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中国史上最牛的外交官
王玄策是唐早期一位“非著名”外交官,他个性鲜明,决不瞻前顾后,拖泥带水;他果敢犀利,从不优柔寡断,患得患失;他有勇有谋,处事洒脱,并非呈匹夫之勇的 鲁莽之夫;他行事雷霆霹雳,豪放不羁,遇事当断则断,从不虚与委蛇,唯唯诺诺。在中国这个恪守中庸之道的古老国度里,他的出现,宛如一缕刺破厚厚云层的霞 光,虽不能普照大地,但却让人看见了人性魅力的闪耀,唐朝特有的大气恢弘、开放包容、果于自信的时代特征,与唐人肆意张扬的个性、大刀阔斧的英迈豁朗,在 王玄策身上发生的故事中被充分体现。读着这位胆粗气壮的、不墨守成规的大唐外交官的传奇故事,一种久违的激情、渐已稀缺带有野性的阳刚之气穿越深邃的历史 空间让人惊艳,一股快意恩仇的浩然爽气鲜明明、泼辣辣扑面而来,一股压抑不住的磅礴生命力喷涌而出,一位性格雄毅、坚韧执着、敢做敢为的英勇外交官形象跃 然纸上。
唐朝草创之初,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最强大的中天竺统一了印度北部,建立了印度中古史上著名的摩羯陀帝国。统一北印度后,摩羯陀帝国国王玛卡达 陆续派出使臣,很快和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大唐帝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命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出使印度,对这个和自己同样 古老的文明古国进行亲切友好的访问。王玄策一行历尽艰险、风尘仆仆的抵达印度半岛,迎接他们的却不是鲜花与掌声。就在此前不久,中天竺刚刚经历过一场叛 乱,篡夺了玛卡达帝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即将入境,竟然派遣2000军队伏击唐使,王玄策一行猝不及防,众随从非死即伤,玄策、师仁被天竺兵擒获 拘押。后来,乘看守一时疏忽,王玄策夺马出逃,一路飞驰北上,朝着祖国的方向奔去。一路上王玄策心中暗想:“自古‘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大唐和天竺 是新近结交的友好国家,阿罗顺那却袭杀唐使,悍然撕毁双方世代友好的承诺,此仇不报无颜面见太宗,不灭背信弃义的摩羯陀誓不为人!”王玄策打定主意,打马 渡过汹涌的甘迪斯河与广袤无垠的痕都斯坦平原,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峦遥遥在望,那就是世界第一高度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山脚下有一个古老的王国 ——泥婆罗,也就是今天的尼泊尔。
在尼泊尔,王玄策亮明身份,道出来意,与尼泊尔王谈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与唐关系亲密并自称大唐女婿的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向尼泊尔王商借7000 骑兵,尼泊尔王慨然应允。王玄策感觉兵力有些单薄,于是飞檄传令附近各大唐藩属国速速派兵来援,不久西域诸国及羌、吐谷浑、高车、铁勒、回鹘诸部援兵陆续 到来,得兵马万余,他自任总管、拜蒋师仁为先锋,率军浩浩荡荡直扑摩羯陀而去。吐蕃王松赞干布得到消息后也主动派兵1000余人尾随大军而来,以助玄策。
闻听唐军远道来袭,中天竺王阿罗顺那惊呆了,急忙排兵布阵,列队于北天竺查博和罗城外,准备以逸待劳迎击唐军。王玄策率各国联军开至查博和罗城外,顾 不得休息便呐喊着冲向天竺军阵地,一阵激烈的短兵相接后,唐军一举击溃天竺数万精锐“特种部队”——驾驭大象作战的象军。见自己的秘密武器象军转瞬被歼, 阿罗顺那被吓得魂不附体,龟缩回城坚守不出,王玄策复仇心切,命手下兵将将查博和罗城围个密不透风,然后将唐朝军队攻城拔寨的各种先进手段——抛石车、架 云梯、用箭簇裹布头点燃后密集发射展开火攻,各种方法轮番使来,猛攻月余。648年,查博和罗城被攻破,溃兵出城夺路而逃,玄策紧追不舍,沿路斩杀天竺残 兵败将3000余人,天竺余众强度印度河时落水淹死者几达万余,被唐军俘虏的也达到万余,曾经骄狂蛮横的阿罗顺那率残部狼狈不堪地逃回到中天竺。
王玄策乘势率军衔枚急追,也来到了中天竺,他发誓不灭天竺决不罢休。早已是惊弓之鸟的天竺兵与唐军接战几乎是一触即溃,阿罗顺那见大势已去,遂弃国投 奔东天竺,央求东天竺王鸤鸠摩伸出援手,借些人马与他,再纠集些溃散旧部以图反击唐军。王玄策明白阿罗顺那的用意,他将计就计设伏兵,命先锋蒋师仁率小队 人马吸引阿罗顺那自投罗网,将阿罗顺那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残部聚而歼之,活捉中天竺王阿罗顺那,余众悉数被坑杀。随后,王玄策命蒋师仁率军攻破了阿罗顺那 的皇后拥兵数万镇守的朝乾陀卫城,慑于唐军锐不可挡的兵威,远近城邑望风披靡,纷纷来降,印度次大陆最为强大的中天竺宣告灭亡。
王玄策忿恨东天竺王鸤鸠摩援助阿罗顺那,准备调转矛头,一鼓作气灭掉东天竺。鸤鸠摩探知唐军即将来袭,被唬得魂飞天外,颤栗不已,急忙命人送牛马羊各 万头,各种珍奇异宝若干至唐营谢罪,表示愿意臣服大唐,王玄策这才罢兵息战,回朝述职,他将杀害唐朝使节的罪酋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唐太宗大喜过 望,下诏重赏玄策,授散朝大夫一职。玄策出使前不过当过几任小小县令,散朝大夫是他一生得过的最高官职。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再命玄策为正使,师仁为副使出使印度。大唐使节还在路上,就听到天竺王鸤罗迭多的死讯,印度北部的第纳夫蒂王阿罗那顺 立派兵扼守边境,拒绝大唐使者入境。仿佛电影镜头回放,唐朝使节一到,天竺兵横拖倒拽,将玄策的从者三十余人全部抓扣,好个孤胆英雄王玄策,又是一人拍马 狂奔,逃出重围,来到吐蕃的西部边境求援。吐蕃赞普,文成公主的老公松赞干布再次派兵1200人协助他,泥婆罗(尼泊尔)国王那陵闻讯也派兵数千听从玄策 指挥,西羌的首领也派骑兵前来共助玄策,大军一到,第纳夫蒂军队土崩瓦解,阿罗那顺立被活捉带回长安。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王玄策再次受命出使那令他刻骨铭心、爱恨交织的天竺(印度),他这次的主要任务是替唐王到印度的各大寺庙参拜、礼佛,他 此次行程早已没有前两次的刀光剑影、尸横遍野的惨烈,表现得谦恭得体,温文尔雅,将中华不矜不伐、克恭克顺的谦让美德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敬服。岁月能抚 平一切沧桑,它湮没了黄尘古道,远去了鼓角声闻,此时曾经心硬如铁的他仿佛只是一位彬彬有礼的亲善大使,和那位将金戈铁马视如等闲的英雄王玄策似乎不是一 人。
王玄策,史上最特立独行、最豪迈不羁、最强悍犀利的大使,三次出使印度跌宕起伏的不凡经历让他足以扬名立万。但由于他人生的闪光点大都留在遥远的异 域,在唐朝国内并没有机会做出什么惊天事业,因此他也未获得什么显要的官职与更高的评价。大唐气度宽宏,兼容并蓄,广纳贤才,因而名士如云,开边拓土的猛 将更是灿若繁星,不可胜数,因而玄策也就不那么显眼,这就是唐太宗所说“天下英才尽入吾殼中矣”的由来。身为使节的王玄策用借来的兵马几乎灭掉了一个国家 的“壮举”在许多人的眼里是“不务正业,”过于出格,因而这些功绩的取得也就不值得大书特书,大肆弘扬了。渐渐地,王玄策其人其事被史家遗忘,他的传奇经 历与绝世武功也不那么夺人耳目,逐渐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不为人知了
王玄策后来又几度出使印度,和他的那位伟大同乡玄奘一样,他也带回了大量佛教文物,佛家经典。他晚年著有《中天竺国行记》,也写过回忆录,但并不为人 所重视,逐渐散失殆尽,几乎失传了。如今他的著作仅存零星片段,断卷残篇散见于《释迦方志》、《诸经要集》中。在我们这个信奉中庸之道的国度里,王玄策显 得如此恩怨分明,卓尔不群,出类拔萃,拒绝平庸。他是一位超拔流俗的不凡外交家,一位勇敢无畏的冒险家,一位被世人渐渐遗忘的堪称史上最厉害的大使,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这些互相矛盾的标签被如此奇妙的贴在一人身上,可谓古今独此一人!
有杂志记载,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洛阳龙门石窟发现一尊王玄策捐造佛像和他亲自撰写的题记,这是他留给世人的并不多的印记之一,有缘的话值得去看看呢。