超度” 为借口、请不要以“为世人传播佛法”为理由,进入是非之地、调起纷争。佛家不入是非之地,更不应成为是非之中心。)。“喇嘛活佛领袖”在频频对外人控诉受迫害外,总“偶尔无意地”提及“地理上的封疆列土”,在要求重划地界、重立政体、散布仇恨、煽动暴动的同时,至少我没有听到他“强烈谴责”自己一派的红衣喇嘛们的“冲锋陷阵在前、打砸烧杀在后”的恐怖暴力。(既然喇嘛密教也承认因果业报,那么即使真的有所谓迫害,难道不是业力感招、因果报应吗?)我真想请教这位“转世的活佛”,何为佛教的“逆增上缘”。佛家讲“不妄语、不诳语”,比较一下他的官方网站的中英文不同的版本里不同的用词、不同的侧重,我们真的可以看穿他内心深处的那个“密”。

 

 我不想去指责这些旁道,也不想去辩论,因为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偏向性。(对于所有已信仰宗教的人,我认为信仰可以分享,但不能讨论,既有心证,则无从真正去辩论探讨。)其实这些大法修炼、活佛喇嘛也都有其很好的地方,甚至他们有些激烈的做法也都必然是有其各自因缘因果、缘生业感,可以理解、谅解。只是他们真的不需要打着佛教的旗帜。

一个真正坚信因缘因果、缘生业感的佛教正道,会让人平静地接受所有的结果。因此, 煽动圣战、散布仇恨、围攻政府、…….更甚至于个别密教门派极其荒唐地把世俗的政治独立暴力起义做为主要活动方向,与“清静明性“相比,这种倾向暴力、政治的活动方向必将使其自己门派走向死胡同。

 

旁道无救无赦。

 

 

 

7   同归

异途同归

万法归一

 

我没有皈依佛教,但是我对它有着高度的评价和巨大的尊重。

佛教具有特殊魅力。道家大道自然;墨家兼爱非攻;儒家治国平天下;诸子百家唯独就没有专门研究“生老病死的”,更没有探求“宇宙真理、终极问题、本源本体”的。在这一点上,源于印度的佛教大幅度地补充了中国文化的因素。

 

爱因斯坦在最后的岁月一直在致力研究大统一场,并同时思考其哲学意义。

同样很多宗教人士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分大乘小乘,

其实我们最好称小乘佛教为:佛教上部座、南传佛教等等。

南传佛教的斯里然卡捐献的眼角膜占世界的70%

相对于我们大乘佛教中国的入土为安,南传佛教对“破除我执”的教育就更普及深入。(当然南传佛教因为缺乏汉语这样意境深远、博大精深的文化表述体系,且个别门派有与东南亚本土的怪力乱神混合,使南传佛教对佛理的整体深入研究略微欠缺。)

 

区别与小乘的“自省觉悟”,大乘佛教的初始发愿是“普度众生”。其实这个大乘的初始发愿的确值得商榷。

婆娑世界,既是五恶浊世。

我们六道众生,同在六道流转沉毙,同坠于一个万丈深渊,何以自居大乘,何能:自觉觉他?自度度他?

 

只有自己脱离下坠、爬上万丈深渊、立于安稳岸边,你才可能、才有意义去伸出你的手去帮助别人,否则还陷于深渊浊潭的你 “初始发愿” 先去说 “自度度他”是根本毫无意义的。

本质上小乘的“自我觉悟”与大乘的“普度众生”区分与我们普通修行人毫无关系。佛度有缘人,不需要我们普通人在初始时发愿“普度众生。(“普度众生”,那只是已觉悟者的发愿角度,对未开悟之人本质上毫无意义 

 

佛经说:四果以后,小乘变大乘。觉悟和慈悲,会使分享和救助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就象平常社会中心怀慈悲的人会自然而然去关怀帮助受苦的人。

异途同归

 

在上章“旁道”已讨论了“显密之分”。即使不考虑大乘的“显密之分”,大乘显教内部里也是各派纷酝,尤其长期以来净土宗等对“参禅止观、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颇有微词,视为异类。

对机施教,根据不同根基的修行人,佛的教化众生乃“方便说、应机说”。

净土的“利钝全收、念佛摄心”,经“果上说、世上说”,巧用“定”,帮助“普通大众”扎下“善慧之种”,属“渐修”。

禅宗的“参禅问道、惑业净静”,从“因上说、理上说”,偏与“慧”,提升“佛缘大器”精进“了脱之悟”,行“顿悟”。

固然禅宗的不立文字,确实让很多欠缺慧根的修行人荒芜了佛学基本原理,甚至有近千年的相当长的时间使禅宗变成了半文盲之地。但深刻明了的禅宗,直指内心、明心见性,是真正的佛教精髓。

其实净土的“花开见佛悟无生”与禅宗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完全相同。

异途同归

 

 

再来讨论一下世界性的宗教。

基督教和佛教都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经典。(伊斯兰教亦源于基督教诞生的中东,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宗教都属亚伯拉罕系、同是一神论,而佛教则是“无神”的唯心论。)

相对于基督教注重的“信根”,佛教注重“善根”、“慧根”。

 

天主教里婴儿就可受洗,基督教也绝对禁止去怀疑圣经。“信”为根本。

佛教“众生佛性相同”、更有“六道众生”,曾互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慈悲“善”根。

佛教,由静入定、定而生慧,慧而悟。参禅悟道,慧悟,究一个“慧”根。

 

 

基督教的上帝有着绝对权威,完全不需要对基本理论去怀疑。佛学思想家研探实相的究竟意义时,不将佛陀所言视为绝对权威,而是当做钥匙用来开启他们自身的洞察力;因为绝对权威永远需要靠每个人自己的思考与批判性的分析才能建立。这就是为什麼我们會在佛教典籍中发现对实相有各种观念,每种观念都是根据对其究竟性质不同层次的瞭解。佛教本质上超越了宗教,成为了一种对宇宙人生真相的学习和教育。

 

有容乃大。相对于基督教绝对权威的排他性,佛教“众生皆佛”的基本教义本身就是包容全部。一个宗教过多地强调其排他性,反而会降低自己的层次。

无欲则刚。相对基督教的有求, 人们求上天堂,求神的恩宠,佛教则是自性对宇宙人生真相的终极探求。

 

 

尽管两较有很大区别,基督教仍然与佛教还是有太多的相似的地方,例如:

 

基督教:人皆原罪深重。

佛教:    人乃本性障迷。

 

耶稣代人受罪而背十字路架让我们感受到上帝的仁慈。

同样佛看我们婆挲堪忍、五浊恶世如我们看蛆在粪坑里蠕动。你能想象佛发愿化身为蛆跳进粪坑里引导众生脱离苦海的那种慈悲吗?

 

基督教重“信”,同时也彰显“善慧”,我们也会脱口而出“仁慈智慧的上帝”。

佛教重“慈、慧”,同时也讲“信”。 在慈的定义中,有“性不服不慈”,谦卑臣服的信为慈。故佛度有缘人,你自己真的有从内心觉悟而“信”,自然而度。

 

除了两教有相似的地方,基督教、佛教都对社会有很多积极的作用,例如:

 

因为有至高无上的上帝神灵, 基督教 让人更谦卑

同时基督教让人更感恩。我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一生中,我们最需要感激的对象。父母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温暖的小家,但上帝却为人类安排好了整个宇宙。

 

因为一切都是因果,佛教则让人更平和。

同时佛教让人更慈悲。我们要善待一切众生,也许在亿万的轮回中都曾经互为父母兄弟姐妹。

 

我没有皈依佛教,也没有基督洗礼。当我们用中立的眼光去审视,除了看到两教的区别和相似,我们也可以发现基督教、佛教都有本质上“缺陷”,值得深思。

 

基督教过多的人格化排他性的东西,与浩瀚无垠的宇宙时空,从逻辑角度不太兼容。亿亿万的星系有着无穷无尽的组合概率,为什么“地球是全宇宙关怀的中心”?既然上帝是至高无上的力量,就应该有一种超越“银河太阳系行星地球上灵长类动物中人类的男性形状的崇拜神”的更理性、更精妙、更广泛、更超越的表述。

除宇宙时空外,还有灵性。众生的灵性是上帝灵性中的一部分吗?如果不是,灵性之间的高低又是如何能界定呢?

 

佛教也有很大的“基因缺陷”,佛教没有能解释如何会有“佛性真如本体”,只是说“无始无终,无量劫前、先天地而有”。更进一步,佛学也没有解释如何会从佛性中出现有感知的、有我执的心相。why and how。师尊只说“法尔如此”。

既然佛教没有宇宙的创造设计者,如何解释五蕴随意随缘所合,就能自然形成人类DNA的复杂有序、精妙绝伦的代码。(更不要说除了物质的DNA,还有精神的DNA:佛教中储藏无尽无量意识记忆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佛教的基本教理,完全摈弃了进化论,但又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佛教无法用因源汇聚、五蕴所合”,来简单地解释生命形成及目的,“法而如是”,用“妙用”轻轻带过。

 

 

允许我从旁观者的角度,从基本教义去分析比较基督教和佛教。

佛教没有神(上帝)的概念,佛性在每个人的心里。基督教上帝是个至高无上的神,神有上帝之名称、有天父之形体。(上帝)和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佛性是一个“空”的无,而神(上帝)则是一个“空”的有。佛性是一个空性的无我,而神则是一个空性的自我。因为佛是一个空性的无我,所以佛性无好无坏、无大无小、无边无际、无垢无净;而神则是一个“空性”的自我,因为它就有好有坏、有大有小、有黑有白、有仁慈、有愤怒、有宽容、有惩罚………它有形象和边界。(佛是没有形象或边界的。当然你可以给佛一个形象或给它划分一个边界,但那是你的事,和佛本身无关。 

神有分别的,但佛无分别。神也是非平等的,但佛性都是平等智性、圆融无碍。佛性是粒种子,但是神只是一朵花。相对于种子,花朵不是究竟,而种子才是究竟。因此,佛性比神更究竟化、更是终极存在。

 神一直在裁判你的行为,奖赏或惩罚。神至高无上、高高在上,严厉而又虚无。而佛性则是在你心里自然觉醒,佛性却很实在,在万物的心中,觉悟而感知。神充满了虚无的流动感,而佛性则是实实在在的河流。虽然都是流动的存在能量,但是佛性更象一条河的流动,流淌在心里,而神更象空气的流动,给你外在的呵护恩宠。佛充满了人的味道的优美,而神则具更大的虚无感和远离“人”感。佛性比神更靠近“人”。

基督是一种对普通人思维方式的引领教学,

而佛教则是整个对生命的引领,是一种对生命根本的追寻引导。

基督的教导是对人类的催眠治疗,而佛教则是引领你的生命自我蜕变。

神给了你引导的方向,基督对人类灵魂的治疗是从外部到里部的。人本自有圆融无碍的佛性,佛教的方法则是让由种子从你的里面自然开花乍出。基督是外科的治疗方法,而佛教则是一种根本性的对生命的内在治疗。基督教是外科医生,而佛教则是真正的内科医生。

基督是往你的外面戴鲜花,而佛是到你里面去种种子。佛更是内在性的,基督基本是外在性的。所以,神犹如云朵一样高高飘悬在万物与万物之间;而佛则一直盘坐在每一样存在的里面。而在万物之里的“本性”在招引或吸引着佛或神,但佛更容易进入那个“本性”里面并与它融合在一起,如同水滴归海。相对于基督,佛更安分,更稳定、更宁静和永恒。

 

神和神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神(上帝)和人都有一样的外形,都会愤怒、惩罚、杀戮。而佛性和神性则是“如如不动、不增不减”。佛性和神是有差别的,但是佛性和神性无二致。万物“相”有不同,但“性”各自相同。“佛性”和“神性”没有什么不同。佛承载着“佛性”,上帝承载着“神性”。如同容器的大小、颜色、质地、边界的不同---但它们里面装的内容物都一样。万物的不同也都是它们外在“容器”的不同---它们里面所装的最为本质核心的东西是一样的---它就是“本性”,万有之性、上帝神性、天道大法、本源本体。

 

“佛教” 侧重于“本性”在个体上的奇妙和觉悟。

千江有水千江月

 

“基督教”侧重于“本性”总体精神的伟大和唯一。

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教、基督教,在“本性本体”层次是完全相通、相安、相容、相融的。

异途同归

 

其实所有宗教都是或多或少对“本体”的探求。

汇万法以归一,更破一以归空,终破空以归性:那就是归依“无有、无空、万能的本源本性”。

 

 

8  神迹

基督教有神迹,佛教中有神通

如同圣经中的人格化的东西和过多的无从考证的神迹,佛教中也同样有类似的画蛇添足的 “天界三十三天”的详细描述。我并不是否定、我甚至部分相信“天界三十三天”,但这种无从考证的东西,节外生枝、画蛇添足,甚至极大阻碍了智慧、自由思想的独立、理性的思考。

如同南传佛教同当地的众多神怪偶像结合,大乘佛教中也神化了的诸佛和护法,强调“神力”, 形成了一种“神道办教”的荒唐行为, 只会让众生更加依赖“所谓的神佛”等,而那却正是与佛教的基本理念相反。

我并不是要否定那些神迹,相反我绝对相信很多神迹,而且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看见、感知、感悟到神迹。我只是认为完全不必要去化精力去宣传、强调、研考、论证那些不可知的东西,有时甚至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神迹就是妙用,只不过是我们觉悟的启示。

佛教的重点不在于讨论外在的事物(包括神迹、神相、神通、神事、神力),而是着重于自己内心的认识、了解和反省,进而通过净化禅定、回归明觉,以达到断执去惑、明心见性的目的。

 

基督教的神迹与佛教的神迹区别在于:

神迹是支持基督教权威性、教义的重要部分,而佛教从本质上是完全摒弃任何神迹的

 

圣经中的无数神迹,本质上都是不可“直接”论证的,只能“间接”感悟,所以也就经常会成为无神论者攻击的目标。

 

 

对于无神论者,金字塔是其唯一不能否认的工程上的神迹。

要分析4000年前金字塔的建造,首先不仅要有工程勘探、设计、测量、运输、施工的具体专业经验,同时更还有过高级管理经验,考虑当时“史前”的整体的科技状况、人文条件、经济国力,到具体的管理组织、“史前”的通讯方式、行政安排等。(并不是很多人有机缘在短暂的人生中涉及到全部这些领域并再完全跳出来,再用旁观者的冷静去全面分析。)至今为止我所见到的二十几种的金字塔建造的假设性的解释可能,都无一例外地会忽略了其中的好几项要点。(即使找到所有金字塔的施工人员的宿舍,也不能去解释所有的神奇、困惑。

 

 

神迹太奇妙,无法解释,神迹可能仅仅只是起一个启示的作用,万相幻化。

绝大部分圣经里的神迹都是需要用感悟来应证的。

其实对于开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神迹,而人是神迹之集大成者(详见我的另一篇随笔“SUNSET 九晖)

 

 

神迹很多次帮助了我的思考。我有很多最重要的关键性的想法灵感来源于我的梦中,我必须经常在我枕边放好纸笔,我自己也被梦中的那些赋予逻辑、哲理和灵感的词句诗句所震撼,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在梦中不仅思考出这些,而且意识到这些是不寻常的逻辑哲理灵感,而且还进一步让我挣扎地从梦里脱身醒来,在黑暗中拿起笔草草地写下要点。我觉得那肯定不是我的思维,那是神来之笔、神授之笔。如同圣经虽然出之人手,但几十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用近乎同一种风格来写作,神授、神来之笔来形容,如同金字塔虽可能出之奴隶之手,并不能否认它是上帝之手的杰作。Sleeping Thinking,思考的主体是独立于我的自我意识,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我大脑里进行思考并适时唤醒我的自我意识,难道是“神思”?如此神奇,妙处难于君说。尽管如此,我经历的神迹不过是用来开启我的觉悟,仅此而已,不值一提。我并不需要用“我的神迹”来佐证我的理念、来支持我的权威性。任何人尽可以完全不去相信“我的神迹”,其实连我自己都不会去在意这种“神迹”,一笑而过。

 

神迹就是让我们更好觉悟的东西,但如果悟性好,神迹也许就是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东西。绝大部分人只感觉到六道中的人道、畜生道。一根普通电线,可以同时传递电话、ADSL、高清晰电视 ,如果没有适当的设备、匹配match适当的频率,其实这根电线就仅是一个普通的破绳子,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今天我们讨论十法界、六道众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没有适当的一定程度的觉悟,我们就只能感觉到人道、畜生道。

 

 

9   灵修

佛性(灵性)是清静自在的。但灵性在浊世蒙尘,因缘应缘、幻化万相。灵修是破相、觉悟的必经之道。

灵修的过程就是“见性明心”的过程。见性是明心的自然,心明则性自见;明心是见性的前提,只有明心才能见性。明心主修“静”与“净”。不静则易迷,不净则不见。灵修也是戒定慧的过程,戒入定、定生慧、慧而觉。灵修本身就是在向未知挑战,敢于探求宇宙人生未知真理需要一种非常勇敢的行动,只有这个勇敢的行动才能进入未知。

 

灵修就是清静。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若善若恶,皆由心起。这就是境由心生。善业恶业,都是执着,一切爱、有、取都是执着。唯有灵修清静,才能生慧而觉悟,明性而断执。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一个修行人平时若能尽力做到不把好与坏、空和有、是与非、成与败、苦与乐、解脱与束缚看得那么重、分得那么清的话,就不会给自己设置一道无形的枷锁、制造额外的痛苦。(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讲缘份、一切都归空寂,缘生性空、因缘业感,让人能真正平静地放下一切、自省一切、宽容一切、接受一切。)  

一切本皆佛性而心幻,故天堂地狱,皆为佛性净土。灵修之人,不待生死,不待涅盘,不待死后解脱,而是在活着的时候就灵修至明了解脱,不是修于死后,而是修于生前。我的净土就是我的平静的内心,最纯净最寂静的心性就能映出最美丽的净土世界,就在此生当下,而不在死后。

 

死亡是一场永别。它不是那种慈母送游子远行的感觉可以相比的,甚至连那种被形容作“生死别离般”的送亲人上战场的感受也不能比拟,因为真正的“死别”是绝对绝望的。可能真的要到死的时候,人才会亲自的体会到它。你一定会有机会体验得到的,至少一次。之所以说它是一种绝对的绝望,是因为这场永别是那样的肯定,让人不得不面对和不得不承认,让人毫无再假设的希望。而这场永别又是对一切而言的,它清算了你所有的爱,所有的恨,或甚至是所有存在的感觉,那时甚至连一件早已被你遗忘了的小玩具都可能变得清晰和难以割舍。临别灵别前的回光反照时脑海中闪电般地翻腾着一切你曾经历的,一切忽然有如重生一般的清晰和亲切,然而,你已经明确地知道,一切正在不容置疑地绝对远去,如箭消逝,最后是我们最为喜爱的身体和那些曾因为这个身体而有的自由自在的“我执”感觉。

谈到生死,从佛教的理解:害怕死亡那是因为你不了解生命的根源:人生有两个命(即二种波幻形式),一个命就是物质身体的生命,本质上也就是“佛性的刹那流转波动,形成我执,由我执生出识别心而成肉身”,死了命就没了,还于寂静。还有一个命不是物质的幻影波动,是灵性的幻影波动、是智慧灵性的慧命,本质上也就是如如不动的佛性,十界唯心,佛性的刹那流转波动,慧静的幻影谓之灵性慧命,时刻与“寂静涅盘”相联无碍,佛性本“无生无灭”,生命灵性慧命是不灭的,生命是循环的,灵性慧命从未死亡过,当你深入禅定里面就能认识到你自己早已生过无数次、死过无数次,肉体、时间、宇宙都不过是本性的变幻,“刹那见终古、微尘显大千”。那些已经发生的死亡和出生,都是你的“我执”肉体幻觉,百年一换,在这个换的中间有一个始终不生不灭不换的东西存在,它是永恒的,肉体会死、会生,历经了无数次的生生死死,然而你的真我,即与 “本初本意本体本源本性” 相融无碍的灵性慧命始终活着,“本体本性”从未生过,又怎么会死呢?“本体本性”是先天固有的,没有宇宙万相幻觉以前它就存在 了,宇宙有坏,佛性,不生不灭、不动不静、不增不减。

死亡之所以对人类是那么恐惧,是因为你现在“尚未觉悟的灵性”对幻觉的感知将从一个已知的世界,马上要进入另一个未知的世界。 “物质世界生活” 的幻觉是灵性生命的一部分,未知的死亡后未知的世界是灵性生命的另外一部分,未知的世界惟有通过静心可以享受到,静心就是死亡幻相的感受,就是一种特别的涅盘寂静。静心当中抛弃了功名利禄,抛弃了身体和思想,世界所有的一切你都抛弃了。死亡也是静心涅盘寂静。静心与死亡,有一点不同的是,静心当中是你自愿抛弃,因此走得很轻松,死亡是你不得不抛弃这个世界幻相的一切,尤其当你还没有觉悟这一切本是梦幻泡影,更促使你留恋。

    不仅是死亡,灵修也让我们明了如何对待现在的每时每刻的当下。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到,每一个现在转瞬就是过去,这中间并没有真实存在?存在的就是执着的自我意识,这个执着的自我,就是驱动生命的动力,当真正明白和体悟到一切只是因和缘的相续,中间并不存在,此时就没有一个“我”再去生生死死了,这就是我生已尽的含义,断了“我执”。修禅的人是一个对来世是没有执着的人,在禅者的眼里只有当下,只有此时此刻,从不把希望寄托于来世。(因为如果超脱轮回、如果再有来世,那也不过是六道的无奈轮回,对于佛性觉悟来说,天界、人、恶鬼没有任何差别.)。当下的那一顿悟就是终极,是没有次第的,此岸就是彼岸,就是 一切,刹那间就是永恒。修禅是最平淡宁静的,禅修的状态中,觉受到身心的柔软和安宁,暖乐、无念与清明的状态,进而进入了一种极纯然的、无条件的法喜的状态,充满着一种无以言喻的、与一切万有本源本体相联合一的终极状态。

          惟有透过平淡宁静才能达成终极,平淡宁静可以灭掉一切妄想,迸发出一切智慧,平淡宁静具有无比强大的渗透力,看透人生,明悟本性。

平淡宁静、息心静寂就是一种至真、至纯、至善、至极的快乐。每个人对于快乐的定义是不同的:炮火的凯旋、毒品的亢奋、激情的勃发、缠湎的销魂、嘻戏的无忧、抚慰的真诚、怜悯的温柔、奋笔的泉涌、挥毫的淋漓、灵光的乍现、艺术的震撼、吟唱的余音、大漠的孤烟、渔舟的唱晚、水面的涟漪,小溪的怡然,湖边的徜徉、林间的邂逅、自然的融入、行云的飘逸、思索的沉浸、会意的回眸、灵犀的相通、无为的空白、天国的憧憬……而对于灵修来说,佛性的“法喜”是一种很特别的快乐。“法喜”快乐就是绝对平淡宁静的“寂静涅盘”:喜悦和悲伤、震撼与平静、悠闲和激烈、怡然和紧张、爱和恨、美和丑、对与错、正与非都是不存在的。“寂静涅盘”就是无限地去接近、感知、联接、觉悟、融入绝对平淡宁静的佛性本体本源。(这种“去接近、感知、觉悟、融入”的过程就是灵修。)

灵修会让我们在接近“寂静涅盘”的同时,豁然而悟,有了新的观念理解。佛性没有分别、大小、内外,我们每个人的灵性与宇宙万物佛性波动息息相联、相关、相处、相融。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以开放宽容的心态、从更高更阔更新的视角,用我们觉悟的灵性,重新审视那些我们熟视无睹的现象,我们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年春尽一年春, 野草山花几度新。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当你阅读此诗时,你感受到了积极还是消极?

因为灵修就是用人生最宝贵的时间通过去感悟最根本的宇宙人生哲理,所以禅定灵修就是最积极的人生。

 

禅既静虑,梵文禅那,寂静审虑,静入定,虑及慧,息心静寂,慧而明悟。

生命存在的当下就是息心静寂、淡然随意、宁静慧发,勿需再立下什么目标,或达成什么目的,一切随缘。有目标就有痛苦,错过了宁静,也就错过了生命的意义。生命不应有目的,更不应该有目标,生命犹如河流水永不停息地一直流淌,纵然是大海也在流淌,大海并非是水的归宿点,水所流经的地方就是它的归宿。生命也是如此,无始也无终,生命存在的当下就是清心寂静(涅盘),你所到之处就是天堂,天堂不是一个目标,天堂是一种生活的方式,当你没有目标的时候,也就进入了天堂,当你生活在此时此地,天堂就有了你。当你把生命寄托在未来轮回,把生命指向一个目标,那你也就抹杀了生命,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有什么就接受什么。接受二字果真能理解它的“因果、随缘”的含义,那么你也就是一位解脱的人,一个解脱的人生也是最有意义最积极的人生。

 

慵懒随波

淡定随缘

 

莲:不垢不净、心果同觉、因果同时

心:本性本体、不增不减、自在清静

画:万相缤纷、应缘因缘、空无自性

船:筏渡法度、波罗密多、随弃亦空

 

莲心随禅意

画船听雨眠

 

 

 

 

多年前九晖也写过另一篇随笔SUNSET,试图用物理、天文、生物、逻辑的角度来分析探讨进化论和宇宙真相,并进一步思考人生的终极问题:精神信仰、宗教哲理、本源本体、宁静禅定……

日落而息,平湖映月。

Only after pass the SUNSET, can you really enjoy the MOONLIGHT

 

 

 

镜花水月。

明明水中月,空空常寂照。

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水清月现,月本非来,云遮月隐,月亦非去。

Moonlight

月光只是一种反射,月亮本身并没有光芒,(仅是一种“感知”、“知道”、“反射”,象一种无体透明的水晶之镜一样,)我们感受到的月光的明暗是与我们自己的视力、空气的灰尘、云层的厚薄有关。(如同尘埃或脏垢对水晶之镜的真实的图象进行了不同的折射弯曲,不同的波动、不同的因缘业感、不同的投影万相。)

 

 Moonlight,如同佛性的中道:

既没有太阳般的耀眼、也没有地狱似的黑暗。

 

万籁寂静的深夜,如水般姣洁清澈的月光地投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而每个人的心灵深处也都有着一轮圣洁的明月:千江有水千江月。

 

MOONLIGHT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